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摘要]文章针对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结合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特点,对高校教学资源库的规划与设计、组织与管理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以期为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建设规划分类方法共建机制
[作者简介]周建(1965- ),男,江苏南通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及现代教育技术。
(江苏南通 22600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重中之重课题“区域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1jsjg012)和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开放式学习平台构建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1jsjg367)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83-02
一、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综观国内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资源库建设缺乏教育性。
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核心功能就是为教学服务,其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所用,因此教育性原则是其建设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的一个原则,而教育性也
是它的根本属性。
2.在建设初期缺少统一规划与设计。
在建设过程中,往往是想到什么建什么,资源建设不成体系;学校对资源组织开发的力度不够,资源建设者对内容的研究不够深入,资源表现形式不够丰富;资源建设职责不明,对资源库管理松散,无明晰的资源审核机制,造成资源膨胀的同时有效资源匮乏的局面。
3.对专业资源的理解不到位,容易将课程资源库和专业资源库混为一谈。
专业资源库不仅包含了课程资源库,还应该包含本专业的企业资源,如岗位设置、岗位技能表、企业名录、生产场景等。
4.缺乏资源标准化建设。
资源建设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专业子库定义不清晰,在资源的内容要求、技术标准、评价标准等缺乏统一的规定,导致资源建设者无章可循。
5.资源库建设长效机制的研究不够深入。
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层面制度不健全;建设资金投入缺少长效性,认识不够长远,导致资源库建设的短期行为较多;对资源研发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资源库建设没有牵头单位,技术力量缺乏,甚至有学校认为完全通过购买的方式来建设专业资源,学校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来保证资源库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
6.推广与宣传的力度不够。
没有很好地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有效宣传和推广,师生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认知和参与度不高。
二、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规划与设计
资源库有许多种分类方法,一般我们根据其内容,可以分为专业
教学资源库、活动专题资源库、专题学习资源库等。
1.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规划与设计。
高校专业资源库建设的主体是院系,专业资源的整理与收集工作主要由各个院系或由院系分配给各个专业组织实施。
这种分散的资源收集模式,往往会导致不同院系或不同专业在收集资源时各行其是,造成建设内容得不到统一、同类资源命名迥异的状况。
因此必须规范资源库的建设,学校(院系)可以通过对资源的整理,提炼出各个专业资源的共性部分,并统一规范其命名规则,把它们视为规定动作。
如:专业标准库、行业标准库、专业设置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资格认证库、企业信息库、案例库、课程资源等,这些内容是各专业资源建设的共性部分,在教学资源库建设时可以统一要求,共同建设。
2.课程资源库的规划与设计。
课程资源是专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可分成课程公共资源、公共教学资源和课程辅助资源三部分。
其中,课程公共资源是指本门课程的公共信息部分,如:课程介绍、教师团队、课程设置、授课计划、课程教案、实习指导书、考核要求、说课录像等;公共教学资源是指与教学直接相关的教学内容,如:讲义、课件、教学录像、实习与实训材料、练习与自测、作业、试卷等;课程辅助资源是用于辅助本课程学习的资源,该类资源可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来确定。
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课程资源共享度,可以将课程资源作为专业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在专业资源库中进行课程资源的检索,使课程资源的个体性和独立性得以充分体现。
因此我们在建设课程资
源库时,可以在专业资源库的公共子库中单独设立一个课程资源子库,专门用于课程资源归类和管理。
在具体建设时,可以将课程名称作为一级分类,每门课程的资源又划分成课程公共资源、公共教学资源和教学辅助资源三个二级分类,三级及以上的分类主要依据课程资源建设规划,即以课程公共资源、公共教学资源和教学辅助资源的具体建设内容来确定。
3.专题资源库的规划与设计。
专题资源分为专题学习资源和活动专题资源。
专题学习资源是某一特定专题的资源集合。
专题学习资源的主要展现形式是专题学习网站,该网站是学习者进行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活动专题资源是将学校的宣传图片、录像视频、学生活动资料等,是学校内各项活动资料的集合。
