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提升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提升措施
摘要:在工业生产领域,电气自动化作为工业生产的神经中枢,电气自动化不
仅减少了人工劳动力投入,同时也提高了电气设备运行效率。

但我国电气自动化
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基于此,本文首
先提出电气自动化含义,阐述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分析方法,最后探究提高电
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措施。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措施
引言
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会直接影响工业生产安全,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系统也变得更加复杂。

目前的自动化系统已经逐渐完善,具有自动检
测功能、减少了仪表数量,无需过多人员的进行管理,降低了人工费用。

但随着
自动化系统不断扩大,系统自动运营也需要有更高性能、安全的电气设备作为支撑,特别是在提高电气设备可靠性方面,必须要深度研究和讨论。

目前,电气自
动化系统主要采用Windows系统,在安全级、非安全级方面可以实现功能拓展,然而考虑到部分自动化系统内部结构十分复杂、精密度要求高,在一定程度上增
加了运营风险,增加了电气设备可靠性评估难度。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形式
电气自动化系统包括变压器、发电机、传感器、PLC、现场总线等,是指借助
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电气设备自动化操作的系统形式。

在过去,电气自动化控制
主要是采用IEC,但随着体系规模增加,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大规模自动化生产
体系[1]。

因此,当今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演变成为了质量保证与设备管理、软件
开发、软件验证三个方面。

每项标准都要严格遵守可靠性原则,从而在电气设备
生命周期内保证其运行的可靠性。

2.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评估方法
电气自动化可靠性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在现有可靠性评估标准前提下,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大体上可以分为阶段性分析和综
合性分析。

2.1阶段性分析
电气设备可靠性分析有8个阶段,包括系统计划、需求分析、设计方案、方
案实施、系统集成、验证确认、系统运行、系统维护。

每个阶段都会对可靠性分
析造成影响。

其中,软件项目管理计划与设备可靠性有直接关系,需要对电气自
动化模型、组织结构进行分析,找出“非可靠”因素,从而得出量化的可靠性数值。

当然,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分析不仅仅局限于一级分析,想要得到更加精准的
分析数据,还要深入到二级甚至是三级分析。

2.2综合性分析
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中,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更新,因此必须要保证可
靠性测试的动态性。

在阶段性评估模型中,每个阶段之间均带有一定的关联性,
也是知识范围重叠性,因此可以根据某个数据变化动态,反应出所有的数据变化
情况,这就是综合性分析的理念。

电气设备综合性可靠性分析,可以采用Bayes (贝叶斯定理)模型网络平台建设可靠性评估模型,Bayes平台包含了概率分布、网络结构两个层面,网络结构是父节点之间的子节点,概率分布可以判定“非可靠”因素的分布规律。

针对阶段性的不同测试对象,对所有对象提出可靠性判定标准,结合Bayes网络节点数据,如果一个节点达标则可靠性概率为1/n(n表示节点数
据数量),全没有达标则可靠性率为0[2]。

在综合分析当中,还需要考虑不同指
标的权重,进行权重衡量,给予不同节点数据赋予不同权重值。

权重值赋予是否
合理会影响可靠性判定精度。

要根据电气自动化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确定权重指标,最科学的方法是通过专家数据库赋予权重,保证权重数据赋予的科学性,这样才
能够满足可靠性判定标准。

3.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有效措施
电气自动化设备决定了工业生产效率、安全、效益,结合上述的电气设备可
靠性评估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

3.1优化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
如果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某个设备运行参数超标,一旦保护系统动作不及时,
就很有可能造成电气设备损坏,甚至会出现连带性损坏。

为了能够提高电气自动
化设备运行可靠性,必须要做好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研究,每个分支回路最好是独
立运行,避免用电支护会承受较多的电气设备负荷。

结合工业生产实际需求对自
动化系统结构进行调整,简化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过渡环节,这也是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稳定性、降低系统负载的重要方法。

关键回路要设置
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变压器回路、电源线路(发电机线路)等,提前设置电气设
备额定标准电压或电流数据,一旦设备运行数据超标,会自动切断故障线路,从
而保证整个自动化系统安全[3]。

3.2增设防干扰与动态补偿装置
为了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安全运行,要排除外界干扰问题,
可以增加消除谐波装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这样可以实现自动化电气系统的自
我调节,避免电气设备产生谐波对其他设备或供电系统造成的影响,保障系统的
稳定性、安全性,延长电气设备使用寿命。

同时,为了保证电气设备故障时可以
迅速启动继电保护系统,要自动化系统中采用分级闭锁、选择性断电的保护系统,可以在PLC系统中分级设定继电保护措施,减少违规操作或超负载运行带来的风险,保障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的安全水平。

3.3限时速断保护装置
为了进一步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安全性且不影响系统生产效率,还要增
设限时速断保护装置,运行参数根据最大限度三相短路标准设定。

在实际运行中,瞬时速断保护理论上为线路长度的1/5,剩余的4/5长度线路由限时速断保护装
置控制。

考虑到电气自动化是多母线设置,不同母线电流间可能会生成电流差异,如果要重新设定短路电流系统,则要确保产生两相短路时,保护装置能够瞬间切
断线路,不得出现自动化电气系统越级跳闸情况。

在过流定时保护当中,由于全
过程保护开关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可以绕过被保护电路尖峰电流实现保护整定,也就是通过检测尖峰电流判定电气设备运行负载,借助PLC技术自动调节。

通常
电源系统(发电机系统)两相电流感应敏感度要在1.5以上,可以保证自动保护
动作瞬时动作[4]。

3.4电源系统优化
电源负责为自动化系统提供电能,会直接影响电气设备的可靠性,要求瞬时
速断系统一旦检测电流超量要瞬时切断电路,此时警报系统自动发出警报提醒。

定时限流作为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后备防护,采用三级防护系统能够同时为上级、
下级系统提供安全防护和保障,提高整个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自动化供电
系统分为横、纵两种形式,纵向防护采用速断三层短阶梯式防护,根据实际电流
运行变化参数提供保护;横向保护为过流保护,根据负载额度提供保护。

通过双
向防护可以进一步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有效保障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可靠性,必须要结合电气自动化系统实际情况,加强电气设备可靠性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针系统中存在的“非可靠”因素,提出电气设备可靠性提升策略,不断优化电气自动化运行安全环境,妥善解决了工业生产现场以及电气设备运行隐患以及负面影响,提高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从而降低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张颖. 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的方法[J]. 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5(11):142-143.
[2]李福行. 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措施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09):86-87.
[3]薛松. 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讨[J]. 建材与装饰, 2018, (22):205-207.
[4]和小霞. 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措施探讨[J]. 科技尚品, 2017,
(05):143-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