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扩散系数的测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6 稳态法气相扩散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一维拟稳态扩散传质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用斯蒂芬管(Stefan Cell )测定气相扩散系数的方法。

3.对比讨论气相扩散系数的经验计算值与实测值。

二、实验原理
将装有液体A 的斯蒂芬扩散管(见图2-6-1)置于恒温水槽中,惰性气体B (如空气)以恒定的流速流过扩散管顶部的水平段。

由于顶部气体流速较低,管内液面离开管顶有一定距离,故可认为在液面上部为一静止气层B ,蒸发的组分A 向上通过静止气层B 扩散至管口,在管口A 组分被大量的惰性气流B 带走。

液面处的组分A 分压为其在实验水浴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水平段组分A 分压可视为零。

由于组分A 的汽化使扩散距离Z 不断随时间增加,记录时间t 与距离Z 的关系即可计算出组分A 在气相B 中的扩散系数。

图2-6-1 斯蒂芬扩散管示意图
上述扩散过程可视为组分A 通过静止组分B 的一维扩散过程,其中组分A 的传质通量可用下式表示:
)ln(0
A
A A
B AZ P P P P Z T R P D N --=
(2-6-1) (2-6-1)式中,AZ N 为组分A 的传质通量,mol/m 2·s ;
AB D 为A 组分在B 组分中的扩散系数,cm 2/s ;
P 为系统总压,atm ;
R 为气体常数,82.06 atm ·cm 3 / (mol ·K) T 为系统温度,K ;
Z 为任意时刻t 时液面距水平段的距离,cm
A0P 为扩散管管口A 组分的分压,atm ;
0A P 为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atm ;
饱和蒸汽压P A 0可由Antoine 方程,C
T B
A P A +-
=0
ln (见附录)求出。

单位面积上组分A 的蒸发速率还可用液面降低速率表示,即: dt
dZ
M N A A AZ ρ=
(2-6-2)
(2-6-2)式中,A ρ为液体A 的密度;mol / cm 3;A M 为组分A 的分子量。

在拟稳态的情况下,扩散传质通量应等于蒸发通量,经对方程(2-6-1)和方程(2-6-2)的整理得到:
)ln(0
0A A A
AB A
P P P P RTZ PM D dt dZ --=ρ (2-6-3) 因为恒温恒压下二元扩散系数AB D 为常数,对上式积分、整理可得:
)()ln(200
0Z Z y t
P P P P RT P D y A
A A A
B ∆----⋅=ρ (2-6-4) (2-6-4)式中,0Z Z y i -=,相当于液面下降高度,cm (其中0Z 为管内液面距水平段的距离,i Z 为任意时刻t 的液面距水平段的距离);ΔZ ——末端长度修正因子,cm 。

式(2-6-4)中的y/2与t/y 呈现一直线关系。

以t/y 为横坐标,y/2为纵坐标,将测定的实验数据作图(可以在坐标标纸上作图,也可以在计算机上用最小二乘法回归计算)求出斜率C ,
)ln(0
A
A A A
B P P P P RT P D
C --⋅=
ρ (2-6-5) 由斜率C 求出气相扩散系数D AB , 1
0)ln(
---=A
A A A
B P P P P P
RT
C
D ρ (2-6-6) 方程(2-6-4)和方程(2-6-6)是本测试方法的主要计算公式。

三.实验装置和流程
1.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由玻璃恒温水浴(内含斯蒂芬实验管)、仪表控制柜、测高仪、无油气体压缩机等组成,实验装置见图2-6-2。

图2-6-2 实物装置图
2.实验流程
实验装置流程如图2-6-3所示。

实验中先将易挥发的待测液体A装入斯蒂芬管扩散管(7)至一定高度。

惰性气体B(空气)由无油气体压缩机(1)输出,经针形阀(2),稳流阀(3)调节、稳定流量后,由转子流量计(4)计量后进入恒温水浴(11)下部的气体预热器(5)预热,经预热后,使流经扩散管顶部的气体温度达到水浴设定的温度,并将A组分带走排入大气。

图2-6-3 实验流程示意图
1-无油气体压缩机2-针形阀3-稳流阀4-转子流量计5-气体预热器6-搅拌器7-斯蒂芬扩散管8-数显温控仪9-测高仪10-精密温度计11-恒温水槽12-加热器13-温控仪铂电阻探头
3.实验试剂
本实验中液体A所采用的试剂从以下几种试剂中选用一种:
无水乙醚(分析纯)、丙酮(分析纯)、正戊烷(分析纯)、二氯甲烷(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纯)、乙酸乙酯(分析纯)等。