学习网站主要用于实现学生在线学习、作业提交、在线考试、在线自测、在线答疑、课程评价等功能。
学习网站根据对学习内容的组织可以分为“教学辅助型”“自主学习型”“在线培训型”和“专题学习型”等类型。
“教学辅助型”学习网站通常用于课堂教学之外的辅助教学,如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因其强调是“教学辅助”的作用,所以教学内容的组织相对灵活;“自主学习型”学习网站主要用于全部(部分)网上自主性学习,如选修课程、成人学历教育课程等,其内容的组织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备课内容要相对丰富,甚至需要通过“学习进阶管理”来控制学习进度和教学效果,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内容的组织相对严格;“在线培训型”学习网站主要用于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的
培训项目,其学习形式有完全自主型和教学辅助型两种,培训内容的组织形式因项目而异,所以很难形成统一的规范。
专题学习资源库在建设时可以学习专题为主线,某一个学习专题是子库,子库下根据实际需要再建设具体内容。
活动专题资源库可以活动专题为主线,把某一项活动建成子库,子库下再根据实际需要建设。
三、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组织与管理
1.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组织。
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需要有一个组织团队,教育技术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和教务处负责设计和组织,各院系积极参与。
由于教育技术中心在信息化工作的服务、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较强,在资源库建设工作方面比其他部门有更多的优势,但仍然需要以教务处制定的资源库建设方案为指导,与各院系共同努力才行。
教育技术中心要根据教务处制定的专业资源库和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建设计划,组织院系教师、技术骨干、美工人员等参与专业资源库和课程网站的建设。
另外,在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建立一支资源库研发队伍,这是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组织保障。
资源库研发团队主要工作职责是资源收集、媒体制作、资源整理和资源上传等,其成员由教育技术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各院系教师、社会上的媒体制作人员、勤工助学的学生等组成,在教育技术中心的主导下,进行资源库研发团队的组织、管理和人员培训。
为充分发挥在资源库建设中的团队作用,要落实团队成员的工作职责,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在管理
上做到职责明确、分工明晰、组织有序、奖罚分明。
2.高校教学资源库角色的权限划分。
明确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体,规范资源库建设参与者行为,是在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实现资源全员共建和资源分级管理,要求资源库管理系统能对资源参建者和管理者进行明晰的角色划分和严格的权
限管理。
资源管理权限划分的具体做法是对资源库采用分级管理的模式,将用户分为五种角色,分别是系统管理员、专业库负责人、子库负责人、参建人员和普通师生。
其中,系统管理员具有资源库管理的最高权限,专业库负责人由系统管理员设定,子库负责人由专业库负责人指定,资源库参建人员由专业库负责人或子库负责人邀请。
不同的角色对资源库操作设置不同的权限,具体的权限分配如表所示。
3.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制度和标准。
资源库建设离不开制度的健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
管理制度的健全是资源库建设保持长效性的重要保证,技术规范与标准的制定是资源库建设规范化的保障。
在资源库建设管理工作中,需制定如《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管理与应用规范》和《资源库建设质量评价标准》等制度,在专业库分类、人员权限划分、资源库和课程网站建设、资源上传共享与审核、课程网站和学习平台建设、学习申请、资源引用等方面需做出明确的操作规定,并为各项操作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做到资源的使用者、参建者与管理者有制度可依、有规范可循,实现使用、建设和管理的制度化。
同时,通过资源库建设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
有效控制资源库建设质量。
高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共享对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创新实践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高校要着力打造集资源管理、教师备课、课程展示和学生学习与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教学软件平台,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转变提供支持。
同时,要构建开放式网络选课平台和网络课程学习体验区,为在校学生、成教学员、培训学员、行业企业人员提供了开放式网络课程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eb/ol].http:
///meishi/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76,2010-11-03.
[2]“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标准及规范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