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晶体 7.0 2.5 多晶体
b 140~150
s 30~40
~50 30
31 40
180 211
38 44
0.2
0.16 0.1
263
264 278
57
65 116
49
51 50
• 1. 增加过冷度
• 如图2-14所示,金属的形核率和长大 速度均随过冷度而变化,但两者变化 速率并不相同,当过冷度达到一定值 后,形核率比晶核长大速度增长更快, 因此,增加过冷度能使晶粒细化。 • 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越 快,过冷度就越大,金属结晶后其晶 粒就越细小。在铸造中,由砂模铸造 改为金属模铸造,就是利用这个道理 来细化晶粒的。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中、 小型铸件。对于大型铸件,提高冷却 速度又容易使铸件产生裂纹或变形等 缺陷,则需要用其他方法来细化晶粒。
原子
c
b
a
晶 胞 示意图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 3种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
1. 体心立方晶格 body—centered cubic lattice
特点:强度高、塑性低。
如:<912℃ Fe, Cr, Mo, V等。 含有2个原子体积组成。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2. 面心立方晶格 face—centered cubic lattice
心,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
小结
1.金属材料都是晶体,主要有体心立方、面 心立方、密排六方等三种晶体结构。 2.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是过冷。 3.实际金属是多晶体。存在着各种晶体缺陷, 包括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4.晶体缺陷是金属强度的影响因素,工程金 属的强化方法靠增加晶体缺陷实现的。 5.固溶强化、细晶粒强化是强化金属材料的 重要措施之一。 6.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过程。
同素异构体:同一种金属的不同晶体结构的晶体,称
为该金属的同素异构体。
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类型转变 为另一种晶格类型的现象叫做“同素异构转变”。
2.2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意义:由于纯铁具有同素异构转 变的特点,因而才有可能对铁碳 合金进行各种热处理,以改变其 组织和性能。
但同素异构转变时均伴随着体积变 化,产生较大内应力,如γ -Fe转变 为 ɑ-Fe时,铁的体积会膨胀1%, 这可引起钢热处理时产生内应力,
2.4 金属的结晶
过冷现象与过冷度
1.凝固过程的测定 • 热分析法测定冷却曲线 • 原理:利用凝固过程的热效应
热分析装置示意图
2.4 金属的结晶
2.纯金属凝固冷却曲线
过冷现象: 实际开始结晶温度(TN)总是低于理论结晶温度( TO) 过冷度:
△T= TO —TN
△T随V冷却而变:V冷却↑, △T↑
晶体缺陷对晶体性能的影响
点缺陷 点缺陷周围晶格发生畸变,材料的 屈服强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电 阻增加。
线缺陷
附近的晶格畸变,对强度影响显著。 强度的变化与位错密度有关。
面缺陷
晶格发生畸变,晶界增多能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 也可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但是容易发生高温 氧化,耐腐蚀性能降低。
细晶强化:通过细化晶粒而使材料强度提高的方 法称为细晶强化。
δ -Fe
1394℃
γ -Fe
912℃
ɑ-Fe
严重时导致工件变形和开裂。
2.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金属的显微组织: 是指金属在显微镜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形貌。
纯铁的显微组织
多晶体结构
2.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实际晶体中排列不规则的区域统称为晶体缺陷。
金属的结晶过程示意图
结晶开始时,液体中某些部位的原子集团先后按一定的晶格类型排列成 微小的晶核,以后晶核向着不同位向按树枝生长的方式长大,当成长的 枝晶相互接触时,晶体就向着尚未凝固的部位生长,直到枝晶间的金属 液全部凝固为止,最后形成了许多小晶粒。
二、 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
• 晶粒的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 细晶粒金属比粗晶粒金属在常温下具有更高的硬度、强度、 塑性和韧性。晶粒大小对纯铁力学性能的影响见表2-1。 人们常用细化晶粒的方法来改善金属的力学性能。 • 常用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晶粒平均直径/ mm σb /MPa σs /MPa δ/%
图2-14 形核率和长大 速度
•
2. 变质处理
• 变质处理,也叫孕育处理,就是在液态金属中加入一定 的变质剂(或叫孕育剂),使其分散在金属液中作为人工 晶核,可使晶粒数目显著增加,或者抑制晶核的长大速 度,从而细化晶粒的方法。
• 3.
