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源岩测井定量评价方法探讨
第四章 烃烃源岩与盖层测井评价详解
![第四章 烃烃源岩与盖层测井评价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a512fbdba1aa8114531d930.png)
(二)、测井响应及应用 1.自然伽马测井 富含有机质的生油气岩常伴随有高放射性元素,生油
气岩常有较高的自然伽测井值,经常用异常高的自 然伽马测井值来确定生油岩(Beer,1945;Swanson, 1966)。
油田范围内自然伽马与有机质含量
的相互关系表明较高的放射性层常常与
有机质存在相关性。由于铀和有机质之
Ix是总有机质含量的相对量度。
相同深度的岩屑或岩心得到的干酪根、油和气的测量数据相加得到 TOC利用有机质的重量来刻度Ix是可能的。
伽马放射性对固体有机质(干酪根)确实相当敏感, 时差却对气或油相当敏感。
具有低d(GR)和高d(Δt)的层段应含有一些气。 具有高d(GR)和低d(Δt)的层段会含有较多的固体有机质。 中间值应归于油和干酪根的混合地段。
两条重叠曲线中部的数据为R基线和Δt基线 值。
• 以上方法的优点是声波曲线和电阻率曲线对孔 隙度的变化反映很灵敏,一旦确定了给定岩性 的基线,那么孔隙度的变化影响两条曲线的响 应,一条曲线的移动对应另一条曲线的移动, 移动幅度可对比。
(二)、自然伽马-电阻率组合
泥质和泥岩段的自然伽马放射性都高于GRl,可以断定三种类型层段: (1)当孔隙度增加时,不合有机质的泥质和页岩层段电阻率减小; (2)含干酪根页岩段,电阻率随着孔隙度略有变化; (3)含干酪根、油和气的页岩段,电阻率随孔隙度增加。
间 经 验 观 测 有 很 好 的 关 系 (Swanson , 1960) 。 可 用 自 然 伽 马 能 谱 测 井 来 有 效 地 确 定 有 机 质 丰 度 (Supemaw 等 , 1978 ; Fert和Rieke,1980)。
根据自然伽马及其能谱中的铀含量,评价烃源岩的TOC。应用自然 伽马测井评价有机质的经验公式为:
有机质丰度测井评价
![有机质丰度测井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ce91e01fc4ffe473368aba4.png)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测井评价方法一、烃源岩的测井识别正常情况下,有机碳含量越高的岩层(泥页岩)在测井曲线上的异常就越大。
因此,测定异常值就能反算出有机碳含量。
测井曲线对烃源岩的响应主要有:1高GR值:由于烃源岩层一般富含放射性元素,因此,在自然伽马曲线和能谱测井曲线上表现为高异常;2低密度:烃源岩层密度低于其它岩层,在密度曲线上表现为低密度异常;3高声波时差:在声波时差曲线上表现为高声波时差异常;4高电阻率:成熟烃源岩层在电阻率曲线上表现为高异常,原因是其孔隙流体中有液态烃,不易导电,利用这一响应还可以识别烃源岩成熟与否。
声波测井曲线:对于一般陆相盆地来说,烃源岩主要为钙质泥岩、页岩、暗色泥岩等,一般情况下,泥岩的声波时差随其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地层压实程度增加)。
但当地层中含有机质或油气时,由于干酪根(或油气)的声波时差大于岩石骨架声波时差,因此,就会造成地层声波时差增加。
由于声波时差受矿物成分、碳酸盐和粘土含量以及颗粒间压实程度的影响,所以不能单独用声波时差测井来估算烃源岩的有机质含量。
电阻率测井曲线由于泥岩层的导电性较好(岩石骨架及孔隙内地层水均导电),所以在地层剖面上此类地层一般表现为低阻(含钙质地层除外)。
但富含有机质的泥岩层,由于导电性较差的干酪根和油气的出现,其电阻率总是比不含有机质的同样岩性的地层电阻率高。
因此可以利用电阻率作为成熟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指标。
但一些特殊的岩性层段或泥浆侵入等也可能导致电阻率的增大。
因此,也不能单独使用普通电阻率测井来估算烃源岩的有机质含量。
密度测井曲线密度测井测量的是地层的体积密度,包括骨架密度和流体密度。
地层含流体越多,孔隙性就越好。
由于烃源岩(含有机质)的密度小于不含有机质的泥岩密度,同时地层密度的变化对应于有机质丰度的变化,因此密度与有机质含量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
但当重矿物富集时,密度测井就不可能是有机质的可靠指标。
可见,上述任何单一测井方法评价都可能造成误解,而且估测精度也会受到影响。
2011_summer_4-烃源岩石油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2011_summer_4-烃源岩石油地球化学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713510a300a6c30c229f20.png)
的矿物成分。
15. Tissot B,Durand B,Espitalié J 和 Combaz A : “Influence of Nature and Diagenesis of Organic Matter in Formation of Petroleum”,AAPG Bulletin, 58 卷,第 3 期(1974 年 3 月):499-506。
