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肿瘤汇总

口腔颌面部肿瘤汇总

口腔癌

口腔癌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之总称,大部份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所谓的黏膜发生变异。在临床实践中口腔癌包括唇癌、牙龈癌、舌癌、软硬腭癌、颌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和上颌窦癌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粘膜的癌症等。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疾病简介 广义的口腔癌是指眼眶以下,颈部以上范围内所发生的癌症,如上颚窦,耳下唾液腺,舌下唾液腺皆属之。 狭义的口腔癌,包括口腔内可以看到的所有组织细胞,包括舌,口底,唇,牙龈,口腔颊膜及颚等。 “口腔癌前病”变癌前并不是癌,是指那些临床及组织学有改变并具有癌变倾向的病变。公认的有白斑、赤斑、粘膜下纤维变性、粘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症、上皮不典型增生以及交界痣等。口腔粘膜扁平苔藓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等也有可能癌变。其中白斑、口腔粘膜扁平苔藓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为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凡发现上述病变,应及时就诊。各种口腔癌的好发年龄是40-70岁之间。这些人中,如果发现口腔内有经久不愈的溃烂,或因吸烟过多等原因而致口腔粘膜局部变白、角化,或已成白斑者,应及时请医生检查。 解剖分区 口腔癌主要指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上皮癌。因部位不同而分别称为舌癌、颊粘膜癌、牙龈癌、口底癌和硬腭癌。 1、舌粘膜舌分舌体与舌根,以“∧”字形界沟为分界。紧贴界沟前方排列着轮廓乳头,于张口、用力伸舌时可见,约7~9个。界沟前方为舌体,占全舌的2/3,为舌的活动部,分舌尖、舌缘、舌背和舌腹。舌体粘膜从舌背经舌缘绕至舌腹向中央收缩成环形,然后与口底粘膜相连。界沟后方为舌根,占全舌的1/3,属口咽部,在此粘膜上发生的舌根癌属口咽癌的一种。 2、颊粘膜颊粘膜包括覆盖口腔前庭颊部和唇部的粘膜以及磨牙后三角区的粘膜。上下唇自然闭合时两唇相接触后缘之后的口腔前庭部分属颊粘膜,此后缘之前外露唇粘膜称唇红,为皮肤与颊料膜的移行部。发生在唇红上的癌肿称唇癌。唇红缘外皮肤上发生的癌肿则称皮肤癌。颊粘膜内侧经呈马蹄铁形的上下口腔前庭沟与上下牙龈相连接。颊粘膜的内后界是翼突下颌缝,此是连接上、下牙槽突后缘的一个明显凸出的皱褶,是口腔与口咽的侧面分界线。磨牙后三角区粘膜是指覆盖在下颌骨升支前缘的粘膜,从下颌骨第3磨牙后方向上延伸至上颌结节。左右两侧与上牙弓第2前臼齿相对的颊粘膜处各有一个小的乳头样突起,为腮腺导管开口,从此导管内长出的肿瘤腮腺导管的肿瘤,不属颊粘膜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牙龈牙龈指覆盖于、下牙槽嵴及牙颈的口腔粘膜,其游离缘呈锯齿状指向牙冠。牙龈无粘膜下层,与牙槽骨膜紧密相连,坚韧而不能移动。藉此可与有粘膜下组织而略可移动的口底硬腭及颊粘膜分清界限。下牙龈的后界止于第3臼齿与

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口腔颌面肿瘤是指发生在口腔、颌骨及其周围组织的各种肿瘤。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介绍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诊断进展 1. 影像学技术的应用 影像学技术在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X线片已经被数字化X线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高精度影像学技术所取代。这些技术可以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形态、范围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是否伴有转移,使医生能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2. 分子生物学检测的进展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检测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异、蛋白质表达等分子水平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分子亚型、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指导治疗。近年来,基因测序、蛋白质芯片等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口腔颌面肿瘤研究的热点。 二、治疗进展 1.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口腔颌面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开展肿瘤切除手术的可行性越来越高。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肿瘤切除术、颌骨重建术等。并且,利用显微镜、内窥镜等辅助设备,可以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减少手术创伤。 2.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口腔颌面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传统的放射治疗主要是使用X射线进行,但其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大,容易出现副作用。而近年来,质子和重离子治疗作为新兴的放射治疗方式,具有精确瞄准肿瘤、减少对正常组织损伤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肿瘤的治疗。 3.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指通过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的治疗方法。例如,对于口腔鳞状细胞癌,可以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抑制肿瘤的生长。此外,肿瘤免疫治疗、血管生成抑制剂等也是口腔颌面肿瘤治疗的新方向。 4. 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是指将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的方式。综合治疗在口腔颌面肿瘤的治疗中被广泛采用,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还可以减少治疗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将更加准确、治疗将更加精确

