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堂中的创造性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创造性教学
发表时间:2012-04-05T11:27:16.713Z 来源:《素质教育》2012年3月总第80期供稿作者:陈静[导读]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是开启人类智能的一把钥匙。
陈静陕西省富县北教场小学727500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是开启人类智能的一把钥匙。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这是因为音乐充满着想象,学生在艺术欣赏、演唱、演奏中能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力创造心中的音乐画面形象及内心感受。
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是课堂的重要目标之一,当代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尽管创造性可以通过专门性的、独立的创造性课堂或思想课程进行训练,但最有效的培养方法是结合具体学科的教学,即将创造性训练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去。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把“鼓励音乐创造”作为一项基本理念,就是因为在音乐学习领域中,创造教学同样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引导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的主要方法。这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音乐学科实施创造性教学中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兴趣为动力,挖掘学生在音乐中的创造潜能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也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学生无不表现为兴奋、投入、思维敏捷,这样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更好的发挥。我在教学中善于利用游戏、比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艺术语言、富有悬念的提问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丰富课堂气氛。
案例:
在学生认识sol、mi这两个音符时,由于学生对它们的音高概念不是很理解,单纯地讲乐理知识学生会觉得很枯燥乏味,兴趣不是很浓。所以我让学生以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为例,说说这两个音符从sol往mi弹奏时的感觉。有的说像飞机往下面飞,有的说声音变粗了,有的说气球突然没气了,有的说是好听的声音出现了……由于没有教师一味的灌输讲解,就连平时总是在课上捣蛋的学生也发表了他的高见。学生们创造性的比喻,不得不使我感到惊讶,面对他们七嘴八舌的回答,一切都不言而喻了。这时我再告诉他们:这是两个小音符发出的声音,我们来认识他们好吗?以此来完成教学目的,掌握的程度就相当明显。
可见,在音乐课堂上激趣的引导是多么重要。这样以学生们的兴趣为主,教师给学生一方自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奇思秒想,引导他们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个性。
二、以听觉为先导,培养学生在音乐中的想象
在《标准》理念指导下,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强调“听”,以听觉领先,围绕倾听来进行模仿创造。让孩子们从小多听、多想,不仅有利于想象力的发展,而且更能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要注重在音乐创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启发学生想象自己的创造效果,先描述,再与实际音响对照,如此反复练习,使学生的内心听觉与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案例:
欣赏课《雷鸣电闪波尔卡》——这是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G大调、2/4拍子、复三部曲式的波尔卡舞曲。作者采用描绘性的手法,以生动而逼真的造型性音响,表现了电光霍霍、雷声隆隆的景象和人们兴高采烈、纵情起舞的场面。这首乐曲是用定音鼓来表现雷声、用钹表现闪电。
教师先启发学生回忆听到的雷声、闪电声、风声、大雨声这些自然音响,在没有打击乐器的情况下,可以用什么来表现?学生发挥想象,讨论后得出:用跺脚来表现雷、用拍手来表现闪电、用嘴巴发出的“呜、呼”的声音来表现风、用塑料袋表现雨点砸在地面上等。然后欣赏音乐,让学生感受用乐队和打击乐器演奏的表现雷鸣电闪的音响效果,与之对照。接着老师去掉音乐作品中原有的用打击乐器表现的音响效果,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刚才想到的表现方法,与乐队一起“合作”,完成整首音乐。此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三、以即兴创造为前提,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表现
即兴创造是指学生根据当时的感受而产生的一种音乐创造行为,是事先不必做准备的临时创作,它往往与即兴表演联系在一起。创作或改编乐曲需要经过准备孕育,在酝酿创意之后再进行加工塑型,最终成为一部音乐作品。
案例:
在小学二期课改三年级的音乐课《理发师》中,老师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拓展教学,在教完歌曲后,进行了生动活泼的创造活动。学生结合歌曲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编创了各种各样的歌词,并结合歌词进行即兴动作表演。这种配合歌词的即兴表演,在小学各年级,特别是低年级,可普遍使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想象——童话——创造,这便是儿童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发掘其潜在的创造力,使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确定目标,主动探索音乐,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初步形成独立学习音乐的能力。“创造”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的理念、新的探索,让我们不断追求音乐课堂创造性教学,让学生们尽情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