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收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脾胃论》,李杲撰,三卷,1249年成书,为其晚年之作,也是集中反映他学术理论的代表著作,刊行于李氏身后。

全书由医论38篇,方论63篇组成,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分别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发,并译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治疗饮食伤脾等证诸方、有关治验。

全书遵崇《内经》“人以水谷为本”的宗旨,以“人以胃气为本’的思想为基础,着力阐发“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病机理论,倡导培补脾土、潜降阴火的治则思想,形成较为系统的脾胃内伤病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书中用方虽多延用《内外伤辨惑论》,但又作了进一步的理论阐发,总以培土补中,甘温除热,甘寒泻火为原则。


2.《脾胃论》,3卷,金·李东垣撰。书成于1249年。卷上七论,为《脾胃论》的基本部分。每论均首列《内经》原文,而后说明本人观点。卷末复以“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重申之。卷中十二论,主要阐述了在“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后,对各种病证的证治原则及方法。卷下十五论,或对卷上、卷中的重点部分进一步发挥,或对其论述不足部分进行补充.后附“脾胃将理法”、“摄养”、“远欲”、“省言箴”四论,既是病时的饮食调理宜忌,也可作为平人日常调理方法。《脾胃论》是李东垣在完成《内外伤辨惑论》以后,恐世俗不悟而作,是补土学派的代表著作。

3.内科著作。三卷。金·李杲撰。约刊于13世纪。本书是作者创导脾胃论学说的代表作。李氏根据《内经》:“人以水谷为本”的观点,强调补益脾胃的重要性。全书围绕这一中心议题结合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予以阐析。书中对于饮食劳倦等引起的脾胃病,提出甘温除大热的学术理论,创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治疗方剂,具有较好的疗效,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1949年后有影印本。


4.书山拾翠――李杲和他的《脾胃论》

罗维伟


李杲,字明子,晚年号东垣老人,是金元时期的四大名医之一。他师从于名医张元素,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感论》等书。

李杲生于富家,自幼好学,生活严谨,远离纨绔子弟。每遇灾年,他都尽力赈救穷民,在民众中颇有名望。他师从名医张元素数年后,决心“传道医人”,不为个人名利。晚年时,他为了能将自己的医术流传后世,选择罗

天益(后也成为名医)作为学生,并接济他,希望他学成后也要“传道于世人”,以救济贫民,而不是为金钱而学医。

李杲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原大地战乱纷起之时,由于社会动荡,人民生活不得安宁,饮食不洁,起居无时,各种疾病流行,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特别多。李杲在悬壶济世的过程中,发觉用以往的一些经验,治疗这些脾胃病效果并不好。他受名医张元素行医经验的启示,结合《内经》的基本理论,提出“脾胃为后天之本”的中医理论。

到了晚年,李杲总结自己一生的行医经验,写成《脾胃论》一书。此书认为,脾胃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极为重要,如果脾胃受到伤害,那么人体的阴、阳、气、血,都将受到损害。由此,他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而当时社会动乱,致使人们饮食饥饱无规律,劳累过度,加上各种精神刺激等,都会导致脾胃受伤而致病。

李杲的学术基础是以脾胃为中心的:脾胃居人体中心,以升举清阳之气为首务,因而治疗内伤疾病,也多以升举中气为主要治疗方法。而他又善于运用温补类中药,如七味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治疗脾胃疾病,所以后世又称他为“补土派”、“温补派”。

《脾胃论》是中医治疗脾胃疾病的经典著作,它提出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观点已为现代医学所认可,所以它至今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脾胃虚弱的简易诊治

发表时间:2007-01-10 17:42:07 点击: 685次
脾胃虚弱是中医的概念,李杲的《脾胃论》曰:“胃乃脾之刚,脾乃胃之柔,表里之谓也。饮食不节,则胃先病,脾无所禀而后病;劳倦则脾先病,不能为胃行气而后病。其所生病之先后虽异,所受邪则一也。”简单地说,就是脾胃生病,都是由于饮食和生活规律不健康导致的,而脾胃虚弱,除先天不足外,大都是因长期不适宜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所导致。饮食不节制,胃就得生病,胃老生病,脾也好不了;不注意休息,经常熬夜,破坏了生物钟,脾在进行合成工作时(人体内的一些激素的合成也有脾在夜间参与)受到干扰,它也要生病,它生病,胃也得生病。于是恶性循环,成了脾胃虚弱(当然,还可能发展为其他疾病,不在本文讨论之内,就不说了)。

