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水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水谣》
作者:刘旭
来源:《西部论丛》2017年第01期
摘要:歌唱是人们用来抒发、表现和交流情感的一种形式,因此对歌曲的艺术表现及情感表达作恰当的处理,就成为完美地体现歌曲思想感情的主要手法与途径,歌唱艺术的演唱风格,是歌曲作品的艺术风格与演唱的艺术风格完美统一的体现。通过对作品《黄水谣》的具体剖析,以及在演唱上的具体处理,来诠释声乐演唱中情感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黄河大合唱》;《黄水谣》;合唱
合唱作品《黄水谣》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于1939年3月创作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一部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的壮阔诗史,是堪与世界声乐名作相媲美的永世辉煌的音乐名著。
1《黄水谣》的音乐特征与创作手法
该作品为带叙事性的三段体混声合唱,曲式结构:A-B-A1。基本情绪:喜-愤-悲。
A乐段——女声二部合唱,优美、明快、歌谣式的曲调使人们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之中。旋律线上下起伏不断,有如东流的黄河水川流不息、一泻千里。
这一乐段共分为四句,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传统创作手法所称的“起、承、转、合”,每一句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第一句(6-12小节),将川流不息的黄河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使我们感受到了滚滚黄河的一望无际。第二乐句(13-20小节)是对第一乐句的继承与发展,它近距离将黄河动态式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第三乐句(23-30小节)把黄河的动态转为人的动态,该乐句写得非常妙,将人们改变自然环境的力量完全表现出来。第四句为合句,它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和平时期幸福生活的赞美。
B乐段——也是由四个乐句构成。
第一句(43-45小节)低沉的音区,沉重的节奏构成了悲痛的音调。它告诉人们,日寇入侵使民众灾难深重。第二乐句(46-48)在前乐句的末了音上提高八度开始,并且连续1五度上行跳进至f(小字二组)音,然后哭泣叹息而下,使人联想到“奸淫烧杀一片凄凉”的悲惨场面。第三乐句(49-51小节)在第二乐句的尾音下移四度进行发展,该乐句不像上一句那样旋律线大起大落,它表达的是一种茫然无奈之感。“扶老携幼四处逃往”逃到哪里去啊?哪里是藏身之地啊?就是这种无奈茫然之感。第四乐句(52-54小节)力度加强了,速度也在变化,将
前面“悲”的成分朝“愤”的成分发展,达到全曲的高潮,满腔怒火在燃烧。A1乐段——是对A 乐段的浓缩再现,但情绪截然不同,它是在B乐段“悲、愤”的基础上发展过来,是一种对苦难的倾诉。
2《黄水谣》的排练与合唱艺术
通过以上对作品的音乐特征及创作手法的分析,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个总的轮廓:第17小节的“奔腾”是第一段的小高潮(高点1),第46小节的“烧杀”是第二乐段开始的一个高潮(高点2),第54小节的“乡”是通过速度的变化“稍快-渐慢”和力度的渐强推出来的一个高潮(高点3),这是全曲的大高潮。这三个高点的情绪是依次递增的。
有了以上几处色调的显现,其它各处的色调就可以根据音乐的发展情况进行安排了。
2.1喜气洋洋的A乐段
该乐段为女声二部合唱,女高音声部为主旋律声部,女低音为辅旋律声部。由于作品情绪的需要,两个声部的音色要求明亮。女低音声部要朝女高音声部靠拢,所有的字朝亮母音靠拢,这样做对提高声音的明亮性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对辅旋律声部来说比主旋律声部在音量上稍弱一些,在音色上稍暗一些即可。但有些指挥把这两个声部在音量、音色上处理相等,这种处理只要是主旋律线没有受到损坏,其效果是非常不错的,这样更能体现辅旋律对主旋律的烘托作用,尤其在抒情风格的作品中效果更佳,但在第13、14小节的“水又急”音区低,女高音发音较困难,要以女低音的音色为主声音才能取得统一。