口腔颌面部肿瘤

口腔颌面部肿瘤 口腔颌面部肿瘤包括良性、恶性肿瘤和瘤样病变,良恶性肿瘤发生率之比约为2:1.其中恶性肿瘤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4.7%-20.5%,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5%-73.65%.男女性发病率之比为2:1.40-60岁为发病高峰,发生于,60岁以前者占73.65%.肉瘤发生于40岁以下.1影像学检查:X线片可以显示颌骨肿瘤的部位、范围、性质、判断为原发瘤还是邻近组织肿瘤对颌骨的侵犯.颈动脉造影、瘤窦腔造影、涎腺造影可有助于确定某些肿瘤的范围、性质.CT和MRI 常用于显示颌面深部的肿瘤.2穿刺检查:通过穿刺取得标本,观察其物理性状和光镜下的细胞学诊断对肿瘤做出初步诊断.有颌面部肿块的粗针吸和涎腺肿块的细针吸检查.3活组织检查:是较可靠的诊断方法,但不宜用于涎腺肿瘤、恶性黑色素瘤.活检取材后应尽快对肿瘤进行治疗.4B型超声:对囊性、深在的肿物和涎腺肿物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5放射性核素扫描:如99m锝、67镓等扫描对颌骨中央癌涎腺淋巴瘤等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6化验检查:某些项目对嗜伊红淋巴肉芽肿、骨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口腔颌面部肿瘤多位置较表浅,易于早期发现,瘤细胞对放疗和化疗多不甚敏感,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一、软组织囊肿包括涎腺囊肿粘液囊肿、颌下腺囊肿、舌下囊肿、腮腺囊肿、皮脂腺囊肿、皮样和表皮样囊肿、甲状舌管囊肿和腮裂囊肿.涎腺囊肿粘液囊肿流行病多见于青少年,小涎腺囊肿发生于小涎腺分布的口腔粘膜任何部位,但以下唇、口底多发.病因系因小涎腺排泌通道损伤致涎液外溢到邻近结缔组织内潴留而成,或因小涎腺排泌通道阻塞致涎液潴留小涎腺内而成.症状与体征囊肿位于粘膜下,直径从数毫米至2cm,圆形,淡蓝色,软,破溃流出无色透明的粘液后消失,经过一段时间复又出现,多次破溃可变硬韧呈白色.治疗切除囊肿及其邻近腺

2013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

肿瘤或新生物: 一种异常的组织肿块,其生长超过正常组字并与 之不协调,而且当有发的刺激因素停止后,仍然继 续其过度的生长 瘤样病变: 具有肿瘤的某些特征,但其本质是炎症或增生性 疾病 ?鳞状细胞乳头状瘤(squamous cell papiloma) ?乳头状增生(papiliferous hyperplasia) ?血管瘤(hemangioma) ?牙龈瘤(epulis)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 ?ossifying fibroma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 Tumors of the soft tissues of the oral cavity ?Benign disease of oral soft tissues --- Epulis ?Malignant tumo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乳头状瘤(papillomas) 一组局部上皮呈外生性和息肉样增生形成的疣 状或菜花状外观的肿物 ?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和寻常疣 ?尖锐湿疣

?免疫缺陷患者的乳头瘤和乳头瘤病 Squamous cell papilloma Squamous cell papilloma Pathological features: hyperplastic stratified epithelium supported on ramifying cores of connective tissue containing dilated capillaries. comprise acluster of finger-like projections from a narrow base, each with a sharp keratinised tip, supported on ramifying cores of connective tissue containing dilated capillaries. P apilliferous hyperplasia ?多发,柔软,小(直径2-4mm),无蒂的乳头状突起,常见于腭部。 ?是一种分化比较成熟的血管构成的血管畸形或良性肿瘤,属于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病变。 ?好发于面颈部皮肤、唇、舌、颊、龈、腭等处,多发于婴幼儿,女性稍多见,但只有幼儿性血管瘤可以自行消退,大多数血管瘤如果不治疗,可持续存在。?参照WHO(2002)软组织肿瘤和WHO(2005)皮肤肿瘤病理和遗传学分类,根据血管瘤的临床表现,血管口径大小以及结构特点,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分为如下几种: Hemangioma

13.口腔颌面部肿瘤重点

第十三章口腔颌面部肿瘤重点 口腔颌面部是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可以发生各种类型的肿瘤。本节仅就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肿瘤作简单的介绍。口腔内的囊肿呈非真性肿瘤,为了便于叙述,也包括在本节之内。 一、良性肿瘤 口腔颌面部可发生各种良性肿瘤。发生于软组织者,如涎腺混合瘤、牙龈瘤、血管瘤、淋巴管瘤、神经纤维瘤、纤维瘤等。发生于骨组织者,如巨细胞瘤、骨瘤等。口腔颌面部还有些良性肿瘤与成牙组织有关,属牙源性的肿瘤,如牙瘤、造釉细胞瘤等。现将几种常见的肿瘤分别叙述如下。 (一)混合瘤(多形性腺瘤)(Mixed Tumor,Pleomorphic adenoma)涎腺混合瘤为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来源于涎腺上皮。肿瘤内除上皮成份外,还常有粘液、软骨样组织等。涎腺混合瘤好发于腮腺(图1),其次为腭部及颌下腺。下面以腮腺混合瘤为例叙述其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图1 腮腺混合瘤(左腮部) 【临床表现】 腮腺混合瘤多见于中年。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肿瘤多表现为耳下区的韧实肿块,表面呈结节状,边界清楚,中等硬度,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有移动性,无压痛。如肿瘤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考虑有恶变之可能。①肿瘤突然增长迅速加快,②移动性减少甚至固定,③出现疼痛或同侧面瘫等。 【治疗原则】 腮腺混合瘤的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为原则。术前一般不宜作活检。肿瘤的包膜常不完整,有时瘤细胞可侵入包膜或包膜外组织,若切除不彻底则将复发。故手术时不宜采用剜除肿瘤的方法而应将肿瘤连同其周围的腮腺组织一并切除。术中要注意保持面神经。如有恶性变,应按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处理。 (二)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 成釉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来自牙源性上皮的颌骨中心性肿瘤。瘤细胞的形态与牙胚中的成釉细胞相似,故称为成釉细胞瘤。

