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环境心理学的前历史时期(1960年以前)
环境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60--1980)
进展与发展的时期(1980—2000)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相关学科的渊源):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海克尔的生态学;派克的人类生态学。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环境心理学这一名称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才出现。

美国医院联合会议(1964)上正式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

1970年,第一本环境心理学教材出版。

1981年创办了环境心理学杂志。

美国心理学会议(APA)1978年正式成立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

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环境心理学出现,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如有关拥挤、认知发展),尽管有些只是部分被证实,但却为规划研究提供了组织的核心。

到了80年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

最近这些年,环境心理学有如下特点(了解一下):
①更多的研究是在现场而不是在实验室进行的;
②研究者都开始注意研究工作的连续性;③研究反映出日前工作所用的多重方法;④多学科间的合作越来越多。

将来的研究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①全球环境变化;②群体间暴力和犯罪;③新的信息技术对工作和家庭的影响;④人们健康花费的提高,对促进健康的环境策略感兴趣,以及社会老年化进程。

全球的环境心理学:①各个国家都会面临这种问题;②各个国家面临共同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往往面临共同的问题。

中国的环境心理学1996年成立环境心理学会。

生物学的类型论
1.我国古代阴阳五态人分类
1.太阳之人,阴阳匹配关系为多阳无阴。

基本性格特点:居处于于(随意自得而不拘谨);好言大事(喜欢高谈阔论);无能虚说(没有真实本领,多言过其实);志发四野(志向远大,但不切实际);败而无悔(过于自信而意气用事,虽遭失败也不知悔改)。

2.少阳之人,阴阳匹配关系为多阳少阴。

基本性格特点是:提谛自贵(处事精细谨慎,自尊自重);好为外交,而不附(擅长人际交往,不愿默默无闻地埋头工作);立则好仰,行则好摇(站立时头仰得很高,行走时惯于左摇右摆)。

3.少阴之人,阴阳匹配关系为多阴少阳。

基本性格特点是:小贪贼心(贪图蝇头小利,常存害人之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有幸灾乐祸之心,见到别人有所失,就像自己有所得);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常怀嫉妒之心,见到别人获得某种荣誉,自己反而感到愤怒不平)。

4.太阴之人,阴阳匹配关系为多阴无阳。

基本性格特点是:贪而不仁(贪得无厌,为富不仁);好恶出(喜欢索取,厌恶付出);心和不发(处心积虑,不动声色);不务于时(只顾自己,不识时务);动而后之(见风使舵)。

5.阴阳平和之人,阴阳匹配关系为阴阳和谐平衡。

这类人的身心健康处于最佳状态。

基本性格特点是:居处安静(生活平静安稳,不介意个人名利);无为惧惧(不惊恐忧虑);无为欣欣(不过度兴奋);婉然从物(一切顺从自然,不争胜好强);与时变化(善于适应环境,不固执保守)。

非常可惜的是,《黄帝经》在体质问题上的类型化探索,就梗概地停留在了这个基本的五分法上了,至于五态人及各种五行的病症,也没有深入研究。

现在,我们几乎已经不知道这个说法了。

2.古希腊体液说
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利特(Hippocrates)将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发展成为"四液说"。

他提出,人体有四种性质不同的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粘液。

血液出自心脏(相当于火根);黄胆汁生于肝脏(相当于空气根);黑胆汁生于胃部(相当于土根);粘液生于脑部(相当于水根)。

他认为,正是这四种体液"形成了人的性质"。

机体的状态就决定于四种体液的混合比例。

人体某种液体过多或过少,或者比例不适当,人就会感到痛苦。

四种体液调和,人就健康幸福。

他还指出,胆汁太多使头脑过热,导致恐怖与恐惧;粘液太多使头脑过冷,导致忧虑与悲伤。

3血型说
1901年,维也纳大学的卡尔·兰德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发现血液的不同类型,创立ABO系统,以解决输血过程的障碍问题。

