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解洪香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幼儿园
【提要】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幼儿教育领域呈现出一个新的趋势,即: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
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时代的要求,3—6岁幼儿时期就着手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术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中常见的美术活动形式,其中活动具有操作性,宽松自由与特点,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该文阐述了:在美术区域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提供丰富的美术欣赏素材,组织幼儿开展多样的美术实践活动,并尝试改变传统的美术评价模式。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美术活动;创造力;创造性环境
幼儿的思维很少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因此,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要比大人丰富活跃的多。
因此,在幼儿期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和正确培养将会大大增强他们的创造力。
美术——是幼儿喜爱的一项活动,它不仅作为培养幼儿美感和审美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赋予了幼儿更多实践和创造的机会,美术活动以它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成为幼儿喜欢的“游戏”之一,他们在涂涂抹抹、做做玩玩、折折叠叠、拼拼粘粘等自由活动中进行实现自我,自我探索,并逐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其实质是创造性的活动。
通过这项创造性的活动我们可以培育和发展幼儿潜在的创造力,那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一、激发幼儿创造的内在动力
(一)美术活动多样有趣
为了让小班幼儿学画短竖线,我设计了“下雨了”的活动。
先组织孩子们在玩中观察、触摸,让幼儿添上几笔,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再如:给幼儿一个图形,让幼儿通过想象将他们拼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或给幼儿一个图形启发幼儿变画出各种丰富而又新奇的画。
如:幼儿可根据半圆变化出“帽子”“西瓜”“雨伞”“降落伞”“金鱼”“老鼠”从而变得生动而有创造性。
珍视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
孩子从生下来起就有着各自不同的兴趣和气质。
并随着年龄的变化越来越广泛,兴趣是一个人在未来有所成就的“先兆”作为教育者如果只按照成人的希望,而不是从孩子的现状出发对孩子实施教育,很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
而且还容易抹杀孩子的个性。
即使同样上画画很好的孩子,也有不同的偏好。
因此,我们还要注意针对个性因材施教。
(二)鼓励幼儿自由创造
1、尊重幼儿、理解幼儿。
例如:在幼儿教育中“求异”被上升为教育目的,幼儿从事任何一项活动,教师都要求做到和别人不一样,因为创造性的本质就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
但有些教师喜欢幼儿规规距距,做顺从听话的“乖”孩子,不喜欢“淘气”的孩子,实际上“淘气”是幼儿喜欢探索的心理特点在行为上的反映,幼儿淘气一般是由于他们的好奇心理,喜欢探索,但这往往会给教师带来一些“麻烦”,特别是有领导听课时,更认为他们是一些捣蛋包,而把他们提前教育一番。
但从幼儿的发展来看,淘气是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及创造力在探索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表现。
因此,教师要树立新观念、正确看待幼儿,给予淘气幼儿理解和宽容,以保持和支持幼儿的创造力正常发展,而且对待幼儿创造力表现还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2、赏识教育。
使其自由想象不受防碍,允许幼儿自由表达其观念,并付注与实践。
教师要正确对待幼儿不同寻常的提问和想法,肯定其想法的价值,以和蔼的态度为幼儿创造一个温馨的气氛,让每位幼儿都有从自己的创造中得到正面反馈的机会,使其自信心得到增强。
如在一次绘画“大树”中,一位小朋友没有将树叶的颜色按老师的要求画成绿色,而是画成了黄色和红色,我没有马上呵斥、制止他,而是问:“你为什么画黄叶子和红叶子,而不是绿叶子呢?”他说:“秋天树叶变黄了、变红了”,原来他是在画秋天的大树。
