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并且明确指出了出现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和路径,并且对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状况进行了科学预测。
关键字: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
城市化作为一个静态性概念,其涵义是指城市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城市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城市生活方式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的各种状态。
城市化作为一个动态性概念,包含四个方面的转换过程:一是人口的转换,即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二是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即生产要素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换、第二和第三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三是地域的转换,即城市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规模上的扩大、功能和设施上逐步完善的过程。
四是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转换,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向城市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
以世界城市化的大趋势来看,城市化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城市化阶段、郊区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阶段。
但是具体到中国城化的发展历程而言,并不能简单的概括位以上四个阶段,这也体现出了不同国家所具有的自身发展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起伏波动是最显著的特点。
一般说来,中国大陆的城市化起点定在1949年。
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具体可分为六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49-1957年)
1949-1952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基本上得到恢复和发展,城市化水平达到12.5﹪,这是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短暂,但是却是城市化规律得到正常显示的时期。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放在重工业部门上,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至1957年达到15.4﹪。
2.波动阶段(1958-1965年)
1958年的“大跃进”,使大批劳动力涌向城市,出现了一次城市化高峰,城市人口的年递增率竟达10.5﹪,196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19.75﹪。
当然,这与当时急转而下的经济形势相比,出现了“过度城市化”的现象。
1961-1965年国家为了改正“大跃进”的错误,进行了国民经济的调整,经历了第一次由城市到农村的城市化波动,城市化水平降到16.84﹪。
3.停滞阶段(1966-1978年)
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过程中,经济短期波动十分频繁,经济增长速度逐渐下降,再次出现了城市到农村的城市化倒退现象。
从1966年起,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就逐渐下降,到1972年降至最低点,为17.1﹪。
1971年以后,农村小城镇“五小工业”的发展使经济有所复苏,但是仍然很低,1976年仅为17.4﹪。
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体现出了明显的特点
(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
(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
(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
(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
(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
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4.过渡阶段(1977-1981)
为了纠正过去的错误,中央积极落实各项措施,使农村人员大规模返城,大大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虽然短期内经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到1981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为20.2﹪。
5.乡村城市化阶段(1982-1991)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实施,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提高,虽然有过低度城市化的现象,但是城市化还是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在这个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过低城市化现象的本质原因。
与之对应的,新的设镇标准迈出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第
一步。
其中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转移有三个层次:⑴农民进入城镇⑵农民进入集镇⑶农民就地转移。
6.快速城市化阶段(1992以来)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纵观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主要体现出了三种路径:
1.征地吸入型。
征地吸入型可以说是一种最普遍的城市化的发展路径,这种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一种普遍的形式,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使用方式。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扩张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因此,对于周边土地的需求也成为一种必然,征地成为解决城市扩张的主要手段,城市扩张,面积和人口的增加都是城市化的表现。
当然,由于各国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各国在城市征地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千差万别,在形式和结果等方面的表现也大不相同。
比如著名的英国的“圈地运动”,实质上也是一种征地政策,只不过是一种掠夺式、剥削式的征地方式。
因此在性质上与我国采取的征地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
2.农民工外流型。
农民工进城务工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
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
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本乡镇以内的本地农民工数量为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37.7%。
农民工进城务工似乎与城市化没有关系,我们之所以认为农民工进城务工也是城市化的一条路径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农民工进城,有一部分就留在了城市,并成为市民,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完善,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将逐渐享受市民待遇,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将成长为城市的新市民。
二是城市化不仅是人口和面积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城市文明的影响和扩散。
农民工进城务工,不断地受到城市的制度、规则、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农民越来越多的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而这个过程也被看作是城市化的一个过程。
三是在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中,都有一个农民变为市民的过程,西方国家是以大批农民破产为代价的,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
我国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农民进城务工,逐步转变为市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工业化的道路。
3.乡村工业化型。
走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
这是一种内生型的城市化道路的实践。
乡村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则是通过发展自身的工业企业,增强经济势力,带动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实现从农业到工业、从农村到城镇从农民到市民的全面转型,从就业结构、生产方式到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也会得到全面的提升。
因此,乡镇工业化型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内生型的城市化路
径。
相对农民工外流之路,乡村工业化之路对城市的依赖较小,而且农民实现就地转移和转型,离土不离乡,在亲缘、地缘、业缘等方面的关系成本相对要小得多,农民自身也不存在被城市边缘化的问题,相对征地吸入型,乡村工业化之路则要经历相对较长的发展过程,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暴露也相对缓慢,因而整个城市化的转型较为平稳。
在城市化水平方面,乡村工业化之路也相对而言较低,征地吸入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城市较集中、较高水平的辐射,而乡村工业化型则要经历更多的探索过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国内外有利形势的完美结合,使中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然在城市化水平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独占鳌头。
参考文献:城市地理学,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城市化道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