什么是脾胃虚弱,如何判定,说法不一,这里仅用脾胃论鼻祖李杲李东垣的判定方法:“脾胃病则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乃脾胃虚,无是则非也,亦可作明辩矣。”有被医生诊断为脾胃虚弱者可按此法自测。

如果确诊是脾胃虚弱,我建议最好采用外治疗法,尽量不要吃药。在人体

这个自适应的巨系统中,胃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最强的,只要还没造成严重的不能自我修复的器质性病变,仅是虚弱,给它足够的修复时间就可以了。胃靠养而不靠治。不管吃什么药,对胃来说都是个负担,它本来就弱了,你再给它增加负担,岂非南辕北辙?

所以,即使自我修复有困难,需要干预治疗的,建议采用外治疗法。比如针灸、按摩、压耳穴、脐疗、药浴、刮痧等等,这些疗法在大的中医院都有,安全可靠。

下面介绍几则简单易行,疗效确切的方法:

1、脚趾按摩。每天顺时针按摩脚趾肚40~80次,重点是第二个脚趾,对缓解胃痛、养胃都很好。

2、热水泡脚,用比较深的木盆,坚持每天晚上用热水泡15~30分钟。

3、每天睡觉前做10次腹式深呼吸,春到秋天早起,到空气好的室外做10次腹式深呼吸。

4、每天上床后,双手搓热,将热掌心(劳宫穴)贴在胃和肚脐上,热度稍减,再顺时针摩30~40次。

5、快走或慢跑(这是纤手太阳的成功经验),每次3~5公里,也可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运动强度可参考美国心脏学会的健身标准:220次/分-年龄=最高运动心率;最高运动心率×(60~75)=最佳健身运动心率;比如45岁:220-45=175;175×60%=105次/分;175×75%=130次/分;就是说,45岁的人健身时,心率应该超过105次/分,低于130次/分。

如果你能坚持做到上面这几项,那么恭喜你,不但你的脾胃虚弱能够好转和痊愈,神经衰弱会改善甚至痊愈,连其他的一些慢性病也可能好转或痊愈。这些方法都是以中医的经络脏腑理论为根据的,也与当今世界非常走红的绿色疗法完全重合,因为时间关系理论问题就不说了(说了大约也没人愿意看^_^),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试试就知道了。

最后一个办法可能有很多人喜欢,特别是嘴馋的,就是养胃食谱。食谱贴到汉唐小囡的《东西南北话饮食》去,有兴趣的到那里去看,助助人气,看能不能突破十万大关。注意,我贴的食谱有些可是真正的养生专家(横跨内科学、营养学、烹调学几科的学者)的秘方哦。:)))

注:这是应汉唐论坛一位吃了几十年药没治好脾胃虚弱的网友的要求写的,也贴过来,看看有没有需要参考的。:)))



内外伤辨惑论

1.《内外伤辨惑论》,李杲撰,三卷,1232年成书,1247年刊订。是李杲生前定稿并作自序的唯一一部著作。

该书卷上为辨证,详论阴证、阳证、脉象、寒热、外感八风之邪,手心手背,口鼻,筋骨四肢,头痛,气少气盛,不恶食,不渴,劳役受病,辨证与中热等诸证候内伤与外感之别;卷中为饮食劳伤、四时用药加减、暑伤胃气等医论及补中

益气汤、神圣复气汤等方论内容;卷下为用药所宜、所忌,以及酒客病,临病制方,随时用药等内容。

全书围绕饮食劳倦所伤而致脾胃病的诊察及治疗用药等理论作了较全面而系统的阐述。突出了脾胃盛衰在内伤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中的重要地位,并由此在内伤诸疾的治疗中加以充分体现,如特制补中益气汤等方,重用黄芪,配以升麻诸品,以补土生金,升清降浊。