这引发了日本心理学家古川竹二的灵感。

1927年古川竹二很敏感地将四种血型和四种气质类型联系在一起。

他在大量的调查基础上认为,希波克拉特的四种气质类型不是由胆汁和粘液决定,而是由血型决定。

他把南德斯依纳的ABO 系统与四种气质类型相结合,创立了“气质的血型说”。

古川竹二的研究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因为此项研究涉及到人类学的许多未知领域,潜伏着人类对自身了解的重大突破。

这样,体液说又有了新的发展。

日本血型人类学家能见正比古认为:“血型的真正含义指的是人体的体质和气质类型。

”“可以更简洁地给血型作如下定义:血型就是所有生物的体质类型和气质类型。

”但是,许多学者认为,这种理论没有多少科学根据。

因此,气质与血型关系问题是一个有争议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分类
根据血型把人的气质划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
A型
A型人精明、理智、向,不善交际。

沉思好静,情绪稳定,忍耐力强。

具有独立性,易于守规。

做事细心谨慎,但不果断。

责任心强,固执。

感情含蓄,注重仪表,但不新奇,是处理家务的能手。

B型
B型人聪明、活泼、敏捷。

外向,善交际。

兴趣广泛多变,精力分散;大事故少,小事故却不少,行动奔放,不习惯束缚;易感情冲动,热心工作,不怕劳累。

缺乏细心和毅力。

动作语调富于感情,易引起他人注意。

爱情上,女性比男性主动。

O型
O型人外向直爽,热情好动,富于精力,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有主见,主观自信,急躁好强,有野心;易激发感情。

说话易用教训人的口气,易得罪朋友;动作粗犷,不灵活,不易做耐心的工作;爱情上多属主动,易被别人爱,也易接受别人的爱。

长寿者多。

AB型
AB血型的人属于复合气质类。

机智大方,办事干净利落,冷静、不浮夸。

行动有计划,喜分担责任。

兴趣广泛。

因倾向不同,有的人有领导能力,有的人则沉默寡言、满腹心事,待人接物缺乏经验、易吃亏。

4体型说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E.Kretschmer,1925)根据自己对精神病人的观察和研究,提出按体型划分人气质的理论。

它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与气质特点以及可能患有的精神病种类有一定的关系。

而精神病人与正常人只有量的差别而无质的区别。

它认为,人的体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肥胖型,这种人身材短胖,原肩阔腰,易患躁狂抑郁症。

它们的气质特点是:好社交,通融,健谈,活泼,好动,表情丰富4,情绪不定,气质类型为躁郁性气质。

(2)瘦长型,这种人高瘦纤弱、细长、窄小,易患精神分裂症;其特点是不善社交,向,退缩,世事通融,害羞沉静,寡言多思,气质类型是分裂型气质。

(3)斗士型,这种人骨肉均匀,体态与身高成比例,易患癫痫病;其特点是正义感强,注意礼仪,节俭,遵守纪律和秩序,气质类型为粘着性气质。

美国心理学家尔顿也是体型说的代表之一。

他从胚胎学角度把人分为三类:胚叶型(柔软、丰满)、中胚叶型(发达、健壮)和外胚叶型(高大、细瘦)。

胚叶型相当于肥胖型;中胚叶型相当于筋骨型;外胚叶型相当于细长型。

并发现气质与体型之间的相关达0.80。

体型和气质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相关,但是,这种相关可能来自于社会对各种体型者的不同态度所致,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体型和气质之间的联系。

5.荣格的倾向说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体系是在弗洛伊德理论基础上的发展。

在该体系,他着重从因的角度探讨个体的心理动力系统及社会性,强调个体的整体性、不可分割性以及具有的基本自由和主动性,进而将研究对象扩展至健全的个体,采用综合建构的方法进行分析。

在人类命运问题上,他也持乐观态度,从而表现出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渐趋一致的发展倾向
集体潜意识与需要层次论
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自祖先的集体经验广泛地影响着个体的生活。

荣格着重研究的五个原型:“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和自身”也即为我们提供了三种社会本能:即社会角色适应、性别角色适应与自我的整合调节[4]。

自身展现与自我实现
荣格心理治疗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心理类型理论
两个基本态度:向与外向。

