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
2024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常见的错误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常见的错误总结一、词汇错误:1. 字义错误:对文言文词汇的字义理解错误,翻译时使用了错误的词语。
2. 释义错误:对文言文词汇的释义理解错误,导致翻译的意思有所偏差。
3. 用词不准确:使用了与文言文表达风格不符的现代汉语词汇。
二、语法错误:1. 词序错误:将文言文的定语、状语或宾语等放置位置不当。
2. 语序错误:将汉语的语序直接应用到文言文翻译中,导致句子结构混乱。
3. 虚实不当:对实词和虚词的使用不当,导致句子不通顺。
4. 语法漏洞:在翻译过程中遗漏了文言文中的语法要点,导致句子结构错乱。
5. 时态语态错误:将文言文中的时态和语态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时态和语态。
三、意思翻译错误:1. 歧义翻译:对文言文句子的意思产生歧义的翻译。
2. 省略加减:翻译时忽略了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导致翻译结果不完整。
3. 多余增添:翻译时增添了文言文中并未表达的内容,导致意思不准确。
四、韵律韵脚错误:1. 韵律错误:在翻译过程中忽略了文言文的韵律特点,导致节奏不协调。
2. 韵脚错误:翻译时未能恰当地体现文言文的押韵特点。
五、文化背景错误:1. 文化隔阂:由于对文言文时代背景和文化价值等了解不深,导致翻译时产生误解。
2. 时代用语错误: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了与文言文时代背景不符的用词。
六、语气情感错误:1. 语气错误:在翻译过程中未能恰当地表达文言文的语气特点,导致翻译的语气不准确。
2. 情感错误:未能准确体现文言文的情感表达,导致翻译的情感不符合原文。
以上是____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常见的错误总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历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大最常见典型错误汇总
高中历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大最常见典型错误汇总一、混淆古今异义【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
“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1、积累古今异义词。
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
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
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文言文翻译十大禁忌
译文,古汉语之变也。
欲究古人之意,必先通其文,而后达其意。
然翻译文言文,非易事也。
盖文言文与白话文相去甚远,语法、词汇、句式均有不同。
故翻译时,宜谨慎行事,避忌如下十大禁忌: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者,忠实原文,不增不减,不歪曲原意;意译者,根据语境,适当发挥,使译文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若一味意译,则失原文之真;若只知直译,则译文生硬,难以理解。
二、忽视词性变化文言文中,许多实词、虚词的词性、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
翻译时,应准确把握词性,避免因词性错误而造成误解。
三、滥用今义翻译文言文时,应避免滥用今义。
文言文中许多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有新的意义,若直接使用今义,则容易误导读者。
四、忽视古代文化背景文言文翻译时,应充分考虑古代文化背景,避免因不了解文化背景而造成误译。
五、忽视修辞手法文言文中,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如比喻、夸张、排比等。
翻译时,应适当运用现代汉语的修辞手法,使译文生动形象。
六、随意增减词语翻译文言文时,应尊重原文,避免随意增减词语。
增之则失原文之意,减之则使译文不完整。
七、忽视句子结构文言文句子结构较为复杂,翻译时,应准确把握句子结构,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八、滥用假设、条件句文言文中,假设、条件句的使用较为频繁。
翻译时,应适当运用现代汉语的假设、条件句,使译文通顺。
九、忽视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翻译文言文时,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应保留原文,避免随意更改。
十、忽视语气、情态文言文中,语气、情态的运用丰富多样。
翻译时,应适当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气、情态,使译文更具表现力。
总之,翻译文言文应遵循以下原则:1. 忠实原文,不增不减,不歪曲原意;2. 尊重原文,准确把握词性、句式、语法;3. 考虑古代文化背景,适当运用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4.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译文生动形象;5. 避免随意增减词语,保持原文完整;6. 适当运用假设、条件句,使译文通顺;7. 保留专有名词,尊重原文;8. 适当运用语气、情态,使译文更具表现力。
文言文翻译常错词汇
一、虚词误用1. “之”字误用“之”字在文言文中,有代词、助词、结构助词等用法。
若误用为代词,则易造成误解。
例如:原文:“孔子之徒,其亦信之乎?”误译:“孔子的学生,他们也应该相信他吧?”正译:“孔子的学生们,他们难道也相信这件事吗?”2. “其”字误用“其”字有代词、副词等用法。
若误用为代词,则易造成误解。
例如:原文:“吾欲之南海,何如?”误译:“我想去南海,你怎么样?”正译:“我想去南海,你认为如何?”二、实词误译1. “礼”字误译“礼”字在文言文中,有礼仪、礼貌、礼节等含义。
若误译为现代汉语的“礼物”,则易造成误解。
例如:原文:“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误译:“孔子说:‘礼的作用,就是送礼物为贵。
’”正译:“孔子说:‘礼的应用,和谐为最可贵。
’”2. “道”字误译“道”字在文言文中,有道路、道理、道德等含义。
若误译为现代汉语的“道理”,则易造成误解。
例如:原文:“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误译:“孔子说:‘道理行不通,就乘坐小船浮在海面上。
’”正译:“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那就乘着木筏在海上漂流。
’”三、语法错误1. 主谓搭配不当文言文中,主谓搭配有时与现代汉语不同。
若不留意,易造成误解。
