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控制论文作业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摘要】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是企业规模和经营范围扩大后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两者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作用又相互独立。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实施的先决条件,推动内部审计的变革,而内部审计反过来监督内部控制,防止内部控制失效。为更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现代企业必须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二者的基本关系,

以保障企业健康有序运行,对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避公司风险、实现公司价值最

大化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关系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概述

(一)内部控制概念

一般意义的控制是指对一个物质、一个组织或一个系统的活动进行的约束或指导。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解释,“内部精致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

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全面、全程

的控制。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标准说明》指出内部控制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设计的管理控制程序,为实现以下主要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

1.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2.对政策、计划、程序、法律等规定的遵守。

3.对资产的保护。

4.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

5.完成所制定的经营或计划的任务和目标。

该定义则是强调了内部控制的五项目标,即报告、合规、资产安全、经营和战略目标。

内部控制的五个目标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目标

体系。其中战略目标是最高目标,是企业使命相互联系的终极目标;经营目标是战略目标的

细化、分解与落实;资产目标是实现经营目标的物质前提;报告目标是经营目标的成果体系

与反映;合规目标是实现经营目标的有效保证。

(二)内部控制的演变

内部控制是组织运营和管理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科学管理必然要求。内部控

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等四个不同的阶段,并初步呈现与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交融发展的趋势。

内部牵制阶段

20 世纪前

内部制度阶段

20 世纪 40 年代 -80 年代

内部结构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后

内部整体框架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后

内部牵制阶段: 20 世纪以前,盛行的观念和实务都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主要表现为

对会计账目和会计工作实行岗位分离和相互牵制。根据《柯勒会计词典》的解释,内部牵制是指“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

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和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内部牵制机能主要包括:分权牵制(权责分离)、实物牵制(实物责任制)、机械牵制(技术牵制)、和薄记牵制(会计系统牵制)。

内部控制系统阶段: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有权和经营权进一步分离的特点,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推动下,内部控制演变为涉及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人员素质、业务处理程序和内部审计等比较严密的内部控制系统。这一阶段是内部控制进入“制度二分法”或“二要素”阶段,即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部分,前者在于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后者在于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进入80 年代,人们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重点从一般含义向具体内容

深化,为区分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在 1988 年《审计准则公告第 55 号》以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取代了内部控制系统,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

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强调其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这一阶

段进入“结构三要素”阶段。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根据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定义:内部控

制是由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COSO报告还明确了内部

控制的五个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三)内部控制的种类

内部控制的种类可归纳如图1-1 所示:

完整性控制

合法性控制

宏观控制基础控制正确性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纪律控制一致性控制

微观控制实物控制

内部控制

计划控制

信息报告控制

内部管理控制操作与质量控制

人员组织与训练

业务核算与统计核算等其他控制

图1-1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组织内部应用会计方法和其他有关方法,对财务、会计工作和有关经济业务所进行的控制。要强调的是,我国新修订的《会计法》十分重视有效地内部控制

的建设,追究企业信息失真、管理舞弊、风险加大等问题的法律责任可以从内部控制根源入

手。

内部管理控制——除了组织内的管理部门应建立管理制度,以此保持生产经营效率和保证

个部门贯彻执行政策,还应根据一定的经营方针,为合理且有效地进行经营活动而设定各种管理。内部管理控制又称为“控制的再控制”。

理查德·L·莱特里夫博士和国际内审协会成员,把内部控制的种类分为:

1.预防性控制——为了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而预先采取的控制。

2.检查性控制——把已经发生和存在的错误检查出来的控制。

3.纠正性控制——对那些由检查性控制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控制。

4.指导性控制——为了实现有利结果而采取的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