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佛教的慈悲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佛教的慈悲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刘胜梅

(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江苏徐州##$$$%)

摘要:慈悲精神作为中国佛教的根本精神,贯穿于整个佛教教义之中。慈悲精神就是与乐拔苦的菩萨精神,其理论基础是缘起论。慈悲精神在佛教上的践行主要体现在布施和戒杀上。慈悲精神的现代意义是:有助于提升道德境界,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在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碰撞、激荡、冲突、融合中,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终于发展成为一种精密、深邃、严谨的思想体系。从广义的伦理学观点来看,整个佛教无非是一个伦理道德系统,这从“七佛通偈”也可以证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 .(/#")而慈悲精神作为佛教的根本精神,贯穿着这个伦理道德系统,因而研究和探讨慈悲精神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它在佛教上的践行及其现实意义,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慈悲精神的内涵

慈悲精神就是与乐拔苦的菩萨精神,“慈”(与乐)是爱护众生,给予欢乐;“悲”(拔苦)是怜悯众生,拔除苦难,慈悲被认为是菩萨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大智度论》卷二七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乘佛教以慈悲作为异于小乘、进入世间“普度众生”的重要依据,故云:“慈悲是佛道之根本。”- # . + /$#12 ,印度天亲菩萨在《十地经论》中说: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可见,慈悲就是与众生拔苦与乐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慈心慈行和悲心悲行的的统一。根据佛教修持者的认知和思想境界的高低,可把慈悲分为三种,即(1)“众生缘慈悲”,指以众生为对象的慈悲,此为凡夫的慈悲,属于小慈悲;(2)“法缘慈悲”,指觉悟到诸法无我之理所起的慈悲,此为声闻、缘觉及初地以上的菩萨的慈悲,属于中慈悲;(3)“无缘慈悲”,指离一切差别,心无所缘,是佛的慈悲,属大慈悲。亦统称此“三缘慈悲”为“三慈”。- * . + /$#12 ,

二、慈悲精神的理论基础

佛教的慈悲精神是建立在缘起说之上的。缘起说是整个佛教教义的理论基础。所谓“缘起”,其基本要点是:世界万事万物均由因缘而生,亦由因缘而灭。因,

指产生事物的直接原因;缘,指产生事物的间接原因。缘起说认为,万事万物都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中,并随着因果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其典型的表述形式为:“因此有彼,无此无彼,此生彼灭,此灭彼灭。”- 2 . + /$#*3 ,按照缘起说,宇宙万物都是因缘相关的存在,都不能离开因缘而独立存在。同样,每个人都与其他众生息息相关。从三世因果关系来看,其他众生的某某在过去世可能就是自己的父母等亲人。这种人与人的密切相关性就是慈悲的出发点。- " .(/31$)又据缘起说引出无我说,认为人并不具有实体的“我”存在,否定有这样“我”的真实存在,即是“无我”。小乘佛法主张“人无我”,认为人身并没有恒常自在的主体,大乘佛法还主张“法无我”,认为一切事物也没有恒常坚实的自体。- % .(/$1))由此也就产生自、他一体的观念,进而也就自然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了。

三、慈悲精神在中国佛教上的践行

慈悲精神只有体现在行动上,才是真正的慈悲。佛教的慈悲精神,是以佛教的般若空性及显空不二为指导,慈悲与般若无二双运,统一于大乘佛教的根本! ! 发菩提心之中。菩提心体现于以普度众生为己任的菩萨行。菩萨行是指以“六度”为中心的大乘所有的修持和行动,它是慈悲精神的真正践行,是佛菩萨把完美的德性转化为德行的道德实践行为,其核心内容就是普度众生,利乐有情。如地藏王菩萨曾立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愿,自愿置身于地狱救拔恶道众生。又如观世音菩萨主张“随类度化”,一切众生,不分贵贱贤愚,遇难时只要念诵他的名号,他就能寻声而至。他还能遍观宇宙的各个方向,并身及宇宙的各个角落,以提供帮助,拯救解脱。佛菩萨是实践佛教慈悲精神的典范,是道德理想的人格化,佛菩萨的践行精神激发和引导着广大佛教信徒立足于现实生活,把慈悲精神贯彻到具体的修行实践中去。

慈悲精神的践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布施,二是不杀生。所谓布施,一般有三种,一是财施,二是法施,三是无畏施。财施又分为外财施和内财施两种。外财是指钱财物品,即货币形态和物化劳动。内财是指知识、经验、技术、智慧、学说等,即非货币形态和非物化的劳动。法施主要是对出家人而言,即顺应人们要求,说法教化,或将自己礼颂功德回向众生。无畏施是指急人所难,随时助人排忧解难,并使人在趋向解脱之途上勇敢无畏。$ % &(’())佛教认为布施能够制止众生贪欲,因贪欲为一切烦恼和罪恶之源。布施可使众生破除留存心中的吝啬和贪念,以便早日脱离生死苦海,到达涅彼岸。佛教认为越是难以做到的布施,功德越大,并主张必须尽自己所能地满足任何人的任何乞化要求,包括布施自己的肢体。

本生故事中的“施鹰”、“饲虎”被视为实施“布施”的最高典范。布施是不图回报的,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如果善有目的,那就不是善,如果善的结果有报酬,那就不是善。在佛教中,布施的最高境界是三体轮空,即要忘记自己,忘记施物,忘记受者。具体说来,就是要“施时不选有德无德;施时不说善恶;施时不择种姓;施时不轻求者;施时不恶口骂詈”(《优婆塞戒经》)。

中国佛教慈悲精神的践行,还体现在不杀生上。所谓不杀生,指除了人之外,所有有生命的动物、生灵都应当被保护、戒杀。不杀生被列为佛教戒律的第一条。佛教认为一方面依六道轮回转生的说法,一切众生曾互为亲属。如《梵网经》上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世俗伦理关怀。另一方面,是万物一如、万物一体的观念。万物一如,彼此平等。所有的人、所有的生物乃至山川河流、矿物土地,都是在一个共同的天地中生存着,相互协同进化着。人不过是宇宙万物中的一种,并且和其他事物一样,均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具有特殊的珍贵价值,所以人类应该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万物,以慈悲的心情去善待万物。由不杀生又产生救生、护生、放生,这是因为人与动物在六道中轮回流转,互相转化,并且都是苦海中饱受煎熬的众生,都具空寂的本性,皆有解脱成佛的可能,生命的价值是平等的。因而,人们应该尊重生命,戒杀护生。

四、慈悲精神的现实意义

中国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在现代,它仍然有着发展的深厚社会土壤和心理基础,因而作为中国佛教根本精神的慈悲精神,也仍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中国佛教的慈悲精神,有助于人们提升道德境界,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道德境界是指人们所达到的道德觉悟程度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状况和精神情操水平。人格是做人的尊严、品质的总和,人格形象体现着人们生命的质量和生命的层次,体现着道德境界的高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给社会带来繁荣和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许多人把金钱和财富看成人生价值的衡量尺度,道德淡漠、理想沉沦、物欲膨胀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态度。慈悲精神鼓舞着人们用赤诚的爱心、慈心、同情心、恻隐心和怜悯心去关爱众生,关爱宇宙万物,以慈悲柔和的心怀去体谅、帮助他人,去造福社会、造福人民,有助于引导人们从自我的狭隘天地中走出来,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