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率测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测井原理
• 1.装置:三个电极互成1200,
• 微梯度L=0.0375 微电位L= 0.05 • 探测范围:微电位8-10cm,微梯度4-5cm;
• 2.测量原理
• 二、微电极测井曲线特征
• • • • • • • 曲线重叠法原则 正、负差异 1.渗透性砂岩:中、均、正 2.泥岩:一级低值,直线 3.致密层:曲线重叠,阻值高 4.灰岩:阻值一级高值 5.岩盐、膏岩:重叠
第三节:视电阻率曲线分析 • 一、梯度电极系电阻率测井曲线特征分析
• 极大、极小值与界面关系,视电阻率值反映地层电阻相对高 低厚、薄、中厚层曲线形态及其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Ra=4π L2 · o/I E Eo=j MNRMN Ra= j MNRMN/(4π L2•Eo/I) 令: jo= 4π L2•Eo/I Ra=RMN· /jo jMN a点及其以下: j MN= jo RMN=R1 Ra=R1 a-b段:高阻排斥 j MN> jo且j MN ↗ RMN=R1 Ra>R1 b-c段: 描述电场分布的镜像法原理 I’=2R2· 1+R2) bc=L Ra=常数 I/(R c-d段: RMN=R1 R2 j MN c= j MNd Rac>R1 Rad>R1 d-e段: RMN=R2 j MN jo Ra>R2 e点及其附近: j MN = jo RMN=R2 Ra=R2 e-f段 : j MN < jo RMN=R2 Ra<R2 f-g段: I’=2R2· 1+R2) fg=L I/(R Ra=常数 g-h段: RMN=R2 R1 j MN g= j MNh Rac<R2 Rad<R2 h-i段: j MN< jo且 j MN ↗ RMN=R1 Ra〈R1 i点及其以下: j MN= jo RMN=R1 Ra=R1
• 二、电位电极系电阻率曲线形态
• 与岩层电阻率及顶底关系,曲线特征 • 厚、中、薄层曲线特征Ra=jMN•RMN/jo
三、影响因素
• Ra=k•⊿UMN/I0 • Ra=f(Rt,Ri,Rm,Rs,D,d,h,L等) • 1.装置系数k,来自于仪器本身, I是否恒定。 • 2.仪器类型(顶、底) • 3.地层厚度:h大,测量精度高, h小,精度差. • 4.井径d:d大,对测井不利,d 越大,泥浆多。 • 5.泥浆电阻率: • 淡水泥浆,有利 • 盐水泥浆,不利
第二章 普通电阻率测井(Ra)
• 介绍视电阻率概念,讨论影响因素,研究测井原理及曲线特征 及应用
• 一、岩石电wenku.baidu.com率 • 1、岩石电阻率概念 • 2、岩石电阻率与岩性关系
• 火成岩:自由电子导电 • 沉积岩:离子导电
3、影响电阻率因素(数目、速度)
• 主要取决于沉积岩中离子的数目和迁移速度
• 四、地质应用(4)
• ①确定岩层界面; • ②确定地层电阻率Rt; • ③地层对比; • ④用于标准测井中
• 实习二:SP法求地 层水电阻率Rw:
• 目的:掌握SP法测井原
理,并学会应用自然电位 测井曲线求取地层水电阻 率Rw的方法。
第四节:微电极测井 • 概念、测井原理、工艺要求、曲线特征及地质应用。
• 数目和速度有关因素为:
• • • • •
1.地层水性质:Rw、盐类化学成份、温度、浓度等 2.孔隙度(地层因素F) F=Ro/Rw=a/Ф m 在双对数坐标中,f- Ф 为一直线关系。 3.含油饱和度 (电阻增大率I) I=Rt/Ro=b/Swn 在双对数坐标中,I- Sw为一直线关系
二、普通视电阻率测井基本原理
三、微电极测井应用
• 1.确定岩层界面,划分薄 层和薄互层 • 2.判断岩性、确定渗透层 及其有效厚度 • 3.确定冲洗带电阻率和泥 饼厚度 • 4.辅助划分沉积环境
• 实习三:微电极法确定岩层界面、划分渗透层
• 目的:掌握对于薄或薄互层状地层中渗透层的划分
方法及高阻渗透层及非渗透层的区分。
• *思考题:视电阻率测井与自然电位测井 组合如何区分高电阻渗透层与非渗透层。
• 测井原理图、物理基础
• 1.均匀各向同性介质点电源电场电位分布及电阻率测井
• 通一恒定电流测量变化电位差、标定电阻率大小
• 2.井下电阻率确定及视电阻 率概念
•
•
Ra=K• △UMN/Io
3.1梯度电极系
• 3.电极系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 3.2电位电极系
• 4、电极系的电极距、记录点、 探测深度及电极互换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