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理论与算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K ⋅Bp β = ⎜ ⎜ 4 EI ⎝
⎞ ⎟ ⎟ ⎠
1 4
a
K——地基系数(kN/m3); BP——桩的正面计算宽度(m); E——桩的弹性模量(kPa);
b
3
ba I= 4)。 I——桩的截面惯性矩(m 12
4.2 抗滑桩的设计计算
(2) “m”法计算中桩体刚度判别 当α h2≤2.5时,抗滑桩属刚性桩; 当α h2>2.5时,抗滑桩属弹性桩。 其中:α为桩的变形系数,以m-1计,可按下式 1 计算: ⎛ mB p ⎞ 5
⎝ d⎠
a
b
4.2 抗滑桩的设计计算
三、确定桩侧岩(土)的地基系数
桩侧岩(土)的弹性抗力系数简称地基系数,地基承受 的侧压力与桩在该处产生的侧向位移的比值。 温克尔假定(虎克定律): f= K x 弹性抗力:作用于桩侧任一点y处的弹性抗力fy和桩侧 应力分别为:
f y = KBp x y
σ y = Kx y
4. 抗滑桩设计与计算
4.1 4.2 4.3 4.4 4.5 4.6 概述 抗滑桩的设计计算 刚性桩的计算 弹性桩的计算 抗滑桩内力计算算例 抗滑桩的结构设计
参 考 书 籍
(1)《抗滑桩设计与计算》,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编, 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年,北京 (2)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 规程》,地质出版社,2001.10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5029-2004 (4)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业标准,TB10025-2001,J127-2001,中华人民共 和国铁道部发布 (5) 公路设计手册《路基》,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6) 池淑兰等,《路基及支挡结构》,中国铁道出版 社,2001
h2
(四)抗滑桩受力分析
作用于抗滑桩的外力包括:滑坡推力、受荷段地层(滑 体)抗力、锚固段地层抗力、桩侧摩阻力和粘着力以及桩底 应力等。这些力均为分布力。 (1) 滑坡推力:滑坡推力作用于滑面以上部分的桩背 上,可假定与滑面平行。一般假定每根桩所承受的滑坡推力 等于桩间距(中至中)范围之内的滑坡推力。 (2)受荷段桩前抗力:根据设桩的位置及桩前滑坡体的稳 定情况,抗滑桩可分为悬臂式和全埋式两种。当桩前滑坡体 不能保持稳定可能滑走的情况下,桩前不考虑抗力;而当桩 前滑坡体能保持稳定,抗滑桩应适当考虑考虑抗力。 (3)锚固段抗力:桩前、桩后,均考虑桩土之间的弹性抗 力。其大小由桩体变形(刚性、弹性)而定。
在锚固段长度 上地基系数为 一常数K,此 时,n=0。
在锚固段长度上 地基系数为随深 度线性增加,此 时,n=1。
4.2 抗滑桩设计计算
地基系数的选用原则: (1)对于由完整硬质岩层、未扰动的硬粘土或性质相近 的半岩质地层构成的地基,可认为地基系数是常数,不随深 度而变化,以 “K” 表示,相应的计算方法称为 “K” 法。 (2) 对于由硬塑~半坚硬的砂粘土、碎石土或风化破碎 成土状的软质岩层以及重度随深度增加的地层等构成的地 基,可认为地基系数随深度按直线比例变化,即在地基内深 度为 y 处的水平地基系数为 K=m·y 或 K=K0 +my,相应这一 假定的计算方法称为 “m” 法。 (3) 地基系数 K 及地基比例系数 m 应通过试验确定; 当无试验资料时,可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方法确定。
抗滑桩支挡宽度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
单位宽度
桩后总推力 桩后
滑坡推力p方向 计算剖面 抗滑桩
桩前
S
S
受荷段:一般情况下,所算得的滑坡推力p为单位宽度 滑体的推力,作用在桩(单排桩)上的推力应为pS。
可提供抗力,抗力大小比较桩前 滑面抗力和被动土压力,取小者。
受 荷 段
不能提 供抗力
锚 固 段
锚固段抗力
以上三个方面的作用力在抗滑桩设计中必须考虑。 抗滑桩的承载能力为滑坡推力减去桩前抗力。桩前被 动土压力的计算一般采用库仑土压力理论。