例如:原文:“吾闻君子之学也,亲其亲,仁也。
”误译:“我听说君子学习,亲近亲人,这就是仁。
”正译:“我听说君子学习,亲近父母,这就是仁。
”2. 语序颠倒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强调,语序会颠倒。
若不留意,易造成误解。
例如:原文:“是以君子之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误译:“因此君子之道,急迫时必定是这样,颠簸时也必定是这样。
”正译:“所以君子的行为准则,无论急迫还是颠簸,都必须如此。
”总之,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常错词汇繁多,需细心揣摩,方能准确表达古人之意。
以上仅列举数例,其余错误,尚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与纠正。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
“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1、积累古今异义词。
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
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
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文言文翻译的十个失分点
文言文翻译的十个失分点文言文翻译的十个失分点一、误译文言实词例1.将画线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
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
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恕于重荣。
(《新五代史,安重容传》)误译:契丹使晋国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解析:在这个句子中,“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有利”。
这里将“利”误译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有利”。
失误原因:一是对文言实词的活用掌握不牢。
二是对上下文各方的利益关系没有准确把握,缺乏根据语境解释词语的能力。
应译为: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二、误译文言虚词例2.将画线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
比晓,又涂之。
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
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
”是岁,果入邑库。
(2007年高考广东卷)误译:但是(狐狸)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
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解析:句中的“但”是起强调作用的副词,应译为“只是”,不表示转折关系,这个义项在中学教材中出现过,如《陌上桑》中的“但坐观罗敷”。
应译为:(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
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三、古今词义不对应例3.将画线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
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
”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误译:钟会讨伐蜀国,路过时与王戎告别,问(他)有什么政策。
解析:“计”即计策,为对付某人或某种情况而预先安排的方法、策略。
如古代兵法的“三十六计”等。
而“政策”是个现代词语,它指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如经济政策等。
这里古今意义不对应,误用现代词语。
应译为:钟会讨伐蜀国,路过王戎时与其告别,问(他)有什么计策。
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
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上)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例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晋侯”“秦伯”不用翻译。
2.以今义当古义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
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切不可以今义当古义。
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例2:(1)是女子不好......得再求好女。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的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森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
(1)句中的“好”属于词义扩大。
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2)句的“让”属于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
一句中的“辞让”改为“责备”。
(3)句中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
意义完全相反。
译句中的“才到树林去”,应改为“才离开”。
(4)句中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
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现代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
译句中以今义当古义,应该为古义。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例3:以相如功夫,拜为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字译出来,应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该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文言文翻译容易犯的错误
古文者,中华文明之瑰宝,传承千年,博大精深。
然文言文翻译,非易事也。
翻译文言文,犹如破译密码,需具备深厚之古文功底与严谨之翻译态度。
