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社会工作案例分析及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社会工作案例
姓名:
学号:
一、案例简介
(二)背景资料:
小琳高中毕业与高中同学李铭相恋,一起外出打工,4年后奉子成婚。对于结婚,李铭家人不是很赞成,特别是婆婆觉得小琳是个作风不正派的女人,一直对她这个儿媳挑三拣四的,甚至还对外宣扬自己儿子是出于同情才和她结婚的。
结婚后,小琳在家待产,丈夫仍在外打工。怀孕期间,婆婆虽然仍没有好脸色看,但至少也算是照顾小琳,不让她干体力活,饭菜也比较丰盛。
后来小琳生了个女儿,婆婆的态度立马改变。成天骂小琳肚子不争气,伺候了这么长时间居然生了个女儿,不能给李家续香火。小琳坐月子,婆婆再也不照顾小琳了,即使帮忙照顾女儿也不愿意,给孩子搞卫生、洗换衣服以及喂奶等等都是小琳一个人在做。小琳很委屈,打电话给丈夫诉苦。有一次被婆婆听见了,说小琳挑拨他们母子间的感情,打了小琳一巴掌。从此,小琳对婆婆又是恨又是怕,每天战战兢兢的过日子,深怕自己哪里又被挑出毛病来,连女儿也跟着遭殃。
小琳的老公李铭,是个老实厚道的男人,对小琳倒也还不错,辛苦挣来的钱也都交给小琳保管,从来不出去花天酒地。丈夫很少回家,一年到头最多回家过年,有时忙的连过年也回不了家。丈夫似乎不是很了解自己的母亲,总还以为小琳嘴上不说就说明家里还挺和谐的。上次小琳打电话过来,李铭听到了电话那头母亲和妻子的争执,找机会问妻子,才知道自己母亲对妻子这么苛刻。于是李铭请假回了一次家,想去看看妻子和女儿,也请求母亲帮助自己好好照顾妻子。但是婆婆很精明,在儿子面前表现的很好,就好像自己一直把儿媳当女儿一样看待,但儿子一走,婆婆立马又变得冷漠无情,还狠狠指责小琳居然这么狠毒,用儿子来压自己,还说别以为有李铭给小琳撑腰就不能拿小琳怎么样,好歹儿子是她生的,总归得听她的!
小琳坐完月子,觉得身体还有些虚弱,想多在家休养一段时间。可是婆婆就开始骂小琳好吃懒做,成天在村子里说小琳不孝顺,就知道在家偷懒,也不出去工作,也不帮忙干家务。没办法,小琳只好去谋点活干,后来在镇上开了家小服装店,虽然起早贪黑,但生意倒也不错,遇上假日,一天的利润有好几百,就算平日,一天也有将近百来块的净收入。由于婆婆不愿照顾女儿,所以小琳只好每天抱着孩子打理生意。
小琳的公公根本不管家里的事,只知道每天出去打麻将和喝酒。打麻将一旦输钱了就会很凶,而且只要输钱了,肯定是喝的醉醺醺的回来,有时还要砸家里的东西,甚至打人。有一次公公把小琳做的菜打翻了,小琳埋怨了一句,就被公公推倒在地。而且最近公公输钱的频率很高,每次都回家闹。而婆婆都会要求小琳把今天赚来的钱给公公第二天打麻将用。一开始小琳也给过公公几次,小琳觉
得反正是一家人,经济上也不能分的一清二楚的,再说孝敬一下公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后来次数多了,公公和婆婆把这当成了一种习惯,好像小琳开店挣来的钱就应该用来让公公去赌博。后来小琳跟婆婆说不能总这样下去,女儿长大了需要上幼儿园,上小学,自己总要攒些钱的。婆婆就说小琳小气,不孝顺,说儿子赚的钱全由小琳保管着还不够,拿点小钱出来赡养老人都不愿意,再说一个丫头,又不是男孩,花那么多钱上幼儿园干什么,让她自己在家呆着好了,等到了开学年龄再上小学就行了。小琳觉得很委屈,丈夫在外面打工虽然挣的钱比自己开服装店要多,但是小琳自己也曾过过打工生涯,外面不比农村,生活成本很高,所以小琳总让丈夫多留点钱在身边,以防有个急用。所以这样一来,丈夫给自己的钱也不是很多,再说生孩子的时候没让婆婆出一分钱,用的全是夫妻俩的积蓄,孩子出生后又花费不少吃穿用的钱,到现在,积蓄也所剩无几了。更让小琳伤心的是婆婆居然这么重男轻女,虽说是个女孩,但好歹也是婆婆的孙女啊,居然狠心到连幼儿园都不给她读。可是婆婆却放狠话说如果小琳不把钱拿出来,就要把她从这个家里赶出去,李家不要这么斤斤计较不孝顺的儿媳。