烃源岩基本要素 烃源岩是物理、生化和地质过程
综合作用的结果,最终形成富含碳和
ᄞ࠼ࢅᄟࣅፕᆩ
࡛௬ ߛࡤଉᆶऐዊ
ම ૭ ঌጒ
ٗჁౡڟ ૭
ቕཱི
ิ༹Ă ࡙֘
קओ֫
๋ڹౄۯ
^ 水体中的有机质。溶解状态的有机质可能吸附到粘土颗粒上,然后慢慢沉
到水底。胶状有机质凝成絮状后沉淀。颗粒状有机质会直接落到水底。(根 据Barker的资料修改,参考文献8)。
氢的有机质的细粒沉积岩。烃源岩中 包含的有机质含量和种类在一定程度 上受控于环境和沉积条件。如果环境 条件有助于生物活动,形成大量有机 质,并且沉积条件把生成的有机质集 中起来,而后沉积条件则完好保存积 聚的有机质,那么便可形成源岩[7]。
有机质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生物生产率、沉积矿物特征及水体和 沉积层的氧化作用。生物方面的贡献 从贫氢的木质碎屑到富氢的藻类或细 菌类物质。根据这些成分可能生成多 种有机化合物。
8. Barker C :Organic Geochemistry in Petroleum Exploration。图尔萨 :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 AAPG Course Note Series,第 10 期,1997 年。
烃源岩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
![烃源岩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1edc3160b4e767f5acfcea4.png)
文章编号:100020747(2002)0420050203烃源岩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王贵文1,朱振宇2,朱广宇3(1.石油大学(北京);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3.东南大学)摘要:烃源岩测井评价通过纵向连续的高分辨率测井信息估算地层的有机碳含量,弥补了因取心不足而造成的在区域范围内识别与评价烃源岩的困难,为资源量估算及油气勘探决策提供地质依据。
研究了用Δlg R 、多元统计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根据测井信息识别与评价烃源岩的方法,用这些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台盆区21口井寒武2奥陶系进行烃源岩层段识别与评价,将测井资料处理成果与岩心的有机地化、地质录井资料相互检验,证实所用方法基本满足烃源岩评价的需要。
图6参7(朱振宇摘)关键词: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多元统计;人工神经网络;测井信息;识别中图分类号:P631.811 文献标识码:B 有机碳含量(TOC )是反映岩石有机质丰度最主要的指标。
对岩心、岩屑样品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可获得有机质丰度和转化率等系列参数。
然而,岩心样品有限,分析费用昂贵且费时,特别是岩屑分析结果可能不准确。
利用测井曲线估算地层有机碳含量,既可以克服以上缺点,同时容易得到区域范围的地层有机碳含量数据,为资源量估算及油气勘探决策提供地质依据。
笔者在充分考察前人有关烃源岩测井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与对比Δlg R 法、多元统计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127]的特点,并将这些方法运用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2奥陶系烃源岩的测井分析与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烃源岩的测井响应富含有机碳的烃源岩具有密度低和吸附性强等特征。
假设富含有机碳的烃源岩由岩石骨架、固体有机质和孔隙流体组成,非烃源岩仅由岩石骨架和孔隙流体组成(见图1a ),未成熟烃源岩中的孔隙空间仅被地层水充填(见图1b ),而成熟烃源岩的部分有机质转化为液态烃进入孔隙,其孔隙空间被地层水和液态烃共同充填(见图1c )。
烃源岩评价方法-3
![烃源岩评价方法-3](https://img.taocdn.com/s3/m/37fb680602020740be1e9be5.png)
**地区**组烃源岩喜山期末热演化分布(Ro等值线图)
提纲
一、概述 二、 烃源岩评价标准 三、烃源岩分布 四、烃源岩静态地化特征 五、烃源岩动态地化特征 六、盆地资源潜力分析
六、盆地资源潜力分析
目的:烃源岩各构造时期生烃量有多大?主要生烃区在哪儿?有多少可聚集成藏?资源量多大? 常用方法:盆地类比法、成因发、盆地模拟法 盆地类比法:由已知单元(盆地、凹陷)含油气丰度远景类比求取评价单元油气远景资源量 Q=S×K×a
-1 96 8 .7 -2 00 0
? ? ?