实验惰性气体B可采用氮气或空气。

4.实验仪器及设备
(1)测高仪CGY—1型武汉测绘学院光学仪器厂测高仪JQC—1型长春第一光学仪器厂
(2)无油气体压缩机WM—2H型天津市医疗器械二厂
四.实验步骤及分析方法
1.向斯蒂芬管中注入待测液体A。

2.开启控温仪电源,开启恒温水浴的搅拌装置,设定实验温度,并自动控温。

3.开启无油气体压缩机,用针形阀调节气体的流量,用稳流阀稳定流量。

4.在恒温水浴升温的同时,熟悉掌握测高仪的正确使用和准确读数方法。

5.记录下水浴温度(即该物系的扩散温度)、气体流量、在气压计上读取当天的大气压数据。

6.当温度升至所需实验温度,稳定10~15分钟后,开始读取测高仪中的液面高度。

以后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液面位置数据,记下时间。

整个实验至少要求有6~8个液面位置与时间的数据。

7.实验完毕后,关闭气源(无油气体压缩机)和电源(控温仪及搅拌器),置各阀于正常位置,将扩散管内的剩余液体吸出,清理实验现场。

五.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数据记录表,见表2-6-1。

表2-6-1 实验数据记录表
测定体系 体系温度 ℃ 液面初始高度0Z cm 空气流量 ml/min 大气压 atm 装置号
六、实验数据处理
1.根据方程(2-6-4),以t/y 为横坐标,y/2为纵坐标,求出斜率;根据方程(2-6-6)求出实测的气相扩散系数D AB ,将计算所得数据列入表2-6-2。

2.在数据手册上查出D AB 的文献值(注意:需利用公式2-6-7进行压力及温度校正);利用经验公式2-6-8计算得出的D AB 计算值,分别与本次实验所得的D AB 实验值进行比较讨论,求出相对误差E 1和E 2。

表2-6-2 气相扩散系数及其对比值
使用的文献值校正公式如下:
75
.1122
1
12⎪⎪⎭
⎫ ⎝⎛=T T P P
D D (2-6-7)
式(2-6-7)中,
P 为系统的总压,atm ; T 为系统的绝对温度,K ;
D 2 、D 1 为气相扩散系数的文献值。

另外,D AB 的经验计算公式如下:
AB
D AB B
A AB
P T M M
D Ωσ2
2
/32
/1711108583.1•⎪⎪⎭
⎫ ⎝⎛+⨯=- (2-6-8)
式(2-6-8)中,
D AB 为气相扩散系数,m 2/s ; M A 、M B 为A 和B 两组分的分子量; σAB 为平均碰撞直径,Å; ΩDAB 为碰撞积分; εAB 为分子间作用的能量; P 为系统的总压,atm ;
T 为系统的绝对温度,K 。

3.计算示例 (1)D AB 的实验值:
空气-乙醚体系。

首先将实验数据点以y/2为纵座标; t/y 为横座标作图,从图中得到直线的斜率C=1.04×10-3,然后代入公式(2-6-6)得D AB =0.0908 cm 2/s; (2) D AB 的文献值:
75
.1122
1
12⎪⎪⎭
⎫ ⎝⎛=T T P P
D D = 0.09446 cm 2/s;
(3)D AB 的计算值:
AB
D AB B
A AB
P T M M
D Ωσ2
2
/32
/171
1108583.1•⎪⎪⎭
⎫ ⎝⎛+⨯=-= 0.09065 cm 2/s 。

七.实验结果和讨论
1.给出实验的主要结果。

2思考题
(1)本实验中扩散的推动力是什么?
(2)何谓稳态扩散?本实验属于稳态还是非稳态扩散过程?
(3)你了解哪些气相扩散系数的经验计算公式,如何获得?
(4)气相扩散系数的常用单位和量级范围是什么?
(5)气体流量的大小,扩散管直径的粗细,水浴温度的高低对扩散系数有何影响?实验中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的结果?
(6)扩散管管口处A组分的分压P A0近似等于多少?为什么?如要精确处理,有何方法?
八、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水浴温度的恒定、气体流量的稳定。

2. 读取数据时要不断调整测高仪上目镜的水平气泡,使得目镜始终保持水平。

3. 液面高度的读取和所测时刻应保持同步。

4.测高仪上的光学镜头不可触摸。

5.本实验所选用的液体A是易挥发,易燃,易爆,低沸点的液体,应注意安全。

九、参考文献
1.《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 化学工程手册,第1篇化工基础数据.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
2.天津大学,等. 化工传递过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
附录
Antoine方程中常用的几种物质的常数A、B、C见下表: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