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下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时代下的管理
管理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知有多少人在探讨以提高效益。
是呀,管理是集约社会的第一生产力,甚至某些时候是主导生产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她带领着广大群众的期望,是决定“中国梦”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环。
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跨越“三大陷阱”(“塔西佗陷阱”强调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的问题,一旦陷入将失去群众基础;“修昔底德陷阱”强调大国崛起必然面临争端,一旦陷入将丧失大国地位;“中等收入陷阱”强调收入增长的问题,一旦陷入将面临返贫。
)屹立于世界的巅峰。
那么,在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新时代,如何搞好管理工作呢?
数年前,笔者也曾阐述过“管理”,当时是从读经典中感悟的管理工作,描述了管理的几种模式:佛家的管理模式是一种无为则隐世的管理,以规劝为主,属朦胧式管理;法家的管理模式适合于最基础的管理;儒家的管理模式乃是中庸式管理,适用于正向激励的管理;道家的管理模式,强调各尽所能的放养式管理,须得每一个对象具有极高的素养,无为而无不为。
时至今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我觉得有必要从时代的角度再探讨一下管理。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中华大地基本形成了不
敢腐、不能腐的格局,不想腐的理念逐步深入党员干部的脑髓。
部分既得利益的党员干部认为党纪法规束缚了手脚,不利于开展工作,特别是不利于主动开展工作。
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的节点上,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求真务实、奋发有为,通过有为的工作,全面跨越“三大陷阱”,确保“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巅峰。
在这种背景下,普通的管理模式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必须创新思维,探求新时代下的新管理工作。
大家都知道,管理就是将有限的资源加以整合,从而产生生意人现实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不同层面的管理层害怕触碰党纪法规,对工作避重就轻,或是文过饰非,或者干脆不作为而只求安全。
更有甚者追求社会存在感,对管理对象不加引导、不深入调研,以管理谈管理、以会议落实会议,开展工作照本宣科,不结合地方实际,一旦出现违纪违规问题,极尽所能让具体执行对象“顶锅”,还不与执行对象交心谈心,认为受党纪处分将成为普遍现象。
长此以往,具体操作人员均不愿主动履职,结果工作难以维继,促进地方发展维持在保稳定之中。
新时代,人民群众期盼顺利渡过“三大陷阱”,这种“无为”的管理模式肯定是不对称的,而必须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集思广益、以人为本、交心谈心、民主集中的开展管理工作。
当前,由于某些原因,中央强调工作做到求真务实,所以管
理工作来不得半点虚的,以群众为先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刻铭记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以党纪法规为准绳开放性的开展管理。
具体的就是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为根本,干净做事、担当作为,以自我的身正影响其他同仁,辅以管理的常规性手段、严格执行“为人处事当执行操守纪律”,以人为本,在工作中兑现奖惩,积极导向求真务实,真正激活干事创业的环境。
只有在保证管理对象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坚持求真务实的正确导向,团队精神才能进一步凝聚、工作激情才能绽放,管理对象才能主动性开展工作,群众的满意度才能真正得到提升,才可能众志成城形成合力,各项事业才不致于拖后腿,实现总书记提出的顺利跨过“三大陷阱”,促进中华之崛起。
当然,上述论调属一家之言,尚有很多认识不到位的地方,请各位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