正当小琳和婆婆僵持不下的时候,小琳的娘家传出了噩耗,小琳的妈妈查出了乳腺癌。小琳家里有个还在上大学的弟弟,家里的收入只靠爸妈做小买卖,生活也只是勉强糊口。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实在没钱治病,家里向小琳求救。小琳想把自己和丈夫这些年的6万块积蓄拿出来先给母亲治病用,但是婆婆坚决反对。她认为小琳是李家的人,这6万块钱是李家共同的,不是小琳一个人的,把全部钱都拿去给小琳妈妈治病,那万一自己家里有个急用怎么办。小琳和丈夫商量,丈夫也同意先拿钱救急,但是婆婆却说这钱要是敢拿出去,就和儿子断绝关系。婆婆还以死相逼,从小琳手上拿走了存折。
一边亲生母亲急需钱来动手术,一边却是婆婆的威逼,小琳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二、案例分析与诊断(一)对案中人分析
(二)从社工介入角度诊断问题
这出家庭的悲剧,在中国传统的农村中出现的几率很高。在传统农村,小琳婆婆这一代人受教育程度不高、观念守旧、对孝道的扭曲理解以及重男轻女思想导致她们可能会对儿媳要求过高甚至苛刻,导致家庭婆媳关系处理不好,从而使整个家庭失去和谐的氛围。并且农村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街头巷尾都是熟人,每个人都对别家的生活感兴趣,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样一来,每个做婆婆的女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听话贤惠又能挣钱又能生孙子的儿媳,拥有这样一个儿媳,自己在同类人群中就比较有面子,有威望,相反,谁家的儿媳如果比较强势,就会被认为是婆婆无能,被儿媳骑到头上来。
小琳的婆婆集农村婆婆的“典型特点”于一身。她不能容忍儿媳的奉子成婚,认为儿媳不守妇道;不能接受小琳生了一个女儿,因此对刚生产完的儿媳不加理睬,也对孙女不闻不问,甚至认为不必花钱上幼儿园;认为儿媳存钱为自己打算就是不尽孝道;没有人情味,不把儿媳的娘家人当做自己人看待,连儿媳出自己的钱帮助都不允许。
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根源在于她们这代人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没有良好的模仿榜样,她们视自己的儿子为一切,认为儿子娶了老婆忘了娘,认为是儿媳把儿子的爱夺走了,所以十分敌视儿媳,如果儿媳对自己马首是瞻,百依百顺还好,要有一点反对,就会认为是和自己对着干,不孝顺。
这种思想的存在,不是小琳婆婆单个人的现象,而是在很多农村婆婆中都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说有这种困扰的可能不仅仅是小琳一个人。因此,如果能从婆婆群体入手,让她们一同探讨这些她们所谓的治家方案到底是不是真的利大于弊,是否有更好的思想方法可以治理家庭,如果农村中有谁家的婆媳关系像母女关系那么融洽,又是怎么做到的,有怎样的经验等待。再结合儿媳们探讨与婆婆相处的关键之处,有什么方面是大家普遍存在的误区,又有什么方面是大家的共识等等,如果大家可以坐下来好好沟通,相信婆婆的思想与信念,儿媳的态度与立场,都会有所改进,这样一来,对促进整个家庭的和谐发展是有极大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