有限元法(矩阵分析法)
4.1 概述
五、抗滑桩的优点
(1)抗滑能力强,圬工数量较小:本身抗弯刚度大,能抵抗很 大的下滑力;非连续布桩,圬工数量较小。 (2)桩位灵活,可以设在滑坡体中最有利于抗滑的部位,可以 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构筑物配合使用。 (3)配筋合理,可以沿桩长根据弯矩大小合理地布置钢筋(优于 管形状、打入桩)。 (4)间隔开挖桩孔,不易恶化滑坡状态,有利于抢修工程。 (5) 开挖桩孔时,可直接校核地质情况,修正原设计方案。 (6)施工方便,设备简单;施工影响范围小,对外界干扰小。 采用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护壁,安全、可靠。
4.1 概述
二、抗滑桩的分类
施工方式 打入桩 钻孔桩 挖孔桩 圆形桩 管形桩 矩形桩 刚 度 刚性桩 弹性桩 排式单桩 承台式桩 排架桩 …
截面形态
结构形式
材 料
木 桩 钢 桩 钢筋混凝土桩
重点
尺 寸
…
桩
常规桩 微
排式单桩
品字形排桩
(a)圆桩;(b)方桩;(c)挡土桩墙(板桩式)
4.1 概述
三、抗滑桩的设计原则 (1)保证坡体稳定:保证整个滑坡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保 证滑体不从桩顶滑出,不从桩间挤出。 (2)保证桩身稳定:桩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桩的断 面和配筋合理,能满足桩内应力和桩身变形的要求,保证不被 剪断,不产生过大变形。 (3)桩基和桩侧稳定:桩周的地基抗力和滑体的变形在容许 范围内。 (4)抗滑桩的间距、尺寸、埋深等都较适当,保证安全,方 便施工,并使工程量最省。 (5)注意与环境的协调性。 抗滑桩的设计任务就是根据以上要求,确定抗滑桩的桩 位、间距、尺寸、埋深、配筋、材料和施工要求等。这是一个 很复杂的问题,常常要经反复分析研究才能得出合理的方案。
4.2 抗滑桩的设计计算
二、确定抗滑桩的计算宽度
(2)受力状态换算 抗滑桩实际受力状态为空间受力状态。在简化为平面 受力状态计算时,应将实际宽度乘以受力换算系数KB。 试验表明,对于正面边长b大于或等于1m的矩形桩受力换 算系数KB为(1+1/b),对于直径d大于或等于1m的圆形桩 受力换算系数KB为(1+1/d)。 故桩的计算宽度应为: ⎛ 1⎞ 矩形桩: B p = K f ⋅ K B ⋅ b = 1.0 × ⎜1 + ⎟b = b + 1 ⎝ b⎠ 圆形桩: = K ⋅ K ⋅ d = 0.9 × ⎛1 + 1 ⎞d = 0.9(d + 1) BP ⎟ ⎜ f B
4.1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抗滑桩的分类 三、抗滑桩的设计原则 四、抗滑桩的计算方法 五、抗滑桩的优点
4.1 概述
一、基本概念
抗滑桩是边坡处治工程中常见常用的一种抗滑工程结 构。它是利用桩体本身优良的抗弯能力和岩土体的承载能 力,将滑体的剩余下滑力传递到下伏稳定岩土体中,从而维 持滑坡的稳定,满足工程安全需要。 强大的 滑坡推 力 稳定的岩土体 锚固段 稳定的岩土体 受荷段 有限的 桩前抗 力
α =⎜ ⎜ EI ⎟ ⎟ ⎝ ⎠
m——水平方向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
数(kN/m4),简称地基比例系数。
4.2 抗滑桩的设计计算
五 确定桩的支承条件 抗滑桩的顶端,一般为自由支承;而底端,由 于锚固程度不同,可以分为自由支承、铰支承、固 定支承三种,通常采用前两种。
QB=0、MB=0
图6-13 不同桩间距桩最大剪力变化曲线
上排桩 下排桩
(三)桩的锚固段深度h2
桩埋入滑面以下稳定地层内的适宜锚固深 度,与地层强度、桩所承受的滑坡推力、桩的相 对刚度以及桩前滑面以上滑体对桩的反力等有 关。一般等于(1/4~1/2)总桩长。 合理锚固段长度确定标准: (1)锚固段对地层的侧向压应力不得大于该地 层的容许侧向抗压强度—桩侧支承条件问题 (2)桩底约束条件—影响桩体变形,并从而影 响桩侧应力。 (3)桩基底的最大压应力不得大于地基的容许 承载力。— 一般都能满足 上述两方面不能满足要求时,应主要通过调 整桩间距来满足设计要求。
桩间距对抗滑桩受力状态的影响
剪力(MN) 50 45 40 35 30 25 20 4 5 6 7 8 9 10 11 12 上排桩 下排桩