然世人于翻译文言文时,往往犯下诸多错误,以下列举数种常见之误,以供借鉴。
一、望文生义文言文语言精炼,言简意赅,一字一词往往蕴含丰富之意。
然翻译时,若不细究字义,而仅凭表面意思,则易犯望文生义之误。
例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若仅从字面意思翻译为“青色从蓝色中出来,却比蓝色更胜一筹。
”则失之偏颇。
实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意指后生可畏,后辈超越前辈。
翻译时应译为:“青色虽源于蓝色,却更胜一筹。
”二、曲解词义文言文中,有些词汇具有多重含义,翻译时需根据语境准确把握词义。
若忽视语境,曲解词义,则易犯此类错误。
例如:“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若将“礼轻”翻译为“礼物不贵重”,则误解了原文之意。
实际上,“礼轻”是指礼物虽轻,但情意深厚。
翻译时应译为:“千里送鹅毛,虽礼物不贵重,但情意深厚。
”三、遗漏省略文言文写作讲究简洁,省略现象较为常见。
翻译时,若忽略省略,则易造成意思不完整。
例如:“吾友善饮,每至酒肆,必尽兴而归。
”若将“每至酒肆”翻译为“每次去酒肆”,则遗漏了原文中的省略。
实际上,“每至酒肆”是指“每次去酒肆时”,翻译时应译为:“吾友善饮,每次去酒肆时,必尽兴而归。
”四、误用词性文言文中,有些词汇具有多种词性,翻译时需根据语境确定其词性。
若误用词性,则易造成语义不通。
例如:“闻君远行,吾甚忧之。
”若将“忧”翻译为“担心”,则误用了词性。
实际上,“忧”在此处为动词,表示“为……而忧虑”。
翻译时应译为:“闻君远行,我为君忧虑。
”五、生搬硬套翻译文言文时,若生搬硬套现代汉语表达,则易造成语言生硬,失去古文韵味。
例如:“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若将“如梭”翻译为“像梭子一样”,则生搬硬套。
实际上,“如梭”是指日月运行迅速,翻译时应译为:“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总之,文言文翻译易犯之误繁多,翻译者需具备严谨之态度,细心揣摩,才能准确传达古文之意。
文言文翻译容易错
一、词语误解1. 原文: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翻译: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
错误翻译:我每天三次检查自己的身体。
解析:原文中的“省”字,意为反省、检查,而非身体。
2. 原文:曲终人散。
(《诗经·关雎》)翻译:音乐结束时人们都散去了。
错误翻译:音乐结束时人们都散布开来。
解析:原文中的“散”字,意为散去、离去,而非散布。
二、语法结构误解1. 原文:子路率尔而对曰。
(《论语·子路》)翻译:子路迫不及待地回答道。
错误翻译:子路率领着人们一起回答。
解析:原文中的“率尔而对”是连动短语,意为迫不及待地回答,而非率领人们。
2. 原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翻译:请问您能有几多忧愁,恰似一条春江之水向东流去。
错误翻译:请问您能有几多忧愁,恰似一位君子向东流去。
解析:原文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君能有多少愁”,意为请问您能有多少忧愁。
三、文化背景误解1. 原文: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杜甫《春望》)翻译:春风得意,马蹄疾行,一天之内看尽了长安城的花朵。
错误翻译:春风得意,马蹄疾行,一天之内看尽了长安城的繁华。
解析:原文中的“长安花”指的是长安城中的花朵,而非繁华。
2. 原文: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翻译:这种情感可以等待成为回忆,只是当时已经迷茫。
错误翻译:这种情感可以等待成为回忆,只是当时已经忘却。
解析:原文中的“惘然”是形容迷茫、失落的心情,而非忘却。
总之,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词语、语法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理解,避免出现误解。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化。
文言文翻译常见失误
夫文言文,古人之言也,简练而深奥,含蓄而微妙。
翻译文言文,实为学人之一大难事。
然译者往往因种种原因,致失误频出,颇令人遗憾。
今试举文言文翻译常见之失误,以供后人借鉴。
一、词义误解文言文之词义,往往与今义不同。
译者若不细究,易生误解。
如:“鸡犬升天”,若直译为“鸡狗上天”,则失其意矣。
实则,“鸡犬升天”比喻某人得势,其家人亦沾光,故应译为“鸡犬得势”。
二、句式误译文言文句式多变,有主谓结构,有宾语前置,有省略等。
译者若不熟悉句式,易生误译。
如:“吾欲之南海”,若误译为“我想去南海”,则失其意矣。
实则,“吾欲之南海”为宾语前置句,应译为“我想去南海”。
三、语序颠倒文言文语序与今文不同,译者若不留意,易生语序颠倒之误。
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若误译为“孔子说,三个人走,一定有我的老师。
”则失其意矣。
实则,“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中“三人行”为主语,“必有我师”为谓语,应译为“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四、修辞误用文言文修辞手法丰富,如对偶、排比、夸张等。
译者若不识其修辞,易生误用。
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若误译为“春风得意,马蹄飞快,一天看完了长安的花。
”则失其意矣。
实则,“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运用了夸张手法,应译为“春风得意,马蹄飞快,一日之内,看尽了长安的繁华。
”五、语境忽视翻译文言文,须注重语境。
译者若忽视语境,易生误译。
如:“满城尽带黄金甲”,若误译为“整个城市都戴着黄金甲”,则失其意矣。
实则,“满城尽带黄金甲”描绘了壮丽的战争场景,应译为“整个城市都披上了金黄的战甲。
”六、音韵不谐文言文讲究音韵,译者若不注重音韵,易生不谐之误。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若误译为“抬起头看看明月,低下头思念故乡。
”则失其意矣。
实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音韵和谐,应译为“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总之,翻译文言文,需细心揣摩,方能避免常见失误。
2024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常见的错误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常见的错误总结____年高考已经结束,趁着假期不妨对语文备考中常见的文言文翻译错误进行总结与归纳,为2024年的高考备考做准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翻译错误:错误一:字面翻译字面翻译是指将文言文的每个字按字面意思逐个翻译成现代汉语。
