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正确的集气管压力
2023年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

2023年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一、背景介绍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煤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被广泛使用。
然而,煤气的高压输送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障煤气的安全输送和使用,2023年特制定了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以规范和统一煤气管道系统运行。
二、集气管压力的管理规定1. 基本要求(1)集气管压力应根据煤气输送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控制,保证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集气管压力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煤气输送和使用的正常运行。
2. 管理措施(1)集气管压力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集气管道的压力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压力调整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压力的调整,确保集气管道内的压力始终在安全范围内。
(3)压力报警装置:在集气管道上设置压力报警装置,一旦出现压力异常,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4)定期检查维护:按照规定对集气管道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
三、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1. 基本要求(1)煤气中含氧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煤气的纯度和安全使用。
(2)煤气中含氧量的监测应准确、可靠,确保监测数据的可信度。
2. 管理措施(1)氧含量监测:在煤气输送过程中设置氧含量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煤气中的氧含量,确保氧含量在合理范围内。
(2)煤气净化设备:在煤气输送过程中设置净化设备,减少煤气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保证煤气的纯净度和安全性。
(3)定期检查维护:按照规定对煤气净化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相关处罚措施1. 针对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不符合规定的情况,相关责任单位将被处以罚款并要求整改。
2. 对于导致严重事故发生的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问题,相关责任单位将被要求停产整顿,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培训和宣传工作1. 开展定期的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对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管理规定的认知和理解。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模版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工业生产过程中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安全管理,保障生产设备正常运行,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工业企业中涉及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管理的所有相关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四条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做好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和监控工作,确保生产设备和工人的安全。
第二章集气管压力管理规定第五条集气管压力的设定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调整。
第六条集气管压力设定值应经过认真计算和确定,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
第七条集气管压力设定值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和处理。
第八条集气管压力管理应进行定期检查和巡视,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同时,应建立相应的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九条集气管压力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提升技能和管理水平。
第十条集气管压力管理应记录压力变化情况和相关操作记录,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第三章煤气中含氧量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生产设备应定期检测煤气中含氧量,确保生产过程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煤气中含氧量检测设备应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三条煤气中含氧量管理应建立相应的限值,超过限值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煤气中含氧量管理应建立相关的记录和档案,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
第十五条煤气中含氧量管理人员应定期培训和学习,提升技能和管理水平。
第十六条煤气中含氧量管理应建立相应的备份和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
