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卷第
1期石家庄学院学报
Vol.11,No.1
2009年
1月
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Jan.2009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康小莉,云书海

(石家庄学院马列教学部,河北石家庄
050035)

摘要:社会对人们一些观念和行为的失束、高等学校管理部门对礼仪教育缺乏足够重视、大
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叛逆和排斥等原因造成了大学生礼仪素养的缺失。应通过强化各级学
校礼仪教育的持续性、发挥各级各类教师礼仪引导示范作用、提高礼仪教育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
地位、强化礼仪课程教学的实践演练等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
A

礼仪,是表现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准则,是个
人素养和社会观的外在表现。礼仪素养是指个人通
过接受礼仪教育逐渐形成的符合礼仪规范的良好品
行。礼仪可以彰显大学生不凡的气质风度、促进人
际关系和谐、升华道德情操、催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构建。然而,目前大学生礼仪实际行为的低水平
与社会对大学生礼仪素养要求的高层次之间还存在
矛盾,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在宿舍不能与同学和谐
相处;在课堂上不尊敬师长、随意接打手机及迟到早
退;在公共场合行为放荡不羁;在个人外在形象上肆
意追求时尚、穿着不得体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
大学生的形象,离社会对大学生礼仪素质标准的高
要求相差甚远。本文试图探讨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
原因并寻找解决对策。

一、造成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


1.教育体制不合理,致使中小学校和家庭礼仪
教育缺位
礼仪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
生活准则等。其中道德规范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
炼出来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依靠社会
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道德
是礼仪的本质和内容,礼仪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
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道德内在本质的
外化。礼仪也是道德的载体,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
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

道德与礼仪教育表现为一个由外到内、由低到

文章编号:1673-1972(2009)01-0103-03

高的递进规律。因此学前阶段、小学及中学阶段恰
当的礼仪教育至关重要,学校在这些阶段要对学生
进行相关礼仪理论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然而目前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和考试制度尚未
得到彻底改变,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学
习成绩。学校教育过分注重“成长教育

”而忽视
“成
人教育”,这就导致从
学前到中学只重视学生的学
习成绩,而轻视学生的
“德”考,尤其忽略了学生做
人的礼仪知识传授和礼仪规范行为的养成,使学生
的礼仪修养不能从小得到很好的培养,以至于升入
大学后仍然有许多不文明、缺乏礼仪修养的行为。

家庭中家长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做人教育,而往
往较多关注子女的物质生活、学习成绩。此外,由于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目前的家庭成员关系比较
简单,学生没有机会在家庭中参加和感受礼仪实践。
当孩子在家庭活动和交往中出现失礼或失误行为
时,一些家长也采取了模棱两可甚至包容的态度,这
在一定程度上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礼仪知识和养成礼
仪素养的机会。


2.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使社会对人们的一
些观念和行为失束,导致大学生失去礼仪修养道
德基础
道德是礼仪的基础,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
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它可以提高
人们的精神境界,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
增强社会和谐有序性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而礼仪
是道德的表现形式,任何一种礼仪都离不开道德,如

收稿日期:2008-09-15

作者简介:康小莉(1966-),女,河北平山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9年
1月


举止有度、谦恭礼让、文明礼貌、善待他人、诚实守
信、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等,这些既是礼仪规范
的要求,又是道德规范的要求。然而,目前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一些人将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商品化、金钱化和利益化,惟利是图、利己主义、
拜金主义横行,把诚信、服务、奉献等看作是落伍的
道德规范,自我欲望无限膨胀,无限向他人、家庭和
社会索取,从而造成了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道德滑
坡至使礼仪失范。
[1]


3.高等学校的决策、管理部门对礼仪教育缺乏
足够重视和切实有效措施,使大学生礼仪教育处于
无序状态
(1)高校放松了对大学生的礼仪行为管理
文明礼仪素养是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
要标志。对大学生来说,文明礼仪素养不应只是一
种习惯和理念,更应是一种责任和光荣。现行教育
体制下的德育工作特别是对礼仪文化的教育十分空
泛,高校放松了对学生的行为管理,学校的
“教书育
人”中的
“育人
”功能淡化,使不少大学生一心只读
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高校几乎取消了升旗礼
和课前的尊师礼,礼仪教育氛围的淡化,使大学生的
知礼、行礼意识也

逐渐淡化。

(2)高校忽视了礼仪教育课程的设置
从课程设置看,许多高校尚
未对大学生礼仪教
育给予足够重视,缺乏礼仪教育意识。我国大部分
高校都理所当然地把专业理论和技术课开设为必修
课,而极少有高校将礼仪教育课程不加限制地设置
为通识必修课。一些学校的公选课虽设置了礼仪教
育课,但大多受礼仪教师不足、开课次数少及教室容
量小等因素影响,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3)高校礼仪类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首先,开课的礼仪教师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训
练,虽然他们兢兢业业、广搜资料,一些教师还是难
以胜任这门课程。其次,由于班容量大,一些需要现
场训练的动作和场景练习根本无法进行,使教学仅
局限于传授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行为规范,从而影
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最后,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
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是就业的敲门金砖,选礼仪课
不过是为了得到学分,学习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因此学习效果不高。

