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发展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电视发展史.txt懂得放手的人找到轻松,懂得遗忘的人找到自由,懂得关怀的人找到幸福!女人的聪明在于能欣赏男人的聪明。生活是灯,工作是油,若要灯亮,就要加油!相爱时,飞到天边都觉得踏实,因为有你的牵挂;分手后,坐在家里都觉得失重,因为没有了方向。下面提供一些关于电视机方面的报道,供藏友参考和了解。
2008年,人们的眼睛里只有奥运似乎没有其他。也许只有一小部分人会思考,把奥运会的精彩比赛带进千家万户的电视有着咋样的历史。有几个人物需要记住,一个是德国人尼普可夫,他发现,如果把影像分成单个像点,就极有可能把人或景物的影像传送到远方。英国人贝尔德踩着老尼的肩膀整得更大,不但发明了机械电视机,还完成了远程的画面传送,“电视之父”说的就是他老人家。在电视史上人们把1936年11月2日作为世界电视的生日,那一天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在亚历山大宫搞的一台歌舞晚会。对于英国人定的所谓“生日”美国人是不服的,因为早在1928年,通用电气公司就播出了世界上的第一部情节剧[女王的信使]。同样英国人对美国人的情节剧也不太认可,BBC在1930年播出的声画兼备的多幕剧[花言巧语的人]后来被奉为电视剧的鼻祖。解放前,中国是没有电视的,国民党的高级官获取信息也要靠收音机里一个气若游丝的女人的声音,至少电影里是这样演的。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十个年头,中国才有了属于自己的电视台,到今天整整50年。革命的年代革命,革命,不是要革谁的命,而是要一种状态,一种可以气吞山河甚至是宇宙的豪情。1958年,中国正处在“大跃进”的洪流之中,我们的理想状态是迅速“赶英超美”,让普天下劳苦大众都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注意是“电灯、电话”,还没有“电视”这个词,可见在那个时代电视离普通的中国百姓还太过遥远。无论是我们仿造的北京牌电视机还是进口的宝石牌、纪录牌都只是高级领导人家中的陈设。可以看到电视的领导干部的级别至少是局长,我老爸在他的同学家就看到过电视机,他爸是局长。我父亲看到电视的感觉相当震撼,他做梦也不敢想这样的黑匣子有一天会走进自己的家里。
第一代的电视工作者为中国最高端的一群人准备了好多剧集,其中有著名的[一口菜饼子]、[党救活了他]、[新的一代]、[守岁]、[战斗在顶天岭上]、[生活的赞歌]、[合家欢]、[展翅高飞]等等。各地电视台也纷纷上马,上海电视台播出了[红色的火焰] 、[姐弟血];广州电视台在1959年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剧[谁是姑爷],之后又播出了[长征路上] 、[杨柳春风] [黑掌柜] 、[一百分不算满分];长春和哈尔滨联手推出了[三月雪],天津播放了[搬家] 、[雷锋]等剧集。文革前的8年,也是中国电视剧的直播年代,据不完全统计,直播8年各地共播出剧集180余部。在今天看来“直播剧”的难度极大,是演员在摄像机前进行的舞台表演,要求是一气呵成,稍有纰漏就会酿成播出事故,如果没有超强的责任心没有冲天的革命豪情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认为那个年代的演员都是神!
