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蝉》原文译文句子鉴赏

李商隐《蝉》原文|译文|句子鉴赏

《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蝉》原文

唐代: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注释

以:因。薄宦:指官职卑微。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碧:绿。

薄宦:官职卑微。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

覆盖田地。芜,荒草。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君:指蝉。警:提醒。

亦:也。举家清:全家清贫。举,全。清,清贫,清高。

句子鉴赏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蝉本来就因栖息于高枝,难得一饱;它鸣叫不停,却不受理睬,真是白白辛苦,怨恨无穷啊。“以”,因。古人误以为蝉餐风饮露,所以说“高难饱”。“费声”,指鸣声频频。

就真实情况而言,蝉并非是因身在高处,不肯飞下来乞食而“难饱”;它的鸣叫声中也没有什么恨意,这完全是诗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是其身世之感的寄托。“高”,语义双关,喻指人的品格高洁。

诗人自许清高,不肯屈就,结果只落得生活困顿,这不就是“高难饱”吗?他曾向令狐绹等当权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可最终还是不被人理会,依旧无法摆脱仕途坎坷的困境,这难道不是一场“徒劳”吗?在这里,蝉已经完全人格化了,诗人分明是借其表达自己艰难的身世和处境,所以纪昀说开头两句是“意在笔先”。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蝉彻夜悲鸣,叫到五更天,已是声嘶力竭、稀稀落落,快要断绝了。可是那些树呢,依旧碧绿青翠,任凭蝉叫得如何凄苦动人,也是无动于衷,真是无情啊!

蝉声与树木的碧绿本来是毫不相干的,诗人却责怪树木的冷酷无情。显然,这同样是在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写自己的哀告无门、受人冷落。曾经有过深交的令狐绹等人本来是可以帮助李商隐的,可是,他们不仅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处处排挤打击他。在这样的境况下,诗人怎能不怨恨与激愤。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这两句转向诗人自叙:我职卑禄薄,到处漂泊,早已丢下的家乡田园,已是一片荒芜。

《战国策·齐策》里有一则故事,桃偶讥笑泥人:“你是用泥土做成的人形,一到发洪水的时候,你就完了。”泥人说:“我是西岸土

做的人,洪水来了,尽管我会没了人形,但我还可以被冲回西岸家乡去。而你呢,你是东国桃木做成的人,洪水一来,你还不知道漂泊到哪里去呢?”后来就用“梗泛”来比喻漂泊无定的生涯。“梗”,树木枝条。“泛”,漂流。李商隐长年辗转于各地为他人做幕僚,职位卑微,俸禄微薄,故称“薄宦”。

“故园芜已平”,从陶渊明《归去来辞》的“田园将芜胡不归”化用而来。陶渊明做官不如意,想到自己家乡的田地快要荒芜了,就辞官而去,归隐田园,自得其乐。自己也是仕途坎坷,处处碰壁,何不也像陶渊明那样早日还乡呢?可是,故园荒芜,似乎已经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地,真是进亦难,退亦难!

这两句在四处漂泊、前途黯淡的生活身世倾诉中,透露出诗人的失意与苍凉。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两句是作者对蝉说的话:多劳你给我警告,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和你一样清寒。“君”,指蝉。“警”,警醒,这里有触动的意思。蝉在告诫什么呢?有人说是警告诗人为什么不及早回头,早归故园;有人则认为是提醒诗人保持高洁的操守。

此联前一句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手法写蝉。后一句“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结合起来,呼应开头,首尾圆合。

