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存在不足及创新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存在不足及创新探讨摘要:地铁车站是联系地上与地面交通的一个重要节点,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应该以城市规划、规模、道路网以及客流量等因素为根据展开设计。
本文重点对现阶段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阐述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几点原则,并结合设计原则提出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几点创新措施。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不足;创新
abstract: the subway station is contact the ground and ground traffic is one of important node, in metro station architecture design should be to the urban planning, the scale, the road network traffic and factors such as according to design for open.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subway station architecture design the deficiency of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expounds the in metro station architecture design several principles, and combining the design principles in metro station architecture design put forward some innovation measures.
key words: the subway station; architecture design; insufficient; innovation
1.前言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城
市交通堵塞问题已成为普遍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制约经济的发展,而地铁是目前处理交通堵塞的一种有效策略。
一般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为地铁建设最关键的环节,是地铁建设中协调面很广而且涉及到专业又多的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起到龙头作用[1]。
一般地铁车站的设计方案最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例如车站规模、建造的方法等会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在设计过程中要重视方案的可行性以及车站功能完整性等。
目前我国的地铁车站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仍存如下几个不足之处。
2.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存在的不足
2.1地铁车站的建筑形式无特色
这里的无特色指的是每个车站从乘客进站口、出站口的流线设计,再到平面的形式以及空间的效果无大的差异。
一般是低矮的、常性的矩形站台和站厅,装饰材料以及效果大多是大同小异。
所以,目前地铁车站在设计各类建筑时需有其个性化的一面,需充分体现出当地特色和文化的品位[2]。
2.2忽略地铁车站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常见问题是设计为一方面而建设又是另一方面,未进行深入研究各地铁间或者是地铁和其它的交通设施之间的互相换乘。
例如,北京地铁车站的设计就出现因两条线是分阶段进行,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地铁今后的发展情况,导致换乘的通道过长或者换乘出现不合理的情况。
2.3未能综合开发地铁车站的功能性
在多数城市中,仅仅是将地铁车站作为一个交通站点。
其的功能性只是定位于交通功能,其他的功能性尚未开发出来。
笔者认为,地铁车站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标志,其应该具有多种功能,比如,可让多种商业元素能够进驻地铁车站,车站的出入口设置安排应该和商业设施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利于乘客出入,同时还使地铁获取更多经济效益。
中国香港的地铁车站就开发了大量商业站点,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相对理想的[3]。
2.4忽略车站细部与平面功能的综合设计
车站和人的使用紧密联系着,应该要更好地体现出其的人文性,应能重点突出为人服务的这个功能出来。
唯有将平面功能的设计和车站细部设计的综合起来加以考虑,这样建成的地铁车站才能更利于人们的使用。
3.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现阶段我国各大城市的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之所以存在的较多不足之处,笔者认为,这和在设计地铁车站建筑时,未能遵循地铁车站建筑的相关设计原则有关。