四个独立的功能:思维、情感、感觉以及直觉。

美国心理学家布里格斯和迈尔斯母女在荣格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判断和知觉两种类型,由此组成了个性的四维八极特征,它们彼此结合就构成了十六种个性类型。

(MBTI)
外倾的人倾向于将注意力和精力投注在外部世界,外在的人,外在的物,外在的环境等。

而倾的人则相反,较为关注自我的部状况,如心情感、思想。

我们自然注意到的信息类型
感觉型的人关注由感觉器官获取的具体信息: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触摸到的事物。

例如:关注细节、喜欢描述、喜欢使用和琢磨已知的技能。

直觉型的人关注事物的整体和发展变化趋势:灵感、预测、暗示,重视推理。

例如:重视想象力和独创力,喜欢学习新技能、但容易厌倦,喜欢使用比喻,跳跃性地展现事实。

我们做决定和得出结论的方法。

情感型的人常从自我的价值观念(对或错,有意义或无意义)出发,变通地贯彻规章制度,做出一些自己认定是对的决策,比较关注决策可能给他人带来的情绪体验,人情味较浓。

思维型的人则比较注重依据客观事实的分析,一以贯之、一视地贯彻规章制度,不太习惯根据人情因素变通,哪怕做出的决定并不令人舒服。

我们喜欢以一种较固定的方式生活(或做决定),还是以一种更自然的方式生活(或获取信息)
判断型的人目的性较强,他们喜欢有计划、有条理的世界,更愿意以比较有序的方式生活。

知觉型的人好奇心、适宜性强,他们会不断关注新的信息,喜欢变化,也会考虑许多可能的
变化因素,更愿意以比较灵活、随意、开放的方式生活。

6,激素的类型论。

激素(Hormone)音译为荷尔蒙。

它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

激素是分泌细胞制造的。

人体分泌细胞有群居和散住两种。

群居的形成了分泌腺,如脑壳里的脑垂体,脖子前面的甲状腺、甲状旁腺,肚子里的肾上腺、胰岛、卵巢及阴囊里的睾丸。

散住的如胃肠粘膜中有胃肠激素细胞,丘脑下部分泌肽类激素细胞等。

每一个分泌细胞都是制造激素的小作坊。

大量分泌细胞制造的激素集中起来,便成为不可小看的力量。

激素是化学物质。

目前对各种激素的化学结构基本都搞清楚了。

按化学结构大体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类固醇,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第二类为氨基酸衍生物,有甲状腺素、肾上腺髓质激素、松果体激素等。

第三类激素的结构为肽与蛋白质,如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胃肠激素、降钙素等。

第四类为脂肪酸衍生物,如前列腺素。

激素是调节机体正常活动的重要物质。

它们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在体发动一个新的代过程。

它们也不直接参与物质或能量的转换,只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或减慢体原有的代过程。

如生长和发育都是人体原有的代过程,生长激素或其他相关激素增加,可加快这一进程,减少则使生长发育迟缓。

激素对人类的繁殖、生长、发育、各种其他生理功能、行为变化以及适应外环境等,都能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旦激素分泌失衡,便会带来疾病。

激素只对一定的组织或细胞(称为靶组织或靶细胞)发挥特有的作用。

人体的每一种组织、细胞,都可成为这种或那种激素的靶组织或靶细胞。

而每一种激素,又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组织、细胞作为本激素的靶组织或靶细胞。

如生长激素可以在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和脏上发挥特有作用,使人体长得高大粗壮。

但肌肉也充当了雄激素、甲状腺素的靶组织。

<2>心理学的类型论:
1,艾森克的四分类法(倾、外倾、稳定不稳定);
2,吉尔福德的12种特质结合说;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J.P.Guilford)在二十余年因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于1967年创立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容、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

智力活动就是人在头脑里加工(即操作过程)客观对象(即容),产生知识(即产物)的过程。

智力的操作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5个因素;智力加工的容包括图形(具体事物的形象)、符号(由字母、数字和其他记号组成的事物)、语义(词、句的意义及概念)、行为(社会能力),共4个因素;智力加工的产物包括6个因素,即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蕴含。