口腔颌面部囊肿及肿瘤易考点

口腔颌面部囊肿和肿瘤最显然特色(易考点) 名称 临床特色 病理特色 生物学特色 治疗特色 其余 结构多形性 不规则,触 (腺上皮, 易复发:间 切除至包膜 肌上皮,粘 质丰富。易 外正常组织 多形性腺瘤 诊表面有结 液,黏液样 恶变:细胞 (保护面神 节 组织和软骨 丰富 经) 样组织) 假复层细 切除至正常 99m Tc 核素 男女比6:1 胞。双层腺 组织0.5cm 沃辛瘤 上皮和淋巴 以上。摘除 显像呈“热” 样组织。含 腺体内淋巴 结节 嗜酸性细胞 结。 大嗜酸性颗 细胞磷钨酸 来自润管储 苏木精 嗜酸性腺瘤 粒。明细胞, 备细胞 (PTAH ) 暗细胞 染色阳性 基底样细胞 基底细胞腺 摆列成实 性、梁状、 瘤 管状和膜性 结构 长久存在的 肿块生长突 然加速,如 恶性多形性 果浸润神经 和四周组 瘤子成分 腺瘤 织,可伴有 痛苦、面瘫、 固定和溃疡 形成。 腺泡样细 胞,润管样 淀粉酶抗 细胞,空泡 体、α-糜蛋 样细胞,透 白酶抗体和 腺泡细胞癌 明细胞,非 Leu-M1抗 特异性腺样 原呈阳性反 细胞。实体 应。淀粉酶 型,微囊型, 鉴识透明细 滤泡型,乳 胞。 头囊状型。 1

黏液表皮样 癌 腺样囊性癌 腺样细胞癌 多形性低恶 毒性腺癌 皮脂腺囊肿 (表)皮样 囊肿 根尖周囊肿 鼻腭管囊肿 高分化:黏 女性常见。黏液细胞、液细胞占 依病理分级 恶性肿瘤最中间细胞、50%以上。 做指导 常有。表皮样细胞低分化: 10%以下。 导管内衬上 皮细胞和变神经浸润和扩大性手 多发于腭腺 异肌上皮细初期血道转术,术中冰 又称圆柱瘤胞。筛孔结移,肺部转冻切片检 构(藕断移最常见查。 面)。 腺泡样细 胞,闰管样 细胞,空泡 样细胞,透 明细胞,非 特异性细胞 构成,含酶 原颗粒,嗜 碱。 主要发生 于小唾液肌上皮细胞 腺,约60%和导管上皮 发生于腭细胞构成 部。 中央可有一 沿皮纹方向 做梭形切 小色素点 口。 触诊柔韧似穿刺抽出乳面团样,无白色豆渣样颠簸感。分泌物无角化复层 鳞状上皮。 最常有的牙 炎性细胞浸 润。含铁血 源性囊肿 黄素和胆固 醇晶体。透 明小体。 复层鳞状上 位于鼻腭皮或呼吸性 管。含有较上皮(假复 大的血管和层纤毛柱 神经束状,立方或 柱状) 2

口腔外科学——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精品文档宝岛优品

口腔外科学 -----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囊肿位置及来源 碌脂腺囊肿一潴置性 「面部J 鼻唇囊肿一非牙源性发育性 暴皮样囊肿1 新药」-甲状舌管襄肿胚胎发育异常性 颈呻黄裂囊肿 「M 」使样亮丽 旧底『领下1舌下B 良囊肿一外遨性 L 始基曩肿―七声叶 「牙源性颌骨囊肿,含牙爨月中二友闫庄 一根尖表肿、残余鼻肿一炎症性 非牙源性发育性强肿一球上颌塞肺、层腭建肿、正中妻触 知识点二 肺癌 囊肿 ----- 痛样病变 良肿 软组织一 颌 骨 皮脂腺囊肿 皮样关皮样囊肿 鼻唇食月巾 甲状舌管理肿 鳏裂戛肿 始垦曩用 含牙囊刖 根尖囊用 正中囊用 昌腭曼刖 球上颌萤 1 1 1 1 1 弼 」牙源性 L 车牙源性 牙静囊 龈脉性 瘤蜩水 色素由 成釉细胞瘤 牙源性角优 囊肿 肤通痛龈痛底颌由 皮唇颊牙舌口上|± 癌症窦性 「软组纺 颌骨.

囊肿特色 L 皮脂牌囊肿一黑色素点--白色凝乳状分泌物--可恶变 L 面部1表皮样囊肿一区别一部位一面团感一豆渣样分 泌物 强唇囊月巾-一部位 -甲状舌管囊肿一部位一随吞咽活动一治疗一可恶变 物部一螭裂囊肿-一部位--消长史一黄色清亮液体一可恶 变 堡性水鹿一部位一黄色膏京液体一透光阳性 j 肢样囊肿一区别一部位一面团感一-豆渣样分泌物 口底i 舌下腺囊肿一部位一淡蓝紫色一气占液 1)面部囊肿 皮脂腺囊肿 病因: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囊内为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泌物。 特点:中央有黑色素点,可恶变一皮脂朦癌 治疗:梭形切口 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病因:胚胎时遗留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后者也可因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 特点: (皮样一皮肤+皮肤附件 囊壁।表皮样一无皮肤的件 皮样一角化物(豆渣样),精下上皮细胞'毛妻和皮脂服 表皮样一角化物(豆渣样) 」皮样一口底正中、赖下正中 ”置।.表皮样一眼脸、眶外皮、耳眼、额 歆组组「 ■颉骨 曩内容物

