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历史演变及心理基础[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通感的历史演变及心理基础
从通感的历史演变和心理基础方面对其进行一系列分析,从而对通感格进行相关论述。通感是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的一种手法。
通感修辞格通感演变心理基础通感在历史的发展中是不断地变化的,它在保留旧质的同时不断地累增着新质,新质的增加就表现在通感的心理基础的变异,或者说是联想方式的变异中。
一、产生于先秦两汉的直接相似联想式通感
最早的通感产生于先秦两汉,其内容都是将音乐的听觉形象通过比喻转化为视觉形象。“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像飞鸿”(东汉·马融《长笛赋》)。魏晋时期产生了新的通感方式,但此类通感仍被历史继承。“状若崇山又像奔波,浩浩荡荡,郁郁峨峨”(晋·嵇康《琴赋》)。“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唐·韩愈《听颖师弹琴》)。
音乐有很强的写实绘形功能,它能较直接地引起人们对有形事物的联想:如上述例中,音的上升被联想为“跻攀分寸不可上”,音的下降被联想为“失势一落千丈强”,而“状若崇山”则表现的是音乐不断上升又陡然下降。
我们把由音乐引起的对物形的联想称为直接相似联想,是因为联想只出现在感知层面,没有深层意识的参与:从声音到物象之间不存在以内心情绪体验为中介的转换过程。联想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不同事物的纯形式因素——音的高低强弱,节奏的徐疾与物的长短
曲直方圆等形式因素产生了关系性相似或结构性相似,这种相似性在大脑中建立起暂时的神经联系。于是由彼此的联想就此产生。
二、产生于晋的相关联想式通感
甲乙两种事物出现在同一时空,由甲联想到乙,这是时空性相关联想,甲出现时往往伴随出现乙,两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因果联系,仅出现甲就能引起对乙的联想,这是因果性相关联系。这两种相关联想都会产生通感。
由时空性相关联想构成的通感最早见于晋代陆机的作品,至唐以后逐渐多了起来。
(1)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芳气随风洁,哀响馥若兰。(晋·陆机《拟西北有高楼》)
(2)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唐·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
(3)残照背人山影黑,干风随马竹声焦。(杜甫《冯大师集黄沙村》)
(4)剪剪轻风本是轻,犹吹花片作江声。(宋·杨万里《又和二绝句》)
(5)风随柳转声皆绿,麦爱尘欺色易黄。(清·严逐成《满城道中》)
此类通感在现当代也常见:
(6)蓝水兵,你的嗓音纯得发蓝。(李纲《蓝水兵》)
(7)对面沙渚,似乎有人凫水,似乎有人说话,将湿湿声音递
过来。(何立伟《一夕三逝·空船》)
上述通感涉及的双方,在同一时空出现,如例(1)美人散发的芬芳气息与她的琴声同时出现,因而由琴声联想到她的芬芳气息,进而感到其琴声亦如兰花馥郁芬芳,这是由听觉引出嗅觉印象,其他如例(2)由钟声从潮湿的远空传来,因而想象钟声也是潮湿的,也是由听觉引出触觉印象;例(5)中由风声从绿柳中传来,而想象这风声也染上了柳树的绿色,这是听觉引出了视觉的印象……都是因不同事物在时空上接近而引起了相关联想,进而产生通感现象的。此类通感除心理联想外,还须将其中一物象以比拟的方式作艺术变形,以使得由不同感官感受的事物可以被同一感官统摄。它通常是将声、光等无形质的事物经过比拟使之形质化,使声音变成可染上气味、颜色、湿度等的有形物质,如例(1)至例(7)。
因果性相关联想也可以形成通感:不同刺激若经常伴随出现,会在大脑中形成较固定的神经联系,相互之间可以产生心理反应上的因果性关联,只要出现甲就可以引起本来只能乙引起的反应。如太阳与火有红和热两种特性,人们长期接触太阳与火,使得红的视觉与热的触觉在大脑中建立起固定的神经联系,于是人们只要见到红色就产生出热的感觉;又如湖水、树林是绿色的、清凉的,因此人们接触绿色可产生凉的感觉;望梅可以止渴也是此理。此类通感最早见于南北朝后期:
(1)已同白驹去,复类江花热。(梁·瘦肩吾《八关斋夜赋四城门第一赋韵》)
(2)净碧山光冷,圆明露点匀。(唐·罗隐《秋霁后》)
上述两例就分别是由花之红而感到“热”,由山之碧而感到“冷”。
三、产生于宋代的间接相似联想式通感
外物对人有不同的存在价值,因而人们在以感官感受对象的同时,会引起相应的内心情绪体验——或为价值判断,或为审美体验,或为好恶情感,或为苦乐心态。因此一个事物往往留给人们两种不同的记忆:事物的形象记忆和由事物引起的情绪记忆。由不同感官接纳的事物可以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相同的情绪体验又成为沟通不同感官的中介:如我们品尝佳肴,在大脑的味觉皮质区留下记忆痕迹,同时由美味引起的愉悦感亦在大脑有关皮质区留下痕迹。此外我们欣赏美妙的音乐、舞蹈、文学也产生愉悦感,由于神经系统的关联性,对食物的愉悦感引起神经兴奋会重新激活其它皮质区内储存的一切引起愉悦感的形象记忆,这样共同的情绪体验就使得味觉中枢与其它感觉中枢产生暂时神经联系,人们就以形容味觉的“有味”去赞美音乐,舞蹈、文学等视、听觉对象,通感因之产生,这种方式形成的通感最早见于宋代而真正成熟并被大量运用于现代。
(1)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宋·秦少游《浣溪沙》)(2)柳边深院,燕语明如剪。(宋卢祖皋《清平乐》)
(3)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4)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
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密语那样芬醇……(鲁彦《听潮》)
(5)绿茸茸的草板,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日》)
此类通感通常是以比喻形式构成,本体是直接感知的事物,喻体是联想涉及的事物,相似点是写作者对本体事物和喻体事物共同的情绪体验。
四、现当代产生的主观移情式通感
在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派作品中,产生了一种纯主观性的通感,它无需通感所及双方相似、相关,无需因果联系,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感受施加于对象,形成主观移情式的通感。
(1)潘鹤龄先生……低低地吹着”traumeri”那紫色的调子。(穆时英《pierrot》)
(2)高原的天空燃烧得火辣辣的/金江的喧响格外悲壮。(张烨《高原上的向日葵》)
(3)你呼吸的轻风吹动我,在一片丁当响的月光下。(舒婷《会唱歌的鸢尾花》)
上述通感的客观基础是不存在的,现实中没有“紫色的调子”等事物,完全是作者将主观意志投射于对象,使客观物象产生出超越现实的新异风貌,并为作品创造特殊气氛。
参考文献:
[1]汪少华.移觉的认知性阐释.修辞学习,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