只有在设计时严格遵循各项原则才能建成功能齐全的地铁车站。
具体的设计原则有如下几点:第一,地铁车站的各项基础设施的设置应以“一切为了顾客能够方便使用”为主,设置地铁车站站位时,应该要为乘客提供尽可能多的方便,以使乘客的行距缩短[4]。
第二,在设置各个出口、入口时,应该争取在尽可能短的距离,把城市游乐中心、办公室密集、住宅区以及旅游景点等和车站相通相连,尽可能给乘客提供没有雨淋、没有
日晒的乘车条件。
第三,在布设车站时应该和旧城的改造以及新区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布设车站点,这样可方便施工,同时减少或者避免了拆迁,从而减少了成本支出。
除此之外,还应该重视城市各大轨道的交通建设,应该和周边的经济发展有良好的互动效应,为地铁车站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条件。
4.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创新
地铁车站是一项为人们服务的工程,对此,在车站建设中,应结合人的相关特点,尽量满足人们的行为及心理需要,以确保地铁车站设计的创新。
4.1结合人的行为及需要设计车站的各项功能
4.1.1车站人群的行为
地铁车站中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而人的行为主要有经过与停留等两方面。
其中“经过”是卞要行为,而“停留”则是人的短暂行为。
对此,人们经过的路段,必须是通常快捷,以减少“经过与停留”之间的影响。
如,人们自进站到上车的过程,必须经过出入口、买票、通道、进闸机、电梯以及站台等地方。
研究人们的这一行为过程,便知人们会在买票的过程中停留及聚集,而聚集将对人的经过产生影响,对此,应在地铁的售票处设置较大的空间。
若售票机或者售票亭设置在站厅的入口处,则其对人们的影响将会增大。
由此可见,在设计地铁车站时,应综合考虑这一因素。
如,将售票机嵌入墙内。
深入了解人的行为,便于更好规划及组织出入站的客流路线,促使地铁车站的设计创新。
4.1.2车站人群的需要
结合人的需求,加以设计地铁车站。
如韩国、日本的地铁,将储物箱嵌入车站通道的墙内,便于乘客购买东西后,可将其储存于储物箱中。
然而,对于储物箱的设计,在我国的地铁车站内却很少见。
又如,在地铁车站的相关位置装设面包房等,便于乘客上班购买早餐的需要。
或者在地铁站中设置相应的商业设施,以满足人群的需求。
另外,关于弱势群体的需要,在设计地铁车站时,结合弱势群体的具体需要,为广大儿童、孕妇、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等提供安全、方便的空间。
如,在车站内的相关位置,设置利于弱势群体使用的电梯、言道、轮椅升降机以及无障碍坡道等设施,加强关注弱势群体的需要,以全面体现社会的进步。
4.2结合人的心理感受设计车站的空间环境
关注每一位乘客的心理感受,努力做好车站空间与环境的特色设计。
人的心理,包括人的听觉、视觉、触觉以及嗅觉等。
其中,人的听觉心理,据相关研究表明,人在嘈杂的环境中易产生烦躁的心理,而在优悦耳的音乐中,则显得较为平静。
地铁车站人员流动大,环境嘈杂,易产生烦躁的心理。
对此,设计时,应重视声音环境的处理,可播放悦耳的轻音乐,以缓解人的心理压力[5]。
其次,视觉心理。
多数地铁车站设置于地下,需要人工照明。
而车站空间环境以及照明度的设计好坏,将对人的视觉心理造成直接影响。
对此,站内的环境,应设计为光影柔、色彩典雅的,以给人安逸的心理。
除此之外,人的触觉心理与嗅觉心理也同等重要,应给予高度
重视。
设计宽敞、明亮的空间环境,以减少人们压抑、陌生的心理。
第三,乘坐地铁的乘客会有不同的感受,对此,设置相应的交流空间,给人们提供交流谈心的机会。
如上海的地铁车站,在站台上的休息室内设有两排相对的座椅,以便人们面对面的交流。
第四,设计个性化、大众化的特色车站。
装修车站时,应考虑当代人队环境装修的需求,注重有个性的、大众化的装修设计。
如,芝加哥的某地铁车站,采用透明的压花玻璃砖加以装饰其的墙壁,利用高压钠月照明玻璃墙的后面,使整个车站站台显得绚丽多彩。
另外,结合车站的建筑加以设计车站雕塑、壁画等装饰,以展现平民化的艺术。
与此同时,选取轻松活泼且贴近大众生活的题材,作为车站内的装饰,以充分体现地铁车站的特色设计。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在目前仍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要克服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在设计地铁车站时应该严格遵循相关的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地铁功能及人的心理需求等方面进行设计上的创新,这样更能促进地铁车站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俊峰.分离岛式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分析[j]. 隧道建设. 2009(03).
[2] 葛世平.从大客流运营角度谈地铁车站的建筑布置优化设
计[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0(04).
[3] 唐薇,陈明峰,唐坚. 地铁上盖附属物与城市景观环境的有机结合——以广州地铁为例[j]. 隧道建设. 2010(s1).
[4] 史小俊. 地铁车站应对大客流的组织措施[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9(10).
[5] 张伦,陈扶崑.地铁车站大客流运营组织探讨[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