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测试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hool of Economy & technology
First Two Years of the 2+2 Program
(Students of 2010)
COURSE DETAILED STRUCTURE
Course No.:202052
Course: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Credit hour: 4.0
Teaching Hours: 40 hours
Term:Spring Term 2013
Lecturer:
Course Textbooks: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2版)熊诗波、黄长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Course Syllabus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 课程的性质:现代测试技术是研究静态和动态信号的测试方法、系统组成和测试结果分析的一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2.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传感器及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掌握静、动态信号测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独立进行一些常用静、动态量的测试,和对试验数据的处理,采集及误差分析,培养学生具有机械工程参量测试的基本能力并掌握AT89S51单片机相关知识。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一种科学实验的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以适应科研和生产工作的需要。
(一) 理论知识方面:
1.掌握以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为主体的非电量电测系统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
及机械标定(静态标定)的概念和方法。
2.理解差动变压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压电式传感器,热电偶,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主要用途。
3.掌握数据及误差处理(在幅值域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掌握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及实际组成机械参量测试系统的能力。
5.掌握测试信号的分析方法及调理电路,处理电路。
6.掌握测试信号的转化及与计算机的接口技术。
(二) 能力与技能方面:
掌握应变片的性能,应变片的热输出及桥路补偿的方法;掌握应变测量电桥的特性及组桥方法,以及用应变片式传感器测量振幅的方法;掌握几种传感器静态标定的方法及在测量振幅中的应用;掌握试验数据及试验误差的计算与分析方法,能组织试验。
三、学时分配计划:
本课程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实验学时10(单独设课):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讲传感器时,一定要讲清其变换原理,要指出不同的传感器其用的测量系统是不同的,但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即信息传递的过程相同。
2.讲非电量电测系统时,要抓住信息传递这个纲,以电阻应变测试系统为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交代清楚,其理论、特点以及测得值的求取方法。
3.每章安排作业题2~3题。
4. 课程结束后安排2~3次集中答疑。
五、课程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
基本内容:
机械工程测试工作的重要性、主要内容、测试系统的组成框图及功能。(二)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测试的基本概念,了解测试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掌握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非电量电测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四)关于本章教学的建议:
结合实际机械工程的技术要求讲解测试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必要性。
第2章测试系统分析
基本内容:
测试信号的基本概念、类型、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
(二)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系统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概念、明确测试系统通常要同时满足这两种特性。2.掌握二阶系统的频率特性。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静、动态特性的概念。
难点:二阶系统的频率特性。
(四)关于本章的教学建议:
结合具体的参量测试系统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3章传感器原理
基本内容:
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光电式、热电式、磁电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与类型、应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传感器的概念、组成。
2.掌握电阻应变片式、电感式、电容式、压电式、光电式、热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种类、应用。
3.了解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类型。
4.了解新型传感器的类型、用途。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阻应变片式、电感式、电容式、压电式、光电式、热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四)关于本章的教学建议:
采用传感器的实物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第4章非电量基本参数的测试方法
(一)基本内容:
机械力参量、转矩的测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测量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电阻应变片测量力参量的布片和接桥方式。
2.掌握位移的测量用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
3.理解速度、加速度的测量用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阻应变片测量系统的标定、多种载荷时的布片与接桥。
难点:根据非电参量选择相应的传感器构成测量系统。
(四)关于本章的教学建议:
通过合适的实验项目使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动手能力。
第5章测试信号的处理与采集
(一)基本内容:
测量电桥的原理及特性、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滤波器的原理及应用、A/D和D/A转换器的原理。
数据采集接口板卡
PC-6319光电隔离模入接口卡、编程举例。数字信号的采集8255A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PS-2304数字量I/O接口板简介、BCD码并行数字信号的采集、车速脉冲信号的采集计数。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电桥的平衡条件、类型、电桥的加减特性与应用。
2.掌握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方法。
3.掌握一阶低通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4.掌握A/D和D/A转换器的原理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电桥的加减特性及应用。
2.相敏检波器的原理。
3.A/D和D/A转换器的原理及应用。
难点:一阶低通滤波器的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