口腔学笔记 总结7:口腔颌面部肿瘤

口腔颌面部肿瘤 (一)口腔颌面部囊肿Cyst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s 口腔颌面部肿瘤包括:良性肿瘤(Benign Tumor)、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脉管病变(Vascular Tumor)、囊肿(Cyst)。其中良性多见。 一、口腔颌面部囊肿Cysts of oral and maxilla|facial regions:分为颌骨囊肿、软组织囊肿 1、颌骨囊肿( cyst of jaws):牙源性颌骨囊肿多见(考)。 颌骨囊肿的临床表现: ·无痛性肿胀,生长缓慢 ·骨质逐渐向周围膨胀,向面颊部突出则造成面部畸形,随着囊肿的增大,骨质逐渐变薄,触及乒乓球样感 ·严重时引起病理性骨折 ·邻近牙受压后牙根周围骨质吸收,造成牙的松动、移位 ·发生在上颌骨的囊肿可侵入鼻腔及上颌窦,可使鼻唇沟消失,眶下缘上推,鼻塞,甚至产生复视 颌骨囊肿的手术治疗:彻底清除囊壁组织以免复发,死腔自体骨移植/骨代用品移植(恢复颌骨结构,以后还可以种植牙) ·牙源性囊肿:囊肿波及牙的范围小:保留患牙。囊肿波及牙的范围大:拔牙 2、软组织囊肿(soft tissue cyst): (1)皮脂腺囊肿(sebaceous cyst):好发于面颊部和额部,俗称“粉瘤”。 ·临床表现:感染时可有疼痛和化脓,囊肿的皮肤中心有一黑点,为扩张的毛囊开口,囊内容物为豆渣样。 ·治疗:手术切除囊肿和部分皮肤(含有黑点),防止复发 (2)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 囊肿内容物为白色豆渣样物质。皮样囊肿内容物还含有毛发等皮肤附属器 治疗:手术切除(设计口内或口外切口) (3)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tract cyst):胚胎发育时期甲状舌管退化不全 ·儿童多见,多位于颈正中部位。 ·边界清楚,因与舌骨粘连而随吞咽、伸舌而活动。继发感染形成甲状舌管瘘。 鉴别诊断:异位甲状腺 治疗:手术切除囊肿或瘘管,连同舌骨中份一并切除 (4) 涎腺囊肿(salivary gland cyst) 好发部位:下唇和舌下腺 ·粘液囊肿(mucous cyst):下唇多发(考) ·舌下腺囊肿(ranula):青少年单侧舌下口底区肿胀,内容物为唾液,囊肿表面呈淡蓝色,肿胀外形与蛙腹相似,故又称“蛤蟆肿”;治疗需将一侧舌下腺一并切除以避免复发。 二、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Benign tumor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s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 今天我们来学习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课堂上将重点讲解口腔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特点及治疗原则;然后具体介绍口腔颌面部几种常见的良性及恶性肿瘤如牙龈瘤、成釉细胞瘤、血管瘤、舌癌等;最后一般介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囊肿及颌骨囊肿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要求同学们掌握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恶性病变,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软组织囊肿和颌骨囊肿(牙源性囊肿、非牙源性囊肿)的特点及处理。 良、恶性肿瘤的特点与治疗原则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多种重要器官的集中区,解剖结构复杂,且组织发生来自多层胚叶,因此所发生的肿瘤具有类型繁多、生物学特性各异,易早期侵犯邻近重要器官,诸如眼、颅底、颈部的特点,牙源性和唾液的腺源性肿瘤为口腔颌面部所特有的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命名也是包括发生部位、组织来源及生物学特性3个方面,例如上唇血管瘤、下颌骨成釉细胞瘤、舌鳞状细胞癌、上颌骨肉瘤、恶性淋巴瘤等等。 在我国,目前尚无确切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发病率的资料。 在全身肿瘤中,良性与恶性的比例约1:1。但口腔颌面部肿瘤中,良性比恶性多。良性肿瘤以牙源性及上皮性肿瘤为多见,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为最常见,口腔癌原发部位以舌癌为最多,近年来女性口腔癌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尽管口腔颌面部位于浅表部位,张口直视即可见,诊断不应困难,但是有报道临床误诊率高达30%,可能是由于缺乏对口腔癌的认识和重视。因此,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非口腔专业医务工作者也应很好地掌握和熟悉口腔颌面部肿瘤方面的知识。 临床表现与诊断 早期发现,正确诊断是根治恶性肿瘤的关键。在临床上,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易误诊为牙龈炎、损伤性溃疡、上颌窦炎、颌骨骨髓炎、结核等,从而使患者延误或失去治愈的机会。因此,在解决肿瘤的诊断时,首先要区别肿瘤或非肿瘤疾病(如炎症、寄生虫、畸形或组织增生所引起的肿块);其次,要鉴别肿瘤的良恶性质。 (一)病史采集重点应查询最初出现症状的时间,确切的部位,生长速度以及最近是否突然加速生长,这在临床上区分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以及确定晚期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大有帮助。 (二)临床检查望诊和触诊。望诊可以了解肿瘤的形态、生长部位、大小以及有无功能障碍。触诊可以了解肿瘤的边界、质地、活动度以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在颊部、口底、舌部等的深部肿瘤应进行双手触诊;听诊对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有一定帮助。当怀疑是恶性肿瘤时,应常规对颈部淋巴结进行触诊检查,以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同时应对患者全身重要脏器进行检查,以排除肿瘤的远处转移。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x线摄片主要用以了解骨组织肿瘤的性质以及软组织肿瘤对骨组织的侵犯程度,例如,原发性颌骨内癌,颌骨x线摄片表现为颌骨中央底大口小、呈虫蚀状的骨质破坏区。如为牙龈癌,则表现为底小口大、以牙槽骨为中心向底部破坏。 对恶性肿瘤还应常规行胸部摄片,检查肺部有无转移。造影检查,例如唾液腺造影、颈动脉造影、瘤(窦)腔造影等均可协助决定肿瘤的性质、范围及为治疗提供参考。 计算机体层扫描片(CT)、磁共振成像(MRl)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片(DSA)对口腔颌面部深部肿瘤的诊断,特别是MRI对深部软组织肿瘤的分辨率十分精确,同时也提供手术范围的精确性。

