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 名著导读:《红楼梦》 (共46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曾有五个书名:
《红楼梦》、《石头记》、《情僧 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 钗》
“红楼梦”是什么意思?
问题首先在“红楼”二字。前人多以白居易的一 首诗《秦中吟.议婚》来解释,诗中说:“红楼富 家女,金缕绣罗襦,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 这样看来,“红楼”是指富家闺阁。韦庄词: “长安春色谁为主?古来尽属红楼女;美人情易 伤,暗上红楼立。”王昌龄诗“美人一笑搴珠箔, 遥指红楼是妾家。”也是这个意思。
林黛玉
“心较比干多一窍”的黛玉在贾府里待 人接物是如何应对的?找出相关描写, 分析分析,这体现了林黛玉什么性格?
性格: 细心谨慎,识礼得体,敏感自尊
成因: (自卑?)孤单凄凉的身世
寄人篱下的处境
第五回画册、判词
画册: 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
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 一股金簪。 判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பைடு நூலகம்
爱情的毁灭
恩格斯说过: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 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 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当事 人双方的相互爱慕应当高于其它一切而成为婚姻 基础的事情,在统治阶级的实践中是自古以来都 没有的。至多只是在浪漫事迹中,或者在不受重 视的被压迫阶级中,才有这样的事情。
贾府
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锦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 宏伟的外观,说的是贾府建筑的外部观感; 讲究的布局,说的是贾府建筑的内部结构; 华贵的陈设,说的是荣禧堂为主的装饰器物。
这都是社会环境的折射,是贾府地位的反映。 还有第四点,就是这第三回中集中描叙的那些礼仪繁复、上尊下卑、等
级森严的贵族王侯家族的独特人文环境,这更是社会环境一个缩影。
林黛玉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黛玉外貌的句 子,分析黛玉的外貌特征
1、众人眼里的黛玉 2、凤怯姐弱不眼胜里、的自黛然玉风流
容貌标致,气派不凡
3、宝黛初会:宝玉眼里的黛玉
林黛玉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黛玉外貌的句 子,分析黛玉的外貌特征
1、众人眼里的黛玉 2、凤怯姐弱不眼胜里、的自黛然玉风流
容貌标致,气派不凡
3、宝黛初会:宝玉眼里的黛玉
林黛玉形象从《红楼梦》面世之日起,就是在被理解和被误解 中度过的。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 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 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 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 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
就这样,出身贵族之家的宝玉,比一般公子较长地 保留着思想上的童蒙状态,保持着那个社会里最难能 可贵的品质——“无邪之心”。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 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主观原因——思想上的探索
由于客观现状,决定了他生活 视野的狭窄,贾宝玉只能在佛家、 道家的哲理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力量。 因此他沉湎在为薛宝钗所鄙薄的 “最能移性”的“道书机锋”里, 学到了些被贾政斥骂为的“精致的 淘气”。
俞平伯“观《通鉴》二百六十三,记五代王建事。 建作朱门,绘以朱丹,蜀人谓之画红楼。是红楼 亦朱门之泛称耳。”这样看来,“红楼”是指豪 门贵族。
梦呢?
梦者,幻也。 这样,书名“红楼梦”的意思就是:
富家闺阁幻同一梦或豪门贵族幻同 一梦。这样两种不同的理解,会导 致对小说的题材、主线、命意产生 不同的说法。
王熙凤的出场有何特别之处?这 样出场的安排,有何用意和妙处?
特点:单独出场,围拥,未见其人先 闻其笑。 妙处: 便于集中刻画;独特的出场体 现出她在府中特殊的地位——掌权、 受宠;更重要的是,如此出场使得人 物泼辣、张扬甚至放肆的个性毕露无 遗。
王熙凤的出场
研读关于王熙凤外貌描写的 段落,体现了王熙凤的什么 特征和气质?