-1 8 0 0 -1 6 8 7 .3 -1 6 0 0 -1 4 0 0 -1 2 0 0
? ? ?
-1 80 0 -1 60 0 -1 40 0 -1 20 0 -1 00 0 -8 0 0 -6 0 0 -4 0 0 -2 0 0 10 0
Y = -3 7 4 6 .1 6 *ln X + 2 2 4 7 5 .9 7
6 3 2 .7 9
1 0 00
A C (u s /m )
深度(m)
1500
200
A C (u s /m )
0
400 600 800 10 0 0 12 0 0 14 0 0 E P3
200 400 600
2000
剥蚀面 ? ? ?
800 10 0 0 12 0 0 14 0 0 1 07 7 N
2500
20 0 40
地层剥蚀厚度恢复 常用方法
是重建沉积埋藏史的重要参数
声波时差法、镜质体反射率(Ro)法和 地层对比法
? ? **井测剥蚀厚度恢复图 3? ? ? ? ? ? ? ?
温度(℃) 60 80 100
煤系烃源岩TOC测井资料评价方法讲解
![煤系烃源岩TOC测井资料评价方法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3dfcd88fd0a79563c1e724a.png)
炭质
泥岩
煤
泥岩
相对含量(%)
91
0.5
8.5
62
7
31
66
2
32
57.5
42.5
100
90.2
3.7
6.1
76.7
4.4
18.9
100
100
79.9
12.3
7.8
100
0
87
13
0
炭质
泥岩
煤
泥岩
累计厚度(m)
445.9
2.94
72.54
8.19
135.96
4.12
102.925
42.14 36.27 65.92 76.075
已发现中下侏罗系水西沟群煤层、碳质泥岩、暗色泥岩为该盆地内油气藏 的主力烃源岩层
井名 柯27井 堡参1井 大步2井 吉深1井
累计
层位
厚度(米)
西山窑组 三工河组 八道湾组 西山窑组 三工河组 八道湾组 西山窑组 三工河组 八道湾组 西山窑组 三工河组 八道湾组
490 117 206 179 31 244 415 53.5 169.5 560.77 106.44 99.89
三、统计法计算有机碳含量
单参数模型建立(相关性不高,最大R2=0.4985 )
lgR与有机碳交会图 100
10
暗色泥岩
煤、碳质泥岩
1
y = 24.337x - 22.167 R2 = 0.5832
y = 5.1651x - 5.8019 R2 = 0.4985
0.1 0.5 1 1.5 2 2.5 3 3.5 4 4.5
1
0.1 150
y = 0.075x - 14.811 R2 = 0.4913
测井方法在评价烃源岩的应用概述
![测井方法在评价烃源岩的应用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1bd1a8de53a580216fcfea8.png)
测井方法在评价烃源岩的应用概述摘要烃源岩是油气生成和成藏的基础,但由于其非均质性和样品的制约,其预测和评价具有一定的困难。
测井信息可以间接地反映出地层的岩性及其流体性质,利用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时差等常规测井曲线对有机质的不同响应,可以建立测井信息与有机质丰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直接获取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等评价参数,从而定性、定量地评价烃源岩。
测井信息自身具有连续性好、纵向分辨率高的特点,依据测井信息得到纵向连续分布的有机碳含量数据,弥补了因分析资料不足而造成在区域范围内识别与评价烃源岩的困难。
本文主要归纳了烃源岩的性质,常用测井方法的测井响应及解释方法以及烃源岩的主要评价参数。
关键词:烃源岩;测井;有机质丰度引言烃源岩是油气藏和输油气系统研究的基础,其质量决定着盆地的勘探潜力,具有良好的油气源岩是沉积盆地形成油气聚集的首要条件。
烃源岩评价的认识是勘探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勘探技术发展及勘探程度的提高,对油气资源评价精度及勘探决策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受构造变动、气候变化、沉积充填等导致的沉积环境变迁的影响,烃源岩及其中有机质的发育、分布存在明显的非均质性。
随着陆相生油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石油勘探的实践,石油地质工作者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暗色泥岩都有生油潜质,也不是所有的烃源岩都是有效的,优质烃源岩对大型油气藏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高油气资源评价精度及勘探决策水平的要求。
而受样品来源和分析经费所限,实验室能够得到的分析数据有限,因此常以有限的样品的平均值来代表整套厚层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值,并以此为据来分析评价某层段烃源岩生烃潜力的大小,确定烃源岩的厚度及体积。
传统的实验分析方法不仅分析费用昂贵,往往样品分析周期也较长,而且忽略烃源岩的非均质性对烃源岩评价的影响,评价结果受分析样品代表性影响较大,掩盖了局部高(低)丰度对与烃源岩评价的影响。
特别在缺少取芯且岩屑又受到污染的情况下,生烃岩的评价将受到严重制约,显然,这难以满足精细评价和勘探的需要。
测井烃源岩评价
![测井烃源岩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4e51ab47f18583d0496459b9.png)
3.体积模型求解有机质体积
ρb=Vkρk+ Vshρsh+ Vsiρsi H = VkHk+ VshHsh+ VsiHsi Vk + Vsh + Vsi = 1 通过解联立方程确定Vk值。
4.多元回归