(4)主管学生工作的教师无暇对学生进行必要
的礼仪教育、管理
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激增,导致师生比例不合
理,教师相对短缺,责任教师一定程度上疏忽了对学

生的礼仪教育、管理,而与中学相对封闭的校园生活
相比,学生在大学更有条件、时间、精力去感受社会,
因此一些尚未形成稳定价值评价体系的大学生难以
适应大学生活,出现了一些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
辨善恶、不分美丑的情形。此时,小学及中学时期缺
乏礼仪教育的隐患就开始显露。


4.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叛逆、排斥,使
其缺失了传统伦理道德意识和礼仪行为的基础
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礼仪使人类摆脱
了原始的蒙昧状态,礼仪的发展和完善使社会能够
得以不断地延续和进步,礼仪是人类社会的稳压器
和调节器。继承并遵循了古今优秀人文精髓的礼仪
文化,使社会不断地走向了有序和谐。

中国的礼仪文化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古人
的礼仪教育从童蒙时代就开始了。古代广为流传的启
蒙读物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童蒙
训》、《孝经》等,诸如
“孝慈、友悌、忠信、仁义”、
“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
“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
忠”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等关于修身养德、为
人处世的礼仪教育观念,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然而,一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片面理
解,甚至误解。如对本民族文化缺乏认识、判断、选
择、认同、接纳,不理解中国传

统文化的
“礼”文化,
片面认为
“礼”文化都是封建糟粕,以诋毁、抵制传
统优秀文化为荣。对礼仪教育的认识偏
差使他们缺
失了传统伦理道德意识和礼仪行为的根基。


5.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中个人自由和个性张扬的
盲目崇拜,使其从根本上排斥了礼仪的核心思想
礼仪本身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是自我尊重与尊重
他人的具体表现。礼仪最根本原则的体现是对人的
尊重,即应和周围的人保持友善关系,最重要的是能
换位思考,凡事多替他人着想。如果没有对他人的
关心爱护和尊重,一切礼仪形式皆是无源之水。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深化,西方文化不可避免地
进入中国,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在多元文
化背景下,面对不断涌现的大量形形色色的陌生价
值目标和行为方式,很多大学生充满了猎奇心理和
新鲜感觉,但又缺乏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和跨
文化交流的能力,渐渐迷失了方向。有些大学生对
西方文化一味推崇,不能作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他们错误地认为西方文化就是人类文明的标准,就
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对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等概
念进行错误的解读,对西方的粗鄙文化顶礼膜拜,盲
目模仿,盲目跟风。有些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被



1期
康小莉,云书海: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伪装成先进文化的个人本位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
个人主义所替代,只追求
“另类
”的极端个性,而忽
略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融洽;有些大学生存在一种
本能逆反心理,片面否定本民族文化,误把西方不合
理的思想作为时尚来追求,极端追求个性,以自我为
中心,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面对社会的种种“实用
主义
”观念和
“个人功利
”因素影响,一些大学生的
价值评判尺度渐渐向“功利化
”偏移,而这些
“以我
为中心”、惟我独尊的思想,与礼仪的核心思想
——


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这些因素
都造成了大学生礼仪素养的缺失。

二、提高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对策


1.把提高礼仪素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重要内容,重新审视礼仪教育重要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民主法治、公平
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
共处的社会。其中前五项内容都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
谐关系,因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间
接表现形式,由此可得出结论:和谐社会最核心的内
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成为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中心工作。
而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前提是人人具有良好的礼
仪修养,因此把礼仪教育作为加强和谐社会构建的切
入点,对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2.学校礼仪教育功能归位,保障礼仪教育的持
续性
人的行为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要使当代大
学生养成符合礼仪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礼仪教育及反复持久的礼仪实
训。一个人只有养成了一定的礼仪习惯,才能具备
相应的礼仪素养和品质。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小学
到大学礼仪课程开设的监管,在内容设计上适合各
个年龄段礼仪要求,使学生在成长的各个时期都不
缺少
“礼仪维生素”。


3.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礼仪
引导示范作用
礼仪对人的言谈、举止、仪态、仪表都有形象和
形式上的规范,礼仪体现了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和魅
力,是一个人心理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里的
“师”指广义的教
师,也就是指在学校工作的所有员工,包括课堂上的
一线教师、党政部门工作人员、教学部门的服务人
员、各类管理人员。无论那类人员,只要在学校就会

与学生接触,因此都应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使命
感,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
样。教师应严以律己,强化自己的榜样意识,以训练
有素的完美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以给学生潜移默
化地影响和教育。教师应时刻尊重、理解、关心、宽
容学生,以得体的衣着打扮、良好的形象、较强的审
美能力、风趣的语言表达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等不断
进行礼仪教育渗透。教师彬彬有礼合乎规范的礼仪
形象有利于学生实践礼仪理论,提高礼仪修养。