革命在继续,转眼就进入到1966—1976的特殊时期。10年间,只拍摄了[考场上的反修斗争] 、[公社党委书记的女儿] 、[神圣的职责]三部剧集,电视剧的命运也伴随着国家的命运跌落到历史的谷底。其中[考场上的反修斗争]无论从剧名到台词都带有那个年代的特殊烙印。文革时期电视里播放的是“八个样板戏”,提倡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宣扬人性论和人情味的,谈情说爱的“坏节目”一律不得播放。还记得后来有一部号称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青春偶像剧”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吗?我清楚地记得一位老导演感慨道,过去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啊!谁敢说将爱情进行到底,肯定是现行反革命!!天津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是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是由国营天津无线电厂(今天津通信广播公司)于1958年1月装配出来的,1958年3月测试成功,此机被安装在天安门城楼上。为纪念这第一台电视机,便以首都北京命名,叫北京牌电视机。这个厂于1972年又制造了我国第一台(批)彩色电视机。
从自由式开放走向管制式开放——资本/技术依附时代的新开放观
让我们以中国的电视产业为例。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为了填补了我国电视机生产的空白,1957年4月第二机械工业部在国营天津无线电厂成立了电视机试制小组,黄仕机主持设计。当时试制组多数成员只有20岁上下,都没有见过电视机,参考资料也很少,通过对资料、国外样机、样件的研究,他们根据当时国内元器件生产能力和工艺加工水平,制定了“电视接收和调频接收两用、通道和扫描分开供电、采用国产电子管器件”的设计方案。1958年,成功生产了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开创了中国独立研发生产电视机的历史。这时中国的电视机研制技术和日本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1969年,黄仕机领导天津市电视技术人员,开展彩色电视机的研发攻关工作。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诞生,但当时显像管等核心部件还无自行生产能力,只能依赖进口。1978年国家批准上海电视机厂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1982年10月该生产线份投产。中国第一台电视机诞生记你知道中国第一台电视机是那一天诞生的吗?为什么叫北京牌?告诉你,中国第一台电视机是我们公司于一九五八年三月试制成功的。为了纪念中国第一台电视机的诞生。经国家领导同意,以首都北京命名,叫“北京牌电视机”。一九五七年六月,当时第二机槭工业部第十局(现电子工业部的前身)把研制我国电视机接收机的任务,交给了.我们公司,并要求在一九五八年三月前完成第一批样机,向。五-一”国际劳动节献礼。那时,我们公司没有一个懂得电视机技术,绝大部分人连电视机都没见过。手头仅有的,是刘寅同志率领中国无线电工业考察团出国考察时带回的几台电视机散件。所以,可以说要理论没理论。要实践更没有。就连技术资料、材料及必需的测试仪器都没有。完成试制任务的难度确实很大。但是当职工听说要研制我国自己的电视机,情绪高昂,纷纷表示要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光荣而艰巨的试制任务。当时的工厂(当时还是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很重视这项任务,立即抽调人员,组成丁一个由三名工程师、一名负责结构的同志和三名技术熟练,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傅和装配工人参加的电视机研制组,开始了研制我国电视机的征途。为了掌握有关电视机的理论,工厂请来了清华大学的教授给大家讲技术课。在此基础上研制组根据国外有关杂志上公开发表的技术资料,一方面消化苏联一九五六年最新式普及型电视机的有关技术资料和线路,另一方面着手设计制造结构件。研制组同志们的共同目标是早日研制出我国自己的电视机,填补我国电视机生产的空白,为祖国争光。为了使电视接收机和我国电视发射机更好地衔接起来,他们多次去北京广播器材广,同这个厂正在研制研电视发射机进行技术方面的衔接,制订样机设计,安装、测试方案。不久,研制组自行设计制造成功了绕组偏转线圈的专用绕线机。绕制出了第一批国产偏转线圈,同时,自行设计制造成功了部分关键另组件和全部结构件。经过研制组同志夜以继日的奋战,在厂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于一九五八年一月,第一台电视机样机终于装配成功了。这一台电视机,虽然看起来比较粗糙,但它却象征着我国电视机事业的起点。同年三月,终于解决了全部技术性问题。一九五八年三月十七日,这在我国电视发展史上是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晚上,北京广播器材厂制成的电视发射机将进行试播。我公司电视机研制组的黄仕机等六名同志,带着刚刚试制成功的电视机样机赶到北京,参加了实地接收试验。在二机部十局的一个试验室里。除参加试验的工作八员外,还有首都新闻单位的记者和十局有关领导同志共五十多人。试验室里放着三台电视接收机,一台是苏联的红宝石牌,一台是日本的,另一台就是我们公司带去测试的样机。晚上九点多钟,试验室内灯光熄灭了,在场的同志屏住呼吸。他们的视线全都集中到了电视机小小的屏幕上。一会儿,三台电视机的屏幕上隐约地出现了一个报幕员的形象,他兴奋的告诉大家,第一个节目是女声二重唱……。黄仕机等同志紧张地忙碌着,调节各种旋钮经过他们细心调整,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制成功的那台电视机样机屏幕上,图像更加清晰,声音更加动听。在场的同志十个面露喜色地小声议论着,屏幕上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五十多双眼睛。最后,播映了动画片《小猫钓鱼》,整机试验室里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试验结束灯光复明,大家为我国第一台电视机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