口外肿瘤知识分享

口外肿瘤

名词解释: 临界瘤:良恶性肿瘤区别是相对的,有的肿瘤病程虽较长,淡有局部浸润性,其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 原位癌:癌初局限于粘膜内或表层之中,位于基底膜上,早期手术切除效果好。 恶病质:由于肿瘤迅速生长破坏而产生的毒性物质,可引起代谢紊乱,加以出血、感染疼痛、饥饿等使机体不断消耗,因此,恶性肿瘤发展到晚起,病员多出现消瘦、贫血、机体衰竭等症状。 序贯疗法:较晚期的恶性肿瘤,先用较大剂量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伤大量肿瘤细胞,使增值的癌细胞总数减少,使休止期癌细胞进入增殖周期,再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杀伤增值细胞,可以提高疗效。 冲击疗法:大剂量一次冲击治疗,给药间隔在3周以上,可以利用药物的最大杀伤能力,比每日小剂量用药疗效显著为好。 癌前状态:一种具有显著增加发癌危险的一种状态。 癌前病损:一种已有形态学上改变的组织,它较外观相应正常的组织具有更大发癌可能。 选择题: 1.下列情况哪一种是皮脂腺囊肿所特有的表现: A.常见于面部 B.发生缓慢 C.囊壁与皮肤粘连,中央可有一色素点 D.质地软,无压痛 E.边界清楚,可活动 2.皮样囊肿与表皮样囊肿的主要区别是:

A.皮样囊肿的囊壁中无皮肤附件结构 B.表皮样囊肿的囊壁中无皮肤附件结构 C.表皮样囊肿的囊壁中有皮肤附件结构 D.皮样囊肿不含有角化物 E.表皮样囊肿不含有角化物 3.囊腔内含有皮肤附件可能是: A.皮脂腺囊肿 B.始基囊肿 C.皮样囊肿 D.甲状舌管囊肿 E.表皮样囊肿 4.皮样囊肿是由: A.肿瘤细胞增殖分裂形成 B.胚胎发育时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而形成 C.胚胎发育时内胚叶细胞遗留发展而形成 D.皮质腺囊肿扩展形成 E.胚胎发育时皮脂腺、汗腺异常发育而成 5.以下哪一项是皮样、表皮样囊肿所独有的特征: A.生长缓慢 B.多见于儿童、青年 C.触诊坚韧而有弹性,似面团样 D.境界清 E.一般无自觉症状 6.甲状舌管囊肿好发部位是颈中线的: A.舌根部 B.舌骨下部 C.舌骨上、下部 D.舌骨上部 E.胸骨切迹上 7.关于甲状舌管囊肿,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发生于颈前正中线上任何部位 B.囊肿与舌盲孔通连 C.囊肿随吞咽上下移动 D.手术治疗应包括切除部分甲状软骨 E.可与异位甲状腺同时存在 8.为防止甲状舌管囊肿或瘘的术后复发,手术应: A.完整摘除囊肿 B.追踪瘘管到舌骨表面结扎 C.囊肿在舌骨表面剥离干净

第八章口腔颌面部肿瘤(讲稿)温医《口腔颌面外科学》课件

第八章口腔颌面部肿瘤 第一节概论 一、临床流行病学 (一)发病率与构成比: 长江以北,口腔Ca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5~5.6%,长江以南为1.75~5.18%。不同的国家发病率相差甚大,象印度,口腔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40%以上(嚼烟)。 (二)性别、年龄: 男:女=2:1。血管瘤、囊肿、牙源性肿瘤多见于儿童、青少年;肉瘤亦多见于15~20岁青少年,癌多见50左右老人。 (三)组织来源: 良性肿瘤→以牙源性及上皮组织肿瘤为多见。如造釉C瘤,混合瘤。 恶性肿瘤→以上皮组织来源多见,尤其是鳞癌占颌面部恶性肿瘤的80%以上。 二、临床分类和命名: 根据肿瘤的生长部位、组织来源、生物学特性来命名: 命名公式:发病部位+组织来源瘤(良):舌部血管瘤,颊部乳头状瘤。 癌或肉瘤(恶):上唇鳞癌,下颌骨骨肉瘤。 有些良性肿瘤也具有恶性倾向,可能会转变为恶性肿瘤,临床上称此类肿瘤为“临界瘤”如混合瘤、造釉C瘤。 三、病因与发病条件 (一)外来因素: 1、物理性:长期慢性刺激(如残根、残冠刺激软组织可引起颊、舌癌),损伤、紫外线、X线。近年来,因放射治疗而引起继发性放射性癌也日益增多。 2、化学性:煤焦油、吸烟。 3、生物性:霉菌、病毒(实验已证明,有些恶性肿瘤可由V引起)。 (二)内在因素: 1、神经精神因素:如高度紧张,可造成人体功能失调; 2、内分泌紊乱; 3、机体免疫状态:免疫缺陷,长期免疫抑制治疗,反证:口恶肿病人,其免疫功

