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18
拓展评价:
消极作用:1.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 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早起能为国家选 拔一定的人才
打破门第,选拔 有才能的人为官
缺点
不利于人才 选拔
不利和平统 治
东汉时期腐 化,推举只 看出身
后期只看门 第不能选拔 真正的人才
明清时期僵 化禁锢了人 们的思想
16
总结: • 汉至唐选官标准: 德行——门第——考试成绩
• 思考:如何评价科举考试的作用?
17
拓展评价:
科举制的开创实质上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 积极作用:
6
隋唐时期
•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国家根据需要,设立若干科目,
举行公开而统一的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 准的选官制度。由礼部主持考试,择优录取,取 得做官资格。再吏部试以“身言书判”,合格可 以授予官职。
7
• 隋炀帝时,创立了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 科举制度的开始。(创立时期)
• 唐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 • 常举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
榜首前三名的荣誉称号。 • 到明清时期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以及殿
试。期中童试是资格考试,乡试是一省之内的考 试,考中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 举人可参加由礼部组织的会试,第一名为会元。 • 考中参加殿试由皇帝考察,确定排名,分三甲, 一甲3人,第一为状元。
14
制度沿革——选官方式
选官方式 盛行朝代 世卿世禄制
9
科举制度新发展
科举考试制度比唐代严格。从宋太祖后期起, 举 人经礼部试之后,必须再通过皇帝亲自主持 的“殿试”才算合格,被录取的人便成为“天子 门生”。实行糊名、誊录制度,不许朝廷官员推 荐考生,食禄之家的子弟必须复试,对贵戚子弟 另设考场和别派考官,实行锁院以减少作弊。
10
明清时期 1. 明清考试内容与形式
府推出了一系列“新政”举措,涉及废科 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 律等各个方面。 • (2)、评价:这些举措,促进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触及 根本的专制制度。
废除原因:
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 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 要
12
• 2.科举制度的废除 • (1)、举措:从1901年至1905年,清政府
推出了一系列“新政”举措,涉及废科举、 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 个方面。 • (2)、评价:这些举措,促进了资本主义 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触及根 本的专制制度。
废除原因:
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 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 要
13
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 宋代已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目,是作为
5
魏晋南北朝
• 九品中正制 • 含义: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出身,品德,才能
等)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 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 • 作用:早期能够为国家选出一些优秀的人才。但 是很快就出现了完全按照门第划分品级。出现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国家政权 被豪门大族所垄断。
许多军官多是通过这种途径被选拔上来的。商鞅 变法明确规定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官职,成为 制度,历代奉行不替。
优点:一方面鼓励社会上许多有指挥才能的 人投笔从戎,有利于加强军力,提高军事素质。 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鼓舞士气,使军人为立军功而 奋身于疆场。
3
汉朝时期
• 察举制 含义: 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即选官要先经官吏 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
• 主要分为举孝廉,茂才等。 • 征辟作为察举制的补充。
4Biblioteka Baidu
察举制的弊端
• 缺点:1.标准过于笼统;二缺乏严密的考试。

2.加之政治昏暗和公卿守相举荐的多是门生
故吏,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弄虚作假。

东汉民谣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
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抱朴子》外篇卷十五《审举》
道举、童子等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 明经考试的内容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以 诗赋为主。考帖经全赖背诵,做诗赋需要独立思 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进士及第虽难, 但及第后易于飞黄腾达,因此被时人视为“士林 华选”。(完善时期)
8
宋朝时期
•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五代时期藩镇武人干 政的教训,开始采取重用文臣、以文制武政策。 宋初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的 知识分子参加政权。扩大了录取规模。宋太宗在 位21年,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一万人。宋仁宗 在位41年,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4517人。
第6课时 中国古代 选官制度
1
先秦时期
世卿世禄制 夏、商、周时代: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
• 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 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
• 典型的制度为西周的宗法制。 • 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
于生产力的发展
2
秦朝时期
• 军功爵制度 根据在战争中战功的大小来选拔官吏的制度,
1.是相对公正、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 2.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
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3.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
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 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 读书的氛围;
明代开始将起源于宋元时期的八股文规定成专 为应试的文体,它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束缚在程朱理 学之中。读书人为猎取功名,埋头于四书、五经, 写空洞的八股文,其他一切有用的知识,概不留心。 这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文化科学的发 展。科举制从此日益僵化。(僵化与衰落时期)
11
• 2.科举制度的废除 • (1)、举措:从1901年至1905年,清政
选拔标准
军功爵制度
优点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缺点
15
史实梳理 制度沿革——选官方式
选官方式 盛行朝代 世卿世禄制 夏商周
军功爵制度 秦
察举制
汉朝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 朝
科举制
隋唐到明 清
小结
选拔标准 血缘 军功大小
品德 才能
早期才能,品 德 后期门第
考试成绩
优点
稳固贵族统治
打破了世卿世禄 制,有利于对外 战争 适应了汉朝和平 的局势,有利于 维护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