利用烃源岩TOC分析值与相应的各种测井响应值Δt、GR、b…,先作 单变量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所获得的多元线性 回归方程式可推广到没有取芯井段,计算总有机碳含量。
该方法具有地区性,有一定的优越性,回归效果优于单变量分析。 除 上 述 方 法 外 , 还 可 将 两 个 变 量 组 成 新 的 量 ( 如 Ix = d ( GR ) ·d (Δt)),建立新变量Ix与有机碳含量(TOC)之统计关系等等。
5、碳氧比测井方法计算有机炭含量
Herron(1985)首次利用中子伽马能谱测井尝试直接利用碳氧比(C/O) 测井资料,计算TOC。然而,由于那时该测井技术不够完善,只能点测。因此 方法离实用有很大距离。
一、有机值丰度
第三节 生油岩测井评价
1.用单一测井响应方程求取TOC值
Schmoker(1979)利用美国阿巴拉契亚盆地泥盆系页岩密度测井资料
导出了生油岩的测井响应方程式:
ρb =-1.378Vom + φi (ρi - 2.69) + 2.078;ρi:束缚水密度
非生油岩的测井响应方程式 :
φi ----束缚水孔隙度
泥质分数体积φsh
1.自然伽吗测井及自然伽吗能谱测井
主要与U元素被有机质吸附的原因所造成。
GR=GRsh+φk(GRk-GRsh)
关于烃源岩石油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的探讨
![关于烃源岩石油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8cd57f7bcd126fff6050b12.png)
关于烃源岩石油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的探讨烃源岩是包含有油源岩、气源岩以及油气源岩的一种岩石种类,又被称为生油岩,这是一种能够产生或者已经产生可移动烃类的岩石。
基于此,本文针对烃源岩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并且从不同的分析评价方法入手了解烃源岩的具体本质,为提升对于烃源岩石油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的了解提供有效的参考。
标签:烃源岩;石油;石油地球化学评价在不同的环境下油气生成的机理也会产生差别,主要受到的是沉积相、埋藏史、构造特征等影响。
有关于油气的开采技术不断进步,为油气的勘探以及开发开辟了新的远景区,资源远景区能够帮助石油的开采相关工作获得更好的发展方向。
1 烃源岩基本要素烃源岩作为一种与尤其生成密切相关的岩石,在物理、生化以及地质等综合过程当中都受到了影响,最终形成的细粒沉积岩当中富含碳、氢等有机质。
受到环境的影响,有机质的含量也并不完全相同,生物生产率、沉积矿物以及水体沉积层的氧化都会成为其含量的重要影响要素。
一些高质量的烃源岩,无论是碳酸盐岩还是夜宴都是在厌氧环境下形成的,呈现出层状的特征,并且TOC呈中高水平,其中蕴含的有机质氢碳比大部分会超过1.2。
随着地壳的变动和沉积作用的积累,埋深不断增加,压力以及温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下,有机质热变,会产生干酪根,由于起源存在差别,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如图1所示。
目前在石油勘探等操作的基础之上,就勘探公司钻到的深度来说石油生成过程一般还没有完成,因此从地下采集出来的样本的那个中,岩石样本还有一部分的生油能力,故而可以在实验室当中也可以观测到一定的反应。
2 烃源岩分析方法2.1 基本分析方法在烃源岩石油地球化学评价当中使用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来说,烃源岩内存在的石油化合物如果存在的温度低于干酪根裂解的温度,就会释放出来,通过温度变化,可以开展释放活动当中化合物的观测。
在地球化学师的工作当中可以由此来确定生成石油相对于烃源岩的总体生油潜力比例数值。
在目前,地学家开展烃源岩的生油能力评估,所涉及到的试验方法主要是针对露头岩样、地层岩屑等开展的,从中得到的数值能够成为判断烃源岩有机质的含量以及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M凹陷泥页岩储层有效烃源岩测井评价及应用
![M凹陷泥页岩储层有效烃源岩测井评价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c0ce23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b.png)
M凹陷泥页岩储层有效烃源岩测井评价及应用赫志兵【摘要】泥页岩储层既是生油层也是储集层,具有典型的自生自储特征,有效烃源岩的测井识别及评价是整个泥页岩储层评价的关键一环。
M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E2 sL4)是一套以泥页岩为主的非常规储层,在地球化学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有效烃源岩测井识别方法及参数定量计算方法。
应用该方法对研究区100多口井有效烃源岩进行了测井评价,划分出了单井油气储层的位置,取得了较好效果。
在该基础上,绘制了优质烃源岩的平面分布图,为后续水平井的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
【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年(卷),期】2016(013)029【总页数】6页(P18-23)【关键词】泥页岩储层;测井评价;有效烃源岩;参数定量计算【作者】赫志兵【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东大区,北京 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4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非常规油气逐渐成为国内勘探的重要领域[1~3]。
