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干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干旱
干旱,是一种水量相对亏缺的自然现象。
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
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
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
干旱使供水水源匮乏,除危害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外,还危害居民生活,影响工业生产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
干旱是自然现象,干旱并不等于旱灾,干旱只有造成损失才能成为灾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二、干旱的几种类型
(一)世界气象组织承认以下六种干旱类型
1、气象干旱:根据不足降水量, 以特定历时降水的绝对值表示;
2、气候干旱:根据不足降水量,不是以特定数量,是以与平均值或正常值的比率表示;
3、大气干旱:不仅涉及降水量,而且涉及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气候因素;
4、农业干旱:主要涉及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态,或许是某种特定作物的性态;
5、水文干旱:主要考虑河道流量的减少,湖泊或水库库容的减少和地下水位的下降;
6、用水管理干旱。
其特性是由于用水管理的实际操作或设施的破坏引起的缺水。
(二)我国比较通用的定义
1、气象干旱:指某时段内,由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水分支出大于水分收入而造成的水分短缺现象。
2、农业干旱:在作物生育期内,由于土壤水分持续不足而造成的作物体内水分亏缺,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现象。
3、水文干旱:由于降水的长期短缺而造成某段时间内,地表水或地下水收支不平衡,出现水分短缺,使江河流量、湖泊水位、水库蓄水等减少的现象。
4、社会经济干旱:由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异常水分短缺现象。
社会对水的需求通常分为工业需水、农业需水和生活与服务行业需水等。
如果需大于供,就会发生社会经济干旱。
在四类干旱中,气象干旱是一种自然现象,最直观的表现在降水量的减少,而农业、水文和社会经济干旱更关注人类和社会方面。
气象干旱是其他三种类型干旱的基础。
由于农业、水文和社会经济干旱的发生受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供应的影响,其频率小于气象干旱。
当气象干旱持续一段时间,就有可能发生农业、水文和社会经济干旱,并产生相应的后果。
经常是在气象干旱发生几周后,土壤水分不足导致农作物、草原和牧场受旱才表现出来。
几个月的持续气象干旱才导致江河径流、水库水位、湖泊水位、地下水位下降,出现水文干旱。
当水分短缺影响到人类生活或经济需水时,就发生社会经济干旱。
地表水与地下水系统水资源供应量受其管理方式的影响,使得降水不足与主要干旱类型的直接联系降低。
例如,在发生气象干旱后,假如能及时为农作物提供灌溉,或采取其他农业措施保持土壤水分,满足作物需要,就不会形成农业干旱。
但在灌溉设施不完备的地方,气象干旱是引发农业干旱的最重要因素。
三、气象干旱等级划分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制定的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标准》,气象干旱可分为无旱、轻旱、中旱、重旱、特旱5个等级。
轻旱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
中旱为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干燥,土壤出现水分不足,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
重旱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落;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
特旱为土壤出现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较大影响。
四、干旱的成因
从自然因素来说,干旱的发生主要与偶然性或周期性的降水减少有关。
从人的因素上来考虑,人为活动导致干旱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口大量增加,导致有限的水资源越来越短缺。
二是森林植被被人类破坏,植物的蓄水作用丧失,加上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和土壤水减少。
三是人类活动造成大量水体污染,使可用水资源减少。
四是用水浪费严重,在我国尤其是农业灌溉用水浪费惊人,导致水资源短缺。
五、干旱的影响
干旱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严重的气候灾害之一,它具有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特点。
干旱的频繁发生和长期持续,不但会给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还会造成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等诸多生态和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
我国1949到2006年平均每年受旱面积2122万公顷,约占各种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的60%。
可造成以下几大方面的危害:(一)干旱是危害农牧业生产的第一灾害
气象条件影响作物的分布、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形成,而水分条件是决定农业发展类型的主要条件。
干旱由于其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后延影响大,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干旱是我国主要畜牧气象灾害,主要表现在影响牧草、畜产品和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干旱对作物危害程度与其发生的季节、作物的种类、品种、生育期有关。