这种翻译方法容易导致语序混乱,意思不通。
例如,文言文中的动宾语序往往是倒装的,但是如果直接按字面翻译,就会导致语序混乱,意思不通。
错误二:句子结构混乱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主谓宾的顺序可能被颠倒,修饰词可能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前面等。
例如,现代汉语中的“我看见了一只狗”在文言文中可能是“一狗我见”,如果直接按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进行翻译,就会出现错误。
错误三:词义理解不准确文言文中的一些生僻字、古文俗语以及古代的制度、礼节等,需要借助辅助材料进行理解和翻译。
如果对这些辅助材料不熟悉,就容易翻译出错。
例如,文言文中的“郎”一词,常被误译为“个人、男人”,但实际上在古代是指成年男子。
错误四:上下文理解不准确文言文的翻译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综合理解,否则容易导致错误。
例如,文言文中的“以柔克刚”常被误译为“用柔软的方法对付强硬的人”,但实际上它更多的表达的是“以柔软的态度遵循强硬的原则”。
错误五:忽略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忽略这些修辞手法会导致翻译失真。
例如,文言文中的“温文尔雅”常被误译为“温和有礼貌”,但实际上它更多的是一种褒义的修辞手法,强调一个人的温和、文雅的品质。
错误六:语气把握不准确文言文中常常使用不同的语气进行表达,如陈述、疑问、感叹等,如果对语气把握不准确,就会导致翻译错误。
例如,文言文中的“焉知吾不可乎”常被误译为“怎么知道我不可以”,但实际上它更多的是一种疑问的语气。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翻译错误总结,希望对2024年高考备考有所帮助。
通过总结这些错误,我们可以更加注重文言文的词义理解和上下文推理,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误
一、断句不当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基础,断句不当会导致整个句子意思混乱。
例如:“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若断句为:“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则会导致整个句子意思不清。
二、用词不当文言文中有很多古今异义词,翻译时若不仔细辨析,易造成误解。
如:“君臣之道,父子之情。
”若将“道”译为“道理”,则会导致句子意思不准确。
三、语序颠倒文言文语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翻译时需注意调整语序。
如:“吾欲之南海。
”若翻译为“我想去南海。
”则不符合文言文语序。
四、词义窄化翻译时,有些词语的含义被过分窄化,导致句子意思不准确。
如:“吾欲观古人之遗迹。
”若将“遗迹”译为“遗址”,则会导致句子意思不准确。
五、词义扩大与词义窄化相反,有些词语的含义被过分扩大,导致句子意思不准确。
如:“是可忍,孰不可忍?”若将“可忍”译为“忍受”,则会导致句子意思不准确。
六、主语省略文言文中,主语常常省略,翻译时需注意补充。
如:“学而时习之。
”若翻译为“学习并且经常练习。
”则忽略了主语“我”。
七、语气词误用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有很多,翻译时需注意其用法。
如:“吾欲之南海。
”若将“之”译为“去”,则忽略了语气词“之”的用法。
八、句子成分误译翻译时,有些句子成分被误译,导致句子意思不准确。
如:“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若将“血气未定”译为“年轻时的血液未稳定”,则忽略了“血气未定”的含义。
九、语法错误翻译时,有些句子存在语法错误,导致句子意思不准确。
如:“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若翻译为“学习并且经常练习,不是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君子吗?”则存在语法错误。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文言文翻译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作品具有关键作用。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同学们常常会出现一些失误。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十点失误,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一、望文生义望文生义是文言文翻译中最常见的失误之一。
有些同学仅仅根据字词的表面意思进行翻译,而不考虑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比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绝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没有出路的境地”,而是“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二、以今释古由于古今词义的差异,用现代的词义去解释古代的词语往往会导致错误。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代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并非今义的“品质恶劣”。
三、不辨通假通假字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如果不辨别通假现象,就会造成误解。
像“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通“智”,意思是“智慧”。
四、漏译省略文言文常有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如果不补充出来,就会影响句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比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译为“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其中“再”“三”后面省略了“鼓”,翻译时要补上。
五、该补不补除了省略成分,有些句子为了表意完整,需要增添一些词语。
如果该补不补,也会使翻译不准确。
比如,“夫战,勇气也”,应译为“作战,靠的是勇气啊”,需要加上“靠的是”“啊”等词语,才能使句子更通顺。
六、该调不调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装句,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翻译时如果不调整语序,就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比如,“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应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七、该删不删文言文中有些虚词,如发语词、衬音助词等,在翻译时没有实际意义,应该删掉。