第四章罚则第十七条对于违反本规定的相关单位和人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十八条对于严重违反本规定,导致人员伤亡或者设备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九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条对于本规定未做明确规定的情况,可以参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以确保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一、集气管压力管理规定1. 设定合理的集气管压力范围:根据设备和生产工艺的特点,设定合理的集气管压力范围。
一般来说,集气管压力的设定应考虑煤气的供应压力、使用的设备和工艺的要求等因素,避免过高或过低的集气管压力对设备和工艺造成不良影响。
2. 定期检查集气管压力:定期对集气管压力进行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检查的频率一般应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和设备的运行情况来确定,特别是在高负荷运行期间或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要加强对集气管压力的监测和控制。
3. 保持集气管压力稳定:通过合理调整阀门、增设减压装置等手段,保持集气管压力的稳定性,避免因集气管压力的不稳定导致设备故障或生产工艺受影响。
4. 预防和处理压力爆破事故:加强压力管道的设计、安装和维护,在必要的位置设置安全阀等防爆装置,以预防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压力爆破事故。
同时,要定期对安全阀等装置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1. 确保煤气中含氧量符合要求:煤气中的氧气含量直接影响到燃烧效率和安全性,因此必须确保煤气中的氧气含量符合工艺要求。
一般来说,根据生产设备和工艺要求,确定煤气中的氧气含量的上下限,并严格进行监测和控制。
2. 定期检查和校准氧气测量仪器:对于监测煤气中含氧量的氧气测量仪器,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一般情况下,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对氧气测量仪表进行校正和检查,特别是在设备维护和更换氧气测量仪器之后,要进行重新校准。
3. 合理调整煤气中含氧量: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和煤气的供应情况,合理调整煤气中的氧气含量。
一般来说,合理的氧气含量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产品质量,但过高或过低的氧气含量会导致燃烧不完全或设备过载等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集气管压力管理规定

焦化厂集气管压力管理规定1、出炉段集气管压力白天不高于负450pa,天黑不能高于负400pa。
非出炉段集气管压力全天不高于负300pa。
超过规定值3分钟没有调节的考核鼓冷段每次100元。
2、焦炉循环氨水压力设定为2.2公斤——2.5公斤之间,超过标准每次考核鼓冷段每次100元。
3、中控室负责天黑后(四点班、零点班)对1#2#焦炉proven 系统坨冲洗一遍,没有冲洗或不按规定冲洗的考核当班工段300元。
4、碳化室压力不能长时间负压或微负压,如有特殊情况需做记录并工作完毕后及时恢复,如需长时间降低碳化室压力的要通知当班生产段段长并在分厂工作群中说明原因,中控室做记录,不按规定执行的每孔考核生产段100元。
5、推焦完毕后要及时加煤,避免碳化室空炉时间过长,因空炉时间过长造成含氧量超标的,查明原因后考核责任工段100元。
6、加煤完毕后碳化室压力不能高于负100pa,如因炉门原因造成大面积跑火冒烟需控制碳化室压力的,控制时间不能超过40分钟,不按规定执行的考核责任工段100元。
7、生产三段负责对87#碳化室的炉门、加煤孔盖、炉门的密封情况进行检查,每班检查不低于2次确保空气不能进入碳化室内并做好记录,不按规定执行的考核责任工段200元。
8、中控室负责接班后对焦炉负压号及压力浮动大的炉号进行统计,统计完毕后通知仪表段进行处理。
中控室未及时通知仪表段检修考核中控室每孔50元,仪表段在接到中控室通知后未及时处理的每孔考核50元,有特殊情况不能处理的要做记录并通知当班段长。
9、仪表段加强对proven系统的维护,发现坨杆冒烟或喷洒管外置的要在二轮结焦周期内处理完毕,需更换的上升管盖及内衬要在下轮结焦时间内更换,不按规定执行的考核仪表段每孔100元。
2019年07月17日开始实施焦化厂。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快速进展,集气管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高压气体储存和输送的重要设备之一、在生产过程中,合理的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的含氧量是确保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所在。
因此,为了确保集气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生产安全,各企业应订立相应的管理规定。
一、集气管压力的管理集气管的压力掌控是确保产生压力的原因或设备削减故障的关键环节。
高压气体在集气管中储存、输送和使用的过程中将会受到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的影响,假如集气管的压力不经过严格掌控,就会对使用者造成不安全。
因此,压力的管理规定应实在如下:1、集气管操作人员必需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并接受集气管的相关操作培训。
2、集气管压力必需以设计压力为最大限制,若集气管的压力超过设计压力,则必需立刻停止使用,并通知设备维护和修理部门进行检修。
3、集气管的压力变化不得超过一个合理的范围,实在执行标准应依据集气管的设计参数决议。
4、集气管的压力必需监测并记录,记录时间不少于1小时。
5、对于任何威逼生产安全的压力变化或压力异常,在记录中应有精准、认真的记录,并立刻向主管部门报告。
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煤气中氧气的含量是一个特别紧要的参数,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生产和操作人员造成不安全。
因此,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应实在如下:1、仪表应每天校验一次,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修理和检查,以确保其精准性和牢靠性。
2、在使用煤气的时候,必需保证煤气中氧气含量在设计范围内。
3、严格掌控煤气的流量,防止过量引起燃烧不完全,引起事故。
4、对于任何氧气含量异常或超出限制的情况,在记录中应有精准、认真的记录,并立刻向主管部门报告。
