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经济生活第七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③④
A
1、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成就举世瞩目,赢 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十三五 ”时期,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我国的扶 贫工作还不尽如人意,贫困居民底数不清,常常由基层干 部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数字弄虚作假,人 情扶贫现象严重;扶贫项目容易被地方各种权力与利益关 系绑架,背离国家的初衰和贫困群体的需求,以致个别地 区“年年扶贫年年贫”,长期粗放式扶贫留下的诸多问题 亟待解决。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 题,并分析当前我国加强扶贫工作的重要性。(12
赵某的女儿
工资、奖金和津贴——按劳分配 炒股——按资本要素分配
国企工资——按劳分配, 私企技术顾问——按技术要素
赵某的母亲 赵某的弟弟 我是私企大老板, 收入保密!
我每月靠出租房屋也 能获得2000元的收入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1、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2015年工资收入是36 000 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 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 6000元。2015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分别 是( )
(1)存在问题:扶贫对象不准,缺乏针对性;扶贫项目不当 ,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善,损失浪费 严重;个别地区扶贫效果不佳,陷入 “越扶越贫”的怪圈 。 (2)原因: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强扶贫能缩小贫富差 距,实现社会公平; ②加强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要 ; ③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加强扶贫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调动 劳动者积极性。 ④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有利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类别 对应形式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债券的利 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土地、房屋的租金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 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如,企业聘用高管的报酬。 在私营、外企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 收入 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的收入。如,信息费、 稿酬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B
考点二 效率与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 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 生活需要。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2)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 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 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 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解决该问题,政府应当 ( )
①促进经济发展,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②更加重视公平,消除居民收入差距 ③打破行业垄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④坚持效率优先,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2. 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给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科技骨干的 一种权利。这些人员可以在一定期限内(通常为10年)以 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当股票价格上涨时,其将 获得更多收益。对企业而言,这种激励方式( ) ①实现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统一,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②吏骨干员工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③可以建立健全激励约束长效机制,激发企业经营活力 ④为了拉大员工收入差距,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①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 再分配调节机制。 ②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 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 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4)发挥财政作用,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完 善社会保障体系。 (5)根本方法:大力发展经济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提高科技人员 收入水平。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提高科技人员的收入水平,可以 调动科技人员劳动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 ②可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激发科技要素的活 力,促进科技创新。 ③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 整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④可以促进企业生产创新,为消费创造动力,提高企业竞争 力。
2、材料 十二五期间,湖南省芦溪县整合扶贫资金3.1亿元, 倾力扶贫,决战贫困,全县减少贫困人口8.8万人。在精 准扶贫路上,芦溪县政府“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分类指 导”,突出建档立卡,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大力推进以芦 柑、茶油等为主的“八大产业”八大基地建设,催生了特 色产业扶贫脱贫的新动力;组建科技扶贫队伍,先后引进 “芦柑标准果园培管技术”“早蜜芦柑”等先进技术和品 种;整合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利用“互联网+扶贫 +市场的电商扶贫模式,大力推广委托帮扶、股份合作帮 扶、直接帮扶等精准扶贫模式,力争全县贫困群众在 2019年提前实现小康。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分析芦溪县的做法给精准扶贫带 来什么启示。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 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
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1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公问题非常突出,如何深化收入
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赵某的妻子
分析赵某一家人收入 我自己承包了五亩 责任田,完成农业 税收后,收入还挺 不错!
赵某
按个体劳动者劳 动成果分配
我在马路边开了个 小店,收入比老赵 还高!
按劳分配
赵某的儿子:
我是水利局职员, 每月除工资、奖金、 津贴外,还炒股, 赚了不少钱 我是国企工程师, 除了工资,双休日 为一家私营企业当 技术顾问
C
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 重公平,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下列举措体现再 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 ①某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 ②某公司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 的制度 ③民政局免费为60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④某省给予社会办托老所的床位每张每月300元财政补贴。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3、[2015· 江苏卷] 据统计,2014 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 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存 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 对该 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 ①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
B
(2)原因: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3)意义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 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 产的发展。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5、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内部的分配,主要 形成企业利润、工人工资和国家收入三部分。 再分配是指政府通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社会保 障等政策、法律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 分配过程。
6.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经济意义 (1)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维护社 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 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2) 分配与消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升 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扩大内需。
①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攻坚机制; ②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产业发展促 进精准扶贫; ③依靠科技,组建科技扶贫队伍,采用先进技术,走科技精 准扶贫之路。 ④面向市场,整合市场资源,实现扶贫资源的优化配置。
3. 2015年7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 谈会,并在讲话中指出,要创新科技收益的分配机制,支
D
4、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 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 高。这说明( ) ②分配关系的调整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更大的价值 值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③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
④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
A.44 000元 26 000元
C.49 000元 21 000元
B.36 000元 19 000元
D.44 000元 11 000元
D
2\农民张某一家年收入43000元,其中承包耕地获得收入 15000元,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5000元,农闲时到私营企 业打零工收入21000元,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 2000元。材料中张某一家的收入分配方式分别是( ) ①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 得 ③打零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属于初次分配所得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 收的实施意见》指出,实施七大群体激励计划,对技能人 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 理人员、基层干部队伍、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推出差 别化分配激励政策。下列措施中符合文件精神的是( ) ①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 ②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③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管理要素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知识要素分配 按技术要素分配
(2)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①体现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 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 创造的尊重。 ③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 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易错警示] 劳动收入不等同于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和财产性收入不能缩小贫富差距。
4.兼顾效率与公平 (1)关系 ①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 效率的保证。
②矛盾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 矛盾。 (2)措施 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 ③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 ④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 帮后富。
3、 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经济原因 ①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 同富裕的体现。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维护社会公平有 利于缩小行业、区域、城乡差距。 ③ 公平是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 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 富。 ④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扩 大内需,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全 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持科技人员靠智力创新致富,让科技人员以自己的发明创
造合理合法富起来,激发他们持久的创新动力。2015年7 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广东省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 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一系列 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创新政策,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
的制度性障碍,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千米”。
经济生活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制
个人消费品 劳动数量和质量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力
劳动
生产要素
共同富裕 按劳分配为主体 居民收入 再分配 物质前提 保证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劳动报酬
考点一分配制度 考点透析 1.生产决定分配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按劳分配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 (工资、奖金、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