能都↓,以此可说明二者关系。 (三)临床表现:复习(外科已上)。 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大多为膨胀性生长(即体积不断增大,挤开或压迫邻近组织),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境界清楚,一般多能移动,质地中等;恶性肿瘤生长较快有溃疡型:外生型及浸润性三种生长方式。 溃疡型:多发生于皮肤或粘膜的浅部,表面坏死脱落并向周围扩展,形成中间凹陷,边缘隆起的火山口状溃疡。 外生型:肿瘤迅速向表面增生,形成菜花样,常合併感染、坏死。 浸润型:肿瘤向深层在周围组织扩展,侵入粘膜下层和肌肉,表面有微凸起,并可扪到不易移动的硬块。) 原位癌:癌初局限于粘膜内或表皮层内,也就癌位于基底膜以上,这种癌早期手术切除效果较好。 “恶病质”:表现为消瘦、贫血,机体衰竭等症状。往往是恶性肿瘤晚期的症状,这是由于肿瘤迅速生长,破坏而产生毒素,引起代谢紊乱加之感染,出血、疼痛、饥饿使机体不断消耗所致。 口腔颌面部癌转移问题:口腔有行使语言、咀嚼,吞咽功能,由于口腔颌面部淋巴回流的特点,常促使癌C早期向颌下,颏下及颈深Ln转移。如发现颈浅Ln有转移,往往提示癌肿已属晚期,为什么?(因为癌C转移至颈深Ln或L管时,可以发生阻塞,使L管内的癌C随L液逆行转移至颈浅Ln。 恶性肿瘤也可沿血道向远处转移,除晚期病人可以发生外,一般向远处转移的机会不多,肉瘤发生血道转移的机会相对较癌多。血道转移组织多转移至肺部。)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见书224页)掌握。 四、诊断 首先应区别肿瘤和非肿瘤的疾病(炎症、寄生虫,畸形和组织增生所引起的肿块);其次应鉴别良、恶性肿瘤。只有这样,才能不会延误治疗的时机或避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如将炎症当作恶性肿瘤治疗)。 (一)采集病史: ○1最初出现症状的时间,确切的部位,生长速度及最近有否突然加速生长。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进展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进展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指发生在口腔、颌面部及相关组织的各类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在临床实践中,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的难题。不久前,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也正在发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先进的手术技术 在早期诊断的情况下,手术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首选方法。传统的手术治疗通常需要开刀切除病变组织,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达到彻底清除肿瘤的目的,但是伤口大、恢复慢、术后危险性高等问题不容忽视。 现在,随着先进手术技术的引入,许多先进的手术技术也逐渐出现在临床实践中。其中,微创手术技术、内镜手术技术、激光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等都已成为常用的手术技术。通过这些先进的手术技术,创口可以减小到最小,恢复速度也大大加快。 放疗和化疗 除了手术,放疗和化疗也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放疗通过利用高能量射线来破坏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放疗通常用于那些手术不太容易切除的肿瘤或者是为了防止病情复发。 化疗是利用药物杀死肿瘤细胞,与放疗不同,它可以通过全身化疗来治疗部位较难接触的肿瘤或者是增强手术的效果。尽管放疗和化疗为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但是它们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反应,这也是它们在治疗中的一大难点。 免疫治疗

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的新方向。免疫治疗的理论基础是通过强化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杀死癌细胞。通过免疫治疗,可以在不破坏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杀死肿瘤细胞,从而减轻治疗时对患者的侵袭性。 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在针对免疫治疗进行许多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免疫治疗可能为那些无法接受传统治疗方案的患者提供一个新的选择。同时,免疫治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变革。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是关键。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将越来越成功,带给患者更多的希望和信心。

口腔癌

在我国,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以癌最常见,肉瘤较少。在癌瘤中又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一般占80%以上;其次为腺性上皮癌(黏液表皮样癌、腺癌、腺样囊性癌、恶性多形性腺瘤、腺细胞癌等);基底细胞癌及淋巴上皮癌较少见。 口腔颌面癌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鳞癌: 多发生于40-60岁的成人,男性多于女性 部位以舌、颊、牙龈、腭、上颌窦常见 常向区域淋巴结转移,晚期可发生远处转移 早期—表现为黏膜白斑,表面粗糙, 以后—发展为乳头状或溃疡型,或二者混合出现,以溃疡型最多见,有时呈菜花状,边缘外翻。 鳞癌按病理分化程度分级:I级—分化较好 II级—分化一般 III级—分化最差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最高 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其组织结构、恶化程度、转移部位、治疗方法也有不同 一、舌癌(carcinoma of the tongue)—最常见的口腔癌—多为鳞癌 按UICC分类—舌前2/3癌(舌体)属口腔癌范畴;舌后1/3(舌根)属口咽癌范畴 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女性有增多及发病年龄年轻化 舌癌多发生于舌缘,其次舌尖、舌背 常溃疡型或浸润型 一般恶性程度较高,生长快,浸润性较强,常波及舌肌,至舌运动受限,有时说

话、进食、吞咽均发生困难 晚期可蔓延至口底及下颌骨,使全舌固定,向后发展可侵犯腭舌弓及扁桃体有继发感染或侵犯舌根常发生剧烈疼痛,疼痛可反射至耳颞部及整个同侧的头面部 常发生早期颈淋巴结转移,且转移率较高(舌体具丰富淋巴管‘血液循环+舌机械运动频繁) 舌癌淋巴结转移常在一侧,如发生于舌背或舌体中线的舌癌可向对侧颈淋巴结转移 舌前部癌—向下颌下及颈深淋巴结上、中群转移 舌尖部癌—颏下淋巴结或直接转移到颈深中群淋巴结 可发生远处转移—一般转至肺部 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 早期—间质内放射治疗,待原发灶控制后再实施颈淋巴清扫术—为保存舌的功能如放疗不敏感—原发灶切除+颈淋巴清扫术 晚期—首选手术治疗—波及口底及下颌骨的—一侧舌、下颌骨及颈淋巴联合清扫术,若对侧有转移应双侧清扫术 清扫术一般主张—肩胛舌骨上或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且早期转移 对舌尖、舌背、舌前2/3边缘部分的小而分化良好的肿瘤—采取包括部分正常组织在内的局部手术切除/低温治疗 为恢复舌的功能,超过1/2以上的舌体缺损均应行一期舌再造术 化学药物治疗—晚期病例手术的术前、术后辅助治疗;也用于有远处转移的病员

口腔颌面外科名词解释.

