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福州的城市空间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福州的城市空间变迁

福州是福建省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一座古城。据考古证明,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时器时代,这一地区已经有人类活动。到距今2200多年的西汉时代,闽越王无诸在此建立了第一个城池,称冶城。自冶城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福州城市空间不断变迁,城市规模日益壮观。

一、古代福州城市空间变迁几个主要阶段

(一)城池初创(汉晋时期)

1.汉冶城

福州最早的城,称冶城。汉高祖五年(202年),因无诸佐汉灭秦击楚有功,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都城称冶城。关于冶城城址多有争议。主要有三说:(1)浙江南部说。(2)闽北说。(3)福州说。近年来,随着新店古城址、屏山宫殿遗址的发现及汉代“瓦当”等文物出土的考古确认,冶城在福州已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

但在持福州说的学者中,对于冶城处于福州何处还存在着不同看法:(1)福州闽侯南通一带。(2)北郊新店古城村一带。(3)新店闽越城是无诸初创之冶城,屏山宫殿遗址是后来东越王余善的宫殿区。(4)屏山南麓、冶山一带。其中第四种说法与有关志书所载基本相符,现代考古发掘在当地发现的汉代宫殿遗址及万岁瓦当等文物也进行了进一步印证。笔者对此一说法较为赞同。

东冶,“冶在中国之东,故亦名东冶”。①冶城在海边,《后汉书·郑弘传》记载:“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风波限阻,沈溺相系。”《三国志·魏书·王朗传》记载:“王朗为孙策所败,从会稽浮海至东冶”。由记载中“从东冶泛海”“浮海至东冶”的情形看,冶与处于闽江下游入海口的福州方位相吻合,当是闽越故都。《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对汉武帝云:“故东越王居保泉山……”这里的泉山系指屏山之泉山。《读史方舆纪要》还载到:“越王山在府城北,半蟠城外,东连冶山”,“又名泉山”,“闽越王都冶山前,故曰越王山”。②《三山志》明确记载:“闽越王故城,在今治北二百五步。晋太康三年(282年),既诏置郡。命严高治故城”③这就清楚的标示了府治与闽越故城的距离。当时严高所筑子城之府治,在今元帅路一带。因此,清林枫《榕城考古略》根据《三山志》,《三山纪略》、《闽都记》等记载,推断“今华林寺及乾元废寺,皆指为冶城故址”④是基本正确的。

因此,根据屏山考古发现,结合志书上有关冶城的记载情况,我们可以推断,闽越国无诸创立的冶城就在福州屏山南麓、冶山一带。有学者根据屏山一带古代地形地貌,以及闽越时期的文化遗存分布情况,进一步推断出闽越国冶城的范围:北起屏山南麓(今华林寺一带),南至云步山(今省计委大楼一带),东以冶山为界,西到西湖东岸(今西湖大酒店一带)。⑤通过明代王应山的《闽都记》卷首刊登的陈介夫、徐渤考古摹写的福州冶城图,我们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到汉代冶城的概貌:冶城依山而建,四周众山拥立,呈四方形,辟东西南三府城门。可见,冶城面积虽不大,但壁垒仍颇为森严。城里居民主要是王族与士兵。冶城之南,正如明代驸马都尉王恭在《冶城怀古》一诗中所说:“无诸建国古蛮州,城下长江水漫流”,都是江河潮水所及之区,而其它百姓则散居这城外一片片洲地之中。

2.晋子城

西汉至东汉400年间,闽中一直为人烟稀少的边陲之地,福州城的范围基本保持不变。三国时代,福州成为孙吴的造船基地和重要的港口,促进了福州社会经济的繁荣,北方的汉族人民渐向福建迁移。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原有的冶城狭小规模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到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始置晋安郡,首任太守严高将郡城南迁,创建了晋子城。《三山志》载:“严高谓冶城狭小,不足聚众,将移向田渡,嫌非南向,乃图山川形势以咨郭璞。璞指越王山南小阜曰,是宜城。于是迁焉。”⑥以后福州历代城址都是在此基础上扩大发展并成为历代政治统治中心所在。

晋子城大约位于今鼓楼区中部一带,北倚屏山,南傍大航桥河,城市空间扩大为汉冶城的3倍,至于昔日冶城故址则辟为球场。子城内依然为官吏士卒居住,城外则为居民区,商业集市、手工业作坊等依托城南大航桥河两岸交通枢纽而布置,形成了北为行政中心,南为商业经济中心的格局。晋子城的城郭形制仍不规整,但水系经严高整治后,已较为完备:疏通城东、西、南河道,筑东西两湖,使城内外水系相通。

(二)确立格局(唐宋时期)

唐末福州社会经济与文化继续发展并达到高度发展时期。为适应城市的发展和抵御外敌的需要,从唐末到宋初不足百年之内,先后四度拓城,修筑了唐子城、罗城、梁夹城和宋外城,确定了福州以后历代的城垣范围,形成了“三山两塔”“三坊七巷”的城市空间格局。

