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鉴别诊断进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L。对于血清白蛋白浓度为30"--35 g/L的患
者可通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足突融合程度进行鉴 别诊断。原发性FSGS的足突融合程度相对广 泛,而适应性FSGS的足突融合程度通常较局限、程 度较轻、足突宽度明显较窄。原发性FSGS足突宽 度约为3
236
nm,而适应性FSGS仅为1
098 nln,明
3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FSGS样改变 FSGS样改变主要见于局灶性肾小球肾炎
[IgA肾病Ⅱ型、狼疮性肾炎(LN)111型、寡免疫复 合物型局灶坏死性肾炎等]、遗传性肾炎(Alport 综合征等)、膜性肾病(MN)和血栓性微血管病 (TMA)等疾病的进展过程中。因此,光学显微镜 下发现上述肾小球疾病在其自身进展过程中出现 的FSGS样改变并无特异性。这些所谓的K好S 样改变的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为免疫荧光病理和电 子显微镜下超微结构观察。①免疫荧光病理:原发 性FSGS的硬化区域以C3、Clq和IgM沉积较为多 见,其他血浆蛋白成分少见。非硬化区域通常无免 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沉积,少数系膜区可存在低水平 的IgM和C3的沉积(C3较IgM更少见),罕有IgG 和IgA沉积。原发性FSGS的这种免疫球蛋白和补 体沉积与非特异性免疫捕获有关[2引。如果在非硬 化区域存在大量免疫球蛋白并伴有补体沉积,通常 认为是FSGS样改变而非原发性FSGS,并认为是由 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231。②电子显微镜超微结 构:原发性FSGS的非硬化区域无免疫复合物型电 子致密沉积物,但可在硬化区域内存在蓄积损伤型 电子致密沉积物。这种电子显微镜下的蓄积损伤 型电子致密沉积物等同于光学显微镜下硬化区域 内血浆蛋白蓄积引起的透明样变,而非免疫荧光显 微镜下的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由血浆蛋白蓄积导致的蓄积损伤型电子致密 物在电子显微镜下呈均质致密状,少颗粒感,多局 限沉积于肾小球硬化病灶内;而由免疫复合物沉 积导致的免疫复合物型电子致密物则表现为细或 粗颗粒状,界限清楚,多沉积于肾小球基膜两侧及 系膜区,且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病在肾小 球内的沉积部位也不同。例如,原发性MN常呈 丘状或圆顶状在上皮下沉积,继发性MN还可伴 有内皮下及系膜区的沉积;LN(m型)多呈团块状 或片状沉积于内皮下,常伴有系膜区或上皮下沉 积;IgA肾病呈团块或半球状沉积于系膜区,偶可 伴有少量内皮下或上皮下沉积。 因此,仅存在于硬化区域的电子致密沉积物 一般被认为是原发性FSGS的电子显微镜特征; 存在于非硬化区域的系膜或毛细血管的电子致密 沉积物通常被认为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其他肾小 球病引起的FSGS样改变的电子显微镜特征,而
上海医学2009年第32卷第9期
・综述・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鉴别诊断进展
陈意志赵学智 发性FSGS可分为遗传性和反应性FSGS[4]。遗 传性FSGS分为继发于多器官系统损伤的遗传性 FSGS和局限于肾脏损伤的遗传性FSGS两大 类[引。前者主要包括Alport综合征(编码GBM 蛋白Ⅳ型胶原的Col4基因突变)、Frasier综合征 (编码转录因子Wilm’s tumor-1的wTl基因突 变)、甲髌综合征(编码LMXlB蛋白的LMXlB基 因突变[6])、Fabry病(编码铲半乳糖苷酶的GLA 基因突变)、MELAS综合征(编码tRNAh的 mtDNA突变[71)、原发性辅酶Q10缺乏症(编码 旁羟苯酸酯聚异戊二烯基转移酶的COQ2基因突 变[83)等。后者主要包括NPHSl(编码nephrin蛋 白的NPHSl基因突变)、NPHS2(编码podocin蛋 白的NPHS2基因突变[9])、NPHS3(编码PLCEl 蛋白的PLCEl基因突变[M)、Pierson综合征(编 码laminin p2蛋白的LAMB2基因突变n1])、 FSGSI(编码a—actinin-4蛋白的ACTN4基因突 变)、FSGS2(编码TRPC6蛋白的TRPC6基因突 变[”1)、FSGS3(编码CD2AP蛋白的CD2AP基因 突变[13])等。 明确的肾脏病家族遗传史是诊断遗传性 FSGS的主要依据,进一步筛查突变基因的重要性 不言而喻。对于“散发性”FSGS患者是否需采用 突变基因筛查方法以排除遗传性FSGS仍存在争 议。目前多主张对儿童和成人采取不同的策略。 儿童“散发性”FSGS,尤其是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 疫抑制剂抵抗的患儿通常建议通过基因检测评估 是否存在新发的基因突变。因为遗传性FSGS和 原发性FSGS的治疗方案不同,一般不主张采取 较激进的免疫抑制治疗。如果通过基因检测发现 新发的基因突变,则可避免因治疗效果不佳而进 一步给予更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所 造成的不良反应。成人“散发性”FSGS的新发基 因突变率较儿童低很多,文献报道为1.5%~ 5%[14-16]。Caridi等[“1在64例激素抵抗型肾病综 合征患者中仅发现3例异质性基因突变;Aueella
