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董秋艳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9年第11期

一、调研背景

各地市的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基地园是乡镇中心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先行者,其课程建设开展情况及经验将为该地市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范例。为更好的帮助课程基地园问诊把脉、梳理经验,提高幼儿园课程建设质量,某地市组建了由幼教特级教师、优秀园长、高校专家等组成调研组,对部分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基地园进行了课程建设推进情况的专题调研。

二、调研结论

接受调研的基地园通过课程纲要介绍、课程案例分享、课程故事讲述、教研活动展示、课程资料呈现、课程环境参观等途径和方式,向调研组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各园课程建设及课程管理中的一些思考与行动。调研获得如下基本结论:

1.课程建设中的亮点

(1)思想上重视

①园长角色定位准确。各基地园园长均承担起幼儿园课程建设第一责任人的重任,协同幼儿园课程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课程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方向和举措。

②课程管理机构完善。各基地园均确立了幼儿园课程管理组织,明确了课程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及其各自在课程建设中的职责。形成了园级、年级、班级三个层面辐射管理的课程操作模式,从管理机制上保证园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园级层面负责规划幼儿园的整体课程框架及组织形式;年级层面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内容的分解和实践;班级层面教师结合班级实际进行课程拓内容展内容和组织形式创新。

③课程建设经费保障。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即为经费保障,各基地实践园均建立了教育资源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从政策、财政上着力园本课程建设的经费落实和保障。

(2)理念上转变

①树立正确的课程观。从园长到教师,对于课程概念、编制、实施以及价均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注重对课程资源、环境支持等课程要素的开发与管理,凸显园本化课程特色。强化“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意识,“生活即课程”的理念建构游戏课程。

②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基本树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并将之落实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之中。以幼儿问题为切入口,以幼儿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用幼儿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从中提高多方面能力。

(3)行动上落实

①编制出台了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各基地园充分认识到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均根据地市课程建设基地园关于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制定了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方案板块齐全、园本特色凸显。

②开发利用了幼儿园周边的课程资源。各幼儿园非常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均通过走访、调查等方式,对幼儿园周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了盘点梳理,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与幼儿发展基本适宜的课程活动。

③组织开展了凸显园本特色的多项活动。各幼儿园围绕园本课程建设,充分利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开展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特色活动。

④梳理确立了教研与课程的关系。各幼儿园均意识到园本教研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从园级到年段的教研活动,均能看到关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内容,意图通过教研的力量,一方面提升课程质量,一方面提高教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力。

2.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1)课程实施方案编制的科学性不够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是幼儿园“因地制宜”实施课程园本化的行动指南,直接决定着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质量与实施的水准。审视各基地园的课程实施方案,发现约一半左右幼儿园的课程实施方案的整体编制不够科学、适宜,具体表现为:

①课程整体意识缺乏。调研中发现60%以上园所的课程实施方案编制缺乏整体性,如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看,更多的只是凸显了特色课程的实施,从而出现只强调葱花的“特色”呈现,忽略主材的“基础”课程实施。

②课程目标定位不准。部分幼儿园的课程目标,仅凭感性的认识确定,缺少理性思考,因而出现定位不准的问题,如有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提出的目标要求“链接”不够,忽视了幼儿整体发展;有的幼儿园课程目标缺乏体系,只呈现了总

目标,缺少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的分解与制定,不利于教师对幼儿的发展性评价,也不利于检验课程实施的成效。

③课程理念没有落实。部分幼儿园的课程理念没有与方案中各个要素相互关联,即方案中各要素的具体内容没有与课程理念相挂钩,也没有体现出课程理念在课程各个要素中的具体落实,有的甚至出现实施原则、策略等与理念不一致。

④内部逻辑不够严密。部分幼儿园的课程实施方案,各板块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如课程框架不够完善,导致课程目标不能落实;基础性课程与特色课程之间的关系处理欠恰当,或单独割裂、互不影响,或简单叠加、内容重复,导致课程内容出现领域间不必要的重复和超载。

(2)课程实践的科学性不够

①基础课程实施的重要地位凸显不够。基础课程作为特色课程的上位层级,其实施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质量,然而不少园所忽视了基础课程实施的重要性,随意地根据课程实施的便捷,选择、筛选、改变审定教材中的主题活动,忽视基础课程实施中的环境创设等,导致活动之间的经验链接缺失,基础性课程挖掘不深。

②特色活动开展的价值考虑不够。特色专项活动,作为基础课程的补充,其价值在于凸显幼儿园特定资源、特定培养目标,然而部分园所的特色活动,不能凸显以上价值,为特色而特色,与其他园所组织的同类活动没有明显差异;部分园所的特色活动,脱离基础课程單独进行;部分园所特色活动较多,但指向的发展目标相同,导致课时的平衡性缺失。

③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实效不够。受长期以来的教学经验影响,先进的理念,虽存于脑中,念于口中,却较难真正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如虽有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但幼儿生活环节中出现的诸多行为问题,教师视而不见;虽有儿童主体的意识,预设活动时考虑到孩子的兴趣需求,但实践中发现目标定位有偏颇,仍按预设计划进行。

④幼儿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关注不够。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对象是儿童,因此“以儿童发展为本”是核心的课程价值观,我们只有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才有可能在信任和赋权中给予儿童自主探索、自我表达的权利和机会,用“亲身体验、直接操作、具体感知”等儿童化的方式来优化课程实施。然而,较多幼儿园在幼儿创造性表现支持策略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提升与改进空间。

⑤课程评价的价值发挥不够。许多园所的课程评价还没有真正切入,在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手段、评价应用等方面缺乏系统思考与设计。许多园所的课程评价仅仅停留在对幼儿个体学期终期的感性评价或是片段式的活动评价上,既缺乏对幼儿在课程学习与参与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更是没有考虑对课程建设质量的评价和教师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价,造成课程建设停留在低水平层次上的垒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