【诗歌鉴赏】李商隐《蝉》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李商隐《蝉》原文及翻译赏析 李商隐《蝉》原文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蝉》注释 、以:因。薄宦:指官职卑微。 2、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3、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4、五更(gēng):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 5、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6、碧:绿。 7、薄宦:官职卑微。 8、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 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 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9、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 0、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芜,荒草。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君:指蝉。 2、警:提醒。 3、亦:也。 4、举家清:全家清贫。举,全。清,清贫,清高。 李商隐《蝉》翻译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我也举家操守像你高洁不佞。 李商隐《蝉》赏析 《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词作品,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 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 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 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 咏物诗贵在“体物为妙,功在密附”。这首《蝉》就是这样。诗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 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可谓借物咏怀的典型。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联以蝉的生活习性起兴。“高”以蝉栖高树暗喻自 己的清高;蝉的“难饱”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 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却是徒劳,并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是说,作者由于为 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这 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看似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因为蝉本来没有“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看似不真实了,但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作者确实有 这种感受,借蝉来写,只要“高”和“声”是和蝉符合的,作者可以写出他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两者对两位 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实的。 颔联“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进一步地描摹了蝉的鸣声。从“恨费声”里引出 “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来作衬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 顶点。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 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这里体现了咏物诗的另一特色, 即无理得妙。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的绿和碧两者本无关涉,可是作者却怪树的无动 于衷。这看似毫无道理,但无理处正见出作者的真实感情。“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 托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蝉说,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就寄托身世遭遇说,责怪有力者本可 以依托荫庇而却无情,是有理的。咏物诗既以抒情为主,所以这种无理在抒情上就成了有 理了。首联和额联写蝉的哀告无助,被誉为“追魂之笔”,语出愤激却运思高妙、耐人寻味,寓意十分明显,写蝉即是写诗人自己的身世。“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蝉栖高难饱,费声鸣叫无人理会,纯属徒劳, 这正是诗人清高自处,也是世情冷淡,无人相知的写照。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己平。”颈联随之一转,换了主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这一转就打破了咏蝉的限制,扩大了诗的内容。要是局限在咏蝉上面,有的话就不好说了。诗人由蝉的命运联想到了自身的不幸,回忆自己的仕宦生涯,流露出不尽的感慨。“梗犹泛”这里用典,形容自己飘泊不定的宦游生活。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田

李商隐《蝉》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蝉》译文及赏析 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题解】 历代咏蝉诗佳作颇多,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借蝉声之远来歌咏蝉的居高身正。洛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借蝉的艰苦寄寓自己的凄苦沦落。李商隐的这首咏蝉诗融入了诗人本人的人生境遇和精神意绪,诗中的蝉也就是自己的影子。 注解: 1、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这里是说,既欲栖高处,自难以饱腹,虽带恨声,实也徒然。 2、一树句:意谓蝉虽哀鸣,树却自呈苍润,像是无情相待。实是隐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职微。 4、梗犹泛:这里是自伤沦落意。 5、芜已平:荒芜到了没胫地步。

韵译: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 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 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 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 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 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 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 赏析: 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前半首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实属咏物佳绝。 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

唐诗赏析-李商隐《蝉》原文译文赏析

李商隐《蝉》原文|译文|赏析 '《蝉》这首诗是托物咏怀的佳作,它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对蝉的刻画和作者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作者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唐诗吧。 唐代: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注释 ⑴以:因。薄宦:指官职卑微。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⑵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⑶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疏欲断:

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⑷碧:绿。 ⑸薄宦:官职卑微。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⑹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芜,荒草。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⑺君:指蝉。警:提醒。 ⑻亦:也。举家清:全家清贫。举,全。清,清贫,清高。 李商隐是唐代咏物诗的大家,他的咏物诗大多托物寓慨。这首诗表面写蝉,实际上是写自己。纪昀说:“前四句写蝉即自寓,后四句自写,仍归到蝉。隐显分合,章法可玩。”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被誉为“追魂之笔”,语出愤激却运思高妙、耐人寻味。后面就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足见其感情的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钱钟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树无情而人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