总之教师多给幼儿一些自由度,允许幼儿依据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方法做他想做的事,使幼儿的创造兴趣和热情得到充分发挥。
二、教给幼儿一定的基本方法
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不是把他们培养成艺术家,而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手段,因此指导幼儿绘画和美术创作时只求其意不能严求其形,更不要为幼儿限定框框,让他们画其所想,画其所爱,这样才能使幼儿乐于创作并把创作认为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一)利用主题画
在教学中,我常确定一个主题,只教幼儿主题构造,幼儿掌握画法后便自由发挥想象,尽自己的所能进行创造了,如在指导幼儿画《大树》时,重点是孩子画出未来大树的样子,至于是什么样子,要幼儿独立思考,自由发挥想象,结果幼儿都能紧扣主题展开想象,每幅画表现的内容都不一样,其中一位幼儿画的树枝弯弯曲曲,记得当时,小朋友都笑他,这时我赶紧说,萌萌他画的是个带电的树,听我这么一说,他一下象来了灵感一样说:“对,带电的树,要是大灰狼来吃小白兔了,它躲在树背后,带电的树就会把大灰狼电死;还有要是我和爸爸出去玩,手机没电了,就可以用它充电……。
(二)改变教学方法并适时介入
如手工活动剪《窗花》我提供给幼儿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各色彩纸,教师只教给他们基本折叠方法和用剪刀的注意事项,其余空间留给幼儿自己动手折叠、思考、探索,由于多留了创造余地,所以每个幼儿的方法都不一样,有的对角折、剪,有的对边折,结果幼儿都剪出了各种各样图案的窗花,当我们把窗花贴在活动室的窗子上时,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把教室装点得这样漂亮,高兴极了。
他们从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创造的热情,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又如在纸工活动“有趣的圆”中,教师先让幼儿自己探索剪圆形的方法,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有的用笔画好圆形再剪,有的用瓶子、玩具等剪圆形,还有的先折叠再剪圆形,教师不作任何评价,让幼儿自己比较,看看哪种方法最好。
幼儿通过自己操作、发现、比较、探索出最佳的剪圆方法,使每个幼儿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剪好圆形后,再让幼儿动手试一试,圆形可以变成什么,每个幼儿都积极开动脑筋,探索欲望强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独立思考、独立动手操作,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激发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提供创造性的物质活动环境
(一)大自然是幼儿创造的财富
记得一次春游后,我布置幼儿画命题画“春天”。
先启发幼儿谈谈各人在春游中的所见所闻和春游后的感受,这时孩子们忽然像找到了共同话题,各自畅所欲言,有的二人一组,有的三四个人一组,这时连平时不爱表达的小朋友都能容于其中。
孩子全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这时,再要求幼儿用丰富的色彩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春景画出来,结果有的画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和碧绿的小草;有的画了刚发芽的柳树和引吭高歌的小鸟;有的画了在草地上奔跑着放风筝的小朋友;有的画了清清的小河中小蝌蚪找青蛙妈妈,并且还有的画了青蛙妈妈正给一群小蝌蚪讲故事呢!虽然这一幅幅的画面内容各异,色调不一,却都洋溢着浓郁的春天的气息。
通过这些审美情景的体验,引起幼儿情趣上的兴奋,对美好事物产生敏锐的感知,发现美的特征,从而激发了他们创作的动机。
另外,活动中教师应遵循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来开发和引导他们的潜能美感和创造性,在引导他们的潜能美感和创造性的同时,应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从而激发幼儿喜欢去创造,即而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二)利用每一个活动区
一次活动后,两个幼儿负责收拾颜料,可好久没回来,我出去一看,原来正用颜料在走廊瓷砖上“挥洒作画”呢!他发现我时下意识地把手藏在背后,感到恐慌和不安,我敏锐的觉察到孩子的创造性,不但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宣布以后这个走廊从今以后就是我们班的“自由墙”了。
另外,还可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竞争意识。
后来我让孩子们分组,接龙绘画(启发幼儿根据已知画面分析、想像、读画。
如提供图形“”让小组成员依次接画,每人只能添一笔。
)第一个小朋友画了一个三角形,但不知道再画什么了,这时,我启发幼儿,三角形能变成什么?一个反应灵敏的幼儿就在三角
形里添上了眼睛,画上了美丽的斑纹、鱼鳍、尾巴,一条美丽的热带鱼就完了。
