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该美化诗人海子的死亡,他只是得了精神病而已

真不该美化诗人海子的死亡,他只是得了精神病而已

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8分钟真不该美化诗人海子的死,他只是得了精神病而已文/晏凌羊

1

已经长眠在地下的海子,一定想象不到他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今天会烂大街。房地产文案广告里,到处写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哪怕那栋房子面对的只是一条被污染得不成样子的臭水沟。准备要辞职的人,一开口就说自己想过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不仅有诗还要有远方。在各大古城古镇里晃悠、四处约炮的文艺青年,心中有一个喂马、劈柴和周游世界的梦想,然后在朋友圈里写下“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秃顶大胖子,挺着大油肚一走到海边,哪怕顶着炎炎烈日、汗流浃背,也要吟上一句海子的诗:“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首诗写就之后仅两个月,诗人海子就卧轨了。而在此之前,他不仅获知了深爱的女人嫁做人妇的消息,还开始陷入痛苦的幻觉,不停举报同事用巫术折磨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得了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只可惜,很多人写到海子,总是习惯性地美化这种死亡,非得把一场普通的死亡说成是充满诗意的、甚至具

有划时代意义的结束。海子若是泉下有知,听到这种评论会不会笑得活过来?2

海子的诗集,我家有两本。

海子的诗,我最喜欢的一首不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是这一首《日记》:

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这是惟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惟一的,最后的,草原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一切都在生长今夜我只有美丽

的戈壁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这首诗里传达出来的意境,是那样的荒芜,那样的孤独,那样的悲伤,那样的凄凉,但是又夹杂着一点点心酸的幸福。这是海子于1988年7月25日坐火车经过德令哈而写下的一首诗。不少读者看到这首诗以后,争相揣测这诗里的姐姐是谁,仿佛诗人用的每一个词生活中都能找到对应的实物似的。有人说,海子诗中的姐姐很有可能就是他短暂生命中那位举足轻重的红颜姐姐白佩佩,她就出生成长于德令哈,后来因为学习和工作才到了北京昌平。

还有人说,这里的“姐姐”有可能是海子奉为“拉萨河女神”的西藏诗人李华。在我看来,这里的“姐姐”,可能真没指

代具体的某谁,但又指代了所有的谁谁谁。海子其实一直有点女性崇拜情节,他不自觉把“姐姐”理解成一切美好的化身,所以把“姐姐”写进诗里并不奇怪。 3

海子原名查海生,于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从小在农村长大。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他度过小学、中学,1979年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那会儿他才十五岁。这一年,高考才恢复两年。

那几年,大学录取率极低。低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看看一组数据:1977年到1979年,大学录取率分别是5%、7%、6%。那个年代考大学,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考上大学的的确可以称之为“天之骄子”。哪像现在?一线城市落下一片树叶,都能砸中三个本科生,两个硕士,一个博士。在大学期间,海子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被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校刊编辑部。同年,结识了诗人西川。▲西川

1984年,海子被调入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授美学。一年以后,他才以“海子”这个笔名发表了《亚洲铜》一诗,一战成名。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等。1986年,海子远游内蒙古、青海、西藏。

在一座寺庙,海子说他看到一个喇嘛用刀划开自己的肚子,

然后又把裂缝合拢,整个过程没有流下一滴血。回来后,海子写了一首《云朵》,开头两句是:“西藏村庄,神秘的村庄。”可是,我有一个疑问:海子看到的确定不是幻觉,抑或是魔术?又或者,他那时可能就有点“魔怔”的了。1987年,海子跟父亲提出想辞掉教职,跟北大的同学一起去海南办报纸,但这一提议遭到了父亲的坚决反对。海子的父亲后来懊悔地说,早知道的话当初就应该同意他去,说不定他不会死。这当然只是老人家的遗憾和忏悔。事实上,以海子的性格,即便他不死在山海关,也有可能会死在别的什么关。1988年,海子再次远游青海,西藏等地。一年后,他卧轨自杀,以旁人细想起来觉得很骇人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4

提起海子和他的死,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爱过的女人们。从根本上来说,海子在短暂的一生中,确切地说,是在短暂的青春期中,一共爱过6个女子。关于这6个女人,据说分别是“波婉”“白佩佩”“安妮”“诗芬”“芦花”和“李华”。这6个女人,有的是真的与海子建立过情感关系,有的仅仅是海子的暗恋对象或他公开封的女神。对海子影响最大的一个女性是代号为“波婉”的姑娘。她是海子在政法大学当老师时候的学生之一,活泼可爱,对自己的诗人老师异常崇拜。

后来,他们大胆地相爱相恋,海子度过了他人生中一段最美好难忘而快乐诗意的时间,他为她写下很多情诗和情书,有

时候一天能写两万字。后来,两个人分手、疏远,海子痛不欲生。海子爱过一个名叫白佩佩的已婚女性。她比海子年纪大,而且已经生儿育女。她欣赏海子的诗歌才华,并多次充当他的红颜知己。她曾经多次被海子拥抱着,还曾经为海子而跟家人闹矛盾……

但白佩佩毕竟是理智的,知道自己不能背叛自己的丈夫和儿女,后来她尽量减少了和海子的单独往来。安妮是海子的粉丝。

她崇拜海子,但海子并没有感觉到。

经过好友的提醒,海子意识到这份爱,但当时他还在跟初恋纠缠。

出现时机不对的安妮进不了孩子的心,就黯然回到了家乡四川。等海子结束恋情再去找安妮的时候,安妮已为人妻,但海子不甘心,他几次跑到四川,甚至还跟安妮发生了关系。不过,爱上已婚女人并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他们俩的事最终被家人发现,两个人不得不选择分开。

