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作用观察
陈朝辉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10级中医七年制3班,20101150326)
【摘要】目的:①复制家兔急性肝功能不全模型,用十二指肠灌注复方氯化铵法,观察氨中毒对家兔脑功能影响;②用耳缘静脉注射谷氨酸钠法治疗肝性脑病,探讨其治疗机制。

方法:全班分为五大组,其中第一组为模型组,第二组为治疗组,第三组为假手术组,第四组为症状明显抢救组,第五组为预防组。

结果:复方氯化铵可使家兔大脑功能受影响,而肝可解氨中毒,复方谷氨酸钠也可缓解其作用。

结论:肝具有解毒作用,肝功能不全在肝性脑病的发生中占极大地作用。

【关键词】氨中毒肝性脑病复方谷氨酸钠
1、实验材料
1.1对象:家兔
1.2实验试剂:氨基甲酸乙酯,复方氯化铵溶液,复方谷氨酸钠溶液;
1.3实验仪器:10ml注射器、50ml注射器及针头,手术剪,镊子、止血钳、兔手术台、棉线若干、婴儿秤、缝针、导管。

2、实验过程
2.1实验分组本组实验为治疗组
2.2麻醉家兔称重,按5ml/kg剂量由耳缘静脉注射氨基甲酸乙酯。

待家兔麻醉后背位固定于兔手术台上。

2.3急性肝功能不全动物模型复制
从胸骨剑突下沿腹正中线行长8cm的切口,打开腹腔;暴露肝脏,向下压肝脏,剪断肝与横膈之间的镰状韧带,使肝叶游离,辨明肝脏各叶,用粗棉线绕肝左外叶、左中叶、右中叶根部一周,不结扎肝脏。

找出十二指肠,找其上壁血管较少的一处做一环形缝合,在环形中间剪一个小口,沿小肠方向插入导管并向下推进4~5cm,切口荷包缝合固定导管,用止血钳关闭腹腔切口。

2.4试剂注射前两次分别向十二指肠内注入10ml的复方氯化铵溶液,之后的注射量都为5ml 每次注射间隔5min,仔细观察并记录。

2.5仔细观察,当出现抽动,立即耳缘静脉注射复方谷氨酸钠溶液(30ml∕kg),直至症状缓解,并继续观察。

2.6实验观察
2.6.1记录家兔的呼吸频率:实验前、实验中、治疗中、死亡前。

2.6.2记录家兔抽搐及痉挛发生所需时间。

2.6.3记录所用复方氯化铵溶液的总量。

3、实验结果
4、讨论
①氯化铵(NH4Cl)进入肠道后分解成NH3即氨,当大量的氨经肠道吸收进入血,使血氨增高,血氨通过降低CNS内Na+-K+-ATP酶的活力;干扰CNS的能量代谢;干扰谷氨酸能神经传递;干扰神经的动作电位从而产生肝性脑病。

肝脏大部分结扎后,肝脏对氨的清除能力下降,高浓度的氨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引起肝性脑病。

氯化铵和肝脏大部结扎都会使血氨增高从而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

②兔呼吸加快,变得急促,肌肉紧张出现痉挛甚至出现角弓反张。

这是因为增高的血氨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使脑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

谷氨酸钠静脉滴注后,与血中过多氨结合成为无害的谷酰胺,由尿排出,降低及消除血氨,因此可减轻肝性脑病的症状
5、结论
氯化铵和肝大部结扎都会使血氨升高,引起肝性脑病;谷氨酸钠有较好的缓解抑制肝性脑病发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艳梅,郭传勇,.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J]. 临床误诊误治,2012,(9).
[2]刘华,韩涛,朱争艳,李莹,. 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J].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4).
[3]袁文丹,王垣芳,陈金荣,刘巍,石磊,崔勇,.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评价——观察药物对家兔实验性肝性脑病的治疗作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
[4]莫等闲. 谷氨酸钠与纳络酮在肝性脑病治疗中疗效对照及原因分析[J]. 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5]赵明耀,刘守彦,汤宁,郑智敏,王柏生. 用小白鼠复制肝性脑病的氨中毒动物模型[J].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