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防护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公路路基防护设计
摘要:公路是我国运输的动脉,公路路基的防护设计,与公路的使用年限和公路承载能力密切相关。
本文从坡面防护、路堤防护、地基加固三方面,在公路路基防护设计中,对灵活运用各类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路基防护,坡面防护,路堤防护,地基加固
1路基防护的重要性
根据中国交通年鉴统计数据,公路线路年末里程从2000年的135万公里增长到到2010年的400万公里,公路建设更是呈几何倍的增长。
公路建设中的主体就是路基的建设,路基担负了公路路面自重和施加在上面的载荷,还决定了公路的承压能力和使用寿命。
路基不仅需要满足日常承载要求,还需要承受着不同自然因素对其不利的作用,如:低温、干燥、雨雪,这都加剧了路基的损耗。
所以加强公路路基防护设计,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而合理地对公路路基进行加固,不仅能够保证公路的运输能力和使用年限,同时还能节省材料和工期,起到一定的经济效益。
由于公路贯穿全国各地,各种地貌和恶劣环境下都有可能进行公路建设,所以根据路基所在位置,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加强对公路路基的防护,对公路路基防护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公路路基的影响和破坏较大的因素,主要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如暴雨冲刷,再加上排水不畅,会使土壤较软的地区发生山体滑坡,路基错位,或者路基沉陷;温差变化大的地区,冬夏交替使得
路基中含有的水份结冰、融化,这个过程中水的体积会反复变化,导致路基结构变化,承载能力下降。
人为因素主要是施工过程中,缺乏对当地环境的充分认识,路基防护设计考虑不周全,没有选择适用于当地环境的防护措施。
本文从坡面防护、路堤防护、路基加固三方面,就如何灵活运用各种防护措施,减少自然环境的影响,加强对公路路基的防护进行阐述。
2边坡坡面防护
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
坡面的稳定性影响着路基的稳定,在施工过程中,主要依靠自然的方式和人工的方式两种方法,对坡面进行加固。
2.1植被防护
植被防护是在是在稳定、裸露的路基边坡上,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使边坡达到种植草或灌木的条件,形成人造植被[1]。
植被的根系能有效的固定土壤,减少表面沙土流失,防止雨水直接冲刷公路路基的边坡,并且减小暴雨供水的冲刷力度。
同时,植被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稳定土壤的黏结性能,降低由于内部渗水导致的公路沉降或变形,以达到保护公路路基的目的。
植被防护施工简单,费用低,后期维护成本小,能有效的保护环境。
对于植被的选取,应符合易成活,易维护,易管理的原则,个别地区选取的植被应有耐寒耐旱的要求。
对于边坡比较大、土壤不稳定的地段,可以采用植被与框格状骨架、防护网等其他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共同实现防护路基的目的。
2.2工程防护
工程防护是采用水泥土护坡、护面墙、防护网等措施,减少公路路基的破坏。
由于需要节省用地,或其他原因,公路路基的边坡比会很大,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能够种植植被,所以必须采用工程防护。
工程防护能有效的防止路基边坡坡面的岩石剥落,减少掉落石块的现象。
但是我国西部地区,如贵州、甘肃各省,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地质灾害常见报端。
对于这些地势陡峭,岩土松软,降水频繁,环境脆弱的地区,仅仅用单一的工程防护,如水泥土护坡、喷射混凝土防护等,满足不了发展西部的要求。
边坡防护网作为一种新的防护措施,在公路沿线已逐渐得到了广泛使用,其可以进行覆盖或包裹斜坡岩石的主动防护,或拦截斜坡上的滚落石的被动防护;并且防护网可以和其他工程防护和植被防护相结合,能有效的对公路路基进行防护。
3河岸路堤防护
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经过山脚或河流,这些地方是水流的必经之处,公路路基也频频遭受水流的冲刷。
3.1直接防护
直接防护是直接加固路基的岸坡,如采用植被、铺石、抛石、石笼等措施[2]。
主要准对路基和水流的而结合处,提高路基在结合处的抗冲刷能力,目前,高强土工格栅开始逐渐代替铁丝石笼。
3.2间接防护
间接防护是通过设置导流结构,如丁坝、顺坝,或改移河道,来
间接对路基进行防护[3]。
主要对水流入手,减小水流的冲刷速度和强度,甚至直接改变水流的流经方向。
4地基加固防护
除了对公路路基的边坡和路堤进行防护外,还应该直接对路基的地基进行加固。
地基的坚固程度直接决定了道路的抗压水平,地基的压实的紧密程度直接决定路面的平整度。
这些都关系着公路的通行能力,所以加固公路路基的地基是很有必要的。
4.1物理承压加固
物理承压加固,是借助于外力以及其他的材料,通过反复加压,增加地基的强度。
碾压法、夯实法直接利用外力,对地基进行加固;换土法、土工格栅加筋法在受外力压实的过程中,通过改变土壤的组成比例,改善压实的效果。
本质上都是依据力学原理,依靠反复施加的外力,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减少空隙,降低沉降量,对路基进行加固。
目前,这是最常用的施工方法,许多国产的压路机、打夯机在物理承压加固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2化学胶结加固
化学加固法是利用化学粘胶剂或溶液,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胶凝物质或使土颗粒表面活化,使土壤颗粒粘结在一起。
化学加固法比较常见的方式有注浆法和深层搅拌法。
当公路路基土壤粘结力差,无法压实时,而外运沙土成本较高,为了保证公路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一般采用化学加固处理。
2008年的广西百色—隆林腊仁公路路基的修复,就采用了化学注浆法。
由于原公路处在降水丰富的地区,原
有的土壤性能不能满足要求。
所以通过注入化学浆液,改变原有的土体结构,形成新的地质体,有效的改善渗水的问题,提高了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4.3特殊环境加固
对于不同的典型环境,公路路基加固措施也有不同的方式,这些都是需要摸索总结,因地制宜。
针对沼泽、淤泥等特殊的土质可采用排水固结法,如珠江三角洲的公路软基处理中,就采用了排水固结法。
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三角洲地区的土壤特性,能够将里面的水分排出,使地基迅速固结,加快了施工进度。
2012年新疆建设的三岔口至喀什的高速公路,采用的是风积沙洒水混合碾压法。
其本质原理还是物理承压加固,先用洒水车聚集沙子,然后再用压路机压实。
此法充分利用新疆地区的风积沙作为工程的原材料,通过加湿碾压的方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有效地节省成本。
5结束语
公路路基防护设计,不仅关系着工程质量和进度,还关系着建设费用和施工成本。
在以后的公路路基防护设计中,根据公路路段所处的环境,合理的选择防护措施,有效的利用当地的资源,都是设计人员需要进行充分考虑的因素。
对设计人员制定全面综合性的路基防护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镇南.浅淡路基边坡植被防护技术及应用[j].铁道建筑,2004.11
[2]程志花.浅谈公路路基防护类型的选择与加固的相关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3
[3]冯志利.公路路基防护与加固措施探析[j].科技风,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