和安妮在一起期间,白佩佩介绍了一个适合结婚的女人给海子,这个女人名叫诗芬。她是一个非常贤惠传统的女性,也愿意为海子付出,可惜海子嫌她没有诗意,没法对她产生爱情来。芦花是唯一一个被海子的母亲称之为“原本是我家媳妇”的女人,她跟海子算是“青梅竹马”的关系,后来海子考上北大并留京工作后,芦花也嫁人。海子每次回家

都会去见芦花,他甚至告诉自己:下辈子一定要娶芦花。这期间,他也发挥诗人遍地留诗的风格,给她写了几首小诗。代号“李华”的女子,在海子心目中的形象比前述几个地位高,因为她是海子的女神。

海子很崇拜西藏文化,他觉得诗人李华是西藏文化的代表,对她抱着崇高的敬意,甚至把她说成是“雪域的女神”,给她写了好多诗。海子对她痴迷到哪种程度?他甚至跪倒在李华面前要求让他在她房内留宿一宿,要完成“心行合一”,但遭到李华的拒绝……也许海子本人真的是这么想,但这个借口确实找得……怎么说呢,怪怪的。一个小说家说,海子一直暗恋李华,爱得一踏糊涂、不能自拔,可是李华是看不起海子的,那时海子还没有功成名就,作为诗人的李华却已经很有名气了。海子出身低微、其貌不扬、行事乖张,还有点神经质,这些都是李华瞧不起他的地方。可是,海子很不知趣,他认为人家拒绝自己只是因为害羞,他不断地给李华写情诗,不分场合地给李华献殷勤,于是有圈内人拿海子的爱取笑李华。

据说,李华觉得被海子喜欢很丢人,还找人痛揍了海子一顿。5

海子到底是怎么看待女性的?这个真的很难讲。在他的诗里,女性形象一个比一个美好、诗意,可回到现实中,用世俗的眼光看,他跟这些女性的爱恨纠葛却显得特别的狗血。

海子不会忠诚于任何一个女人。他希望他爱上的女人都属于他,而且相处如姐妹,而他不属于任何一个。他在诗歌《四姐妹》里,写了他不得不放弃的四个女人。在诗歌《麦地》里,他曾经写过一句:“妻子们兴奋地,不停用白围裙擦手。”“妻子们”?啥意思?妻子……们?段正淳?海子坚持不结婚,而且劝朋友们也别结婚。跟初恋女友在一起,海子拒绝跟人家谈婚论嫁,所以对方才离开了他,在深圳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海子见到她,她对海子很冷淡。当天晚上,海子大受刺激,与同事喝了好多酒,讲了许多当年他和这个女孩子的事。第二天早上酒醒过来,海子万分自责,不能自我原谅,觉得对不起自己所爱的人接着,海子想不开,就去卧轨了。二十年后,海子被人悼念,而他的初恋女友早就是国内某上市公司的总经理。

有人见过她,说她有成熟女性特有的淡定和从容。接受采访时,她说海子走后,她悲伤了很久。关于海子的书,她几乎每一本都在看。恕我俗气,我觉得这只是为死者讳。她真实的想法会是什么呢?有时会不会也庆幸自己当年没有和

海子结成婚?海子自杀前的日记,写得很思维错乱,他老觉得同事要害自己,希望警察把他们抓起来。

他告诉自己的父母和弟弟,说如果自己死了,要找某某某报仇。匪夷所思的是,他叮嘱他们,首先必须学好气功。医生诊断,这已经是明显的精神分裂了。1989年3月26日一

大早,海子穿了件白衬衣、蓝裤子,挎着个军用书包在中国政法大学老校区遛了几圈,乘汽车来到了山海关。他沿着铁道向前走。

傍晚时分,他在铁轨的一处躺下。一列火车呼啸而来,铁轨上那个温暖的身体一分为二。天才诗人去世,人们纷纷缅怀,海子比他生前更火了,可他再也感知不到了。 6

关于海子,朋友们说起他,都说他性情有点孤僻。

有一次他走进昌平一家饭馆。他对饭馆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饭馆老板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海子能有这种举动,说明他活得太孤单了。有一段时间,海子自己大概也觉得在昌平的生活难以忍受,想在市区找一份工作,这样就可以住得离朋友们近一些,但是要想在北京找一份正式的、稳定的工作并不容易,所以海子只能继续在昌平呆着,学生一放假就见不着几个人。那会儿的昌平可比不得现在,荒凉得很。由于自身性格的问题,再加上感情上的挫折,物质上的匮乏和当时诗歌界或者说社会对他的不理解,让他觉得自己长期生活在压抑中。“愤怒出诗人”,所以海子不停创作。西川这样描述:“他如一颗星球分秒不停的燃烧,直至突然爆炸。”海子的诗的确写得好,但他只是一个诗人,不是神。海子的死,我觉得真不该刻意美化。人总会遇到一些我们自以为过不去的坎,精神上的,或生活上的,有的人咬咬牙能

过去,而有的人就过不去。对那些过不去的,我们不必骂人家是懦夫,但也不必把这种“过不去”宣扬得很诗意,因为它不值得年轻人去效仿。海子若是过得去,他就不是海子了。全文完欢迎分享或转发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徐志摩、顾城、海子之所以享有盛名,是不是也有“他们都非正常早逝”的原因呢?文化界本来就有这样一个规律:有真才实学的文艺家早死,他的作品就增值,这也算是个规律。现代还有一个“杰出”的“天才”作者,每天等娃睡着了以后爬到电脑前写文章,水准时高时低,有时候烂得一篇赛过一篇。很多人盼着她早点死去,好让她的签名书能卖多几毛钱,可她想活到一百岁,气死社保,她的名字就叫晏凌羊。晚安。关注「晏凌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