比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无需译出。
八、错译实词实词是文言文翻译的重点,如果对实词的理解错误,整个句子的翻译就会出错。
比如,“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微”,应译为“如果没有”,而不是“微小”。
文言文翻译的十大失误
文言文翻译的十大失误失误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例1.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误译:公元1084年6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
应译为: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
(元丰七年的六月并不等同于公元1084年的6月,因为前者是农历,后者是公历)失误二:以今义当古义。
例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五人墓碑记》)误译:我们复社里那些行为在读书人前面的人,替他伸张正义。
应译为:我们复社里那些品行可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
失误三:该译的词语没有译出来。
例3.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五人墓碑记》)误译:所以现在的墓中,是五个人。
应译为:所以现在的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失误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例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误译:不爱护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富饶的土地。
应译为:不珍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富饶的土地。
失误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误译:从师学道的道理没人传布也已经很久了。
应译为:从师学道的道理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
(句中的“也”表提顿,不翻译。
)失误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例6.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误译: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
应译为: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
失误七:把使动、意动当普通动词翻译。
例7.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
(《鸿门宴》)误译:刘邦第二天早晨就跟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应译为:刘邦第二天早晨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
(从:使……跟从)失误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例8.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师说》)误译:(我们)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
应译为: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自己的老师。
(“几个人”是泛指,可以指任意几个人,而非特指“我们”。
文言文翻译错误类型
夫文言文,古之语言也,言简意赅,含蓄深远。
然自汉魏以来,经唐宋之变,至明清之际,文言文之用,已渐衰微。
然余犹见今人作文,多喜引用古文,以显其博学多识。
然其中翻译错误,层出不穷,令人扼腕。
今试列举文言文翻译错误之类型,以飨读者。
一、字义误解文言文之字义,往往与今义不同。
译者若不细究,则易生误解。
例如:原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误译:“孔子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
”(误解“小”为“变小”)正译:“孔子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
”(“小”为意动用法,觉得……小)二、句式误译文言文句式多变,译者若不熟悉,易将句式误译。
例如:原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关雎》)误译:“青青的衣领,悠悠的我的心。
”(将主谓结构误译为偏正结构)正译:“青青的衣领,我心中悠悠。
”(将主谓结构误译为偏正结构)三、断句错误文言文断句,讲究节奏和语气。
译者若不留意,易生断句错误。
例如:原文:“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庄子·逍遥游》)误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将“天地”断开,误解为“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正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将“天地”断开,正确理解“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四、词性误用文言文词性多变,译者若不熟悉,易生词性误用。
例如:原文:“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庄子·逍遥游》)误译:“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将“举世”误译为名词)正译:“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将“举世”误译为动词)五、语法错误文言文语法与今文不同,译者若不熟悉,易生语法错误。
例如:原文:“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庄子·逍遥游》)误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文言文翻译时常见易错
