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朴素、机械)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
亚里士多德(BC384—BC322 年),是古希腊哲学和科学的集 大成者。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 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 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 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 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 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 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 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西米尼、赫拉克利 那克萨戈拉、留基
特)
伯、德谟克利特等)
不变
爱利亚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
(巴门尼德等)
1.1自然界本原的探讨
• 爱利亚的巴门尼德(Παρμενίδης)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最 重要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之一。
• 生于爱利亚(Ἐλέα,位于现在意大 利南部沿岸),主要著作是用韵文写 成的《论自然》,如今只剩下残篇。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观点
1.1自然界本原的探讨
围绕着两条主线进行: 一是自然界的本原是“一”还是“多”(是由一 种元素还是由多种元素构成); 另一个是自然界是“变化的”还是“不变化的” 对此产生了四种立场或四种派别:
• 奥古斯丁批判中期希腊哲学家的怀疑论思想; • 贝伦伽尔主张用辩证法研究神学,由此后来产生了“
辩证神学”;围绕“共相”是否存在的问题,展开了 “唯名论”(否定)和“唯实论”(肯定)的争论; • 吉洛姆继承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L培根倡导的经验 和实验科学;奥康倡导的新的“唯名论”,从内部批 判了经院哲学。 • ——这些都促进了从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向机械唯物 主义自然观的过渡。
时代 (2)在现有的天文学观察和理论的基础
上无法编制出合适的历法。 (3)哥白尼的理念:自然秩序应该遵从
简单的几何和算术规则,而托勒密的天 文学由于其如此复杂而笨拙,显然不能 反映自然的真正数学秩序。此外,哥白 尼相信太阳是宇宙中一切力量和活力的 来源
Company Logo
哥白尼的日心说
• 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
• 1543年发表的《论天球的 旋转》,其中译名是《天 体运行论》,全书共分六 卷,第一卷是关于日心宇 宙体系的总概说,其余各 卷是将日心说具体运用来 解释各大行星的视运动。
Company Logo
哥白尼的日心说
• 为什么说日心说的提出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 第一,哥白尼大胆地改变了观察天体事件的位置 • 第二,使古代的天文学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 第三,对托勒密体系的背叛,不仅是一种宇宙图
1.2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
第一,自身存在“分裂的种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的分裂
第二,受到当时自然哲学的限制,希腊人只是从总 体上解释了自然界而不能在细节方面科学地、具 体地说明自然界,缺乏一定的科学论证和逻辑分 析。
第三,虽然批判了神话自然观,但只探索纯自然界 的本原问题,单纯为了追求真理和智慧,根本没 有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实际生活现实
象方面的改变,而且也是对当时宗教情绪和精神 生活方式的挑战。
Company Logo
哥白尼的日心说
• 哥白尼开创了天文学研究的新传统 和新的出发点,但他本人并没有完 成通常所说的哥白尼革命。布鲁诺、 开普勒、伽利略等人在他的工作基 础上开始了新的探索,最终完成了 天文学革命,建立了近代天文学体 系。
• 中世纪的基督教说“第一推动者” 就是指上帝, 并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与基督教教义结合。一直到 了牛顿手里,才建立起正确的力学学说。
目的论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学研究的目 的论观点。构成躯体的原材料并不具备发展成复 杂有机体的能力,为什么有机体从一个受精卵发 育成完整的成体?为什么生物界中目的导向的活 动和行为如此之多?他称之为eidos,即程序目 的性原则,这词所表示的意思和现代生物学家的 遗传程序所表达的完全一样。
辩证思想:万物皆流
“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
“万物皆动” “一切皆流”
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原 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 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 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 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 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 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 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 失。”
辩证思想:对立统一;相对性
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
(Heraclitus,约BC530—BC470) 第一位系统地探讨运动和变化的哲学家
伊奥尼亚的晦涩哲人
核心思想: 万物的本质是火,火最不稳定; 宇宙处于永不止息的变化状态之中; 强调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运动导源于对立 面的相互斗争 事物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逻各斯” (logos) 对逻各斯的把握需要真正的智慧
1.1自然界本原的探讨
本原 状态
变化


