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住宅常见裂缝分析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

砖混结构住宅常见裂缝分析及预防措施

裂缝分为温度裂缝和构造裂缝,都是建筑工程通病,一般建筑物建成一~二年后出现,有的不到一年就出现了。裂缝宽度在1~2mm 之间,多数发生在砖混结构住宅。现在相当一部分建筑为砖混结构,而设计上未采取有效措施,施工队为了加快进度,房屋裂缝时有发生。分析裂缝产生原因,在今后设计和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裂缝产生很有必要。

一,裂缝产生原因的定性分析

从定性分析看

1;温度裂缝,在北部湾地区夏天阳光照射下屋顶表面温度通常高达40~60℃之间,钢筋混凝土屋盖受到阳光幅射面积比砌体要大得多,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也比任何部位都长,而钢筋混凝土屋盖的阻热能力比砌体的阻热能力差的多。资料实验表明钢筋混凝土线性膨胀系数是砖砌体的线性膨胀系数的2.4倍,因而钢筋混凝土屋盖温度引起的变性差值比砖砌体大得多,导致组合砌体之间产生相对位移, 钢筋混凝土屋盖受砖砌体约束,对砖砼体产生抗剪应力,砖砌体抗拉抗剪强度比钢筋砼抗拉抗剪强度低得多,设计时对房屋顶层砖砌体强度要求低,这样构件中产生抗应力超过砖砌体的抗拉强,导致砖砌体裂缝产生。

2,构造裂缝,建筑材料(砂,石,水泥)的选用;混凝土的现场配合比没有达到要求;对现浇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严;养护期不够,对拆模时间、拆模时混凝土强度没有进行施工荷载验算。砖混结构桩基础承台梁或者楼板混凝土的强度没有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标准值的70%就

进行墙体砌筑等等都会导致砖砌体和楼板裂缝产生

二、裂缝产生特征

1,温度裂缝是从顶部开始,越往下层裂缝越轻。房屋长高比越大,裂缝越重;条式房屋的中间单元裂缝轻,两端部单元裂缝较重。整体上看,房屋内部墙体比外部墙体裂缝重,而内横墙裂缝较轻,内纵墙裂缝较重。从施工角度看,夏天施工时的裂缝轻,冬天施工裂缝重。 2,构造裂缝一般没有固定的地方,通长出现最多的是客厅和卫生间楼板,墙体出现水平的裂缝的位置(窗边,门边,阳台处)

三、裂缝的种类和成因

1;温度裂缝

(1)内外纵墙和根墙的“八”字形裂缝

这种裂缝多出现在每片墙体的端部,而且集中出现在门窗洞口的角部,呈“八”字形。当温度升高时,屋面板伸长比相应砖墙伸长大,使顶层墙体因屋面板的推力作用受拉和受剪。拉应力和剪应力的分布情况大体是:房屋平面中间为零,两端最大,因此墙体的两端部位大多出现“八”字形裂缝,屋面保温隔热层的质量越差,屋面板和墙体

的相对位移越大,裂缝越明显,内纵墙和根墙在室内与屋面板之间的温差比相应的外纵墙和山墙与屋面板之间的温差大,所以屋内墙体裂缝比外墙重。

(2)窗户出现水平裂缝、斜裂缝

当房屋的长高比较大,而且室内空间比较宽敞高大的房屋,顶层外墙常在窗台部位出现水平裂缝,窗口出现对角斜裂缝。当温度升高后屋面板伸长对墙产生水平推力,使窗台部位的墙体内侧向外扩展,外墙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发生侧向弯曲而导致开裂。

(3)屋面板下面的外墙水平裂缝和外墙阳角的包角裂缝

这种裂缝出现在屋机板底部,顶层QL底部墙体,门过梁上部墙体,裂缝有对贯通墙厚。当升温时,屋面板对顶层QL及墙体产生推力,降温时,屋面板对墙体产生拉力,墙体抗拉强度不能抵抗水平剪力而导致墙体开裂。

(4)女儿墙裂缝

不少房屋女儿墙连成后发生倒向弯曲,女儿墙的根部和平屋顶面交接处墙体外凸或女儿墙外倾,造成女儿墙开裂,房屋的短边裂缝比长边明显。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钢筋砼屋盖和屋面的水泥砂浆面层,在气温升高后的伸长比砖墙大,砖墙相对阻止屋盖结构和水泥砂浆面层伸长,因此屋盖结构和砂浆面层对墙体产生推力导致女儿墙开裂,温差越大房屋越长,面层砂浆越密越厚,这种推力越大,墙体开裂越严重。

通常情况下,温度裂缝危害并不大,但对房屋的整体性、耐久性

和外观影响较大,给住户产生一种不安全感,特别是对商品房销售影响较大,如遇到地震或水平荷载作用下有可能导致房屋破坏。因此,在设计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温度裂缝产生。

2;构造裂缝

(1)引起裂缝的首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众所周知,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体积逐渐缩小,产生收缩,而板的四周由于受到支座的约束,不能自由伸展。而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现浇板的开裂,开裂的部位往往产生在应力相对集中的地方,所以板的裂缝绝大多数产生在板角处,其走向与板的对角线相垂直。

(2)温度裂缝。因水泥具有快硬、高强、水化热大的特点,混凝土浇捣后又未及时浇水养护(特别是在夏季施工),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因而在硬化过程中,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处。

(3)结构体型突变及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建设单位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房屋长度过长,而设计又未考虑设置伸缩缝,当房屋的自由伸缩达到应设置伸缩缝要求的间距时,就要引起裂缝的产生。另外,平面布局凹凸较多,即转角也越多,这些转角处由于应力集中形成薄弱部位,一受到混凝土收缩及温差变化易于产生裂缝。

(4)支座处负筋下沉产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

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

四、预防温度裂缝的措施

1,温度裂缝

(1)设置伸缩缝:严格按照《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30mm。

(2)优先采用装配式有檀体系钢筋砼屋盖,使屋盖与墙体连接改为“柔性节点”,即QL与屋面板接触面上铺设一层油毡或滑石粉,形成滑动层,这样可减少温度变形时墙体的推动力影响,防止墙体产生温度裂缝。

(3)屋面板保温隔热层的材质及施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达到隔热保温效果。

(4)屋面的温度变形与长度减正比,对于钢筋砼大檐口及较高女儿墙,宜隔二单元在檐口上设置一道温度伸缩缝。

(5)根据砖石结构设计规范要求,顶层砖砌体混合砂浆一般为M2.5,可满足强度要求,为了防止温度裂缝产生,顶层混合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5.0。

(6)在房屋四角檐口下一定高度和范围的墙体配筋转角钢筋2Φ

6@500,或在房屋两端单元外墙阳角处设置GZ,钢筋按新规范设置,并开至女儿墙压顶处,柱与墙体设拉锚筋,可防止女儿墙及外墙阳角处的包角裂缝。

(7)当房屋长高比较大时,房屋外纵墙门窗的洞口处砖砌体抗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