一、实词易错1. 谓语动词误译例: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误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练习,不是很高兴吗?”正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2. 名词误译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误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一定有我当老师的人。
”正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3. 形容词误译例: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误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能够知道新的东西,可以成为老师了。
”正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能够发现新的理解,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二、虚词易错1. 连词误译例: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误译:孔子说:“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享受它的人。
”正译:孔子说:“了解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2. 代词误译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误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一定有我当老师的人。
”正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3. 介词误译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误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练习,不是很高兴吗?”正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三、句式易错1. 被动句误译例: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误译: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失,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正译: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一无所获,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2. 判断句误译例:子曰:“仁者,爱人。
”误译:孔子说:“有仁德的人,是爱别人的人。
”正译: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就是爱人。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时易错字众多,需要在翻译过程中细心辨别,正确理解文言文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课件6:文言文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
分析与对策: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文白夹杂,“闻”“执”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 根据语境,“闻”可译为“听说”;“执”可译为 “逮捕”。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 语,而“眼冒金星”显然是口语化的。
正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 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听说这事, 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 的老臣而作罢。
误区七:误译语法关系 【例8】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 而上。 误译: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后来,因为河水高 涨船体上浮,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分析与对策:整个语句是一个顺承关系的复句,而 “以巨舟乘涨”中的“以”字,是表示凭借的介词, 应译为“利用”。考生误认为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译为“因为”,将整个语句的结构关系误译为因果 关系。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 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 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 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 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 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 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 忘食。 分析与对策:译句将“耽玩”的褒扬色彩误译成了 贬抑色彩。“耽玩”,意思是深深地爱好、玩味, 应译为“沉醉”“潜心玩味”之义。 正译: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 忘食。
考生误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原因在于受到先入 为主的思维影响,从而容易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词, 想当然地进行判定。比如例句中,考生一看到“耽” 字,就将其解释为“耽搁”,从负面的角度进行理 解,误译为“沉湎”。
文言文翻译题错题总结
夫文言文,古之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之精髓。
然文言文艰涩难懂,翻译之题往往令人头痛。
吾曾钻研文言文翻译,亦尝败北,故总结错题,以警后人。
一、词语误译1. 原文:“孔子居卫,颜回为仆。
”错误翻译:“孔子住在卫国,颜回做仆人。
”正确翻译:“孔子住在卫国,颜回做他的弟子。
”2. 原文:“吾闻之,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错误翻译:“我听说,士人为知己而死,女人为喜欢自己的人打扮。
”正确翻译:“我听说,有才能的人愿意为赏识自己的人献出生命,有貌的人愿意为喜欢自己的人打扮。