4.高校应提高礼仪教育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地
位及其教学实效性
建议高校把社交礼仪课设为必修课,把礼仪教
育引入大学各个专业,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
本理论和具体规范教育。假如有些高校把社交礼仪
作为选修课开设,建议不要限制学生人数和开课次
数,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选课要求,使大多数学
生能系统学习礼仪知识。此外在礼仪课程教学中要
强化实践训练教育。礼仪课的功能是在对大学生进
行系统礼仪知识教育的同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
中把礼仪规范变为行动,把内在的礼仪品质与外在
礼仪形式有机统一起来,因此礼仪课具有较强的实
践性和实用性。如果礼仪课仅停留于理论层面、只
掌握一些礼仪含义和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
把礼仪知识

通过实践活动落实到行动中。教师要坚
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情景将礼
仪知识变为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操作、多体验、多锻
炼。只有如此,教师才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使
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改变粗
俗不雅的不良习惯,把学习的外在知识内化为自身
内在素养,成为一名有礼仪修养的人。


5.加强校园礼仪文化建设
目前高校礼仪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教育形式
缺乏多样性。为此,学校要加强礼仪文化建设,通过
开展礼仪知识讲座、观看礼仪录像、以辩论或小品表
演等形式进行
“礼仪知识
”宣传、校园网络专设礼仪
网页、校园定时广播、定期免费发放有关礼仪内容的
报刊、专人负责的礼仪宣传栏等形式,宣传礼仪教育
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使大学校园形成良好的礼仪
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可以通过介绍名人礼仪修身
故事,发动全校师生对不文明现象带来的后果进行
反省,以此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礼
仪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从而得到礼仪修养的熏陶和
滋养,提升礼仪素养。
[2]

(下转第
112页)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9年
1月


6.加强制度建设平;以深化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推动实践教学环境
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实施效建设,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提供便利场所
[2];
果还应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应从实践教学理念、实以加强产学合作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实验室建设科
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课程与教学发展,与企业、行业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保证
材、实践教师队伍等方面,建立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水平与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同
基地建设评价标准。结合应用型大学内涵特点,细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化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突出应用型办学特色,以内突出应用型办学特色。家进行功能验收,并听取实
涵式发展提高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水践教学环境建设单位的


参考文献:

[1]江小明,张妙弟
.应用型大学有关概念和内涵问题的研究
[2]陈大鹏,孙尔康
.开放教学实验室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J].北京教育,2007,(
3).
[J].实验室探索与研究,2001,(
2).
(责任编辑苏肖)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Environment
at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SUN
Xiao-kun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0101,China)


Abstract:Practical
teaching


environment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and
location
for
cultivating
talents
at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there
exist
problems
in
terms
of
concept,content,teaching
and
management.
Therefore,emphasis
shall
be
placed
on
the
objectives

of
talent
cultivation,system
and
cont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and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educators
and
industries.
This
paper
offers
solutions
to
establishing
environment
for
practical
teaching
at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from
three
levels,i.e.
macro
-level,in
between-
level,and
micro-level.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talent
cultivation;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environment

!!!!!!!!!!!!!!!!!!!!!!!!!!!!!!!!!!!!!!!!!!!!!!!!!!!!!!!!!!!!!!!!!!!!!!!!!!!!

!!!!!!!!!!!!!!!!!!!!!!!!!!!!!!!!!!!!!!!!!!!!!!!!!!!!!!!!!!!!!!!!!!!!!!!!!!!!


(上接第
105页)

总之,礼仪素养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活动等强有力的措施,使大学生不断提高和完善自
得美好人生的基本技能和条件,应通过领导高度重己,成为一位真正有教养的人。
视、强化礼仪课程、教师引导示范、开展多样的礼仪

参考文献:


[1]巨红梅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现状及产生根源[J].山东省[2]李灵萍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缺憾及对策[J].高教论坛,2007,
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6).
(1).
A
Survey
of
the
Reasons
and
Solutions
(责任编辑苏肖)


for
College
Students’
Lack
of
Etiquette
Attainments

KANG
Xiao-li,YUN
Shu-hai


Department
of
Marxist-Leninist
Studies,Shijiazhuang
University,Shijiazhuang,
Hebei
050035,
China)


Abstract:The
reasons
for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ack
of
etiquette
attainments
lie
in
certain
ideas
and
behavior
of
the
society,inadequate
attention
to
etiquette
education
from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t
college,and
students’
rebellion
and
resistance
to
China’
s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etc.
To
solve
the
problems,efforts
should
be
devoted
to
strengthening
the
continuity
of
etiquette
education
in
schools
of
all
levels,playing
the
role
of
model
etiquette
of
teachers
at
various
levels,enhancing
the
importance
of
etiquette
education
in
teaching,and
intensifying
the
practical
performance
of
etiquette
course
teaching.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lack
of
etiquette
attainments;reason;sol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