伊奥尼亚学派 元素论学派
(泰勒斯、阿那克 (恩培多克勒、阿
西米尼、赫拉克利 那克萨戈拉、留基
特)
伯、德谟克利特等)
不变
爱利亚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
(巴门尼德等)
BC624-BC546
代表性的人物和观点 泰勒斯:万物源于水
首先,追究万物的共同本 原,哲学思维的开始 其次,物质性的本原,力 图从自然界本身说明自然 现象,而不求助于超自然 力量 对后世科学和哲学的发展 具有导向性
四因说
• 亚里士多德在概括总结古希腊各种 本原学说基础上提出“四因说”
• 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 • 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
图案和形状。 • 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
的机构和作用。 • 目的因行的天体是物 质的实体,地球是球形的,是宇宙 的中心;地球和天体由不同的物质 组成,地球上的物质是由水气火土 四种元素组成,天体由第五种元素 “以太”构成。
2)伽利略通过钟摆研究和著名的 斜面实验首次准确地确定了物体 的下落运动的基本性质。
3)这一发现的意义是重大的,不 仅完全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而且彻底改变了物理学研究的面 貌。
Company Logo
伽利略的研究方法
• 首先,开创了理解自然的新方法——实验方法。 • 其次,明确了理解自然的新方法——数学方法。
Company Logo
牛顿(1642-1727)
• 英国著名诗人蒲柏 (Alexander Pope,16881744)在为牛顿所写的墓 志铭中这样赞美牛顿:
• 大自然和它的规律 • 隐藏在黑暗之中 • 上帝说:让牛顿去吧 • 一切便光明灿烂。
Company Logo
机械自然观的确立: 牛顿的力学成了一切科学的 典范。由于牛顿经典力学的 影响,同时由于在17到18世 纪里技术中的力学应用即机 械技术发明的日益增多,人 们形成了以力学的观点解释 宇宙、世界的观点与方法, 力学成了解释的模板,进而 形成了机械自然观。
物质观
• 地上世界由土、水、气、火四大元素组成。其中每 种元素都代表四种基本特性(干、湿、冷、热)中 两种特性的组合。 土=干+冷; 水=湿+冷; 气=湿+热; 火=干+热。
• 天上世界由以太组成(行星等)。
运动观
• 他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运动,外力停止, 运动也就停止;是一个推着一个,不能无限制地追 溯上去,因此必然存在“第一推动者”。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二)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机械自然观的确立 2、完善的机械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 4、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5、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
Company Logo
1)近代天文学革命
• 背景 (1)哥白尼所处的时代是航海大发现的
第二,运动变化的根据是对立面的冲突。 赫拉克利特明确地表示,对立的状态或相反 的性质导致了和谐,相反者才能相成。 “互相排斥的东两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 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产生的” 第三,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不同的评价标准。
1.1自然界本原的探讨
本原 状态
变化


伊奥尼亚学派 元素论学派
(泰勒斯、阿那克 (恩培多克勒、阿
数原论:数是构成世界的本原。

这是人类从经验科学向抽象科
学迈进的重要一环。
和谐论:宇宙万物都存在着和 谐关系,宇宙的和谐本质上是 数的和谐。
数的崇拜观
我们的经验世界的可理解性就是作为其基 础的数学的可理解性。
柏拉图(BC427-BC347):理念论
柏拉图(Plato,约前 427年-前347年),古 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 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 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 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 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 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 腊三大哲学家。
Company Logo
2)近代物理学革命
• 背景: (1)解答行星运动及其原因问题 ——近代物理学革命开始于对运动问题的研究 (2)物理学革命的任务不仅是解释作为自然现象的
运动,还要面对关于运动现象的宗教神学的解 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Company Logo
伽利略
1)通过研究物体的惯性和拋物运 动,伽利略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对 物体运动的描述。
“逻各斯”一词的原意是“话 语”,也由此来了规律、命运、 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
永恒的活火
“这个有秩序的宇宙(科斯摩斯)对万物都是相同的 ,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 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 ,一定尺度熄灭。”
强调“一定尺度” 的意义 另一方面在于这突出体现 了他的辩证法思想。
约前460~前370年或前356年, 古希腊的属地阿布德拉人
1.1自然界本原的探讨
本原 状态
变化


伊奥尼亚学派 元素论学派
(泰勒斯、阿那克 (恩培多克勒、阿
西米尼、赫拉克利 那克萨戈拉、留基
特)
伯、德谟克利特等)
不变
爱利亚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
(巴门尼德等)
毕达哥拉斯:数是万物的本源
BC570-BC500
Company Logo
• 他认为只有那永恒的、唯一的和不变 和不动的东西才是存在。
1.1自然界本原的探讨
本原 状态
变化


伊奥尼亚学派 元素论学派
(泰勒斯、阿那克 (恩培多克勒、阿
西米尼、赫拉克利 那克萨戈拉、留基
特)
伯、德谟克利特等)
不变
爱利亚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
(巴门尼德等)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1)原子是构成万物的不可再分 的最小微粒子。 (2)元素之间的差异在于构成元 素的原子本身的形状、位置和 次序的差异。 (3)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前提。 (4)万物的生灭在于原子的结合 和分离。
理念论
柏拉图试图掌握 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 恒不变的真理,发展 了一种影响的深远的 客观唯心主义自然哲 学——理念论。
理念论
“理念世界”由低到 高大体上可以分为如 下几类:(l)自然物的理 念 (2)人造物的理念, (3)数学意义上的理念, (4)范畴意义上的理念, (5)道德和审美领域的 理念, (6)“善”的理 念
1.3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和经院哲学的特点
• 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和经院 哲学宣扬的大都是宗教神学 的自然观:自然界的本原是 上帝,地球是静止的,是宇 宙中心,时间和空间是上帝 创造的,人的理性来自于神 ,信仰是知识的基础。
1.3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和经院哲学的特点
• 即便如此,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自然 观思想还是得到了继承:
在以上几方面存在的缺陷使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受 到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冲击。
古典文化的持续衰落
1、 基督教的兴起 2、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3、柏拉图学园被封闭 4、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被烧
古典文化的持续衰落
基督教的兴起
标志着一种取代正在衰落中的 古典文化的新兴文化已经出现, 基督教对待希腊文化特别是一 种毁灭性的力量,因为希腊文化 被它宣布为异教, 神的光辉取代了科学的光辉。
永恒的活火
“这个有秩序的宇宙(科斯摩斯)对万物都是相同的 ,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 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 ,一定尺度熄灭。”
强调“一定尺度”的意义 一方面在于借助它及相关 概念,他提出了“逻各斯” 的概念。
逻各斯
火是变化无常的,始终处于不断转化的过程中 (“活火”),但其“尺度”、“次序”、“周 期”、“必然性”却是永恒不变的,是世界万物所 遵循的普遍法则。这种永恒不变的普遍法则就被赫 拉克利特表述为“逻各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