作者单位:20000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肾内
科,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上海市肾内科牺床质量控制中心 通信作者:赵学智,电子邮箱为zh_W@tom.com
万方数据
Shanghai Med J,2009.V01.32,No.9
等[153在33例成人非家族性FSGS患者中未发现 ACTN4基因突变;He等[16]对78例(激素敏感型 15例、激素抵抗型63例)成人非家族性FSGS患 者进行已知突变基因的检测,仅发现1例异质性 基因突变患者(激素抵抗型)。因此,鉴于较低的 自发突变率及昂贵的基因检测费用,成人非家族 性散发性FSGS患者通常不建议应用遗传检测技 术来寻找潜在的基因突变。 反应性FSGS主要包括病毒感染[人类免疫 缺陷病毒(HIV)、细小病毒B19、猿猴空泡病毒40 (SV40)Ely]、巨细胞病毒‘183]、药物中毒[吗啡、干扰 素(INF)-a、锂、帕米磷酸钠、阿屈膦酸盐[1妇]、淋巴 瘤和适应性FSGS。适应性FSGS的主要发病机 制是肾小球内的高流量、高滤过和高压力导致肾 小球肥大[2 0。。根据发病初期肾单位数目是否减少 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即肾单位数量减少性(寡肾小 球肥大症、孤立肾、肾发育不良、反流性肾病、肾皮 质坏死后遗症、肾脏切除术、慢性移植性肾病等导 致功能性肾单位数量减少的肾病)和肾单位数量 非减少性(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 镰状细胞性贫血、急性血管闭塞性损伤、吞噬红细 胞综合征[21]等)。 血清白蛋白水平和电子显微镜下足突融合程 度对于原发性和适应性FSGS的鉴别诊断具有重 要意义[2引。对于尿蛋白排泄率>3。0 g/d且光学 显微镜下表现为FSGS的患者,原发性FSGS的血 清白蛋白通常<30 g/L,而适应性FSGS通常>
万方数据
上海医学2009年第32卷第9期
这可通过免疫荧光病理及光学显微镜Masson染 色相互验证和鉴别。 3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3.1
3.3
免疫荧光阴性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免疫荧光阴性的伴有电子显微镜下足突融合的弥 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光学显微镜病理变 化与FSGS相似,只是系膜细胞增殖较明显。这 种病理诊断在西方曾被认为是激素抵抗型肾病综 合征的少见形式,但在我国却相对常见。最近国 内有学者认为该病与FSGS同属于一大类疾病, 即“足细胞病(podocytopathies)”的诊断范畴[31]。 这些免疫病理检查显示无免疫沉积物的患者可能 因穿刺时未取到局灶性的硬化肾小球,或因病理切 片制作数目过少而未观察到节段性的硬化病灶,导 致FSGS的漏诊。也可能为在初次肾脏穿刺活组织 检查时因肾脏病变轻微尚未出现硬化性病灶而仅 表现为系膜细胞增殖,从而诊断为系膜增生性肾小 球肾炎,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在随后重复的肾 脏活组织检查中发现硬化病灶,从而诊断为FSGS。 但是以上两种可能尚待较大规模、较长时间随访的 具有重复肾脏活组织检查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因 此,目前关于该类疾病与FSGS的关系仍存在许多 争议,值得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长期以来,微小病变肾病(MCN)一直是 FSGS鉴别诊断的重中之重,关于这两种疾病的鉴 别诊断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很多,更新较快∞¨。 MCN与FSGS鉴别诊断的重点为,若光学显微镜 下未发现呈局灶节段分布的硬化肾小球,如何将 FSGS从MCN中分离出来,以及如何早期诊断 FSGS;若在光学显微镜下发现局灶节段性的肾小 球硬化病灶,如何进行原发性FSGS的诊断和鉴 别诊断。总之,原发性FSGS无明确的病因,继发 性FSGS则有相对明确的危险因素,而FSGS样改 变往往出现于其本身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展 过程中。上述两种情况与原发性FSGS的鉴别较 为困难,但是学术界的观点较一致。