弯矩(MN.m) 200 180 160 140 120 上排桩 下排桩
桩间距(m)
100 4 5 6 7 8 9 10 11 12 桩间距 (m)
图6-14 不同桩间距桩最大弯矩变化曲线
一、确定桩位及桩参数,进行抗滑桩受力分析 (二)抗滑桩的间距及截面尺寸 抗滑桩的间距 S: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目 前尚无较成熟的计算方法。合适的桩间距应该 使桩间土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在下滑力作用 下不致从桩间挤出。也就是说,可按桩间土体 与两侧被桩所阻止的土体的摩擦力大于桩所承 受的滑坡推力来估算。规范规定抗滑桩桩间距 宜为5~10m,一般取5~6m。 抗滑桩截面形状以矩形为主,截面宽度一 般为1.5~2.5m,截面长度一般为2.0~4.0m。 当滑坡推力方向难以确定后,应采用圆形桩。
4.2 抗滑桩的设计计算
二、确定抗滑桩的计算宽度
抗滑桩受滑坡推力作用产生位移,桩侧岩土体对桩产生 抗力。当岩(土)变形处于弹性变形阶段时,桩受到岩 (土)的弹性抗力作用。岩(土)对桩的弹性抗力及其分布 与桩的作用范围有关(形状因素)。 为了将空间的受力等价简化为平面受力,需要将将桩的 实际设计宽度(或直径)换算成平面条件下相当于实际工作 条件下的计算宽度BP。 一般分两步:首先考虑形状因素进行换算,将非矩形截 面桩换算为矩形截面桩,然后,进行等价受力状态换算: (1)形状因素换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直径为d的圆形桩与正面边长为0.9d的 矩形桩,在其两侧土体开始被挤出的极限状态下,其临界水 平荷载值相等。所以,矩形桩的形状换算系数为Kf=1,而圆 形桩的形状换算系数为Kf=0.9。
xy :地层y处的水平位移,K:地基系数,Bp:桩的计算宽度
桩侧地基系数随深度一般是变化的,根据地基系数随深度变化 情况不同,可以将抗滑桩设计计算方法进行分类:
滑面 锚 固 段 y K n=0 K n=1 K 0<n<1
n
h2
K n>1
设计计 算方法
K = m( y0 + y )
K法 m法
C法
在锚固段长度上地基系 数随深度非线性变化。 公路系统常用,当n= 0.5~0.6时,称为C法。
(四)抗滑桩受力分析
下面两方面的作用力,一般不考虑。 (4) 桩周摩阻力:抗滑桩截面大,桩周面积大,桩 与地层间的摩阻力、粘着力必然也较大,由此产生的平 衡弯矩对桩有利。但其计算复杂,一般不予考虑。 (5) 基底应力:抗滑桩的基底应力,主要是由自重 引起的。而桩侧摩阻力、粘着力又抵消了大部分自重。 实测资料表明,桩底应力一般相当小,为简化计算,桩 底应力可忽略不计。 应该说,抗滑桩设计计算是个空间问题,但是空间 问题计算过程将非常复杂,一般,总是将其转化为平面 问题进行计算,从而简化过程。所以,需要进行空间问 题与平面问题的等价转换计算。
4.1 概述
四、抗滑桩的计算方法
理论基础:将地基土视为弹性介质,应用弹性地基梁原 理,以捷克学者温克勒提出的“弹性地基”的假说作为计算的 理论基础。 温克勒公式: 式中,x为位移
f = kx
地基系数k 滑面
m法 K法
m-K法
y
4.1 概述
四、抗滑桩的计算方法
悬臂桩法 计算方法 地基系数法 m法 K法 m法 K法 m-k法
4.2 抗滑桩的设计计算
四、刚性桩与弹性桩的判断
f
桩的变形只 是其位置发 生了偏离, 桩体本身没 有变形。
f
桩的变形 包括位置 变动和桩 体本身弯 曲变形。
刚性桩
弹性桩
(1)K法中桩体刚度判别 当h2β ≤1.0时,抗滑桩属刚性桩 当h2β >1.0时,抗滑桩属弹性桩
其中:β为桩的变形系数,以m-1计,可按下式计算:
4.2 抗滑桩的设计计算
一、确定桩位及桩参数,进行抗滑桩受力分析
(1) 首先查明滑坡的原因、性质、范围、厚度等基本条 件,分析滑坡的成因机制、稳定状态、发展演化阶段及趋 势,定性判断滑坡的稳定性。 (2) 基于滑坡地质剖面建立计算模型,定量计算滑坡推 力,一般采用极限平衡条分法。 (3) 根据地形、地质及施工条件等确定设桩的位置及范 围。(充分利用滑体本身的抗力), (4) 根据滑坡推力大小、地形及地层性质,拟定桩长、 锚固深度、桩截面尺寸及桩间距等桩参数。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抗滑桩受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