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4-07-30T10:24:37.1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8期供稿作者:阎斌1 李方2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社会心理、精神因素增加。

阎斌1 李方2(通讯作者)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39744)

(2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 539744)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9月心内科住院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膳食指导、心理指导、康复运动锻炼等综合性护理干预,通过来院定期复诊和电话联系随访对患者进行经常性的训练与指导。入组半年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治疗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对疾病认识程度、心绞痛发作次数、活动受限程度、住院时间、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增强患者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主动性,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有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满意度。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是提高其生活质量,控制疾病恶化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护理干预冠心病满意度老年人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148-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社会心理、精神因素增加,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冠心病是多危险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的慢性疾病,其形成和发展与患者的心理行为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科学的护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临床症状、提高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9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120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为50.0±7.2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1年,平均3.4±1.2年。把120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积极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如:测量体温、脉搏、血压,指导药物正确使用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心理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即发放疾病相关知识手册,普及有关冠心病起因、危害、相关并发症、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案,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告知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及缺乏运动,除年龄、家族史外,其他危险因素均可控。用通俗语言解释疾病与情绪的关系,使患者克服不良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以利于疾病的康复。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中对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因素,并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行为模式。如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等,在日常饮食中增加高纤维素、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的比重,限制总热卡的摄入,避免体重增加,防止便秘等。帮助患者养成早睡早起的睡眠习惯,在患者睡眠时,避免在病房内大声喧哗,保持病房内安静的环境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结合患者自身的体能与病情为其选择合适、规律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运动适度,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运动量。根据病情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告知患者用药目的、意义及遵医用药的重要性,不要擅自更改药物剂量及种类,并注意口服药给药时间、剂量、用法。在患者住院期问,定期开展讲座,利用多媒体、动画片等形式与患者展开互动,由专家及医护人员解答患者的疑问。鼓励患者家属在日常的综合护理干预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协助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

1.3 观察指标

(1)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关爱患者及心理支持五个方面,总分为100分,≥90分为满意,60—89分为基本满意,得分<60分为不满意。(2)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主要的并发症有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等。

1.4 统计学原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结果,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满意率比较

组别例数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d)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质量满意率(%)

观察组 60 2.1±0.42a 18.4±7.5a 5.0a 91.67a

对照组 60 4.5±0.66 33.6±10.2 13.3 80.0

注:组间相比,Pa﹤0.05

3.讨论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1-2],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高龄、高血糖、吸烟、高热量高动物内脏的饮食方式、体力活动的减少、肥胖、冠心病家族史、年龄、性别、高半胱氨酸血症、急躁好胜的A型性格等[3]。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病患者合并存在心理障碍,冠心病患者常表现为焦虑、恐惧、情绪不稳定的心理状态[4]。胡大一教授指出,有精神心理障碍者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据此,他提倡“双心医学”,即医生不仅要关注患者的心脏,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双心医学的提出对解决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