而非IgA系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与原发性FSGS更易混淆, 不但鉴别诊断难度大,而且存在广泛争议。因此, 关于FSGS的鉴别诊断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 “足细胞病”相关致病基因的定位克隆,遗传性 FSGS的疾病谱将逐渐扩大;随着更多的导致足细 胞损伤发生、发展的环境因素的进一步发现和明 确,反应性FSGS的鉴别诊断将变得较为容易。更 为重要的是,随着“足细胞病”这一概念的提出,部分 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与FSGS的鉴别诊断 可能会成为今后临床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免疫荧光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引起成人肾病综合 征较为常见的一种肾小球疾病。Braden等[11报道 了美国马萨诸塞州医学中心1975--1994年间成 人原发性肾小球病的各种病理类型构成比的变化 趋势,FSGS由1975—1979年的13.7%升至 1990--1994年的25.0%。我国成人原发性肾小球 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且呈逐年下降趋 势。1979--2002年在南京军区总医院肾内科经肾 脏穿刺活组织检查被诊断为原发性肾小球病的
显窄于前者。并且足突融合程度与蛋白尿的程度 不相关,足突宽度>1
500
nm的FSGS患者均为
原发性。因此,足突融合程度这一指标为FSGS 的鉴别诊断开辟了新的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显微镜下内皮细胞内管 网状聚集体对于原发性和反应性塌陷型FSGS的 鉴别诊断亦具有重要意义。约90%的HIV相关 性塌陷型FSGS可出现管网状聚集体,而仅10% 的原发性塌陷型FSGS可出现管网状聚集体。
IgM肾病
IgM肾病是指一组在肾小球系膜
区以特异性IgM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在 光学显微镜下表现为轻微病变、局灶节段性瘢痕样 改变及弥漫性系膜细胞增殖,免疫荧光提示常伴有 c3沉积,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由于 光学显微镜下见病变的程度轻重不一,临床表现的 差异亦很大,程度轻者仅表现为孤立性镜下血尿, 程度重者可表现为严重的肾病综合征。大多数伴 有蛋白尿的患者属于激素依赖型,治疗通常需要加 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总体预后良好[2“。Beoes等口5] 报道1例移植肾复发性IgM肾病患者使用2个疗 程的利妥昔单抗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并持续维持1 年。虽然IgM肾病的临床表现和光学显微镜下的 病理变化有时与FsGS难以区分,但由IgM和C3 等组成的免疫复合物型电子致密物在系膜区的沉 积是其与FSGS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
9
278例患者中,FSGS占6%[2]。而1993--2007
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经肾脏穿刺活组织 检查被诊断为成人(≥14岁)原发性肾小球病的
3
331例患者中,FSGS仅占3.3%[3]。 FSGS是一病理学诊断术语;其形态学诊断依
据是光学显微镜下所描述的一种仅累及部分肾小 球(局灶)的部分血管袢(节段)的瘢痕形成模式 (硬化)。该硬化模式可发生于多种情况,仅以光 学显微镜下病理形态学特征命名的FSGS在病 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和远期预后等 方面均表现出极大的异质性。因此,在临床工作 和病理研究中对FSGS进行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原发性FSGS的鉴别诊断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 面:①继发性FSGS;②其他肾小球疾病在其自身 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非特异性FSGS样改变;③非 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由于FSGS的鉴别 诊断对其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远期预后的判断具有 重要的临床意义,故本文对近年来FSGS的鉴别 诊断的进展作一综述。 1继发性FsGS 继发性FSGS的鉴别诊断以突变基因筛查和 临床病史采集为主,病理和实验室检查为辅。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