1.唐末子城的修拓

唐代中原汉人因避乱等原因大量入闽。福建人口增至8倍左右,人口增加和中原先进技术促进福州城市经济发展。唐中和

年间(881~884年),观察使郑镒修拓子城其东南隅。关于唐子城范围,据《三山志》载,北超小山阜(今鼓屏路东侧的王墓山),南至虎节门(今虎节路口),东至康泰门(今丽文坊),西至宜兴门(今渡鸡口附近),东南至安定门(今卫前街),西南至清泰门(今杨桥路),⑦其格局较晋子城无大变化。

2.罗城的建设

唐天复元年(901年),王审知出于守地养民的目的,在子城外环建筑罗城,周围约20公里,设大门及便门16个,水门3个,其南至“利涉门”(今安泰桥边宋政和五年灾,此门遂废),东至“晦晏门”(今东大路澳桥边),东南至“通津门”(今津门路上的高节路口),东北至延远门(今贡院前附近),北至永安门(今北门街的钱塘巷),西北至“实善门”(城门上建有城楼,内有鹿顶门,其旧址在今北后街营尾地方),西至“善化门”(靠近西门兜的善化坊),西南至“清远门”(在今光禄坊口)。整个罗城呈不规则圆弧形,东西宽约1.8公里,南北长约1.7公里,面积达3平方公里,规模扩大至唐子城的4倍左右。北面将冶山围入,成为全城制高点。南面以安泰河为限,将大航桥以南已经形成的居民区、商业经济区括入城内。福州遂有内外两重城垣,内重是政治统治中心及贵族居住地,外重是平民居住区和商业经济区。罗城的分区布局以大航桥河为分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经济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北中轴大道两侧辟为衙署;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筑高墙,这些居民区成为坊、巷之始,初步形成今日的“三坊七巷”格局。福州港口由大航桥一带南移到安泰河,这里遂成为码头商业集市。

3.梁夹城的建设

在唐罗城建成几年后,闽王王审知觉得原建的罗城城区太小,决意再一次拓展城市,于梁开平二年(908年)在罗城南北修筑夹城。北端扩展到越王山麓的严胜门(今华林路的华林寺东段)、遗爱门(今北门兜)一带,并临西湖,南至乌山、于山南麓的港汊,城市范围扩大至唐子城的七倍,呈圆形。新城将三山(屏山、乌山、于山)纳入城中,定光塔(白塔)、坚牢塔(乌塔)分别置于于山与乌山,这样就形成了三山两塔的空间格局。这一时期的福州城内有着大量家田,“营城”与“冶野”并举,形成了城乡间的网状体系,加强了城乡间的经济交流,促进了福州周围乡镇的产生和发展。北部依然为政治中心及贵族住地,城市布局更加讲究中轴对称,衙署分别于中轴两侧,城中七座塔的位置几乎对称于福州大道东西两侧。

4.宋代外城的拓展

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又增筑东南夹城即“外城”。至此,福州城区南面扩至合沙门(今南门兜洗马桥边);东南扩至通仙门(今水部通仙境);东西扩至行春门亦称东武门(今东门晋安桥西侧);东北扩至汤井门(今汤门兜)和船场门(今井楼门兜);西面扩至怡仙门(今西门兜)。熙宁二年(1069年),太守程师又扩展其西南隅。外城形成新的商业区和居住区,子城内外同设“里”、“坊”、“社”。唐末初步形成的三坊七巷格局到宋代完善定型。宋代福州城区,子城为行政中心,子城以南的居住区则渐突破旧的坊市制度形成较为自由和开放的街巷。码头商业区南移至大庙山麓一带的嘉崇里,并在西面入城的河口地带,形成西草市。货物集散地和主要的商业服务区分布通航河道两岸,并形成城市的经济中心。城市道路受《周礼·考工记》之营国制度影响,按宽度的轨教分为6个等级,形成较为系统的市道路网络。

(三)继续发展(元明清时期)

元朝重视海上交通。在福州设二万户以维持海运,至此南台江两岸已相当繁华。城内居民纷纷外迁这里居住。为加强对外交通,建设“万寿桥”和“江南桥”横跨南台江南北港。这样城市中轴大道已发展到烟台山麓。

明洪武四年(1371年),福州城垣又有一次较大规模的重建,即为福州府城。府城北跨屏山,南绕乌石山、于山,东至东大路晋安桥西,西至鼓西路西门兜。此后历明及清,城郭未有多大的变迁。明清时期福建商品经济依托内河、水运和海上航运得到发展和繁荣,福州成为由多港区组成的港市,进而形成以福州为中心的港口城镇网络。港口进一步南移,商业集市因依港而兴,亦随之南移。商业区进一步扩展,同时工商专业街市与会馆兴起。

二、影响城市空间变迁的因素

(一)政治、军事的需要

在古代,城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守民、自守、卫君、避敌的防御性城堡。因此,城的政治、军事功能突显,并将随着政治、军事的需要而发生变迁。从汉晋时期,福州只是地处东南的一个边陲之地,不为统治者所重视,同时受地理环境限制,福州城小人稀。唐末五代,当时中原混乱,社会动荡,王审知进兵福建,建立割据政权,福州成为其统治中心。鉴于福州的重要地位,他扩大城池,兴建罗城、夹城,将居民区纳入城内,形成内外两重城垣,内城为政治中心所在地,以加强防御。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福州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历代城池基本沿续这一两重防御体系。

(二)水陆变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