生态旅游资源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旅游资源浅析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旅
游业发展的主流,对生态旅游资源的探讨也成为旅游业内的重要话题,生态旅游资源与传统的旅游资源相比,既具有开发利用的永续性,又具有脆弱性特征,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将对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其功能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的相应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是伴随着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002年世界旅游组织明确指出,生态旅游是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在我国,生态旅游也成为旅游业增长最快的一部分,年增长率达30%以上。因此,探讨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种类及其功能对持续健康地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生态旅游资源”是随着生态旅游活动而出现的。它吸引旅游者“回归大自然”,使生态旅游活动得以进行。本文
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就是以生态美吸引游客前来进行生态旅
游活动,为生态旅游业所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实现环境的优化组合、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具有较高观光、欣赏价值的生态旅游活动对象物,可供生态旅游者感知、享受、体验自然生态功能与价值的资源。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
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范畴,可将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两类,每类中包含若干要素。
(一)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
自然生态旅游系统即纯天然的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一是地文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以山景为骨架的丰富多彩的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可以进一步分为:地质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岩石、矿物、冰川活动遗迹、古生物化石、火山、地震遗迹);地貌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山岳、岩溶、海岸地貌)。二是水体生态旅游资源。水是最活跃的构景要素之一,水体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温泉、瀑布、海滨等。三是气候天象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宜人的气候、天象奇观等。四是生物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古树名木与奇花异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
地等。
(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
人类的社会活动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并改变着
文化,构成了生态旅游的另一面,即人类在具体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所创造的文化,叫做人文生态。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包括两种基本类型:
一是人工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园林生态旅游资源、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森林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含野生动物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野营地等。二是人造文
化型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特种纪念馆和纪念地等。
由于分类的角度不同,在国内还存在其他一些分类的方法,如从生态旅游资源的成因看可分为原生生态旅游资源和次生生态旅游资源;从资源作用于旅游者的表现形式来看可分为可视生态旅游资源和可感觉生态旅游资源;从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目的来看可分为度假型生态旅游资源、探险型生态旅游资源、保健型生态旅游资源、观光型生态旅游资源等。
三、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
生态旅游资源具备不同于传统旅游资源的一系列特点,简要分析如下:
(一)原生性与和谐性
原生性与和谐性也可以称为生态美与可观赏性,是生态旅游资源能够吸引旅游者的重要特征。无论是森林草原、湖光山色的原生性自然生态系统,还是“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系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可观赏性,并能够激发旅游者美的感受和联想,使之得到愉悦精神、充实自我的审美需求的满足。
(二)脆弱性
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一是生态旅游资源本身易受外界的破坏,从而失去自身的稳定性、坚强性,并最终导致生态旅游资源的消亡;二是生态旅游资源对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本身具有不适应过度的市场发展和需求,即易受到市场影响,有与市场过度需求相矛盾的一面,也就是“不适应性”。为了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遵循生态学规律,坚持保护性的开发原则。
(三)广泛性
生态旅游资源的广泛性是指它在内容上和空间分布上
的广泛。首先,在内容上,从自然的到人文的,从历史的到现代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内容极其丰富多样。其次,在空间上,从陆地到海洋,从城市到山区,分布极为广泛。
(四)不可复制和地域性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是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其特征、环境和功能都是不可复制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这一特点更加突出,因为所有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都是当地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由于环境和文化氛围所限,不可能被完全的仿制。所有,生态旅游资源是在特定的自然及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整个生态系统具有不可复制和地域性的特点。
(五)开发永续性
旅游者购买的是一种经历和感受,因此生态旅游资源不会被旅游活动消耗掉,从理论上讲,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开发利用的永续性。但由于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脆弱性特点,如果开发利用不当,会遭到破坏,因此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永续性是以适度开发和有效保护为前提的。
四、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
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多种旅游功能,按照旅游市场需求,可划分为生态环境功能、生态景观功能、生态保健功能、生态文化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
生态环境功能是指生态旅游资源能够为旅游者提供气
候环境、地貌环境、水环境、天象奇观和社会文化环境等空间场所的功能。生态环境场所主要是自然物,但也包括古建筑、古寺庙、古墓等社会人文景观。生态景观功能是指生物
体具有可供人们进行美学欣赏的功能,主要包括:森林景观、草坪(草原、草地)景观、各种动物景观等等。这些景观的结构类型和美学特性构成其特有的生态景观功能。生态保健功能是指生态旅游资源可帮助人们休养生息、治愈疾病。例如植物具有净化空气、消除噪音、释放氧气、进行大气污染报警等功能。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世界各国对以森林为代表的植物类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都非
常重视。生态文化功能在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许多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密切联系,因此也具备一定意义上的生态文化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等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具备历史、文化、教育、审美等综合的文化功能,与其外围的自然环境融合,在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个景区只有将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特有的生态文化功能。生态保护功能体现在保护生物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系统平衡发展三方面。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功能是它区别于传统旅游资源的最大特点--它要求旅游开发商和消费者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减少这种负面影响。例如观鸟,传统旅游允许旅游者、旅游设施贴近鸟类甚至到影响其生活的距离,而生态旅游则只能采用对其影响最小的方式――用望远镜
进行远距离观察。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就是在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