该书所反映的理论思想,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成为反映李杲学术思想及其发展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2.内外伤辨惑论
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金李杲撰。杲字明之,自号东垣老人,真定人。尝以纳赀得官,监济源税。案元砚坚作《东垣老人传》,称杲以辛亥年卒,年七十二。则当生於世宗大定二十年庚子,金亡时年五十五,入元十七年乃终。故旧本亦或题元人,而《元史》亦载入方技传也。初,杲母婴疾,为众医杂治而死,讫莫知为何证。杲自伤不知医理,遂捐千金,从易州张元素学,尽得其法,而名乃出於元素上,卓为医者大宗。是编发明内伤之证,有类外感,辨别阴阳寒热,有馀不足,而大旨总以脾胃为主。故特制补中益气汤,专治饮食劳倦,虚人感冒。法取补土生金,升清降浊,得阴阳生化之旨。其阐发医理,至为深微。前有自序,题丁未岁,序中称此论束之高阁十六年。以长历推之,其书盖出於金哀宗之正大九年辛卯也。

3.全书3卷,凡26论。书中论述了内伤与外感的病因、病状、脉象、治法等,卷上论辨证,卷中论饮食劳倦所伤,卷下论饮食内伤。
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创脾胃学说,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并创制补中益气汤等名方,对中医学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本书是从事中医教育、科研、临床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

4.目录信息
内外伤辨惑论卷上
 辨阴证阳证
 辨脉
 辨寒热
 辨外感八风之邪
 辨手心手背
 辨口鼻
 辨气少气盛
 辨头痛
 辨筋骨四肢
 辨外伤不恶食
 辨渴与不渴
 辨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之
 辨证与中热颇相似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
 饮食劳倦论
补中益气汤
立方本指
朱砂安神丸
 四时用药加减法
 除风湿羌活汤
通气防风汤
羌活胜湿汤
 升阳顺气汤
升阳补气汤
 暑伤胃气论
 清暑益气汤
参术调中汤
升阳散火汤
当归补血汤
朱砂凉膈丸
黄连清膈丸
门冬清肺饮
人参清镇丸
皂角化痰丸
白术和胃丸
 肺之脾胃虚方
 升阳益胃汤
双和散
 宽中进食丸
 厚朴温中汤
 肾之脾胃虚方
沉香温胃


神圣复气汤
内外伤辨惑率卷下
方剂索引


不追求所谓的成功、完美等此类的赞扬之词,
就是要蹋下心来做一些事情,只要在做了,也做到了,
并在做的过程当中坚决的秉持道德,
最大程度的寻求到了支持、帮助、尊重,就是最大的目的了。
但做事与赢得尊重是要分清先后、主次的,即不能舍本逐末,又要灵活应变。
而做事就是要讲究战略、战术的,靠的是计谋、技术和技巧。
而要赢得尊重不仅要用真心,重品行,还要有踏实做事的心态和行动做强有力的支撑。
心底无私天地宽、则心自明、眼自清、行自奋。


出行之前要多注意天气,做事之前要多考察氛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学会拒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就是要标新立异
要别人做事的时候:
1.首先自己要有事情做;
2.要视其能力,尽量挑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并适当鼓励;
3.无论怎样,也要考虑用各种办法充分说明做的意义和心要。
笑着就把问题解决了,那是最高境界;所以说在没达到那个境界前,总笑着去解决问题那不是明智的。
想到了就做好安排,从一有念头就开始,做第一时间的行动,从灾难求援的过程中,我们应得到这样的启发。
这样无论结果如何,却免于被动而受制于人。
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而不要命的也并不是无往不胜,取决于两种不怕死的心态:败在有必死之念,胜在有必胜之心--中日甲午海战。

立志明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首先是不妄动、然后是就算动了心,却也要忍住性,才可增益其所不能。
以史为鉴,道法自然,法效天地。
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

总理说:
多难兴邦。
茍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主席说:
成败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
荣誉属于祖国,成就归于人民。

势:
为虎作伥;狐假虎威;狗仗人势;为富不仁;
顺水推舟;借势而行;顺势者昌,逆势者亡;逆者难从,顺者易理;

同样的战略利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唇亡齿寒

剑有双刃:
螳螂捕蚕,黄雀在后。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一、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
二、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
三、房室、金刀、虫兽所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