”二、句子结构误解1.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错误翻译:“孟子见到梁惠王,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也将有好处给我们国家吧?’”正确翻译:“孟子见到梁惠王,王问:‘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也将有什么好处给我国家吧?’”2.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错误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不是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有修养的人吗?’”正确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了不起的人吗?’”三、句子意义失真1. 原文:“楚人伐宋,宋人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床,起而搏之。
”错误翻译:“楚国人攻打宋国,宋国人派华元夜间进入楚军,上子反的床,起来和他搏斗。
”正确翻译:“楚国人攻打宋国,宋国人派华元夜间潜入楚军,上子反的床榻,起来与他搏斗。
”2. 原文:“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错误翻译:“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军队,接着又遭受饥荒。
’”正确翻译:“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再加上军队的骚扰,接着又遭受饥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文言文翻译在文言文阅读题里可以说是最考验技术的,下面是历年来高考生最容易犯的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十个误区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
“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1、积累古今异义词。
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
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
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误区三:误译文言虚词【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误译: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正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分析与对策:“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示被动关系,译为“被”,考生的忽视造成被动者“曹操”成了主动者。
同学们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
误区四:漏译省略成分【例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
误译: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
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正译:(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
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分析与对策:句中漏译了省略主语“狐狸”。
原文中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为使文意通顺、明了,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上。
这也是考试中的一点要求。
另外,有些通过直译无法使文意贯通的地方,如“满纸都是”,也应适当“增词”,即加上使文句连贯的词语。
考生漏译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读整个句子或与译句有关联的前后句,没有形成整体语境意识,只是“就词译词”,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
这种毛病轻则影响到考生对个别词的判断和翻译,重则影响到考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1、考生应注意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只满足于读单一的那个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语境。
2、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回顾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误区五:语言不合规范【例5】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
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误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就把贺贲关进监狱。
世祖闻之,眼冒金星,执住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正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监狱。
世祖听说这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分析与对策: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闻”“执”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
根据语境,“闻”可译为“听说”;“执”可译为“逮捕”。
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眼冒金星”显然是口语化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1.严格遵守“对译”的方法,将单音节词语双音化,有效避免漏译文言词,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文白夹杂。
“对译”过程中,不采用方言、俚语、口语化的词语。
2.检查有无夹杂在译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方言、俚语、口语词等。
误区六:不辨感情色彩【例6】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
