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鹰岭小学的历史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鹰岭小学的历史变迁
——黄州区杨鹰岭小学吴小芬47年前,一个叫周柏茹的年轻人按照组织的安排,在杨鹰岭的一个小村庄上,创建了一所“学校”。

这个当时连名字都没有的学校,除了周柏茹之外,没有教师,没有员工,甚至没有固定的学生。

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学校承载了太多农家子弟读书识字的希望,先后使6千多农家子弟告别了蒙昧与贫困,获得了知识与文明,并从这里走向了富裕与幸福。

而这所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也折射出了黄州火车站开发区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

如今,杨鹰岭小学随着时代的潮流继续前进。

从无到有,农家屋里办起农村小学
黄州火车站经济开发区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距历史文化名城——黄州17公里,紧邻106、318国道,省际公路柳界线穿越其境,京九铁路贯穿其中,大庆——广州北国家重点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鄂东地区重要的人流物流聚散地。

开发区辖舵塘村、石头坳村、杨鹰岭村、单家堑村四个村(居)民委员会,辖区总人口5589人。

全区近70%是农民。

历史上,这里的人们大多靠耕田种地为生,农家孩子一直没有一个读书识字的好地方。

1967年,21岁的周柏茹根据组织安排在黄州火车站开发区的杨鹰岭村四组的一间闲置的私人房屋里办
起了一所村办农村小学,尽管房屋条件简陋,只能容纳20多名学生,但终于给农家子弟提供了读书识字的地方。

谈起火车站开发区村办农村小学的由来,周柏茹回忆说,“那是1967年,3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几年,农村孩子急需一个读书识字的场所,当地干部一定要我参加创办开发区第一批村办农村小学。


周柏茹告诉笔者:“那天早上,我刚丢下饭碗,拎起行李包准备出门,生产队长和大队书记迎头拦住了我。

书记冲我笑了笑,说是想让我上讲台,当教师。


当时意气风发的周柏茹一心想去外面闯荡,但实在不忍心看着那些农家娃娃一个个都从小文盲长成老文盲。

于是几经考虑后,决定同意接过这一重担。

当天
晚上,周柏茹怎么也睡不着,他实在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猛地打开日记本,写下了两句豪气冲天的话:“燃我青春之火,去焚烧杨鹰岭村没有文化的历史;沥我青春之血,去洗刷乡亲们因不识字而被笑为愚民的耻辱!”
不久,在一阵欢快的锣鼓声中,杨鹰岭村有史以来第一所村办农村小学诞生了。

这个所谓的农村小学,其实只有周柏茹一个教师,没有教干,没有勤杂人员。

所有的管理、教学和后勤工作任务,全由他一人承担。

来上学的孩子,最小的6岁,最大的10岁,年龄参差不齐,主要教学语文、数学两科。

他白天教学生,晚上还要教成人扫盲班。

备课和批改作业,都得在深夜进行。

他每天都得工作14至15个小时。

那间用做教室的房屋土木结构,长不过6米,宽不过4米,只有两扇小窗户,年久失修。

晴天还好,一旦到阴雨天,教室里光线昏暗,屋顶还漏雨,每逢这时,周柏茹就和学生找来脸盆、瓶子来接水。

初夏的时候,教室里还有蚊虫飞来飞去,周柏茹总是先用准备好的干艾草把教室里里外外熏一遍,然后再上课。

学生的课桌椅是自带的,高高矮矮的,周柏茹就按高矮的顺序摆好课桌椅,也把学生按高矮的顺序排好座位。

由于学生年龄参差不齐,周柏茹就把学生分为两个年段来教,先教低年段的学生,高年段的学生自习,再教高年段的学生,低年段的学生自习。

到了1969年,组织决定以村为单位办学,原来的学校搬到杨鹰岭村大队部,学校正式以“杨鹰岭小学”命名,实行五年制教学,开设课程有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劳动,五个教学班,学生人数接近100人。

在村民中选拔优秀青年作为民办教师加入杨鹰岭小学,给学校增添了活力。

后来,1976年至1982年学校实行六年制教学,1984年至1988年实行五年制教学,1989年至今一直实行六年制教学。

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从小到大,集资建校承载农家希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随着生活的改善,村民们迫切希望农家孩子的教学环境也得到改善。

1984年,当时的黄冈县教育局为了集
中师资力量,优化教学资源,实行全面开课,决定将杨鹰岭村、单家堑村、石头坳村、舵塘村的四所村办小学合并,在杨鹰岭村办一所公办农村完全小学,学校命名为“杨鹰岭中心小学”。

在学校的选址上,曾经有一段趣闻。

原来杨鹰岭村出了一位名人,他就是清末的刘维桢。

刘维桢(1822-1904),又名干臣,黄冈杨鹰岭人。

少家贫,父亲为清朝监生,以教书为职业。

刘维桢幼年随父就读,写得一手漂亮的字。

清咸丰三年(1853)年,投入太平军,后投清叛变,在此期间勒索抢劫大批金银财宝,用船只和骡马运送回家,遂成暴发户。

刘维桢为了表示忠于清廷,在黄州建一石碑,上书“迎恩北阙”四字,石碑现已破裂,仍有半截立于杨鹰岭小学池塘边。

他将劫掠来的钱财置办田产八万余亩;在黄冈县的杨鹰岭、回龙、上巴河建大型粮仓七座;在武汉、黄州、团风等地开设当铺五个、商号八家;购置三条轮船航行于武汉、团风、黄州等地,成为这条航线上的第一批现代轮船运输。

