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方法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红文:《社会科学方法》,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林聚任,刘玉安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山东人 民出版社,2004年版 李英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论:模型、实践与故事 》,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罗清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何做好量化研究》, 台北:威仕曼文化,2008年版 陈锐:《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 陈向明, 朱晓阳, 赵旭东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 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黄建国主编:《社会科学与文明发展》,湖南人民出版 社,2007年版
• 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 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 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 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 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如矛盾分析法, 不仅要介绍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形式,而且要 认证其赖以立论的客观根据及其运用的基本原 则。
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 解。”

再次,它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最后,它强调“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 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和基本原则
③ 必须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2.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① 研究方式

方法论确定了研究的方向,研究方式则主要是确定研究途径和
研究路线。依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不同的研究对象,人们可以 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就社会科学领域而言,最常用的有这样
几种研究方式: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历史比较研究法、
• 其三,社会科学具有人文教化的作用。
因此,社会科学是有用的,社会科学方法是可能 的。
2.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 社会科学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 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 务,因而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 性、必然性等特征。 • 人文科学: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 人文主义的学科。 《辞海》是这样解释 的:“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tias, 意即人性、教养。
•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
• 三、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方法及功能
• 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形成、内 容和原则
• 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
一、方法及其重要性
1.几个基本概念 (1)什么是方法?
– 在西方,“方法”一词起源于希腊文,其意 是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 从词源上讲,“方法”一词在中国古代是规 矩、规则之意。“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 方法是指基于某种目标而进行活动的正确规 则、方式或手段。研究方法则是指在学术研 究中基于某种研究目标而进行研究的正确原 则、方式(手段)和理论。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 ——实践性

首先,它强调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所谓
“现实的人”,是指“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 件”,“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

其次,它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主体和客体相结合的维 度去考察对象。“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
第四,具体性原则。

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 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 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 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五,发展性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 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 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 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 理性。“辩证法要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 命的”,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 求。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和社会科学 方法论的形成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理 论创立于19世纪中期,以1845-1846年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为标志。
(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的独特贡献在于,论证了人类物质资 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 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 定人们的意识。”这一历史理论不过是把人们 的思想从神圣的天国拉回到粗糙的尘世,使种 种抽象的思辨和神秘的理论归于平常,归于生 活。
实地研究或观察法、访问法、实验法,等等。
② 具体方法与技术

这涉及到在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其
中最主要的是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访谈, 如何进行调查,如何汇集资料,如何分析资料,如何处理数据, 等等。
3.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2001年8月, 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与国防科技 和社会科学专家座谈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与 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 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 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 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 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 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
三、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方法及功能
所谓社会科学研究,就是人们从一定的社 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应用某些方法和技 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 释,简称为社会研究。 它是一种有目的的智力活动,也是一种社 会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我们可以获得有 关社会现象或事物的知识,解决一定的理 论或现实问题。
考核办法
一、平时成绩
占总成绩的30%(?)。考核的内容包括出 勤、课堂纪律、发言等
二、期末考试或课程论文写作(?)
占总成绩的70%(?)
课程内容
1 2
绪论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3 4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

Sust 陕西科技大学 LOGO
1
绪论
• 一、方法及其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 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陕西科技大学思政部 郗芙蓉
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社
会科学方法论教育,通过深
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
析社会历史的立场、观点和
方法,培养硕士生的理论思
维能力,帮助硕士生掌握学 本课程学习目的
习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科 学方法。

Sust 陕西科技大学 LOGO
《孙子》《墨子》 《老子》《庄子》
“疱丁解牛”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
• 1.社会科学方法是否
社会科学 方法是否 可能?
可能? “历史命运之说纯 属迷信,科学的或任 何别的合理方法都不 可能预测人类历史进 程。”
如何认识?
•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至 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区别:
1.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① 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个体性与整体性的 统一 ② 必须坚持实证性与理解性的统一
从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出发,但社会现象
比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复杂得多,因而 社会科学研究中因果之间的联系也复杂 得多。
理解性
对社会的研究不仅要说明, 而且要诠释;而诠释就是理 解,就是评价;而理解和评 价就是活动和改造。在这里, 主观和客观、说明和理解、 真理和价值是交融的,很难 分开。正像王阳明先生所说: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 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 之成。”(《传习录上》)
2002年4月,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 人民大学时又进一步指出:“哲学社 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 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 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


近几年,胡锦涛同志多次指 出,哲学社会科学应该立足 国情,立足当代,以重大的 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 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前 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 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充分发 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 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 社会的作用,努力建设具有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 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 概言之,方法就是人们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 准则、程序、线路以及工 具、手段和途径。 • 方法是有层次的。
层次性
系统方法、 控制方法、 信息方法、 数学方法等。
如数学中的微积分法、 物理学中的光谱分析法, 地质学中的放射性同位 素测定年代法等。
(2)什 么是方法 论?
2.方法的重要性
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
• 严格地讲,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一定的区别。 一般来说,人文科学主要研究恒久地存在于人类 社会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人的精神文 化活动及其人类历史进化的反映。社会科学主要 研究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象和 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管理等领域的现象 和活动。从时间上讲,人文科学各学科在古代就 已产生,而社会科学各学科产生于近现代。 •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实际上是相互渗透,难以将 其截然分开的,所以,我们往往以“人文社会科 学”或“哲学社会科学”予以统称之。

第二,主体性原则。
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 察社会客体; 这一原则 要求我们
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 值原则结合起来; 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 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 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 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系。 整体性原则 实质上系统 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 统的观点来看待人个与社 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 的精神。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局部 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 性的观念。

(1)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 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 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 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 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逻辑和历史一 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抽象 与具体的方法、主客相统一的辩证方法、历史合力的研究 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统一的方法等。
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 成、内容和原则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有其特定的形式和 丰富的内容,但是,它并不是凌驾于人类科学 发展之上的绝对的和独一无二的方法论,而是 人类社会认识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继承了 以往一切积极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一 些新内容。 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马 克思主义的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2)基本原则
第一,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 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尽管我们 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 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须的。 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 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 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
参考书目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版 马克斯·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央编译出版 社,2005年版 埃尔金· 亨特、戴维· 科兰德:《社会科学:社会研究导论》,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斯梅尔塞:《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年版 朱迪思· 贝尔:《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马经标主译,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波等编著:《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年版 唐盛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年版
– 第一,复杂程度不同。 – 第二,因果联系方式不同。 – 第三,受认识主体的影响程度不同。 – 第四,社会历史领域内,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 自觉的意图,有预期的目的的。
其次,我们应该肯定,社会科学和社会科 学方法的功能和价值是确定无疑的。
• 其一,社会历史领域规律性、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的和不 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 其二,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统计学意义, 它是或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