三、清洁和维护规定保持集气管和煤气管道的清洁和维护是保证生产安全和设备正常使用的紧要措施。
清洁和维护规定应实在如下:1、集气管和煤气管道必需定期清洗,保证其渠道的畅通。
2、每周进行集气管和煤气管道的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情况异常时立刻处理。
2024年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

2024年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根据现有的科技和环境保护要求,预计在____年,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将变得更加严格。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管理规定的概述。
一、集气管压力管理规定:1. 系统安全性规定:集气管系统需要保持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
将建立一套维护、检测和改进系统的规定,确保管道及其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压力监测规定:集气管系统将配备高精度的压力监测设备。
监测点将被确定并实施监测,以确保系统内压力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3. 压力调节规定:根据需求和系统参数,集气管系统将配备合适的压力调节设备。
调节设备将被安装在适当的位置,并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校验。
4. 管道渗漏管理规定:将建立一套管道渗漏管理规定,要求所有管道的接口和管道本身都要经过密封测试,以减少或消除可能的渗漏点。
5. 扩建和改造规定:集气管系统的扩建和改造必须符合政府制定的规定和审批程序。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确保施工安全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煤气中含氧量管理规定:1. 定期监测规定:煤气中含氧量将定期进行监测。
监测点将根据系统的复杂性和安全风险进行合理布置。
2. 含氧量控制规定:根据煤气使用的特殊要求和技术指标,将制定合理的含氧量控制规范。
对于特殊场所和特定的燃烧设备,含氧量的要求将进一步加强。
3. 检测和控制设备规定:为了保证煤气中含氧量的准确监测和控制,将要求煤气供应单位配备先进的检测和控制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4. 安全预警和处理规定:一旦煤气中含氧量超出安全范围,相关单位需要立即进行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减少可能的安全风险和事故。
5. 煤气配送和使用规定:不论是煤气供应单位还是用户单位,都需要遵守煤气配送和使用规定。
这些规定将涵盖输送管道、储气设备、煤气使用设备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煤气供应的安全和可靠。
以上只是对____年可能出现的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管理规定的一些概述。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模版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模版一、引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煤气成为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
煤气的安全使用是保障生产安全和环保的重要环节。
而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是煤气使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对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进行分析和总结,以确保煤气的安全和可靠使用。
二、集气管压力的管理规定1. 压力标准在煤气使用过程中,为了确保正常供气和设备的安全运行,需要制定一定的压力标准。
一般情况下,集气管的压力应根据设备的要求以及生产工艺进行合理设置。
同时,集气管的压力应定期检测和监测,确保在允许范围内。
2. 压力监测与报警系统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集气管压力异常情况,需要安装相应的监测与报警系统。
这些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测集气管的压力变化,并在超过预设范围时发出警报。
此外,还应建立紧急响应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
3. 压力调节与维护集气管压力的调节与维护是保持压力稳定和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调节与维护工作应定期进行,包括清洗管道、检查阀门、更换密封件等。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记录和档案,以便后期追溯和分析。
三、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1. 含氧量标准煤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判断煤气燃烧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参数之一。
一般情况下,煤气中的氧气含量应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标准设定。
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和环保,煤气中含氧量的标准应不低于一定的数值。
2. 含氧量检测与监测为了确保煤气中的氧气含量符合标准要求,需要建立相应的检测与监测机制。
这些机制可以包括定期抽样检测、在线监测系统等。
检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档案。
3. 含氧量调节与控制为了保持煤气中的氧气含量稳定,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与控制。
这包括煤气的储存与输送过程中的氧气控制,以及煤气燃烧设备中的氧气供应控制。
调节和控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以确保煤气的安全和可靠使用。
四、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管理的其他规定1. 人员培训与操作规程为了保证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宣钢焦化厂稳定焦炉集气管压力的措施

表1 优 化 后 的 参 数 组 合