兼顾二说
《红楼梦》既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 的幻灭,又写了贾府的由盛而衰;“红楼” 的意思应该是兼顾二说为好。至于名之以 “梦”,这当然反映了曹雪芹一定的虚无 幻灭的思想。
曹雪芹把“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 寻常”写成的小说取名为“红楼梦”,是 对书中的爱情悲剧、家庭悲剧的深长慨叹。
《红楼梦》一书写了多少人?
黛玉论
一、出身: 黛玉出身在一个世袭侯爵、支庶不盛的“书香之族”、 “清贵之家”。 ——特殊的家庭,使她从小就少受封建教育。
二、失家: 父母早逝,寄人篱下,形成了她敏感而又自尊的性格特 点。 性格魅力之一:这是一个永远不用别人的衣裳来忘掉自 己寒冷的人。这是一个永远不把别人的怜悯和施舍, 当作自己的幸福有人。同时,这又是一个愈是处在屈 承的境遇下,就愈是坚持自己人格尊严的人。
1974年南充师院中文系统计为601人,其中 男323人,女278人。
1974年南京大学中文系统计为623人,其中 男282人,女341人。
1982年上海师大徐恭时先生统计为975人, 其中男495人,女480人。
各家说法相差较大,大概是统计标准不一 或重复、疏漏所致。
《红楼梦》的人物关系
东方的“维纳斯”
《红楼梦》是清雍正年间曹雪芹所著。曹雪 芹名霑,原籍河北丰润县,上辈做了三代的江 宁织造,祖父曹寅很有文名。他生于1723年, 死于1763年,只活了四十岁。《红楼梦》只写 成了前八十回,书没有写完,他就死去了。二 十多年后,有一个叫高鄂的来续成《红楼梦》 的后四十回,伪称是曹雪芹的原稿,于一七九 一年排印流行,这就是二百多年来通行的一百 二十回的《红楼梦》。
王熙凤
她有娘家“金陵王”的背景,她有贾母的宠信做靠山,当然还有她 本人才干、欲望的主观条件,同时也就把王熙凤推到了火山口上,成了 众矢之的。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贾府的实际大管 家。她机关算尽、逞威弄权,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 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 二姐还有迟发公费月钱放债等都尽显其狡诈、狠毒、贪婪、自私。 王熙凤虽然是如此的劣迹昭著,但是人们都无可否认她的聪明才智。 在这个几百口人的大家庭里,只有她能八面玲珑,四处周旋,处理极其 复杂的人事关系。也只有她能东借西挪,应付入不敷出的浩繁开支。她 对付贾府的种种弊端及危机心明眼亮,处处表现出办大事的魄力和本领。 《红楼梦》问世以来,在红学史上,对王熙凤的各种评语也是非常多 的,是红楼中最为丰富的人物形象之一。可以这么说,她是“治世之能 臣,乱世之奸雄”,有人把王熙凤叫做“女曹操”,称之为“胭脂虎”, 这个华贵艳丽,具有复杂性格的王熙凤恰似毒品与良药的混合物,比之 于罂粟花就再恰当不过了。
爱情的力量
兼爱——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其鲜艳妩媚,有似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 玉。
林妹妹不说这些混帐话——宝黛志同道合 的爱情。在这里,《红楼梦》富有思想地表现 出:宝黛爱情不同于以前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所 描写的爱情,它打破了那种“金榜题名”、 “德言工貌”式的才子佳人俗套,而把爱情的 意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曹雪芹
回京后,曹雪芹曾在一所宗族学堂,里当过掌 管文墨的杂差,地位卑下,境遇潦倒,常常要 靠卖画才能维持生活。他的一生的最后十几年, 流落到北京西郊的一个小山村,生活更加困顿, 到了“举家食粥酒常赊” 的地步。乾隆二十六 年(1762)秋,爱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 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4 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享年约 四十岁。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他性 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 横,善谈吐。
林黛玉的绝世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 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她的天真纯 洁、她的机敏坦诚,她的绝妙诗才……林黛玉的精神之美,更 集中更强烈地体现在她对贾宝玉的爱情之中。他们的爱情是一 种新型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属于未来的爱情。这种爱情的 最根本的特点,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基础之上的,虽 波折不断,却表现得非常纯真、深挚、坚贞。林黛玉本是一个 “情痴”、“情种”,她为爱情而生,又为爱情而死,爱情是 她的生命所系。她对贾宝玉爱得真诚,爱得执著,始终如一, 至死靡它。然而,他们的爱情又是在不许爱的环境中发生、发 展和生存的,这就难免有痛苦,甚至要为爱情付出生命的代价。