肿瘤(tumor 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掉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neoplasm.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因而得名肿瘤。 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 (年度、季、月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患病率 :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值,以时点患病率用得较多。 治愈率 :指的是无瘤生存者(survival with tumor free 生存率 :除无瘤生存外,还包括带瘤生存者(survival with tumor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F :是指病员的疾病经治疗后还应具有较为理想的生活能力;这种生活能力主要表现在工作能力的恢复和社会活动的参与;病员不但在生理上、体能上的恢复,还要有心理上的承受能力 . 多原发癌 (multiple primary cancers,MPC 是指同一病员在同时或不同时期出现 2个以上的原发癌。皮脂腺囊肿:(sebaceous cyst :中医称“粉瘤”主要为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囊内为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泌物。 皮样囊肿:(dermoid cyst :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而形成囊肿,囊壁较厚,由皮肤和皮肤附件所构成,囊腔内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腺,汗腺和毛发等结构,中医称“发瘤” 。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 :为胚胎发育时期由于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囊壁中没有皮肤附件者。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BCCS :多发性角化囊肿同时伴发皮肤基底细胞痣(或基底细胞癌 ,分叉肋,眶距增宽,颅骨异常,小脑镰钙化等症状,称 ~~

常见肿瘤共88张

常见肿瘤共88张 肿瘤,是医学上用来指称由体内某一种或几种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 新生物,和正常细胞有着明显的形态学和生物行为的不同。肿瘤是一 个广泛而复杂的医学领域,包括许多不同的类型和亚型。在此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肿瘤,总共88种。 1. 肺癌: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常与吸烟相关。其主要 类型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 2. 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早期结直 肠癌可通过结肠镜检查进行早期发现和治疗。 3. 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但也可发生在男性。 乳腺自检和定期乳腺检查对于早期发现乳腺癌至关重要。 4.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通常在老年男性 中发生。早期筛查和检测是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 5. 胃癌:胃癌是胃部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 感染和家族遗传等因素与胃癌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6. 肝癌:肝癌是肝脏发生的恶性肿瘤,常见于肝硬化患者。乙型肝 炎病毒感染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7. 胰腺癌:胰腺癌是胰腺组织恶性肿瘤。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诊 断时通常已进入晚期,使治疗变得困难。

8. 膀胱癌: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通常与长期吸 烟和化学物质暴露有关。 9. 甲状腺癌: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多数为良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现需要进一步评估和观察。 10. 食管癌:食管癌是食管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通常与烟草和酒 精消耗有关。早期发现食管癌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11. 鼻咽癌:鼻咽癌是喉咙后部和鼻腔后部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 它与EB病毒感染和吸烟有关。 12.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层发生的恶性肿瘤,通常 在更年期后的女性中发生。诊断通常通过子宫内膜活检完成。 13. 子宫颈癌:子宫颈癌是子宫颈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通常与人 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宫颈抹片和HPV病毒检测用于早期筛查。 14. 卵巢癌:卵巢癌是卵巢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早期 治疗对于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 15.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子宫肌肉组织中发生的良性肿瘤。虽然 肌瘤通常是无症状的,但一些病例可能需要治疗。 16.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淋巴细胞系谱系 的恶性克隆增殖。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对于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 17.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非克隆性淋 巴增生疾病。早期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并改善预后。

资料: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 概论 概念及病因:肿瘤是人体正常组织细胞由于内在和外界致病因素长时间的作用,使细胞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产生突变,对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去控制而发生异常增生和功能失调所造成的一种疾病。 口腔颌面肿瘤的分类及命名 瘤:良性 癌: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肉瘤: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临界瘤:成釉细胞瘤 囊肿和瘤样病变:具有肿瘤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表现。 良性肿瘤: 牙源性、上皮源性肿瘤(成釉细胞瘤、多形性腺瘤); 间叶组织肿瘤(管型瘤、纤维瘤)。 恶性肿瘤: 上皮组织来源最多,以鳞状上皮细胞癌多见(80%); 其次为腺源性上皮癌和未分化癌。 口腔颌面肿瘤的致病外来因素 物理因素:如热、损伤、紫外线、 X线及其他放射性物质,长期慢性刺激。 化学因素:煤焦油、吸烟及酒精。 生物因素:病毒。 营养因素:维生素A、B、E及微量元素缺乏。 口腔颌面肿瘤的致病内在因素 神经精神因素。 内分泌因素:紊乱,肿瘤乳腺癌、宫颈癌→口腔癌。 机体免疫状态。 遗传因素:家族史。 基因突变。 口腔颌面肿瘤的临床表现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鉴别 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发病年龄任何年龄癌(老年),肉瘤(青壮年) 生长速度慢快 生长方式膨胀性浸润性 周围组织关系有包膜,界清,移动侵犯破坏周围组织,界不清,活动受限 症状无症状局部疼痛,麻木,头痛,开口受限,面瘫,出血 转移无转移 续表 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机体影响一般无影响,生长在要害部位或发生并发 症时,可危及生命 影响大,迅速发展,转移和侵及重要脏器及 发生恶病质而死亡 组织学结构细胞分化良好,形态和与正常相似 细胞分化差,形态和呈异型性,有异常核分 裂 原位癌:癌初起局限于黏膜内或表层中。 癌的分型 溃疡型:皮肤或黏膜浅部 外生型(菜花状) 浸润型 肉瘤: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起自深部间叶组织。早期即呈边界不清、质地较硬、不能移动的肿块。常见有纤维肉瘤和骨肉瘤。 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 临床检查:望、触、听。 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 (1)切取或钳取活组织检查 (2)吸取活组织检查 (3)切除活组织检查:小型肿瘤或淋巴结。