古诗文《蝉》赏析

古诗文《蝉》赏析 蝉 唐朝: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译文及注释 【译文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并不是借了秋风。】 【注释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②清露:清纯的露水。古人认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③流响:指连绵不断的蝉鸣叫的声音。④藉(jiè):凭借】 蝉赏析 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蝉鉴赏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李商隐《蝉》全诗翻译赏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李商隐《蝉》全诗翻译赏析 【原文】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 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 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 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 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 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 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 【赏析一】 这首咏蝉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写蝉是为了寄托诗人心中的苦闷和感慨,以蝉自喻,直抒胸臆,感情真挚。 前半首写蝉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蝉栖身在高树上餐风饮露,所以难以果腹;尽管它自命清高也好,含恨哀鸣也罢,这些都是徒劳的,终究不能摆脱生活的清贫,难饱的困境。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几近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依然是那样的苍翠,并不为蝉的哀鸣而悲伤萧疏,显得是那样的冷酷,没有一点一滴地同情。

后半首抒写自己闻蝉以自警,他乡薄宦,四处飘零,故园荒芜,胡不归去: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诗人在各地当幕僚,是一个官职卑下的小官,好象大水中的木偶到处漂流。“田园将芜胡不归”,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人走到地里已没有地方落脚了。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的操守高洁正与我的廉正清贫相应。烦劳你蝉君最能让我警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也当坚持操守,玉洁冰清,这让我不免有了归乡的念头。 虞世南的《蝉》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写出了蝉的高洁,并以此自况: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的力量,自能声名远播。体现了诗人的自信及对人内在品格的赞美。骆宾王的《狱中咏蝉》巧妙用典,连用比兴,写出了自己对故园、家国的忠爱之情,也写出了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和环境给自己的压力。李商隐的这一首咏蝉的诗,则借蝉栖息高枝,来比喻自己的操守高潔;借蝉餐风饮露难以果腹,来比喻自己生活清貧,两袖清风;借蝉彻夜悲鸣,可所棲息之树依然是那样的苍翠,来比喻自己积极进取,可惜还是得不到权贵的赏识或推荐重用。 钱锺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树无情而人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钱锺书先生指出树无情而蝉亦无情,而我却谓其相警,极其明确地指出了本诗咏蝉与抒情的错综关系,实为咏物佳作。 【赏析二】 蝉在古代是清高品格的象征。既然清高,就难免饥寒,蝉又为什么哀鸣不停呢?叫到五更,其声无力,其情可哀,它所托身的的树却漠然无所动,只顾对自已的清碧自怜自赏。 写蝉是为了写自已,矢意中的诗人指望得到对自已清高自守的认同,且因此得到有力者的举拔,终于却发现长久的呼求陈情只是徒劳,

李商隐《蝉》全诗翻译赏析

李商隐《蝉》全诗翻译赏析 李商隐《蝉》全诗翻译赏析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商隐《蝉》全诗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题解: 历代咏蝉诗佳作颇多,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借蝉声之远来歌咏蝉的居高身正。洛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借蝉的艰苦寄寓自己的凄苦沦落。李商隐的这首咏蝉诗融入了诗人本人的人生境遇和精神意绪,诗中的蝉也就是自己的影子。 注解: 1、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这里是说,既欲栖高处,自难以饱腹,虽带恨声,实也徒然。 2、一树句:意谓蝉虽哀鸣,树却自呈苍润,像是无情相待。实是隐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职微。 4、梗犹泛:这里是自伤沦落意。 5、芜已平:荒芜到了没胫地步。 韵译: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 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

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 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 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 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 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 赏析: 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前半首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实属咏物佳绝。 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会不会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了呢?比方蝉,本来没有什么“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不是不真实了吗?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作者确实有这种感受,借蝉来写,只要“高”和“声”是和蝉符合的,作者可以写出他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虞世南《咏蝉》),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两者对两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实的。 接着,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来作衬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这里接

《蝉》原文及译文

《蝉》原文及译文 《蝉》原文及译文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蝉》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蝉》原文: 李商隐〔唐代〕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蝉》赏析: 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是托物咏怀的佳作。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联以蝉的生活习性起兴。“高”以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的“难饱”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却是徒劳,并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看似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因为蝉本来没有“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看似不真实了,但