1 由于新 旧 系煤 气 在 电捕 后连 通 ,使 得新 旧 )
系之间 的相互 作用较 强 .任何一 系 的调节都会 造 成
另一 系 的波 动 ,1、2 焦 炉 集气 管 压 力 波 动较 3、 4 炉大 。
2 )装 煤 时切 换高 压 氨水 对 集气 管 压力 扰 动 最 大 .集 气管压 力 瞬间较 正常 值升高 10 a以上 ,经 0P 常 出现 超调及 系统振 荡 。使集气 管 压力难 以尽快恢 复至正 常范 围 。 3 吸气机 机 后 压力 对 集气 管 压力 的波动 有 直 ) 接影 响 。宣 钢生 产 的焦 炉煤 气 一 部分 供城 市 民用 , 大部 分通过 管 网直接供 给公 司 内部各厂矿 ,中间没
机 机后 压力 ,将净煤 气管路 末端 自动 放散水 封 的放
散 压力 由 620 a下调 为 55 0 a 0 P 0 P ,考 虑管路 阻力 ,
吸气 机 至放 散水 封 的阻力 损 失近 1 0 P .如不 在 0a 0
1 原控 制 系统
11 原 控制 系统特 点 .
放 散压 力值 上加 以校 正 ,将 使放 散滞 后 。 4 )切换 高 压氨 水 的瞬 间 ,集 气 管 压 力 由正 常 的 10 10 a可 窜 升 至 30 a左 右 .简 单 PD调 0 — 5P 0P I 节 往往 出现 调节失 效或超调 。我们 在 1、2 焦 炉采
较 小 。在实 际控制 中 ,1焦 炉 曾 出现 集气 管压 力 自 动 调节 翻板 全开而集 气管压 力 居高不 下 的情况 ,显
示 初冷 器前 吸力偏小 ,造 成荒 煤气 在集 气管 内无法
2 集气 管压 力控 制 系统 的 改 造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前言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不断进展,煤气已成为许多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形式。
但与此同时,煤气的生产、输送、使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与安全问题,其中包括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问题。
为做好企业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工作,确保生产安全,本文就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进行分析和总结。
集气管压力的管理规定1. 管理原则企业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集气管压力管理规定,并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集气管压力处于安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2. 管理要求(1)设计和选址阶段在设计和选址阶段,应根据生产工艺和工艺条件选择适当的管道规格和安全阀的设置压力。
同时,对于集气管道的选址应该考虑周围环境和地质条件,以保证其不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防止管道破裂或渗漏。
(2)建设阶段在集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管道质量,确保管道的密闭性和稳定性。
同时,在管道铺设过程中应注意管道深度和弯曲程度,以避免管道弯曲造成的损坏。
(3)运行和维护阶段在运行和维护阶段,应根据不同工艺和生产状况,对集气管道压力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及时排除漏气等安全隐患。
另外,应注意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阀,确保其高效可靠,起到应有的安全保障作用。
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1. 管理原则企业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煤气中含氧量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管理要求(1)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应根据生产工艺和生产工况,对煤气中的含氧量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规定,并配置检测仪器和设备以及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对煤气中含氧量的实时检测和监管。
(2)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煤气中含氧量的检测和监管,确保生产过程中煤气的含氧量在安全范围内。
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排除隐患。
(3)维护阶段在煤气管道维护和保养过程中,应对管道进行检查和清理,保证管道畅通,并对管道进行维护和修理。
集气管压力计算

我们以结焦末期为例进行计算。
因为这个时候可以认为没有气体的流动,也就不存在阻力问题。
炭化室底部的大气绝对压力我们命名为:P1
集气管处的大气绝对压力我们命名为:P2
P1-P2=大气密度*9.8*高度h
炭化室底部的荒煤气决定压力我们命名为P3
集气管处的荒煤气绝对压力我们命名为:P4
其中P3=P1+5Pa,P4=P2+130Pa。
(假设你们集气管压力定为130Pa,我可以计算出你们集气管与炭化室底部的高度差)
P3-P4=荒煤气密度*9.8*高度h
那么综合计算一下,就可以计算出集气管与炭化室底部的高度差。
P3-P4=P1+5Pa-P2-130Pa=P1-P2-125Pa
即荒煤气密度*9.8*高度h=大气密度*9.8*高度h-125Pa
(大气密度-荒煤气密度)*9.8*高度h=125Pa
另外大气密度受气体温度的影响,冬季密度大些
我们以标准状态进行计算,大气密度取1.29,荒煤气密度为0.13(荒煤气温度取800度)
那么高度h=11米。
在夏季的时候大气密度相对小些,低于 1.29,那么集气管压力可以定的稍微低些。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处于合理的范围内,下面介绍一些管理规定。
1. 集气管压力的管理规定:(1)设定合理的压力范围:根据工艺要求和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集气管压力的合理范围。
一般来说,集气管的压力应该保持在设备设计压力的80%~90%之间,这样既能保证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又能避免设备超压造成的安全风险。
(2)进行定期检测和调整:定期检测集气管的压力,如发现压力偏离合理范围,及时进行调整。
可以通过调整供气压力、设备的出口阀门开度等方式来控制集气管的压力。
(3)记录和分析数据:定期记录和分析集气管的压力数据,了解其变化趋势和规律,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管理策略。