泥页岩油气藏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许多油田都有分布,部分油田已经进行试探性勘探,并取得了一些效果[4~9]。
在整个泥页岩勘探过程中,测井对泥页岩储层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方法的选取上,与常规储层有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岩性、矿物组分、源岩、物性、含油气性、可压性、地应力等方面[10~21]。
由于泥页岩储层既是生油层也是储集层,具有典型的自生自储特征,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的烃源岩必然是有效烃源岩,同时也是储集层,因此有效烃源岩测井评价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7,12]。
笔者结合M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泥页岩储层特征,应用测井方法对有效烃源岩进行了识别与评价,有效地划分出了油气储层的位置及平面分布范围,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也为泥页岩水平井的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持。
M凹陷是在太古界花岗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和中上元古界碳酸盐岩组成的基底之上发育的中、新生代陆相小凹陷。
对烃源岩评价的几个问题的深入探讨
![对烃源岩评价的几个问题的深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923003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9.png)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NATURAL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13 ·2021年3月 第44卷 第1期0 引言自20世纪法国地球化学家蒂索B.P 等提出“干酪根热降解晚期生油学说”以来[1-2],围绕烃源岩的研究一直是地质工作者分析盆地和区带油气勘探前对烃源岩评价的几个问题的深入探讨石记鹏1,2 赵长毅2 刘海涛2 李传明2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摘 要 烃源岩评价是关系到一个地区有无、有多少油气资源的基础问题,当前烃源岩评价中的一些认识仍欠缺思量:①以有机碳含量表征烃源岩的丰度忽视了烃源岩地质条件下的非均质性问题,烃源岩丰度的研究需考虑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并与测井资料评价(Δlg R )法预测有机碳含量结果对比分析;②对于腐泥型或混合型干酪根的烃源岩,排烃效率高时,生烃损耗较大,剩余有机碳含量参数不宜直接作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指标,需要适当恢复其初始有机碳含量;③各种烃源岩类型评价方法的侧重点不同导致评价结果各异,可以通过不同研究方法相互印证或将干酪根类型数值化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④有机质类型越好的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所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采用有机质多组分显微荧光探针分析技术(FAMM )对有机质成熟度进行校正可以消除抑制作用的影响;上述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使烃源岩评价结果更接近地质实际。
关键词 烃源岩评价 有机质丰度 有机碳含量 测井资料评价法 排烃效率 干酪根类型 镜质体反射率DOI :10.12055/gaskk.issn.1673-3177.2021.01.002Discussion on several problems about source-rock evaluationShi Jipeng 1,2, Zhao Changyi 2, Liu Haitao 2, and Li Chuanming 2(1.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2. 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Beijing100083, China)Abstract: To evaluate source rock is a basic issue related to the existence and volume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one area.