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及其当代教育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之道及其当代教育价值
作者:徐莉丽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1年第07期
摘要:《大学》是古代教育理论的著作,也是儒家政治理论纲领。

《大学》对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是古代中国乃至周边国家和地区学者修身为学思想的重要源头,其承载的精神与现代大学精神中有关学者自我修养与德行提升的追求不谋而合。

《大学》对当代大学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大学之道;教育价值;启示
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教育古国,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独树一帜,有着系统的教育理论。

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明确的教育理论和思想,集中体现在《大学》和《学记》两篇典籍中。

《大学》侧重于政治和道德教育,是对我国先秦儒家伦理观、价值观、人生观高度概括和总结,她所阐扬的修齐治平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辐射至今。

现代很多大学的校训来源于《大学》,如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源自《易传象传上》《礼记•大学》;东南大学校训“止于至善”源自《礼记•大学》;河南大学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源自《礼记•大学》;香港大学校训“明德格物”源自《礼记•大学》。

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大学与我们现在讲的大学是不一样的。

《大学》中的大学制的是大学问、文人之学,而不是大学校。

《朱子四书语类•大学一》有云:“某人要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

[1]可见《大学》是四书中最基本最根本的读物。

《大学》思想概述
《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 “大学之道”所强调的“道”则指“宗旨、原则、理则”。

所以“大学之道”的本义是指研习“博大精深学问的学问”,是研习“至高至极学问的原则”。

“明明德”,“新民”和“止于至善”被后人称为中国大学教育的三纲领。

南怀瑾先生对这句话直译为:“大学的道,首先在于明白明德的修养,然后才能深入民间做亲民的工作,达到极其圆满的至善境界。

”南怀瑾先生认为朱熹将“亲民”改为“新民”,属“昧改”[2]也有的学者译为:“人生来本来就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革新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

”[3]朱熹认为“明德”的内涵是人本来所具有、先验的、理解事物的心理状态。

由于被个人气质或人的欲望所迷惑,“明德”被掩盖了,没有显示出来,明明德就是要恢复人的本性找回自我,让人本善良的秉性发扬光大。

而“新”是除布就新,即朱熹说的“新者,革其旧之谓也”。

新民,即“鼓之舞之,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也就是鼓舞民之志气,振奋民之精神。

而至善是一种理想目标,至高的道德境界。

“止于至善”。

朱熹的解释是“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

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
也。

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

盖必其有已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4]至善是明明德和新民二纲的目标和结果,明明德是内修,个人的修炼,内心世界的养成;新民是外功,明德的外化。

至善永无止境的,人类对善的追求是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

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就是按照这样的一条路,遵循这样的一条规则走完自己的人生。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止于至善。

纵观《大学》一书,强调的是“明明德”和“修身”。

这是中国古代教育注重人文的传统和特色。

大学之道的当代教育价值
谈论中国古代教育的大学之道,让我们叹服于先哲们的智慧之思,让我们正在从事教育的人从中得到启迪。

现今,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下教育的本质,什么才是教育,思考下办大学的根本目的。

《大学》为解答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来自传统文化的启迪,一条历史的线索。

中国近代教育教们也不断的思考研究过一些问题。

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是健全人格的事业,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培养人才是高校首要的社会职能,人才并不只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的方面的界定,对人才的要有全面的理解:既要成才,也要成人,不能只重视才,或者主要重视才,而忽视了人格的健全发展。

大学要育人,而非制器。

现在盛行的功利意识、工具性和育人、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相距甚远。

许多大学以直接可见的经济效益来证明其价值;以知识或技能为本的课程设计理念,其目的过渡功利化,知识过渡专业化;能找到薪水高的职业已经成为课程体系设计的决定性因素;为兴趣而读书的现象越来越少,为修身养性而读书则远远不够;教育者过分强调社会本位,受教育者又过分看重个人本位。

古代中西方虽然交流很少甚至都没有交流但是教育理念却很相近。

古希腊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有教养的人”“高贵的人”;欧洲中世纪大学用人文主义教育培养“全能的人”;杜威认为“一种真正自由解
放的教育,不会将任何程度的职业训练与社会、道德及科学教育相隔离”。

[5]
今天的教育已经和《大学》形成时代的教育有很多的不同,尤其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已远不只是官吏和社会精英,满足多种多样的大众需求的高等教育职责;在所学内容上,社会上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大学生基本的道德意识可能就远远抛弃在后脑勺。

大学就像培训班,高等教育越来越职业化,人文教育受到冷落。

上海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对与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曾给出了“充实的数据和具体的分析”,包括科研成果卓著,学术大师汇聚,科研经费充裕,学科门类齐全,留学生比例高等九大指标。

[6]将教学、科研、精神、传统、学风、信誉等,全都变成数字。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世界一流大学”对于所在国乃至人类的社会进步以及思想文化进程的贡献。

光说只有多少诺贝尔奖得主,有多少科研经费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的意义,不仅仅是科技进步,还包括精神建设。

而后者,并非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需要长时间才能显示。

大学之道的当代启示
大学应该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应随社会的风尚、喜好乱转;不应像报纸和政客那样见风使舵、赶时尚。

大学基于一定的价值体系,在对社会风尚保持合适的批判性的抵制中,有助于避免愚蠢的近乎灾难的莽撞。

“大学不是温度计,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作出反应”。

[7]课程的设置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教育理念与目标。

当讨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与目标问题,我想主要针对太过于功利性、实用性或为技术性而技术的目标设计的。

适当的利益要求,并不过分,但把大学教育当成“产业”来办,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国当前的教育领域中存在的代表性的两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近些年有些理论家、一些领导受到市场大潮的影响,不考虑教育的特殊性,把教育等同于一般商品,鼓吹“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用经商的手段来管理教育。

“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进步”的圣洁的殿堂变成了企业公司工厂。

第二个问题是,受到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思潮和行为的影响,现在的大学教育中相当程度上存在“重术轻道”的倾向。

大学的发展要重术更要重道。

大学首先要重视知识、能力、责任感相统一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格与心智的完善,同是重视必要的术,但大学不是职业训练所,大学培养的不是技工。

结语
《大学》是长久来中国为学者治学修身的总纲,是历代封建王朝高等教育办学的指导方针。

《大学》对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是古代中国乃至周边国家和地区学者修身为学思想的重要源头,其承载的精神与现代大学精神中有关学者自我修养与德行提升的追求不谋而合。

如今受功利主义思潮的冲击,科技理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大学乃至整个社会的主导思维及价值取向,人们片面强调高等教育所能带给人的技术工具性、实用功利性,而大学形而上“道”,即大学所蕴含的精神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人才培养上,一定程度地存在忽视学生的精神涵育与陶冶等现象,这是该引以为戒的。

参考文献
[1]朱熹. 朱子四书语类[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1.
[2]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3.
[3]王蜂东等编译.大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1.
[4]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5,6.
[5]刘健, 邹晓平.《大学》与大学之道[J].《高教探索》2010(05).
[6]刘继安.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J].《教师博览》2002(06).
[7]刘琅,桂苓 .大学的精神[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206.
作者简介:
徐莉丽(1987-),女,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0级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