2. 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1)设定合理的含氧量范围: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确定煤气中含氧量的合理范围。
一般来说,煤气中的含氧量应该控制在3%~6%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工艺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2)监测含氧量:建立含氧量监测系统,定期对煤气中的含氧量进行监测。
可以采用在线监测仪器或者定期采样分析的方式进行监测。
(3)及时调整煤气调节阀门: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煤气调节阀门的开启度,控制煤气中的含氧量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也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调节阀门,确保其正常工作。
(4)记录和分析数据:定期记录和分析煤气中含氧量的数据,了解其变化趋势和规律,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管理策略。
综上所述,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是确保工艺过程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设定合理的范围、定期检测和调整、记录和分析数据等措施,可以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两个参数,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集气管压力

冶金工程术语
01 简介
03 集气管
目录
02 的控制 04 集气管温度
集气管压力 (gas pressure in collecting main)是指焦炉集气管煤气通向吸气管处的压力。是焦炉加 热调节的压力指标之一。
简介
集气管压力(gas pressure in collecting main)是指焦炉集气管煤气通向吸气管处的压力。是焦炉加热 调节的压力指煤气的绝热饱和温度。集气管压力是保持各炭化室底部在整个结焦过程 内都处炉正压的关键。为调节集气管压力,在集气管和吸气管间的管上,设有手动和自动调节翻板。集气管内的 氨水、煤焦抽和焦油渣通过焦油盒导入吸气管 。沿集气管全长设有若干焦油液清扫孔。集气管上设有放散管, 以便在集气管压力过大时放散粗煤气。在集气管端部设有蒸汽清扫管、工业水管和氨水管,以备在焦炉开工和发 生事故时使用。
的控制
因为集气管下面的炭化室的压力是全炉各炭化室中小的,所以集气管压力就根据确保该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 焦末期不低于5Pa来确定。由于浮力受大气温度影响,冬季集气管的压力比夏季要高些。集气管的压力要保待稳 定,由安装在吸气管入口端的自动调节翻板来控制 。
集气管
集气管(collecting main )是指汇集从各炭化室寻出的粗煤气的胶炉附属设备。集气管是由钢板焊接或铆 接而成的圆形或槽形管道,安装在由炉柱支承的许多托架上,与上升管相连。为了便于氨水和煤焦油从集气管流 出,集气管朝氨水流出口方向有6-10%的倾斜度 。各炭化室的粗煤气经上升管进人集气管。由炭化室逸出的粗煤 气温度约800℃。在上升管桥管和集气管内,粗煤气被喷洒的热氨水降温并冷凝出大部分煤焦油。
感谢观看
7.63米焦炉集气管压力平衡控制方法

7.63米焦炉集气管压力平衡控制方法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焦炉集气管压力平衡控制在焦炉生产中的重要性及为了保证集气管压力稳定所采取的控制方法、措施。
关键词:焦炉荒煤气集气管压力鼓风机初冷器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367-01一、引言:集气管压力是焦炉生产中重要的工艺参数,在焦炉生产过程中,它因受(出焦、装煤、换向、生产周期的安排、工艺设备及管道阻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常常发生波动。
当集气管压力过低时,会造成碳化室负压,空气进入炭化室,导致焦炭燃烧、灰分增加、焦炭质量下降,而且焦炭燃烧后的灰分在高温下会侵蚀炉墙砖,造成炉体损伤;另外,漏入的空气会烧掉一部分荒煤气,使化产品产量减少、煤气热值降低;当压力过高时,荒煤气将从炉门及其他不严密处漏入大气,造成炉门冒烟冒火烧坏护炉设备,降低荒煤气的回收率并恶化、污染环境。
因此,对焦炉集气管压力进行控制使其稳定在生产工艺所需范围内是保证系统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延长炉龄的重要技术措施。
二、控制方案和措施介绍:兖矿国际焦化7.63米焦炉是亚洲首家特大型焦炉,引进德国先进技术,系统有两座对称的焦炉组成,集气管压力采取分段控制(具体结构见图1),设计要求集气管压力稳定在140pa--160pa之间,才能保证结焦末期炭化室底部压力不会形成负压(≥5pa),同时保证焦炉在生产过程中避免炉门冒烟冒火现象,保护护炉铁件不受损伤。
图1焦炉煤气简要流程在焦炉实际生产中,主要通过以下手段对集气管压力的波动进行调节以实现集气管压力平衡:1、通过集气管中段的电液执行机构自动调节,带动翻板阀动作,消除每段集气管小范围的压力波动。
电动执行的调节采取传统的pid控制,由取压点采集的压力信号值(prcsa01)作为参考,通过简单的反馈回路达到控制压力的目的(如图2)。
2、由于整个系统的煤气是汇集后由煤气总管送往后续工段,不同段集气管离总管的距离不一样,造成吸力有所差异,为了平衡吸力,通过调节集气管末端的电动闸阀开度,合理分配吸力,消除段间严重不平衡。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范文(二篇)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范文一、引言本文旨在规定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以确保工业生产中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是工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防止事故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标准和管理措施。
二、集气管压力的管理规定1. 标准压力范围集气管的标准压力范围应在设备设计规范和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之内。
具体的压力范围应根据工艺的需要和设备的特点来确定,并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2. 压力监测与报警集气管的压力应该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压力在安全范围内,并设置报警系统。