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understandings from current source-rock evaluation, which are lack of sufficient thinking. These include that (1) when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is used to characterize source-rock abundance, the source-rock heterogeneity under geological conditions is neglected. Therefore, to study the abundance,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carry out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the TOC value predicted by means of well-logging data evaluation method (Δlg R ); (2) for source rocks with type I or type II, their hydrocarbon-generating loss is greater when high efficiency of hydrocarbon expulsion. In this case, one parameter of remaining TOC shall not be directly taken as an organic abundance index of source rock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recover its initial TOC appropriately; (3) with different preference, each methods to evaluate source-rock type may bring about various results. And 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 by virtue of the mutual confirmation of different methods 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kerogen types; and (4) for some source rocks with better organic-matter type, the vitrinite reflectance is inhibited more. And this inhibition effect can be eliminated by applying organic multi-composition microfluorescence probe analysis (FAMM) to correcting the organic maturity (Ro). In general, to study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source-rock evaluation results closer to true geological conditions. Keywords: Source-rock evaluation; Organic abundanc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Well-logging data evaluation method; Kerogen type; Vitrinite reflectance景的一项重要工作。
烃源岩综合评价
![烃源岩综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248b7300b4c2e3f57276358.png)
作业一烃源岩综合评价1、根据所给某钻井地层剖面(图1),确定烃源岩的层位(段);自然伽马测井原理:曲线是测量地层放射性的测井曲线,地层中的泥质含量越高曲线的值越高,岩石的颗粒越细,说明沉积时水体的环境就越安静,水体动荡幅度小,有机质就越容易保存;而在砂岩中,由于水体动荡水中含氧量高,有机质会被氧化,保存下来的就少。
据钻井剖面图在一、三、五段中自然伽马相对呈高值,视电阻率呈低值,因此烃源岩层主要位于一、三、五段,其它层段含有很少的烃源岩,可以忽略不计。
2、统计各层段烃源岩的厚度;第一层的烃源岩厚度约为12m,第三层的烃源岩厚度约为30m,第五段烃源岩厚度约为30m。
3、根据所给地球化学分析数据(表1),确定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C:有机质成熟度:通过镜质体反射率Ro求得4、根据已有资料,计算各层段烃源岩的生烃强度;由于题中未给出烃源岩的面积和厚度因此只能计算单位体积的烃源岩生烃5、烃源岩综合评价由以上可知有机质为Ⅲ型干酪根,为腐殖型有机质。
Ⅲ型干酪根在生成烃类时主要是产气。
干酪根成熟度大都在成熟阶段,只有一个在高成熟阶段,说明此烃源岩已经生成过原油,但还有一定的生油潜力。
单位体积生烃强度以须一段、须三段、须五段较大,而须二段、须四段、须六段的单位体积生烃强度较前面三段小,说明在生油潜力方面前面三段较好,后面两段的生烃潜力较前面三段更差一些。
据岩性柱状图可知一、三、五段的烃源岩的厚度较大,而二、四、六段的厚度较小,说明一、三、五段的总的有机质含量更高,最后生成的烃类也更多。
二、四、六段烃源岩的生烃量要比一、三、五段少得多,但还是有一定的烃类生成。
总体来说须一段、须三段、须五段是较好的烃源岩,须二段、须四段、须六段较差一些。
08第八章 测井烃源岩识别-1
![08第八章 测井烃源岩识别-1](https://img.taocdn.com/s3/m/c55757d433d4b14e852468e0.png)
GR
AC
2 .0 1 .8 1 .6 1 .4 1 .2
T Z 1 0 3 井 T O C 和 R t的 拟 合 关 系 (N = 1 2 R = -0 .5 3 )
2 .0 1 .8 1 .6 1 .4 1 .2
TZ103井 T O C 和DEN的 拟 合关 系 (N = 1 2 R = -0 .6 3 3 )
TZ50 井 TO C 和 Rt 的 拟 合 关 系 (N=14 R=-0.1299)
1.2
1.2
1.0
1.0
T O C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0.8