口腔癌疾病

口腔癌疾病 口腔癌是指发生于口腔的恶性肿瘤。包括唇癌、牙龈癌、舌癌、软 硬腭癌、颌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和上颌窦癌以及发生于 颜面部皮肤粘膜的癌症等。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口腔癌以男性多见。口腔癌病例中,以舌活动部癌最常见,其次为 颊粘膜癌。 病因 口腔癌是由什么缘由引起的? 口腔癌是一类慢性的病理过程,在其进入典型的或明显的癌症病 变之前,需经受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口腔粘膜的癌前病变过程。它 多见于口腔表浅部位,有利于医生和患者自已直接检查发觉,便于 早期诊断,准时防治。目前口腔医务界认为:口腔粘膜白斑病、口 腔粘膜红斑、扁平苔藓和粘膜下纤维增生应视为口腔癌前病变。其 中以口腔粘膜白斑病的患病率最高,癌变的可能性也较大。 经过多年的讨论认为,口腔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一)长期嗜好烟、酒 口腔癌患者大多有长期吸烟、饮酒史,而不吸烟又不饮酒者口腔 癌少见。印度Trivandrum癌肿中心1982年治疗234例颊粘膜癌, 其中98%有嚼烟叶及烟块史。世界上某些地区,如斯里兰卡、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地的居民,有嚼槟榔或“那斯”的习惯。 咀嚼槟榔等混合物能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基底细胞分裂活动增加,

使口腔癌发病率上升。美国Keller资料显示吸烟不饮酒或酗酒不吸 烟者口腔癌发病率分别是既不吸烟也不饮酒的2.43倍和2.33倍, 而有烟、酒嗜好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也不饮酒者的15.5倍。酒本身 并未证明有致癌性,但有促癌作用。酒精可能作为致癌物的溶剂, 促进致癌物进入口腔粘膜。 (二)口腔卫生差 口腔卫生习惯差,为细菌或霉菌在口腔内滋生、繁殖制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加之口腔炎,一些细胞处于增 生状态,对致癌物更敏感,如此种种缘由可能促进口腔癌发生。 (三)异物长期刺激 牙齿根或锋利的牙尖、不合适的假牙长期刺激口腔粘膜,产生慢 性溃疡乃至癌变。 (四)养分不良 有人认为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由于维生素A有维持上皮正常结 构和机能的作用,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增厚、角化过 度而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人口统计学讨论显示摄入维生素A低的 国家口腔癌发病率高。维生素C缺乏尚无资料证明与口腔癌有关。 也有认为与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有关,如食物含铁量低。总蛋白和动 物蛋白摄取量不足可能与口腔癌有关。锌是动物组织生长不行缺少 的元素,锌缺乏可能导致粘膜上皮损伤,为口腔癌的发生制造了有 利条件。 (五)粘膜白斑与红斑

第十章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学

第十章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学 1成釉细胞瘤:表现为早期呈蜂窝状,晚期牙根吸收呈锯齿状,肿瘤边缘可有增生硬化,肿瘤侵入牙槽侧,造成牙根之间的牙槽骨浸润及骨硬板消失,瘤内罕见钙化,瘤内可含牙。 2.牙源性腺样瘤:表现为单囊低密度影,边缘光滑。病变内有未萌出牙,以单尖牙多见,痛内可见数量不等的粟粒状钙化点。 3.牙源性钙化囊性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单房透射影,肿瘤内可见大小不等的钙化点或钙化团块。 4.牙源性黏液瘤:表现为多房密度减低区,分房形态各异,以网络状多见,房隔细而不规则。 5.骨化纤维瘤:以高低密度混合表现为主,部分病变以低密度变化为主,病变中有不同程度钙化或骨化影,表现为点状或斑片状。 6.骨纤维异常增殖症:①透射性改变,又称囊样型;X线表现为单囊或多囊性密度减低病变,边界不很清楚,可有或无硬化边缘;②阻射性改变,包括“橘皮”样型、毛玻璃型及硬化型;病变密度高于正常且均匀一致,逐渐移行至正常骨。③透射及阻射混合性改变。 7.骨肉瘤表现为斑片状和日光放射状。 8.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腔状扩张。 9.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主导管呈腊肠状,病变晚期也可有末梢导管点状扩张征象。 10.舍格伦综合征:主导管变粗呈腊肠状,有的边缘不整齐,呈羽毛状、花边样、葱皮状。

1翼片的优点是能清晰显示 A.牙槽崎顶 B.下颌管位置 C.根折部位 D.根尖病变类型 E.上颌窦分隔 2.上颌骨骨折首选的主要X线投照位置是 A.颅底位(须顶位) B.华特位(鼻须位) C.柯氏位(鼻额位) D.上颌正中咬合片 E.曲面体层 3.如怀疑有颌下腺导管结石,以下哪种X线片检查为首选 A.颌下腺造影 B.下颌体腔片 C.下颌曲面断层片 D.颌下腺侧位片加下颌横断片 E.下颌骨侧位片加下颌横断片 4.X线片上正常牙槽崎高度为 A.牙颈下0.5mm B.牙颈下1mm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