当集气管压力超出安全范围时,报警系统应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压力,防止事故发生。
3. 压力调整与控制为了保持集气管的稳定运行,必要时需要进行压力调整与控制。
调整和控制压力的方法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工艺的需要来确定,并进行相应的安全性评估和控制措施。
4. 压力维修与保养集气管的压力维修和保养是保持其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定期进行压力维修和保养工作,检查管道的完整性和紧固件的连接情况,以确保集气管的安全运行。
三、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1. 含氧量标准煤气中的含氧量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具体的含氧量标准应根据工艺的需要和设备的特点来确定,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2. 含氧量监测与报警煤气中的含氧量应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含氧量在安全范围内,并设置报警系统。
当煤气中的含氧量超出安全范围时,报警系统应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含氧量,防止事故发生。
3. 含氧量调整与控制为了保持煤气中的含氧量稳定,必要时需要进行含氧量的调整与控制。
调整和控制含氧量的方法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工艺的需要来确定,并进行相应的安全性评估和控制措施。
4. 含氧量维修与保养煤气管道的含氧量维修和保养是保持其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定期进行含氧量维修和保养工作,检查管道的完整性和紧固件的连接情况,以确保煤气的安全运行。
焦炉测温仪计算公式

需测温度炉头、直行(机侧,焦侧)、横排、蓄顶。
一、直行温度测量每个燃烧室的机、焦侧各选择一个火道作为测温火道,一般筛选机中和焦中火道,但要避开装煤车轨道和纵拉条。
选择时应考虑单双数火道均能测到。
选出的两个火道的温度分别代表机、焦两侧温度,这两个火道称为测温火道或标准火道。
从这些火道测得的温度称为直行温度。
将一昼夜所测得的各个燃烧室机、焦侧的温度分别计算平均值,并求出与机、焦侧昼夜平均温度的差,其差值大于20摄氏度以上的为不合格的测温火道,边炉差值大于30摄氏度以上的为不合格火道。
为考核直行温度的均匀和稳定,一般采用均匀系数与安定系数。
直行温度的均匀性用均匀系数(K均)考核。
直行温度的稳定性用安定系数(K安)考核。
(1)温度系数(M-A机)+ (M-A焦)K均 = ————————————2 M式中:K均—均匀系数;M —焦炉燃烧室数(除去检修炉和缓冲炉);A机—机侧测温火道的温度超过平均温度20℃(边炉±30℃)的个数;A焦—焦侧测温火道的温度超过平均温度20℃(边炉±30℃)的个数;(M-A’机)+(M-A’焦)K安 = ——————————2 N式中:K安—安定系数;N —每昼夜直行温度测定的次数;A’机—机侧平均温度与加热制度所规定的温度标准偏差超过±7℃的次数;A’焦—焦侧平均温度与加热制度所规定的温度标准偏差超过±7℃的次数。
每间隔4小时测一次直行温度,测量时间应固定。
二、横排温度测量测量横排温度是为了检查沿燃烧室长向温度分布的合理性。
按一定的次序进行测量。
横排温度要求从机侧第2火道至焦侧第2~4火道均匀上升,并接近于直线。
横排最高温度点应在焦侧2~4火道,各火道温度与标准温度差值不大于20摄氏度,且相邻火道温度差值也不大于20摄氏度为合格。
为评定横排温度的好坏,将所测温度绘成横排曲线,然后将两个标准火道之间以机、焦侧温差为斜率引直线,此直线称为标准线。
焦炉调火工考试题库

焦炉调温工题库一、推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内打“×”〕1.>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强度,焦炉调火中习惯称为压力。
( )答案:√2.>调整上升气流与下降气流蓄热室顶部的压力差,就可以调整加热系统的气体流量。
( )答案:√3.>废气盘的作用只把握进入焦炉加热系统的空气和高炉煤气量。
( )答案:×4.>复热式焦炉只配备一套加热煤气系统。
( )答案:×5.>高炉煤气的可燃成分比焦炉煤气多。
( )答案:×6.>高炉煤气进入蓄热室预热时,会受热分解,析出石墨,堵塞格子砖。
( )答案:×7.>高炉煤气有利于高向加热。
( )答案:√8.>高炉煤气中所含的惰性气体比焦炉煤气少。
( )答案:×9.>横排温度的测量调整,是为了把握焦炉横向温度的均匀性。
( )答案:√10.>横排温度最高点应在焦侧的第3-4火道。
( )答案:√11.>烘炉立火道温度到达300℃后,就能联结横贯管中心和吸气管与焦油盒接头。
( )答案:×12.>荒煤气导出设备的作用,除导出荒煤气外别无它用。
( )答案:×13.>机焦侧标准温度的温度差,是保证沿炭化室长向焦饼均匀成熟的指标,焦侧的立火道比机侧要低一些。
( ) 答案:×14.>集气管严禁负压操作,煤气管道动火必需办甲级动火证。
( )答案:√15.>加减旋塞用来切断或接通煤气,短时间调整煤气量。
( )答案:√16.>降低焦炭灰份的有效途径一是洗煤,二是配煤。
( )答案:√17.>焦饼中心温度上下温差不超过150℃。
( )答案:×18.>焦饼中心温度是评价焦炭均匀成熟的指标。
( )答案:√19.>焦饼中心温度是确定标准立火道温度的依据,同时又是确定机焦侧温度差的依据。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引言在煤气行业中,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十分重要。
集气管压力是指通过管道输送煤气时的压力,而煤气中的含氧量则是指煤气中氧气的含量。
正确管理和控制这两个因素对于保证煤气安全和运输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一、集气管压力的管理规定1. 压力监测:集气管道中的压力应定期进行监测和检测,以确保压力始终处于正常范围内。
监测设备应具备高精度和可靠性,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压力控制:对于集气管道中的压力,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标准和规范。
在正常操作条件下,集气管道的压力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得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3. 压力报警:当集气管道的压力超过规定范围时,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报警系统应设有声光报警装置,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压力异常情况。
4. 压力调整:根据实际需求和安全要求,对集气管道的压力进行调整。
调整压力应逐步进行,避免压力的突变和波动,以防止对管道和设施造成损害。