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作者确实有这种感受,借蝉来写,只要“高”和“声”是和蝉符合的,作者可以写出他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虞世南《咏蝉》),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两者对两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实的。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颔联是说,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这里接触到咏物诗的另一特色,即无理得妙。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的“碧”两者本无关涉,可是作者却怪树的无动于衷。这看似毫无道理,但无理处正见出作者的真实感情。“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蝉说,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就寄托身世遭遇来说,责怪有力者本可以依托荫庇而却“无情”,是有理的。咏物诗既以抒情为主,所以这种无理在抒情上就成了有理了。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颈联是说,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颈联来一个转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这一转就打破了咏蝉的限制,扩大了诗的内容。作者在各地当幕僚,是个小官,所以称“薄宦”。经常在各地流转,好像大水中的木偶到处漂流。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作者思归就更加迫切。这两句好像和上文的咏蝉无关,暗中还是有联系的。“薄宦”同“高难饱”、“恨费声”联系,小官微禄,所以“难饱”、“费声”。经过这一转折,上文咏蝉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法写蝉。“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而又呼应开头,首尾圆合。蝉的难饱正与我也举家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园芜已平”,不免勾起赋归之念。钱钟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油然自绿是对“碧”字的很好说明)。树无情而人(‘我’)有情,

唐诗《蝉》句解《蝉》全文译文及赏析

唐诗《蝉》句解《蝉》全文译文及赏析 这首李商隐所创作的《蝉》,是一首咏物诗,贵在“体物为妙,功在密附”。这首咏蝉诗,“传神空际,超超玄著”,被朱彝尊誉为“咏物最上乘”。诗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可谓借物咏怀的典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蝉》 唐代: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蝉》注释 以:因。薄宦:指官职卑微。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碧:绿。 薄宦:官职卑微。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

覆盖田地。芜,荒草。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君:指蝉。警:提醒。 亦:也。举家清:全家清贫。举,全。清,清贫,清高。 《蝉》创作背景 本诗的具体创作不详。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 《蝉》句解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蝉本来就因栖息于高枝,难得一饱;它鸣叫不停,却不受理睬,真是白白辛苦,怨恨无穷啊。“以”,因。古人误以为蝉餐风饮露,所以说“高难饱”。“费声”,指鸣声频频。 就真实情况而言,蝉并非是因身在高处,不肯飞下来乞食而“难饱”;它的鸣叫声中也没有什么恨意,这完全是诗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是其身世之感的寄托。“高”,语义双关,喻指人的品格高洁。 诗人自许清高,不肯屈就,结果只落得生活困顿,这不就是“高难饱”吗?他曾向令狐绹等当权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可最终还是不被人理会,依旧无法摆脱仕途坎坷的困境,这难道不是一场“徒劳”吗?在这里,蝉已经完全人格化了,诗人分明是借其表达自己艰难的身世和处境,所以纪昀说开头两句是“意在笔先”。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蝉彻夜悲鸣,叫到五更天,已是声嘶力竭、稀稀落落,快要断绝了。可是那些树呢,依旧碧绿青翠,任凭蝉叫得如何凄苦动人,也是无动于衷,真是无情啊! 蝉声与树木的碧绿本来是毫不相干的,诗人却责怪树木的冷酷无情。显然,这同样是在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写自己的哀告无门、受人冷落。曾经有过深交的令狐绹等人本来是可以帮助李商隐的,可是,他们不仅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处处排挤打击他。在这样的境况下,诗人怎能不怨恨与激愤。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李商隐诗词《蝉》原文译文赏析

李商隐诗词《蝉》原文译文赏析《蝉》 唐代: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注释】 以:因。薄宦:指官职卑微。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碧:绿。 薄宦:官职卑微。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芜,荒草。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君:指蝉。警:提醒。 亦:也。举家清:全家清贫。举,全。清,清贫,清高。 【赏析】 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是托物咏怀的佳作。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联以蝉的生活习性起兴。“高”以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的“难饱”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却是徒劳,并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看似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因为蝉本来没有“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看似不真实了,但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作者确实有这种感受,借蝉来写,只要“高”和“声”是和蝉符合的,作者可以写出他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虞世南《咏蝉》),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两者对两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实的。