从色调来分析,辅旋律声部在总的色调布局上要以主旋律的起伏为依据,辅旋律声部服从于主旋律声部。整个A乐段的着色点在17、18小节的“奔腾”“叫啸”上,这里的着色要浓、厚,情绪的速度较前后要快。第23、25小节的“开”“筑”两字上用顿音稍稍断开,感觉“喜洋洋”充满在人们改变自然环境的劳动中,“喜洋洋”的情绪在这里开始显现。为了突出和平、丰收和喜悦的情景,第31小节至35小节的“麦苗儿肥啊,豆花香”在色调上做一个淡-浓-淡的对比,开始是清、淡的,然后逐渐加浓加厚,直到34小节“香”字的第二拍(该句渐强的顶点)再开始趋淡趋清。第38小节的“喜”字用顿音断开的方法演唱,与前面的“开”“筑”相呼应,呈现出“喜洋洋”的景象。
2.2悲愤交加的B乐段
该乐段的前3小节(43-45小节)为男声齐唱,声音一出来就要有一定的力度。在音色上要以男低音的音色为主,此时男高音的音色要服从于男低音的音色,这样才能渲染出悲愤的效果。接下来是男女声混声合唱,女高音为主旋律声部,女低音、男高音为和声性声部,男低音为和弦基础音声部。和声性声部主要是起烘托主旋律的作用,在音色、音量上与主旋律声部相比稍暗稍少一点即可。而男低音声部是个基础,在没有破坏主旋律的清晰性的情况下,它的音量可以强一些。按以上均衡的要求获得的音响是主旋律清晰,整体音响效果浓、厚、重,这就
非常适合表现“奸淫烧杀,一片凄凉”的惨景。整个B乐段色调是暗淡的,要求每个字都要向暗母音靠拢,这样才能取得暗淡的效果。47小节“一片凄凉”的“一”字,力度从ff突然转到了pp,色调由浓急转淡,一种强烈的对比,对比后,淡、暗的色调一直延续着,直到51小节的末了,表现一种被压抑下的苦难。对这段淡、暗的色调从感觉上来讲,不应该受到任何的干扰,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有几处的音量一定要控制好:
一是47小节女高音声部的“凄”字是上行音程,声音很容易唱得扬起来,这就需要控制好音量,不要让它破坏了淡的色调。二是48、51两小节处,有三个声部是延续音,只有女低音声部是动态的,但指挥一定要将它的音量控制在pp的力度上,否则也会破坏淡的色调。三是第50小节的“逃”字为开口呼,也不要让它“扬”起来了。在浓急转淡的色调后,音响一直以这种色调延续着,这个过程没有一丝一毫的宣泄,在时间的进程上让听众在等待中产生强烈的紧迫感,这就是此处需要的效果。
第46、47两小节不协和和弦连续进行,使“扶老携幼四处逃亡”成了作品中演唱的一个难点,要攻破这一难关,最主要的是要解决音准协调的问题,具体方法如下:每次排练要求每个队员针对这几个和弦以及本声部的音高有一个基本的想象,然后再进行实际的演唱,用实际演唱得到的音响效果在钢琴上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再获得新的更高的内心听觉,在获得的新的、更高的内心听觉上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往返的螺旋式训练。每一轮的训练,合唱队员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一些提高。每次排练都坚持训练,不松懈,音准协调问题将迎刃而解。46小节的“烧杀”为高点2,要求演唱得饱满、有力、暗淡,要做好充分的气息准备,在唱完“杀”字时不要马上换气,而是用余音连接到下一小节的“一”字上,这样“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像藕断丝连一样连接在一起了,凄凉效果非常突出。高点3是全曲的大高潮,首先要通过动机的推动,在“丢掉了爹娘”处,要稍稍提速,产生推动感。“回不了家乡”是渐慢、渐强,音色要不断加浓加厚,情绪要不断加速,直到将顶点“乡”推出,在“乡”字的第二拍开始,渐弱,音色也趋清趋薄,似乎燃起了的满腔的怒火转为了悲痛和无奈。
2.3倾诉苦难的A1乐段
主题与A乐段的主题完全一样,两个声部的结合形式也相同,所以在均衡上的处理与前者可完全相同,但两段情绪截然相反,前面是“喜”,此处是“悲”,速度处理要非常慢,色调要非常暗,要求合唱队员气息要平稳,为了求得非常暗的效果,应用气流将声音带出来,就是在句头先有气流后发声,这样做暗淡的效果更会明显。“垫气”的换气法放在64小节“离”字的前半拍是最好的妙用,如果在前一句的“亡”字上换气会涉及到两个十六分音符,换气必然很仓促,这样也会影响下一句的发音。把“凄”字唱成一拍,将“离”字看成前八分休止的音符,垫气就垫在八分休止上,这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句换气的问题,并且垫气时可以带着强烈的表演情绪进行,换气在戏中,效果是非常感人的。第69小节的“子散”是本段的一个小高点,但不要太强调,因为本段要表现的是一种悲痛的诉说,不像B段那样充满着激烈的反抗,所以在69小节处的情绪处理比它前后的情绪稍稍加强一些就可以了。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