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中职校本教材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中职校本教材的意义
肥西师范李春阳
[摘要] 在中职扩招的新形势下,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多重意义。然而,在中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弊端:在校本课程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过于单一;教师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和合作精神;行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因此,对中职校本课程开发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新形势;中职;校本课程;开发
2005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到2010年,中职招生规模要达到800万人。2005年中职招生已经达到647万人,2006年再扩招100万,将达到750万人,基本实现《决定》提出的目标。2006年2月28日至3月2日,职成教工作会议暨中职招生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周济部长要求,要大力推进“四大工程”的实施,更好地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服务。在这种中职扩招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对于中职教育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为了实现中职教育适时、适量地培养规格对路、质量上乘的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把中职教育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在新的形势下更快更好地发展,则有赖于中职教育高质量的课程的实施。
一、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意义
1、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又称学校中心课程规划(school focused curriculum planning)或者学校中心课程革新,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是由菲吕马克(Furumark)等人在1973年一次国际性课程的会议上提出来的。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就是以社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中等职业学校为物质基础,组织单位、联合用人单位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参与,由中等职业学校自主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种课程的过程。这种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构成了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
2、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优秀学校的形成与学校自身众多的特色教育是分不开的,统一与规范反而无法形成优秀学校。校本课程结合本校的特色情况,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进行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当前,我国的中职教育已经迈入扩招的第三年,而大多数中职院校的特色的形成却已有多年的历史。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必须考虑当前扩招来的各种学生的需要以及具体的教育环境。比如说,煤矿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要以煤矿的开采、加工、利用等为主要的研究和学习对象,实现煤矿学校为煤矿性质单位输送人才的培养目标。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就使教学内容更具有人性化,更适应学生的实际,从而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
(2)有利于实现三级课程体系建设的完整性。我国目前的中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是由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来组成的,校本课程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等要求开发的。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 对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校本课程是各个不同学校对国
家、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 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校本课程可以针对学校、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时做出调整, 切实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教师的特点, 有效地安排教学内容, 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协调地发展。
(3)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教育必须与社会和人的发展相适应,这是教育规律。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它也必须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既包括一般的身心发展又包括与职业生涯相关的职业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研究并适应学生的个性、兴趣及需要等方面特点,通过课程活动促进学生一般的身心发展。同时,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要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这正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之一。由此可见,推动中职校本课程开发,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大部分的中职教师错误地认为,课程的编制是专家们的事情,与学校和教师无关,学校和教师只是课程的执行者,学生是课程的接者,课程的实施仅仅是一个文本复现的过程。但是在中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要成为课程的直接参与者。教师的直接参与是对专业能力的认同,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的途径。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核心参与者,必须让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编制意图、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活动编排、等都有清楚的理解和把握,必须了解开发课程的背景、过程、主旨、措施等。教师通过参与课程编制、改编、和评价, 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理解、丰富其学科知识, 并能够超越课堂的局限去思考问题, 增进教师对整个学校的归属感, 提高教师的士气、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
(5)有利于满足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入世以后,我国的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的比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我国的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如服务行业和信息产业的比例则不断上升。随着这种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社会将从农业经济时代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并且将向经济时代转型。在这样的社会发展的趋势下,职业岗位内涵不断变化,新的职业岗位不断涌现,技术人才的技能和素质要求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职教课程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为现行的职教课程严重滞后、陈旧、封闭和单一。而新的中职校本课程是针对现实中出现的新岗位、原有岗位的规格变化要求来进行具体开发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及时跟上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以灵活性、开发性为自身特点。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满足了劳动力市场和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的需要。
二、当前中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1、在校本课程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受普通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中职校本课程中的理论课程比实践课程更为系统和完整。但是由于教育教学设施的陈旧、不足等原因,校本课程中的实践性的教学一直以来没有能够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直接导致了中职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岗位对人才规格需求的变化,人们提高了对实践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至此,我国的职业教育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课时也相应增加。但是在中职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因为往往广大中职教师走入了一种认识误区,那就是他们往往把实践课程的表现形式视为实践课程的全部内容,实践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动手操作技能。在这样片面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现实的课程中,中职教师只在课堂上传授经验和理论,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却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中职学校要求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培养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这必然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