李商隐《蝉》原文译文赏析

李商隐《蝉》原文|译文|赏析 《蝉》这首诗是托物咏怀的佳作,它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对蝉的刻画和作者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作者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唐诗吧。 《蝉》原文 唐代: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注释 ⑴以:因。薄宦:指官职卑微。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⑵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⑶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⑷碧:绿。 ⑸薄宦:官职卑微。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⑹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

覆盖田地。芜,荒草。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⑺君:指蝉。警:提醒。 ⑻亦:也。举家清:全家清贫。举,全。清,清贫,清高。 赏析 李商隐是唐代咏物诗的大家,他的咏物诗大多托物寓慨。这首诗表面写蝉,实际上是写自己。纪昀说:“前四句写蝉即自寓,后四句自写,仍归到蝉。隐显分合,章法可玩。”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被誉为“追魂之笔”,语出愤激却运思高妙、耐人寻味。后面就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足见其感情的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钱钟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树无情而人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

李商隐《蝉》的意思及赏析

李商隐《蝉》的意思及赏析 李商隐《蝉》的意思及赏析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①,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①薄宦,小官;梗犹泛:指自己像大水中四处漂流的木偶。 蝉栖身高树,餐风饮露,自然也就时常挨饿。它在树上的哀鸣不能摆脱清贫,只是徒劳。到五更天亮时,蝉鸣的声音已经稀疏得几乎要断绝了。可一树的叶子依然苍翠,丝毫没有为哀鸣而减色,多么冷酷无情。我官职卑下,像水中的木头一样到处漂流,家乡田园里的杂草连成一片了,还是蝉的鸣叫最能让我警醒,因为我也一样家贫如

洗,想要回家。 【无理之美】 在这首诗中,作者将自己和蝉的遭遇相比较,通过蝉来抒发自己的心情。蝉生活清苦,固然可怜,但是他说“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这就有点“不讲理”了。树是否碧绿,本来与蝉的哀鸣是没有关系的,但作者还是责怪树兀自碧绿,不管蝉的死活。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此时对蝉抱有深刻的同情,所以也就责怪起绿树来了。 【赏析】 李商隐写蝉,不是为了单纯地咏蝉,而是要说明自己的志向和遭遇。因此在第三联中,他说从说蝉跳跃到说自己如漂泊的树木,故乡也长满荒草,在结尾处点题,将自己与蝉的相似一性一直接说出来。同样是写蝉,李商隐的这首诗中个人的色彩更加浓厚,原因就在于他点题直接,咏物与言志结合得更紧凑。末尾点题,说明自己的用意,这样的写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观点。

【启示】 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就要付出一些代价。就像李商隐这样的文人,为了坚持文人的品格,不愿意随波逐流,趋炎附势,因此生活困苦,在官一场上频频受挫。尽管如此,他还是要将自己的信仰坚持下去,就像这首《蝉》中流露出的感情一样,虽有淡淡的哀愁,亦有一颗坚强的心。只要内心勇敢无畏,面对任何困难都可以化解,这是信仰的力量。

