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效的思考(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得体会: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效的思考(最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就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设的实际成效还需提高。总书记在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只有坚持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保证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发挥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教育农民群众,才能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效。
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存在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供需结构不匹配、活动文化层次低等问题
农民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积极性不高,参与文化活动频次低。当前,农村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但“这些文化场所虽然功能较齐全,但是常常门庭冷落, 形同虚设”。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频次很低,设施使用上重体力活动而轻脑力活动。国家投入大量资源建立起来的农家书屋,由于缺少专人管理,
利用率非常低,较少有人进行借阅。活动中心的经常项目以娱乐性为主。除了广场舞吸引居民参加之外,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很少。
不同群体之间参与文化活动差别大,供需结构不匹配。首先,不同受教育层次的群体参与频次与参与时长上差别较大。越是受教育层次高的,参与的频次越多。其次,不同年龄的群体之间参与的时间与频次不同。年轻人参与的频次相对较少,而老年人参与的频次较高。再次,不同性别群体参与的文化活动种类之间有差异。如男性喜欢读报,而女性喜欢广场舞。这些差异性的需求使得“一刀切”式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显得供需结构不匹配,不能完全适应群众的需要。
农村娱乐性公共文化活动较多,但文化层次较低。无论是城市、郊区,还是广大农村,很多农家文化大院、活动中心最常见的文化活动就是扑克和麻将,或者是室外健身设施,而室内图书借阅、技能培训等文化活动较少。此外,有些社会力量提供的文化活动还存在低俗媚俗的问题。
农村居民多为公共文化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正确的认识只能来源于群众的实践,正确的决策只有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是文化,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只有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才
能更好地获得文化的教化,塑造人民群众的美好心灵。但当前农村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缺乏主动性,一些真正的文化活动需要动员。
农村人口结构失衡、现有供给需求错配、约束机制缺失等问题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空心化”的人口结构限制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用的发挥。农村的空心化使农村原有文艺人才流失,使许多传统文化被淡忘、文化活动减少。老年人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不高,参与的文化活动多以娱乐性活动为主。而年轻人参与技术培训和学习性文化活动较多,但相应的文化资源较少。
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错配,供给结构不合理。一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还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作风。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内容、主体、方式等方面还不适应农村居民需求的多样化、便捷性等多维度变化。这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或文化产品错配,供给结构失衡,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产品或服务少,易于接受的文化服务形式也少。
对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文化活动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但由于社会组织提供的
文化产品与服务大部分还没纳入政府统一规划内,政府对其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内容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机制,导致社会组织提供的文化活动或服务中存在一些品位低俗的内容。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农民话语权缺失。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应该取决于农民自己,而不是文化服务机构。农民缺乏自由表达的渠道,其需求意愿无法传达到供给主体一方,导致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农村文化单位用人机制不完善,尤其是考核体系以主管部门考核为主,指标设计缺少农民的参与和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契合。
加强调查研究,利用本土文化人才,发现和培育文化资源,赋予农民更多话语权,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效
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服务针对性。在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前,可以深入调查了解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服务,什么样的服务提供方式容易让群众接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必须紧贴居民需求。利用大数据可以了解农民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需求,提高服务供给的针对性。比如,上海、青岛、重庆等地利
用大数据技术,获取群众文化需求信息,采用订单式、个性化服务,统一配送文化产品与服务,形成以人民群众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充分利用本土文化人才,培育文化服务供给的内生动力。一是充分挖掘农村本土文化人才和文化能人,包括离退休人员、民间艺术人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二是大力推进农村居民文化自治,以各种方式积极培养农村文化服务人才。同时,把社会力量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品纳入政府的统一管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发掘和培育文化资源,调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积极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应该是送文化、种文化和创造文化的有机统一。应重视农村草根创作的作品和文化活动,通过如合唱、打油诗、相声、广场舞比赛等调动农民文化创作的积极性。要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并加强对农村草根文化创作的指导。搭建群众文化新人新作展示平台和群众文化建设成果交流展示平台,积极培育群众文艺团队,激励草根文化创作。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居民文化艺术、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文化艺术素质,将潜在文化参与者转化为长期参与的文化主体。
赋予农村居民群众更多文化话语权。文化话语权指农村居民就文化需求、服务预期、服务供给质量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以及话语表达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农民话语权的缺失,使其意愿被忽视。为此,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为农村群众意愿表达提供多种方便渠道,把农村群众的需求意愿作为主要的决策依据。建议把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农村群众文化需要的契合度纳入绩效考核。
充分发挥农村本土文化资源,完善农村文艺创作机制。首先,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一般是农村人口最为聚集的时候,最有利于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其次,要保护和利用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一般具有很强的群众性,易于普及,阐发其时代精神和合理价值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再次,可以通过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换活化民俗文化遗产。最后,应建立农村文艺创作激励机制,引导创作出更多贴近农村居民生活,内容和形式受农村群众欢迎喜爱的农村题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