刘维桢成为湖北巨富后,从事社会慈善事业。

他投入大量资金修建北京湖北同邑会馆、黄州昭忠祠,重修黄鹤楼和已被战火毁为瓦砾的黄州东坡赤壁。

同治七年(1868),完全由他投资建起了“二赋堂”、“坡仙亭”、“酻江亭”、“放龟亭”、“玩水台”及门楼等,重刻了苏东坡书画手迹等文物石刻,基本上形成了现在东坡赤壁的格局和规模。

刘维桢还投入大批资金兴办教育事业。

他不仅普兴义学、善堂、义庄、育婴堂外,还捐银十余万两,兴建了湖北江夏勺庭书院、高观书院、黄州河东书院、黄州府中学堂等著名学府,又捐黄冈县淋山河窑家田、百福寺一带学田1560亩,捐给黄冈县儒学和书院办学。

刘维桢死于光绪三十六年(1904),墓葬于黄冈杨鹰岭附近。

对于刘维桢的墓穴在杨鹰岭的具体位置,有种种说法,说法最多的是在杨鹰岭八组附近。

又因杨鹰岭村当时已形成了一个小集镇,是四个村的中心地带,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所以合并之后的小学建在杨鹰岭村八组附近。

所需资金由四个村的村民按人头每人集资100元,教育局和乡政府分别承诺每平米补贴30元,其余依靠借贷和捐助。

建成的学校分上下两排砖木结构的教室,一排砖木结构的教师办公室,还有一排教师宿舍。

共有教学班12个,学生人数接近500人,是当时全乡较大的几所小学之一。

到了90年代,随着黄上公路和京九铁路的开通,杨鹰岭村、单家堑村、石头坳村、舵塘村四个村划归火车站经济开发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有外来人口的进入,学生人数激增。

原来的砖木结构的教室年久失修几成危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黄州区教育局和火车站开发区政府决定将学校在原址上拆迁重建,由开发区规划办设计,1995年历时一年完工,一栋砖混结构的教学楼展现在人们面前。

同时,学校的大门、围墙、厕所等进行了全面的翻新重建,学校的教学环境大为改观。

在此期间,杨鹰岭村、单家堑村、石头坳村、舵塘村、六庙村、周顶塆村六个村的村委会多方筹措资金,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村民们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出资出力,为学校重建做出了贡献。

1995年秋季,六庙小学合并到杨鹰岭中心小学;1997年迎来了学生入学的高峰期,学生人数达到了1800左右,教职工50多人。

2007年古楼园小学也合并到杨鹰岭中心小学,至此杨鹰岭中心小学成了黄州区第二大的农村完全小学。

搬入新校区,迎来新天地
2012年7月黄州区教育局投资25万元,对原杨鹰岭中学教师办公室、教学楼进行了重新装修。

杨鹰岭中心小学于2012年8月底从原址整体搬迁到原杨鹰岭中学,校名改为“杨鹰岭小学”。

并于 2012年12月在火车站开发区管委会划拨的16万元的扶持下,修建了学校的院墙,使校园更加美观,学生在校更加安全。

学校现有学生641人,12个教学班,生源覆盖开发区附近十个村及街道、各企业单位,学生人数逐年稳中有升。

学校配有12套“班班通”多媒体设备和近700套统一的免费的课桌椅。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9人,中师学历6人,专科学历13人,本科学历10人,学历达标率100%。

学校全面开课,体育、音乐、美术、劳技、科学、品德都有专职教师担任。

学校还设有卫生室、体育器材保管室、科学实验室、音乐舞蹈教室、美术教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以及心理咨询室和少先队活动室。

计算机教室有46台电脑,图书室有25654册图书,生均36册。

极大地改善了学生学习环境。

学校现有教学楼一栋,教师公寓一栋,学生食堂一座,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
工作和学习需求。

学校有200米跑道的运动场1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2个,乒乓球台6个,体育设施齐全,能满足全体学生锻炼的需求。

近年来,杨鹰岭小学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校园环境优美,建筑布局合理,文化氛围浓厚,教学设施完备,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条件越来越来完善。

学校先后被授予“黄冈市先进学校”、“黄州区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黄州区文明单位”、“黄州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如今,早已两鬓斑白的周柏茹还经常骑着摩托车来到杨鹰岭小学看望他的学生。

每次他去的时候,学生们都会欢呼着跑过来,把周柏茹老师扶进教室。

每当这时,周柏茹的心就仿佛回到了学校,他正手持教鞭伴着风声大声领读。

采访手记:农村的教学时艰苦的。

40多年来,许多老师来了又走了,只有像周柏茹这样的老师留了下来。

留住周柏茹的,是农家孩子们向往外面世界的期盼的眼神。

40多年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伴着稻香清风,抚慰着杨鹰岭;40年,周柏茹由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40年,杨鹰岭村由文盲村变成了开发区普及教育先进村。

世代农耕为生的农家孩子们从这所希望小学走出,去接受更高的教育,有了更加广阔的选择,或做教师,或做军人,他们的世界将从此变得不同,他们的人生将从此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我始终在想,正是有了许许多多个周柏茹,才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变得如此充满希望!(吴小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