《蝉》的全诗及赏析

《蝉》的全诗及赏析 《蝉》的全诗及赏析 《蝉》的全诗及赏析1 【诗句】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出处】唐·李商隐《蝉》。 【意思1】蝉栖托在树上,抱枝通夜哀鸣,到天晓力竭声疏,而树却“无情” 自“碧”。作者以蝉自比,以树比作他所期望的援助者。 【意思2】 蝉声的“疏欲断”与“一树”的“碧无情”本无关系,就蝉说,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的,但就借蝉寄慨的诗人说,责怪权贵的无情却是有理的。传神空际,无理得妙。 俞陛云《诗境浅说》甲编:“三四言长夜孤吟,而举世无人相识,若蝉之五更声断,而无情碧树,仍若漠漠无知。悲辛之意,托以俊逸之词,耐人吟讽。” 【全诗】 《蝉》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鉴赏】 此诗与初唐虞世南之《蝉》、骆宾王之《在狱咏蝉》并称为唐诗中咏蝉的三篇名作。三作同为咏蝉,虞世南身处高位,借蝉居高而声名自播,喻己之名动四方;骆宾王则身为阶下之囚,以蝉自表予心之高洁;而义山则处二者之间,借蝉以寄寓自己志行高洁而不遇于时的处境和悲愤无告的心情。同为咏蝉,身份处境不同而喻义、境界亦相殊相异。 在艺术手法上,不似虞诗有“垂緌饮清露”的形象,骆诗“露重

飞难进”一类的描写,义山则只围绕蝉之高洁难饱,徒劳费声处用意虚写。“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为诗人才不见用之写照。至冷至幻,非有切身遭际者难喻其妙。 《蝉》的全诗及赏析2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的诗意: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这两句是说,山间早秋傍晚时分,蟋蟀在草间不住鸣叫,秋天已经到了,蝉在树上悲鸣,更增添了早秋的气氛。诗句写山居情趣,隐喻着诗人因愤慨而退隐的心绪,耐人寻味。 出自王维《早秋山中作》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注释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蛩(qióng)响:犹蛩声。唐王棨《离人怨长夜赋》:“远林而未有鸟啼,偏嫌耿耿;幽壁而徒闻蛩响,顿觉漫漫。”蛩:蟋蟀。 柴门: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三国魏曹植《梁甫行》:“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空林:渺无人迹的树林。晋张协《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期:约,约定。 参考译文 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回东溪守着竹篱故居。 不厌弃尚平尽早了却儿女婚嫁,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 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 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 背景 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在辋川时期,时间约为天宝(唐玄宗年号,

《蝉》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

《蝉》原文翻译及赏析 《蝉》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蝉》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蝉》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 蝉 唐代: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注释 ①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②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④疏:开阔、稀疏。 ⑤藉:凭借。 赏析 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

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本

《蝉》李商隐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蝉》李商隐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是托物咏怀的佳作。诗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可谓借物咏怀的典型。 作品原文: 蝉 本以高难饱⑴,徒劳恨费声⑵。 五更疏欲断⑶,一树碧无情⑷。 薄宦梗犹泛⑸,故园芜已平⑹。 烦君最相警⑺,我亦举家清⑻。 词句注释: ⑴以:因。薄宦:指官职卑微。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⑵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⑶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⑷碧:绿。 ⑸薄宦:官职卑微。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⑹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芜,荒草。

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⑺君:指蝉。警:提醒。 ⑻亦:也。举家清:全家清贫。举,全。清,清贫,清高。 白话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创作背景: 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 作品鉴赏: 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联以蝉的生活习性起兴。“高”以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的“难饱”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却是徒劳,并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看似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因为蝉本来没有“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看似不真实了,但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作者确实有这种感受,借蝉来写,只要“高”和“声”是和蝉符合的,作者可以写出他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虞世南《咏蝉》),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两者对两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实的。 颔联“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进一步地描摹了蝉的鸣声。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来作衬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这里体现了咏物诗的另一特色,即无理得妙。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的绿和碧两者本无关涉,可是作者却怪树的无动于衷。这看似毫无道理,但无理处正见出作者的真实感情。“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蝉说,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就寄托身世遭遇说,责怪有力者本可以依托荫庇而却无情,是有理的。咏物诗既以抒情为主,所以这种无理在抒情上就成了有理了。首联和额联写蝉的哀告无助,被誉为“追魂之笔”,语出愤激却运思高妙、耐人寻味,寓意十分明显,写蝉即是写诗人自己的身世。“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