这样,智力便由4×6×5=120种基本能力构成。

1971年,他把容维度中的图形改为视觉和听觉,使其增为5项,智力组成因素变为150种。

1988年,他又将操作维度中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使其由5项变为6项,智力结构的组成因素便增加到5×6×6=180种。

吉尔福德认为每种因素都是独特的能力。

例如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就是语义、记忆、单元的能力。

又如,说出鱼、马、菊花、太阳、猴等事物哪些属于一类,回答这类问题进行的操作是认知,容是语义,产物是类别。

吉尔福特将其上述智力结构的模式推荐为认知心理学的参考系统。

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论中引人瞩目的容之一是对创造性的分析。

他把以前曾被从智力概念中忽略的创造性与发散性思维联系起
来;还将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相对应。

他认为发散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三个维度,是创造性的核心。

吉尔福特还提出人格是由态度、气质、能力倾向、霰态、生理、需要和兴趣七种特质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它是一个七角形的交互体,从不同角度可以观察到七种不同的人格特质。

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虽然否定了 G 因素的存在,但他的理论却提出创造能力的研究和创造性测验,这为研究智力提供了新的线索。

3,心理功能类型说;
心理类型理论认为,个体在知觉及获得信息的方式和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并作出决定的方式上存在两种基本的差异,而这两种差异是先天就具有的。

这两种差异就构成了四种基本的心理功能,即下述的两个维度,即感觉(S)─直觉(N)维度和思维(T)─情感(F)维度,前者被称之为非理性维度和知觉维度,后者被称之为理性维度和判断维度。

个体偏好于感觉功能时,他对周围外在环境中发生的事件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对非现实的事件很少关注;而个体偏好于直觉功能时,他对事件所代表的意义和可能性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对现实本身却几乎视而不见。

当个体在行为中考虑事件前后的一致性和逻辑性时,他在运用判断维度的思维功能;当个体在行为中考虑事件是否能使他人愉悦或者是否和自己的价值观一致时,他在运用知觉维度的情感功能。

第四维度,即知觉(P)─判断(J)维度,反映的是个体在生活风格上的外在行为的差异。

个体总是要么偏好于知觉,要么偏好于判断,由此就造成了对第二和第三维度二者之间的一种偏好。

由之,判断和知觉过程就形成了个体个性的核心,而个体在思维、情感、直觉、感觉四种功能之间的偏好就在个体的行为上构成了本质的差异。

4,独立-顺从说;
顺从型的人,容易受暗示,爱依校别人,在紧急情况下往往拿不定主意。

生活中有些年青人对什么事都是人云亦云,一会向东,一会儿向西,我们说他没有个性,是顺从型的人。

独立型的人,善于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紧急情况下不慌,并爱把自己的意志和意见强加于别人。

如有的学生,在高中或大学毕业前,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实际情况报考大学的志愿或选择专业,而不受别人的千扰,不为一些社会习惯或一些眼前利益所左右,这是独立型性格的表现。

评价一个人性格好坏,不能以其性格类型来作为依据。

事实上,任何一种性格类型都不是十全十美,也没有任何一种性格类型一无是处。

每一种性格类型都有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因为任何一种性格类型都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品质来。

如对学习态度、外倾型的人可以根据其兴趣广泛、善于交际的特点,培养学习、工作兴趣,使之好学好问,倾型的人,可以根据其沉静、深思的特点,培养他们埋头苦干的精神,使之刻苦学习,工作有成效。

<3>文化-社会价值的类型论:
斯普兰格,从人类社会文化生活与价值取向的角度,分出6种类型: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型、权力型、社会型。

奥尔波特指出,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具有这六种价值倾向,并不表示真有这六种价值类型的人存在。

<4>人际关系的类型论:大多数学说都是学者专家进行研究之用;日常人们较熟悉的是向、外向,或稳定、不稳定,实际上也就是艾森克的四分类法。

有了个性的分类,就有可能对人的个性性格或对自己的个性性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