5. 压力记录:对于集气管道中的压力,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备份。
记录内容应包括压力数值、时间、地点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1. 含氧量监测:煤气中的含氧量应定期进行监测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
监测设备应具备高灵敏度和准确性,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含氧量控制:对于煤气中的含氧量,应制定相应的控制要求和规范。
含氧量应在一定的范围内维持稳定,不得超过安全标准,以保证煤气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3. 含氧量报警:当煤气中的含氧量超过规定范围时,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报警系统应能够自动检测含氧量并发出声光信号,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4. 含氧量调整:根据实际需要,对煤气中的含氧量进行调整。
调整过程中应谨慎操作,避免含氧量发生突变或波动过大,以防止煤气使用过程中发生问题。
5. 含氧量记录:对于煤气中的含氧量,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备份。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三篇)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引言煤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在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而煤气的安全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是煤气安全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指标,合理管理这两个指标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与生活的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集气管压力和煤气中含氧量的管理规定,对于推动煤气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集气管压力管理规定1. 压力监测设备的要求为了保证集气管压力的稳定和安全,必须配备专业的压力监测设备,以及完善的配套设备。
对于压力监测设备的要求如下:(1)精度要求:压力监测设备的精度应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能够准确测量集气管的压力并显示。
(2)报警功能:压力监测设备应具备报警功能,当集气管压力超过正常范围时能够及时报警。
(3)远程监测:压力监测设备应支持远程监测功能,以便进行集中管理和及时处理。
2. 压力范围的确定集气管的压力范围需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集气管的设计压力应略高于最大操作压力。
同时,还需根据集气管的使用环境、介质属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 压力调整和控制措施(1)集气管的压力调整和控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2)对于压力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必须及时调整和控制,以保持集气管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4. 压力检修和维护集气管的压力检修和维护应定期进行,具体频率需根据使用环境和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检修和维护的内容包括:检查压力监测设备的性能和精度、清洁压力调节阀和压力传感器、检查管道是否有泄漏等。
二、煤气中含氧量管理规定1. 含氧量监测设备的要求为了保证煤气的使用安全,必须配备专业的含氧量监测设备。
对于含氧量监测设备的要求如下:(1)精度要求:含氧量监测设备的精度应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能够准确测量煤气中的含氧量并显示。
(2)报警功能:含氧量监测设备应具备报警功能,当煤气中的含氧量超过正常范围时能够及时报警。
(3)远程监测:含氧量监测设备应支持远程监测功能,以便进行集中管理和及时处理。
浅谈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

浅谈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鑫森 5.5米捣固侧装煤高压氨水消烟除尘王玉平一、集气管压力控制的重要性。
我公司集气管压力定为120Pa,要求控制波动范围为±20Pa。
集气管压力过高,会引起炭化室内压力过大,造成炉门冒烟冒火,污染环境,影响化产回收。
集气管压力过低,会导致炭化室产生负压,一方面会造成炭化室与燃烧室之间的串漏,影响焦炉寿命。
另一方面,使焦炭灰分增高,化产品回收率和煤气热值降低,还会使荒煤气燃烧而温度升高,增加后续煤气冷却系统压力。
同时炭化室频繁负压,还会造成过多粉尘吸入集气管,带入后续管道造成管道堵塞。
影响集气管压力的主要因素有:装煤操作、换向、开启高压氨水清理作业等。
二、压力控制系统设备概述。
1、控制系统。
炼焦中控、风机中控、化产中控、备煤中控、循环水、筛焦等,均使用和利时DCS和PLC系统。
集气管压力调节、高压氨水控制设在风机中控。
2、集气管压力调节设备。
沈鼓鼓风机两台,配套1120kw 10kv电机两台,东方日历高压变频器两台。
无锡工装大循环气动调节阀一台。
每个集气管均安装两台EJA120微差压变送器,一台备用,信号同时送入DCS。
一方面方便实时判断压力信号是否准确,另一方面可通过常用、备用自动切换提高信号采集可靠性以及实现无干扰维护校验变送器。
集气管使用进口罗托克电动执行器。
高压氨水泵两台,配套上海和平变频器,正常装煤高压氨水压力最高可升至3.7MPa。
三、控制方式。
1、鼓风机保护与电机定子三相线圈温度、电机轴承温度、风机轴瓦温度、轴位移、油站供油压力等连锁。
转速可与煤气量、风机前吸力、集气管压力连锁,实现自动调速。
同时采集高压氨水流量信号实现装煤补偿提速、采集换向信号实现换向补偿提速,也可根据实际煤气量选择不投入补偿或改变补偿幅度。
由于风机转速的改变对集气管压力的影响非常明显,DCS调节灵敏度要降低。
根据我们实际工况,生产中风机转速一般采用手动控制,并投入装煤自动补偿、换向自动补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当炭化室底部在结焦末期压力为-50Pa时(-5.l mm水柱),炉门刀边下部有一直径为10毫米的半园形缺口,计算因炭化室负压每小时有多少空气进入炭化室(忽略了空气流动阻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由柏努利方程:
其中位压头Z1=Z2=0,空气初速度U1=0,
V空=SU2t=0.5×(0.005)2×π×9.11×3600=1.29(m3)
5、加快了荒煤气的导出速度,减少了煤气在炭化室内的二次分解,提高化产收率。
总之,通过理论分析和新旧两个原则的对比,说明了新原则的重要性及其使用推广的迫切性。如果能把新原则用于焦炉管理中去,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将是极为显著的,而且不用投资,比较有效地解决炼焦污染问题,这必将对炼焦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为保证炭化室在整个结焦时间内各部位的压力稍大于加热系统的压力,并防止吸入外界的空气,以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不小于0.5毫米水柱为原则,确定集气管压力。”当确定了投化室底部在结焦末期不小于0.5毫米水柱时,因燃烧系统为负压,所以在客观上已经不存在炭化室压力梢大于加热系统压力,而应该说它们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压差。由于确定的集气管压力较高,使大量的荒煤气从炉门、框后、加煤口、上升管等部位漏出进入大气,这样既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大气,恶化了操作环境,同时这也是导致焦炉着火烧坏炉门、炉框及护炉铁件的原因所在。护炉铁件的损坏与失效,加速了炉体的老化。
确定正确的集气管压力
尚文彬
[编者按]本文作者针对焦炉集为生产过程中的集气管压力气管压力制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通过分析和确定了新的原则。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现刊发此文。
在焦炉的工艺管观中,焦炉各部位压力值的确定,直接关系到焦炉的温度控制、炉体寿命、产品质量、环境污染等问题,其重要性普遍为焦炉专家及炼焦生产的管理者所重视。焦炉的压力控制分为燃烧系统压力控制和炭化室压力控制两部分。燃烧系统压力的确定经过了科学的理论分析及理论计算,形成了一项比较完善的压力制度。炭化室压力的大小由集气管压力控制,集气管压力是根据“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不小于0.5毫米水柱”这一原则,测量结焦末期炭化室底部压力来确定的。与燃烧系统压力制度的形成比较,确定集气管压力的原则实际上没有建立在科学理论分析和理论计算之上,而是片面地分析了炼焦生产中的一些问题,规定了这一原则。
进入炭化室的空气量在完全燃烧的情况下,大约能烧掉相当于l 68克焦炭的荒煤气和焦炭。
(2)如果炉门刀边因损坏下部翘起,对门后距框2毫米.宽度为300毫米,计算结焦末期炭化室底部压力为-50Pa时,每小时有多少空气进入炭化室(注:此门应进行大修)。
V空=SU2t=0.3×0.002×9.11×3600=19.68(m3)
由以上的计算,我们知道在炉门相对较严密的情况下,炭化室底部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负压,既不会影响焦炭质量,也不会烧坏炉门炉框、更不会烧掉炉墙石墨。
如何才能确定正确的集气管压力呢?应该建立如下原则:在炉门相对严密的情况下,尽量使得炭化室各部位压力在整个结焦时间内的平均值等于同一水平高度的燃烧室压力,即根据以上原则和炉门严密状况,在结焦末期选定一合适的炭化室底部的压力,然后由计算的方法确定集气管压力。例如当选定结焦末期炭化室底部压力为-50Pa时,经过计算冬季和夏季集气管压力应分别保持28.2Pa和21.4Pa。
通过建立确定集气管压力的新原则,大幅度降低了集气管和炭化室压力,其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降低集气管压力,使炭化室压力更接近于燃烧室压力,避免了因大量荒煤气串入燃烧室而引起的炉墙温度大幅度波动,降低炼焦耗热,提高焦炭质量,延长焦炉寿命。
2、避免由于大量荒煤气串入燃烧系统而烧坏蓄热室格子砖和废气盘,烧裂砖煤气道,稳定燃烧系统压力,有利于炉体的加热管理。
3、炉门、加煤口、上升管及承叉口冒烟状况得到较为明显的治理,既节约了能源,又大大改善了工人的操作环境,改善了焦化厂和北京市的大气状况。
4、为彻底解决焦炉冒烟着火创造了条件,减少了维护焦炉的工作量,避免了炉门、炉框及护炉铁件被烧坏,减少炉门、炉框的更换,降低生产成本。由于减少了炉门冒烟,从而减少了炉门炉框清扫工作量,有利于炉门的维护。
(二)“这样可以保持炭化室产生的荒煤气,不与燃烧系统相互串漏,因为新砌焦炉的炭化室墙砌体不可能非常严密,但规定了上述集气管压力,最初荒煤气会通过砖缝漏入燃烧系统,逐渐由于砖缝被荒煤气热解生成的游离石墨填塞而密封。”这一观点无论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与实际观察结果比较,都能证明其错误。新砌炉墙投产后虽不是十分严密,但由子串入燃烧系统的荒煤气量较少.不致于影响到炉体加热。因而会逐渐被生成的石墨密封,如果在结焦末期炭化室底部保持不太大的负压,同样会达到这种结果。我们知道造成串漏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串漏途径,二是串漏动力(即压差)即串漏的途径面积及串漏的压差越大,串漏就越严重。随着炉龄的增长,炉墙由炉头部泣向内逐渐出现直缝,炉体的串漏日趋严重,这种串漏不是炭化室保持较高的正压通过长石墨所能严密的,反而因压力高串漏严重,致使直缝加大而损坏炉墙。装煤初期炭化室压力最高,此时串漏最严重,大量的荒煤气串入燃烧室。在燃烧室中,煤气量、空气量及各部位压力要求较为严格,荒煤气的串入,必然会破坏其系统的压力,同时造成煤气量增加,空气量减少,导致串漏处燃烧室立火道不燃烧或不完全燃烧,立火道温度下降;加之因装煤降温,降温幅度过大,使炉墙产生较大的收缩,增大炉墙缝隙。这种情况在炭化室结焦后期,因串入燃烧室荒煤气量的减少,使得串漏处燃烧室立火道的燃烧状况好转,温度又较大幅度的上升。随着装煤推焦周期性变更,串漏处温度频繁大幅度波动,加快炉墙老化。在实际生产中,焦炉炉墙并没有因为保持了较高的集气管压力而使串漏得以控制。如我厂3#焦炉的炭化室顶部串漏及4#焦炉炉墙直缝的串漏,尤其是3#焦炉炭化室顶部的串漏,此部位压力在炭化室中最大,但并没因此而严密,这种以漏治漏的想法是不现实的。由于焦炉的串漏。使加热温度得不到合理调节。这也是产生焦炭难推,损坏炉墙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确定集气管压力呢?旧原则及理论是这样闸述的:“为保证炭化室在整个结焦时间内各部位的压力稍大于加热系统的压力,并防止吸入外界的空气,以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不小于0.5毫米水柱为原则,确定集气管压力。这样可以保持炭化室产生的荒煤气,不与燃烧系统相互串漏,因为新砌焦炉的炭化室墙砌体不可能非常严密,但规定了上述集气管压力,最初荒煤气会通过砖缝串入燃烧系统,砖缝逐渐被荒煤气热解生成的游离石墨填塞而密封。若集气管压力不能保持炭化室底部结焦末期为正压,或压力低于燃烧系统,则炭化室砌体砖缝中的石墨将被烧掉,引起串漏。严重时砌体还会出现熔洞和渣蚀现象”。这一理论有三个要点,下面逐一分析其错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