(《晋书·皇甫谧传》)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正译: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分析与对策:译句将“耽玩”的褒扬色彩误译成了贬抑色彩。
“耽玩”,意思是深深地爱好、玩味,应译为“沉醉”“潜心玩味”之义。
考生误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原因在于受到先入为主的思维影响,从而容易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词,想当然地进行判定。
比如例句中,考生一看到“耽”字,就将其解释为“耽搁”,从负面的角度进行理解,误译为“沉湎”。
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对待一些前后有矛盾的词、有疑义的词,应该“瞻前顾后”,核实自己的初始判断是否正确。
比如上面的例句中,后文有“忘寝与食”一句,对此句不难理解为“废寝忘食”之意;并且这句和上句是并列关系而非转折关系,故此“耽玩”一词应与“废寝忘食”的感情色彩相通,应译为正面的意思“沉醉”。
考生如果能够判断出夹击的关键而又是少量的信息,可以保证题目完全做对。
误区七:误译语法关系误译语法关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单句语法关系的误译,一种是对复句语法关系的误译。
(一)单句【例7】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误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利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正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分析与对策:“终身不用”是个短小的单句,它的主语“杜甫”承前省略了。
根据语境,是叙写杜甫空怀壮志而终身不被朝廷重用,身处困境的情状,而这种意思却是靠“终身不用”这个不用被动词的被动句表达的,考生并没有把这层被动关系译出来。
考生犯这个错误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好被动句这一特殊句式。
除了这种靠语意的分析才能把握的被动句外,文言文中很多被动句是有标志的。
如“于”“受……于……”式,“为”“为……所……”式,“见”“见……于……”式等,翻译时,都要译为被动关系。
文言文翻译题常将文言特殊句式作为考查点,备考时要注意陈述句(语气词“者、也”表判断,副词“乃”“皆”“则”表判断)、倒装句(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等特殊句式的外在特征;解题时,用相应的现代汉语句式对特殊句式进行合理转换,准确翻译。
(二)复句【例8】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误译: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后来,因为河水高涨船体上浮,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正译: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分析与对策:整个语句是一个顺承关系的复句,而“以巨舟乘涨”中的“以”字,是表示凭借的介词,应译为“利用”。
考生误认为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为“因为”,将整个语句的结构关系误译为因果关系。
考生对复句结构关系的把握,必须以句意为基础,“假设”“因果”“转折”“条件”等关系,都是根据句意自然生成的,不可强加或误译。
而检验自己是否强加了关联词,也必须看你加的关联词在句意的表达上,是否合理。
误区八:不懂文言修辞【例9】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误译: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确实要取代它。
你们即使点燃了自己,也没有日月一样的光明!正译: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取代了它。
你们这些微火残灰,竟敢与太阳月亮(一样的大明朝)争夺光明吗!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爝”(jué),意为“小火”“火把”,“馀烬”,意为“残灰”,根据文中人物关系,这里比喻元朝残将脱脱;而“日月”则比喻明朝。
考生从“实”的角度理解,没有译出比喻意义。
解答此类试题,一是要积累古文修辞知识,留心古文修辞现象。
如“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孟子·公孙丑》)“采薪之忧”是疾病的婉辞。
全句译为: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
二是结合语境,把握好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确认修辞现象,恰当翻译。
考生如果能够判断出夹击的关键而又是少量的信息,可以保证题目完全做对。
误区九:不懂古代文化常识【例10】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也?”(司马迁《鸿门宴》)误译:项王握住剑把站起来,大声问:“来客是什么人?”正译:项王握着剑把直起腰来,问道:“来客是干什么的?”分析与对策:古人席地而坐,而两膝着地,脚背朝下,臀部坐在脚后跟上。
如果臀部抬起,上身挺直,这就叫“跽”。
项王本坐着,突然见樊哙闯进来,于是警惕起来,握住剑,挺直腰准备站起来,以防不测。
在这里,只能解释为“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高考复习中,考生要留意此类古代文化常识,在教材复习和传记类文章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与古代官职(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除,拜官授职。
擢,提升官职)、地理(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以东。
朔漠,北方的沙漠)、习俗(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看译文是否适合语境,是否合乎情理。
误区十:误译原句语气【例11】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误译: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没有谁能行。
正译: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分析与对策:译文处理为一种陈述语气,尽管从意思上来看是对的,但它改变了原文的语气,仍然不够准确,违背了文言文翻译“忠实”原文的原则,会被“酌情扣分”。
从语境来看,这段话表现了孟子拯救天下的责任感和高度的自信心,“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以“名世者”自许,“舍我其谁也”,是一种语气强烈的反问,语气应处理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