TOC
0.8
0.6
0.6
0.4
0.4
0.2
Rt
0.2 2.54
2.56
2.58
2.60
2.62
2.64
2.66
2.68
1.2
1.2
1.0
1.0
TOC
TOC
0.8
0.8
0.6
0.6
0.4
0.4
0.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0.2 50
1.4
51
52
53
54
55
56
57
GR
1.4
T Z50 井 T O C 和 D EN 的 拟 合 系 关 (N =14 R =-0.536)
AC
He4井单因素方法: TOC=0.05191+0.02526GR
和4井测井烃源岩TOC含量计算成果图
和4井测井烃源岩TOC含量计算成果图
TZ50井测井烃源岩TOC含量计算成果图
专题一:烃源岩分布预测和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
![专题一:烃源岩分布预测和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5cca31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2.png)
专题一:烃源岩分布预测和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专题一:烃源岩分布预测和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油气资源量的大小(储量)—是进行勘探决策分析和勘探规划计划编制的基础和科学依据!烃源岩—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
是生成油气的物质基础,烃源岩的质量和体积决定了生成油气的多少!1.无井条件烃源岩分布预测①有井约束地震相②有井约束层序分析③有井约束地震反演④综合研究2.判别源岩的最小有机碳含量下限标准:泥岩的有机碳≥0.5% 碳酸盐岩的有机碳≥0.3% 作为生油岩标准的最小有机碳下限值不能应用于成熟度高的地区。
高成熟区目前所测得的有机碳只能反应有机质的残余数量,原始数量可能是它的两倍以上。
存在的问题①理论上没有考虑有机碳的组成比例;(不同类型的有机质,生油岩干酪根中的有效碳含量不同:)★没有考虑母质的转化程度;★没有定量考虑母质类型;★没有考虑排烃条件。
②实践上★有些煤的有机碳丰度高,但不是有效的烃源岩;★有些泥岩的有机碳低,但却是好的烃源岩(如柴达木盆地第三系)。
2.用氯仿沥青“A”等残留烃指标评价源岩品质(1)理论依据源岩排烃效率非常低(一般〈5%),源岩中目前残留烃量基本代表了原始的生烃量●反应了残烃的指标;●反应了源岩生烃能力和残留烃能力的变化规律;●反应了有机质的转化率。
(2)实际情况★在生烃量相同的情况下,氯仿沥青“A”、热解参数“S1”以及总烃含量“HC”数值越大,意味源岩排出的烃量越小;★煤、欠压实地层中的“A”偏高并不意味源岩的生烃量大,而是表明源岩的排烃条件差3.有效烃源岩的判识二、有关烃源岩的几个术语和烃源岩评价标准1.烃源岩(生油岩或母岩)—通常把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称为生油(气)岩,由生油(气)岩组成的地层为生油(气)层。
有效烃源岩是指对油气藏形成作出过直接或间接贡献的烃源岩。
预测有效烃源岩分布发育对于评价资源潜力和油气藏分布具有现实意义。
优质烃源岩(excellent source rock)—有机碳含量大于3%的烃源岩作为优质烃源岩。
利用测井方法定量评价大冷断陷烃源岩有机碳含量
![利用测井方法定量评价大冷断陷烃源岩有机碳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d89b5128e518964bcf847cdb.png)
技术创新19利用测并方法定量评价六冷断陷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徐百祥本文以烃源岩测丼响应特征为基础,开展了大冷断陷九 佛堂组烃源岩有机碳测井评价研究,建立了 TOC-Alog 和T〇C-A lo g1^_模型。
结果发现,这两个模型具有高 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达0.91和0.79,表明建立的评价 模型比较可靠。
由于岩心取心分析的各种弊端,应用化学分析方法评价烃源岩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烃源岩在测井曲线上响应特性明显,据此建立有机碳含量与测井响应的定量关系,以获得沿井轴连续分布的有机碳含量信息[1<。
本文研究建立了松南地区大冷断陷九佛堂组烃源岩的有机碳测井评价模型,为该区烃源岩系统 潇提供了依据。
1地质概况大冷断陷是松辽盆地南部的一个白垩纪改造型小盆地,呈 北北东向展布,面积约412 km2。
中生界自下而上主要发育了义 县组火山岩地层,九佛堂组、沙海组湖相沉积及阜新组水陆过渡相沉积;其上不整合于第四系。
2011年以来,该断陷先后钻探了三口井,均钻至义县组。
钻井证实九佛堂组岩性主要为暗 色泥岩夹粉砂岩和碳质泥岩。
其中,烃源岩以厚层灰黑色、黑 色泥岩,黑色碳质泥岩为主,层状或块状构造,多见生物化石 及碎片。
这些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富,部分井段暗色泥岩有机碳 含量在4.06%〜9.78%之间,属于优质烃源岩。
2烃源岩测井定量评价研究区九佛堂组烃源岩在测井曲线上表现出明显的低密 度、高声波时差、高中子孔隙度、高GR、高电阻率的“四高一图1大冷1井九佛堂组烃源岩AlogR分析和TOC计算A lo g R分析一般采用三孔隙度测井曲线(声波、密度、中子孔隙度)与电阻率曲线(L L D)重叠计算。
应选择准确反映 原状地层岩性、烃源岩响应最显著的测井曲线与电阻率曲线进行重叠。
对比发现,研究区九佛堂组烃源岩的GR、DEN与R t曲线重 叠关系较好,测井特征突出。
因此主要应用GR-Rt^DDEN-Rt重 叠,建立A lo gR-TOC关系模型。
测井资料评价页岩气生烃条件原理综述