接着,另外一个小朋友又画出了美丽的海藻,最后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又画出了鲸鱼、水母、螃蟹等水中动物。
一幅美丽的“海底世界”完成了。
可见,“自由墙”为幼儿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了良好发展。
(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
幼儿的求异创造离不开物质材料,只有丰富多彩难易适度的材料才能保证幼儿活动的质量。
我在提供材料上,吸引幼儿共同搜集,因为幼儿自己搜集的材料更易引发幼儿的创造。
老师提供的材料不能过分精细和复杂,应使幼儿不用太复杂的技巧就可以获得满足感,材料要富有变化性能吸引幼儿更多的直接参与活动,颜色鲜亮、小巧、易折、形状易引发想象的材料很受幼儿欢迎。
总之,在材料提供上大至纸箱,小至纽扣、绿豆,但凡是就要丢进垃圾筒的干净废品都要考虑是否可以进幼儿的“百宝箱”。
这些材料都会让幼儿感到如获至宝,均可成为触发幼儿创造灵感的触点。
四、使用新的评价模式
(一)评价指标的具体化是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
教师把握好评价尺度,注重幼儿的创造过程。
评价是美术区域活动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不能用评价艺术作品的眼光去严格评价幼儿的作品,老师还要注意面向全体,给每个幼儿机会,使孩子的创造火花都得到展现,获得成功感。
讲评时,一个平时沉默寡语的孩子手拿自己的作品(糖盒、烟盒、饼干盒简单的粘贴在一起),目光里满含着期待。
面对其他孩子举得高高的精美创意品,我有点漠视其作品,可又不忍回避孩子期待的目光,于是请他介绍自己的房间,而那个扁平的烟盒是家里的大阳台,孩子还说多晒太阳身体才会健康。
这么不起眼的组合却被孩子说的如此美好,我及时的报以这个孩子热烈掌声,共同为这幢房子取名为“阳光别墅”。
我想:这不就是孩子的创造思维吗?我庆幸刚才没有漠然视之。
所以,我们评价的目的不是将幼儿分成等级或追求某种成果,而是看活动过程中有无童趣,有无创造思维的闪光点。
(二)倾听和了解孩子的创造意图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有一次,在美术活动中,有个幼儿在临摹完教师的范画后,他又在画的旁边加了一团黑色,交作业时,我一看生气了,本来画得还可以,可偏偏却在一边加了一团黑色,便问道:“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孩子当时也害怕了,支支唔唔地答道:“是小朋友的影子。
”“谁叫你画的,没看见老师就画了一个小朋友吗?”孩子看看黑板上的画,再看看老师严肃的脸,呆呆地点了点头。
忽然,从孩子的眼神中,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感觉。
晚上回到家,闲着没事随手翻阅了一本幼教杂志,一篇“内容为教育者一定要树立起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创造型教师……”。
深深吸引了我,是啊,我们天天喊着:“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口号,却错误地扼杀了孩子创造力表现的机会,今天来说,这团黑色对这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珍贵,是他经过了想象,独自创造出来的,是他创造力的表现。
完美的模仿毕竟是模仿,有缺陷的创造终究还是创造。
(三)有情趣的角色评价
巧妙地利用一些富有情趣的角色来进行评价,可以提高评价的效果,使评价更体现具体性、针对性,也使幼儿感受到来自评价的生动有趣。
如,幼儿在画春天的花时,教师可以借助蝴蝶的教具来评价。
开始时教师可以很自然地提醒幼儿:“蝴蝶要来采花粉了,看看蝴蝶想停留在哪朵花上?请把你们画的花展示出来吧!”教师事先准备一些蝴蝶的小贴纸或一枝彩笔,将蝴蝶的贴纸顺手粘在或用彩笔画在幼儿作品的相应位置上,并配以具体精练的口头评价:“这朵花的颜色好鲜艳,我要停在这里。
”“这朵花的花瓣细细长长的很少见,很特别,我想停在这花瓣上。
”
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关注着幼儿已有的和潜在的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现有水平和实际情况,不断地给予即时评价和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而不只是以某一次观察或最终的评价结果来判断幼儿的发展状况。
只有这样,幼儿的巨大创造潜能才能释放出来,才能更大胆地去感受、表达和表现作品。
实践证明,美术活动富有表现力和生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是我们培养幼儿综合素质十分有效的途径,通过美术活动能够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其审美能力,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深信只要教师了解处于特殊年龄阶段的幼儿的特殊性及其创造力的特点,确立幼儿创造观,认识到他们所画出的每一笔,都可能是创造力的萌芽,从幼儿的角度去理解创造,真正将幼儿的创造力从形式上的培养转为实质的培养。
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让孩子自由地、无拘束地展开想像的翅膀,他们会充分发挥和展示他们的智慧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