春季干旱影响春播,或造成春播作物缺苗断垄并影响越冬作物的正常生长。
7~8月份的伏旱,在中国北方影响玉米、高粱、水稻的正常生长,造成棉花的蕾铃脱落。
在南方影响早、中稻的正常灌浆和晚稻的移栽成活。
秋旱影响秋作物的产量及越冬作物的播种。
伏旱和秋旱都会使土壤的底墒不足而加剧翌年的春旱。
作物对干旱的抵抗能力称为抗旱性,不同作物的抗旱性不同,水稻的抗旱性最差,遇干旱无灌溉的条件时减产严重,陆稻其次,大麦、小麦、黑麦、燕麦、花生等作物抗旱性中等,糜子、高粱、胡流、粟、马铃薯、甘薯、绿豆等作物抗旱性较强。
作物对不同类型干旱的反应是不同的,例如一些豆科作物根系发达,抗土壤干旱的能力强,但不能忍受大气干旱;玉米抗大气干旱能力强而不能忍受土壤干旱。
我国发生干旱最严重的地区是甘肃中部、宁夏南部、山西和陕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中西部以及河北省坝上地区等。
防御干旱主要靠发展水利灌溉事业、植树造林、改革农业结构、改进耕作制。
度以及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等。
(二)干旱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气候暖干化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干涸和断流。
由于干旱缺水造成地表水源补给不足,只能依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居民生活和工农业发展,然而超采地下水又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面积扩大、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2、干旱导致草场植被退化。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的生态脆弱地带,气候特点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雨热同季,降水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9月。
北方地区雨季虽然也是每年的4-9月,但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异质性,有十年九旱的特点。
由于气候环境的变迁和不合理的人为干扰活动,导致了植被严重退化,进入21世纪以后,连续几年,干旱有加重的趋势,而且是春夏秋连旱,对脆弱生态系统非常不利。
3、气候干旱加剧土地荒漠化进程
(三)气候暖干化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冬春季的干旱易引发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
自2000年以来,由于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导致北方地区气候偏旱,林地地温偏高,草地枯草期长,森林地下火和草原火灾有增长的趋势。
六、近年我国重旱个例
1992年黄淮海严重夏旱。
1992年5月中旬至7月上旬,黄淮海地区大部持续少雨,总降水量一般只有20~5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8成。
黄河和淮河下游的部分河段一度断流。
山东、河南、河北、山西、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地发生较重夏旱,受旱面积达1300多万公顷。
1994年江淮及四川盆地严重伏旱。
1994年江淮地区6月下旬至8月中旬降水量只有100~200毫米,四川盆地大部及陕南、关中、陇东、陇南等地7月中旬至8月中旬降水量仅50~100毫米,均比常年同期偏少5~8成,发生不同程度的伏旱。
其中,安徽、江苏两省的伏旱是建国以来最重的,陕西、四川、河南等省的伏旱也是严重的年份之一。
1997年北方地区严重夏旱。
1997年夏季北方大部出现持续少雨高温天气,降水量一般为150~300毫米,偏少2~4成,其中华北、西北的部分地区偏少达5~7成,受旱面积达2000多万公顷,其中重旱900多万公顷,发生了建国
以来少见的严重夏旱。
2000年北方大范围春夏干旱。
2000年2~7月,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降水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加之气温比同期偏高,风沙天气频繁,导致大范围的春旱发生。
入夏后,华北大部、西北东部等地仍然少雨,加上持续高温,出现春夏连旱。
2000年全国受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
受旱范围广、旱情严重的有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北、天津、山东、甘肃、陕西、安徽、湖北、宁夏等省市区。
这一年全国受旱面积高达4054万公顷,为建国以来之最。
2001年北方春夏干旱。
2001年2月至6月上旬,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降水异常偏少,气温普遍偏高,蒸发量大,农田失墒迅速,发生了大范围持续性的干旱,其中山西、山东、河南、辽宁、河北等省的旱情尤为严重。
这是北方地区继1997,1999,2000年少雨大旱之后,又一次发生大范围严重干旱。
由于连年干旱缺雨,水利工程蓄水不足,地下水未得到明显补充,导致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日趋严重。
2004年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大范围严重秋旱。
2004年入秋以后,南方大部降水持续偏少,9~10月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7省(区)平均降水量仅有98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
11月初,旱区扩展至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其中广西、广东大部、海南、福建西南部、湖南南部、湖北东部、江西大部、苏皖中南部、浙江北部等地达到重旱标准,部分地区达到特重旱标准,农作物受旱面积达510多万公顷,900多万人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达6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