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文性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互文性理论

摘要:作为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理论,互文性主要是研究文本内部和文本之间的关系,本文介绍了该理论的起源和发展,互文性的广义和狭义之分以及互文系统的解构和建构。

关键词:互文性,广义和狭义,解构和建构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7-0000-01

互文性理论是当代西方后现代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这一理论与后结构主义、符号学和批评性语篇分析相关联,同时又被运用到社会、心理、历史等学科的研究中,覆盖面十分广阔。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作为存在的基础,世界就是一种无限的文本,一切语境都可以成为互文本。在这样宽泛的语境下,对文本进行分析,可以更透彻的了解文本的深刻含义。

一、互文性理论的起源

互文性通常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它包括两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的关系或者某一文本通过重复向其他

文本产生的扩散性影响。互文性概念最早由法国理论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在她早期的著作中提到文本是一种批评行为或元语言行为,在其中主体为了取得自己的发言权而细察先前的和当代的文本,肯定某些文本并否定其他文本。具体地说,互文性是大大增强语言和主体地位的一个扬弃的复杂过程,一个为了创造新文本而

摧毁旧文本的“否定的”过程。

1969年,克里斯蒂娃在她的著作《符号学:符义解析研究》中正式提出互文性理论,她指出互文性既包括文本之间空间上的组合关系,又包括此时的文本与彼时的文本在时间上的聚合关系。它体现空间与时间、历时与共时的统一。随后,在她的进一步研究中提出互文性的引文从来就不是单纯或直接的,而总是按某种方式加以改造、扭曲、浓缩或编辑,以适合讲话主体的价值系统。

在克里斯蒂娃提出互文性概念之后,许多西方文学批评家对之进行了探讨。例如法国文艺家罗兰?巴尔特对互文性理论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他在1973年撰写的《文本理论》中用了很长的篇幅来介绍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和建立在这一概念上的文本理论,非常明确地把具有互文性特征的文本作为一个有特殊理论意图的论题提出来,他把文本界定为跨学科的和多主体性的,使它区别于传统文人所推崇的文章。巴尔特对读者而不是文本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更注重读者对于文本的建构。他认为后人对前人的解读反过来构成前人文本的一部分,通过对代码的多重化来揭示处在互文性中的文本,他让读者积极参与到文本的再生产中,强调读者通过发现文本意义的新组合而“重写”文本。

二、互文性的广义和狭义之分

在巴尔特较为深入的阐述了互文性理论之后,更多的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研究,使之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趋于对互文

性概念做宽泛而模糊的解释,把它变为一个批判武器,即广义互文性;另一个方向以法国文艺批评家杰拉尔德?热奈特的研究为代表,趋向于对互文性概念做越来越精密的界定,使它成为一个可操作的描述工具,即狭义互文性。广义互文性就是用互文性来定义文学或文学性,即把互文性当作一切文本的基本特征和普遍原则,又由于某些理论家对“文本”一词的广义使用,因此广义互文性一般可指所有文学作品和社会历史文本的互动作用,即任何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识的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之总和关系。狭义互文性是用互文性来指称一个具体文本与可以论证存在于此文本之中的其他文本

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一些有本可依的引用、套用、影射和重写等关系。

广义和狭义的互文性理论主要是对文本分析的两种不同的角度。美国批评学家乔纳森?卡勒在《符号的追寻》(1981)的中将其称为互文性的双重焦点,他论述到:“互文性有双重焦点。一方面,它唤起我们注意先前文本的重要性,一部作品之所以有意义仅仅是因为某些东西先前已被写到了。然而,一旦互文性聚焦于可理解性和意义,它就引导我们把先前文本当作是对某种代码的贡献,是这种代码使各种不同的意指效果成为可能这样,互文性与其说是指一部作品与某些先前的特定文本的关系,不如说是指一部作品在一种文化的话语空间中的参与,是指一个文本与某一种文化的多种语言或意指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个文本与那些表达了这种文化的诸

多可能性的文本之间的关系。”①这就是说,互文性既可以聚焦于互文本本身,也可以聚焦于互文本置身其中的那个文化空间以揭示各种文化代码。前一种角度属于狭义互文性,后一种角度则属于广义互文性。

三、互文的解构与建构

学术界将互文理论的广义和狭义两个发展方向也称之为互文的解构和建构两个方向。克里斯蒂娃和巴尔特的互文理论后来被耶鲁学派的几位解构主义批评家所发展,成为解构批评的一个重要内容。该理论关注非个人化领域,注重符号分析,成功地解构了关于中心、稳定的结构及确定的意义的神话,论证了文本的广泛存在性和不同文本之间的互动,指出与传统的意义解构的区别,从而在不同的人文社科领域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在互文的解构理论研究中较为著名的是法国批评家杰拉尔德?德里达。他认为每一个文本,每一种话语,都是能指的“交织物”,这些能指的所指是由其它话语从互文性的角度来确定的。符号并不像结构主义学者所声称的那样,是能指与所指的紧密结合,符号的本质是分裂的,由此能指与所指不相符合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德里达指出能指的意义完全取决于语境,语言符号的每一次使用,都给符号增添了一些新的因素,换言之,符号的使用过程是一种体现延续和差异的播撒过程。同时,任何新的文本都是由之前的文本的各种成分“嫁接”起来得到的。这样,一切文本都依附于先有的文

本,先有的文本存在于新文本之中。

互文的建构理论是指从诗学和文学修辞的角度来界定互文性概念,这是一种不同于符号批判思想的研究趋势,把互文性概念做精细的界定,研究具体的文本关系。互文建构理论最早由杰拉尔德?热奈特提出,在他的理论体系中互文性被限定在一个非常窄的范围内,几乎只包括准确意义上的引文。80年代以后,法国和美国多位学者对文本的建构做了详细的研究,发展至今,文本的建构主要是指文本内互文性,即同一语篇内符号指涉的相关一致性,包括语义连贯与形式衔接,是语篇得以建构的基础。同时,语篇互文性确立主体式样,形成相应的语篇模式,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以确立相应时代主导性的文体风格和文学式样。

四、结束语

由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了现代语言学文本分析的重要理论工具,特别是在批评语言学的语篇分析中应用越来越多。一方面,该理论有助于对文本内部的各种互文关系作出精细的解释,建构出文本的系统结构和具体内涵;另一方面能将文本与语境及多种学科联系起来,探求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解构批评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① jonathan culler,the pursuit of signs,corne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