![测井资料评价页岩气生烃条件原理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17b0f1716fc700abb68fc52.png)
测井资料评价页岩气生烃条件原理综述摘要:通过收集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建立用测井信息评价页岩气的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的技术,可弥补地化实验资料缺乏的不足,而且简单易行、经济实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测井技术有机质丰度烃源岩评价1. 概述页岩气具有自生自储的特点,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烃源岩。
页岩气的评价需要从很多方面进行,如: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有机质类型、埋深和厚度等。
本文仅针对页岩气的生烃物质基础进行评价,即对页岩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和类型进行评价。
测井资料用来评价页岩气的理论依据是页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使其具有不同于其他岩石特征的地球物理属性。
理论假设页岩气烃源岩由岩石骨架、固体有机质和充填孔隙的流体三部分组成,而非页岩气烃源岩仅由岩石骨架和充填孔隙的流体两部分组成,成熟页岩气烃源岩则由岩石骨架、固体有机质和充填孔隙的流体组成。
测井曲线对这三种组成表现的不同响应是利用测井曲线识别和评价烃源岩的基础。
2. 测井资料评价页岩原理具有生烃能力的页岩的测井响应特征和烃源岩的测井响应特征一致,根据其测井响应特征有以下几类。
2.1 密度测井响应特征密度测井测量的是地层的体积密度,包括骨架密度和流体密度。
地层含流体越多,孔隙性就越好。
由于具有生烃能力的页岩(含有机质)的密度小于不含有机质的页岩密度,同时地层密度的变化对应于有机质丰度的变化,因此密度与有机质含量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
通常,泥质密度大于干酪根密度,因此干酪根含量引起页岩密度减小。
烃源岩密度测井响应特征是:(1)式中,、和(单位:)分别为烃源岩、泥质和干酪根的密度值。
但当重矿物富集时,密度测井就不可能是有机质的可靠指标。
2.2 岩性测井响应特征岩性测井是探测井内岩石体积光电吸收指数的变化。
烃源岩岩性测井响应特征是:U=Ush - Vk(Ush - Uk)(2)式中,U、Ush和Uk(单位:)分别为烃源岩、泥质和干酪根的体积光电吸收指数。
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测井响应特征与定量预测模型——以珠江口盆地文昌组烃源岩为例
![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测井响应特征与定量预测模型——以珠江口盆地文昌组烃源岩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a1885e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3.png)
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测井响应特征与定量预测模型——以珠江口盆地文昌组烃源岩为例徐思煌;朱义清【摘要】利用测井资料评价烃源岩,能够弥补烃源岩取心少、实测样品分布不连续的不足.富含有机质的烃源岩在测并上具有电阻率高,中子孔隙度高、声波时差高、伽马高、密度低等基本特征.测井资料不仅可用来定性识别烃源岩,而且还能定量预测有机碳含量.近半世纪不断探索出的预测模型,可概括为定性识别模型、单参数等效体积模型、双参数交汇图半定量模型、多元回归模型、测井曲线叠合模型(即△logR技术)、模糊数学模型6种类型.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及番禺4洼文昌组烃源岩实测有机碳含量与同井段电阻率、中子、声波、伽马和密度等测井参数之间的相关程度比较均衡,因此由这5种测井参数构成的五元回归方程代表着最佳定量预测模型.对番禺4洼一口井文昌组进行了全井段有机碳含量预测,经岩性描述、实测有机碳含量检验,认为预测效果良好.【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0(032)003【总页数】7页(P290-295,300)【关键词】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测井响应;预测模型;惠州凹陷;珠江口盆地【作者】徐思煌;朱义清【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13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是含油气盆地中生烃研究和资源评价必需的一项基础参数。
在可获取烃源岩样品的情况下,通过实验直接测定有机碳含量。
然而,受采样条件限制,合适的烃源岩样品常常数量有限、分布局限;再加上测试费用的因素,直接测定的有机碳含量资料无论数量上还是分布上通常都难于满足研究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充分地利用纵向连续、广泛分布的测井资料来评价烃源岩有机碳含量。
研究表明,多种测井参数与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响应关系,根据这些响应关系建立起合理的定量预测模型,可以实现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的有效定量预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