形象的差异
一个重理智,内心是冷静的;一个重感情, 内心是热烈的;
一个随分从时,崇尚实际;一个孤高自许, 赞美性灵;
一个是深含的,但容易流于做作;一个是 率真的,但容易失之任性。
兼美
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颢兮, 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 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出没花间兮, 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蛾 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 待止而欲行。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 慕彼之华服兮 ,闪灼文章……其素若何, 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 若何,松生若谷。其艳若何,霜映澄 塘……
林黛玉死去了,但林黛玉的纯美的精神,她与贾宝玉生死与共 的爱情,她的闪耀着艺术魅力的优美形像,以及这一形像所含 蕴的哲理与诗意,将给予不同时代的读者以生活的启示和美感 享受。
宝玉的这种“不肖”——即不入俗的性格是 怎么产生的呢?
一、客观因素 贾宝玉诞生在富贵繁华的荣国府,是府中独一无二
的骄子。 贾母对宝玉的特别溺爱。 王夫人无论如何要保存住这个唯一的亲生儿子。 在内帏厮混。
再找王熙凤的语言和动作描 写,你能看出什么?
王熙凤
外貌:美而不善 性格:八面玲珑
第五回画册、判词、歌曲
画: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凤。
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
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 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 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 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 世,终难定!
钗、黛论
娶黛还是娶钗? 宝钗园融、黛玉孤傲,宝钗宽平、黛玉尖刻, 宝钗随分从时、黛玉目无下尘,宝钗藏、黛玉露, 宝钗曲、黛玉直,宝钗冷、黛玉热——性格差异。 宝钗丰满、黛玉削瘦,宝钗健壮、黛玉嬴弱, 宝钗稳重、黛玉婀娜——容貌举止的差异。 上上下下对宝钗的称赞众口一词,对黛玉则口 中不言,骨子里多有保留——人际关系的差异。
绝裂
贾宝玉的出家,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攻 击。这攻击的力量,主要是表现在思想的 意义上。它虽然没有损伤封建社会的躯体, 但却痛击了这个社会的灵魂——封建主义。 只是在这奋身一击同时,他自己也沉没了。 但他终于以自己的行动昭示了封建贵族之 家比冰冷的寺院生活还要难受,还要令人 厌恶。
全新的形象
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是带着新的光彩、 新的意义走进中国文学发展的长河中来 的。他的爱情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思 考方式以及他在反封建主义的道路上所 跨过的那许多足迹,我们还不曾在《红 楼梦》以前的文学作品中看到过这样丰 满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典型,并且以 这样一种新鲜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的前面。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出家
婚姻问题,总结了贾宝玉与封建社会之间所 存在的一切矛盾和冲突。他和林黛玉固然不惜以 死来取得爱情的胜利、生活理想的胜利;但封建 统治者亦不惜以他们的死来赢得礼教伦常的神圣 不可侵犯。
杀死林黛玉的社会,猛烈地惊醒了贾宝玉的灵 魂,林黛玉的死亡,使他的美好的生活憧憬也一 同归于幻灭。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约1715--约1764),祖籍辽阳。先祖原是汉 人,明末入满洲籍,属正白旗。高祖曹振彦随 清兵入关,立有军功。曾祖曹玺之妻为康熙乳 母、子曹寅为康熙伴读,与皇室关系密切。自 曹玺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六十年之久, 备受康熙帝恩宠。曹雪芹在繁盛荣华的家境中 度过了少年,过着贵公子生活。雍正五年 (1727),其父曹頫以多项罪名被革职,家产 也被抄没,全家迁回北京。曹家自此衰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