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建瓯市实验小学张水兰

【摘要】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本文从师生关系的内涵、传统与现代师生关系的对比中,引发构建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思考,试图从如何改善、建立师生间关系入手,为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完成教学、教育任务,创造优质教育。【关键词】

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和谐融洽理解尊重关爱改变

【正文】

据报道,1999年山东教育考察团到美国访问。在一所小学,有人问校长:“您认为,一所学校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那位校长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大的因素不是学校的各种物质条件,也不是课程,更不是教法,而是师生之间的关系。”这句话有些出人意料,但随着实践经验的逐渐积累,我们越来越体会到那位校长的话是正确的。新的世纪,“以人为本”成了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没有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化,素质教育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落实,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创造优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

所谓师生关系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并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发展、变化着,它对教育任务的完成关系极大。

即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相影响、相互认识、相互间信息交流而形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师生之间通过言语和非言语两种形式彼此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观点、态度、情感等,双方交流的愿望、目的、动机、心理状态以及交流的时间、态度、方式等影响着交往的程度和水平,由此决定着二者之间的关系亲近程度,影响学生对教师所教课程的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行为和学习效率,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最终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

师生关系也是整个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也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因素所制约,受到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在不同的时期和社会制度下会出现不同的师生关系。如在封建社会,强调师道尊严,学生处于绝对服从的被动地位。而在当前我们应该有一种要包含着成熟者对未成熟者、老一辈对新一辈、先知者对未知者的要求和期望;包含着园丁对花朵精心引导和培育;也包含着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的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办好当前教学、提高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条件。

二、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尊师重教传统,历来传授的是“师道尊严”,讲的是“天、地、君、亲、师”。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但是绝对的思想权威,而且是绝对的道德完人。这在很多人看来,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封建传统教育在本质上是奴才教育,教师的地位与权威依附于对统治者的神化之中。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正是由于这种千百年来的“尊师传统”,使教师们的角色被神圣化了,传统的“天地君亲师”、“师道尊严”的观念在我们实际的学校生活中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的特权思想、绝对权威思想和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它规范了双方“尊”与“从”的地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实际成了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组织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知识的主宰,学生必须听老师的,听话的才是好学生,教师就应该“管住”学生,连学生都管不住的教师还是好教师吗?在教师、学生、家长以至社会的潜意识里,教师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只能是被动者、服从者。[1]

三、现代新型的师生关系。

1、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在政治上,人格上和真理面前是民主平等的。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师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教师不再是以“教师爷”的身份居高临下地教导学生,而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教师能够“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可以批评学生的种种错误;而“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学生当然也可以对教师的失误给予指正。只有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学生自主自信、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当然,师生关系中的民主平等不是不要教师的尊严,教师的奉献精神理应受到学生的尊重,但教师尊严的获得绝对不能建立在牺牲学生尊严的基础上。教学民主也不是不要各种规章制度,遵守学校管理准则和学生行为规范也是学生人生不可缺少的重要一课,但这种遵守应当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教师只有民主、平等、科学地对待学生、管理学生,学生才能自由地和谐地主动地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才有可能,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和谐发展的、大写的人。

2、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应是相互影响、平等协作、交互发展。《学会生存》一书中谈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愈来愈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们的正式职能外,他们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战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育过程的顺利展开,必须是两个主体都有活动的动机、愿望、需要及热情,彼此的意愿能共鸣于一处,那就需要师生双方在双向互动交往中真正能平等协作、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真正体现公正、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理念。

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现代社会当师生处在网络世界的同一起跑线上,师生关系的调整也就变得十分自然了:老师可以凭借自己的传统经验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敏锐、朝气影响教师;教学不再是为师者生硬的灌输,而成为智慧与智慧的启迪,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成为师生共同探讨、共同成长、共同走过的一段的美好的历程。

3、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充满浓郁感情色彩。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当人的心情处于愉快轻松状态时,人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我国古代哲人对此早有深刻认识:亲其师、信其道,即是对师生关系巨大作用的高度概括。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减少学生心理疾患、减轻学生各种心灵负担。由此可见,情感不但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助推剂,更是学生心灵世界的支撑点。

心灵之门只能用心灵的钥匙来开启,情感之火只能用情感的火种来点燃。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关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换来学生爱的回报。当师生心心相印、感情融洽时,教育事业就能闪烁出动人的生命光彩,教学工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这样的情感氛围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智慧潜能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自我教育、自我锻造将变成美好的现实。正如教育家杜殿坤说的那样:知识好比种子,教师亲切的态度好比阳光,儿童的心情好比土壤——只有这时的播种,才能使知识的幼苗茁壮成长。[2]

四、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1、理解和相信学生。

①了解研究学生。

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