振动处理
• 在结晶时,对金属液加以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和电磁 振动等,使生长中的枝晶破碎,从而提供更多的结晶核
根据晶体缺陷的几何特征,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1.点缺陷
• 晶体中的空位、间隙原子、 杂质原子都是点缺陷。
• 钢的化学热处理就是依靠原子 的扩散来完成的。
2.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2.线缺陷 • 线缺陷是晶格中的各种位错。
• 所谓“位错”,是指晶体中一部分晶体相对另一部分晶体发生
了一列或若干列原子有规律的错排现象。
当V冷却及其缓慢时,TN → TO,
TO 为熔化与结晶的平衡点
纯金属的冷却曲线
• 金属的结晶过程
• 金属的结晶是由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即生出微小的晶体核 心(简称生核)和晶核进行长大(简称为核长大)。 • 1.两种形核方式 • 均匀形核:晶核在均匀液相中由液相的一些原子集团直接形 成,不受杂质粒子或外表面的影响。 • 非均匀形核:晶核依附于固态杂质或模壁上形成。这是金属 凝固过程中主要形核方式。
• 位错的种类很多,常见的类型有两种,即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
2.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2.线缺陷
刃型位错示意图
2.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2.线缺陷
螺型位错示意图
2.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3.面缺陷
主要是指晶界和亚晶界,
晶界的过渡结构示意图
亚晶界的面缺陷示意图
非晶体
②具有各向异性。
如:食盐,冰,金刚石,金属等。 非晶体——①无确定的熔点;② 各向同性。如:玻璃,松香,沥青等。
晶体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2. 晶格与晶胞
晶格:表示晶体中原子排列形成的空间格子。 晶胞:组成晶格最基本的几何单元。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3. 晶格常数 晶胞棱边长度—a ,b , c 三棱边之间的夹角——α ,β ,γ
特点:强度低、塑性好。
如:>912℃ Fe ,Cu, Al 等金属。 含有4个原子体积组成。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3. 密排六方晶格 hexagonal closepacked lattice 特点:硬度高、强度不高、脆性大。 如:锌(Zn) , 镁(Mg), 镉(Cd)等金属。
a=b<c
C
b
a
2.2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2.1 金属的晶体源自文库构
根据金属键结合的特点可以解释金属晶体的一些性能。 导电性 导热性
可塑性
光泽性 不透明性 电阻和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等性能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 晶体的基本概念
1.晶体 非晶体
所谓晶体是指其原子(离子或分子) 在空间呈规则排列的物体。 非晶体则反之。 特点:晶体——①有确定的熔点;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 组成物质的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通过某种相 互作用而联系在一起,这种作用力称为“键”。 • 结合键对物质的性能有重大影响。通常结合键分为结合 力较强的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结合力较弱的分子 键与氢键。 • 金属原子结构的特点是外层电子数不饱和,容易失去电 子,变成正离子,而脱离的电子变成自由电子,为整个 金属所共有,并在整个金属内部运动,形成电子气。 • 这种由金属正离子和公有的自由电子之间相互作用而结 合的方式称为“金属键”。 • 除铋、锑、锗和镓等金属为共价键结合外,其余绝大多 数的固态金属主要是金属键结合。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2.2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2.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2.4 金属的结晶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是指由金属原子或金属原子与其他非金属原子组
合起来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金属特性包括导电性、导热性、可塑性、光泽性、不 透明性、电阻和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等性能。
2.4 金属的结晶
凝固与结晶的关系
• 凝固:液体转变为固态
• 结晶:液态转变为具有晶体结构的固态
• 关系:结晶是凝固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 特征:恒温点完成
2.4 金属的结晶
• 液态金属的结构特点
• 对液态金属进行X射线分析表明,液态金属原子总体看来 呈无规则排列,但有少量的原子构成排列规则的、时聚时 散的原子团,液态金属的这种结构特征称为“短程有序”。 而固态金属是晶体,其内部原子在很长距离内呈规则排列, 并以一定的平横位置为中心不停地作热振动。固态金属的 这种结构特征称为“长程有序”。
• 实际金属一般为多晶体,即由许多位向不同的晶 粒组成。因此在实际金属中有很多晶界存在。由 于晶界处原子排列不规律,偏离平衡位置较多, 因此晶格畸变程度较大。 晶界处的抗腐蚀能力较差、熔点较低,且抗 塑性变形能力较强。 • 除晶界外,晶粒内部是由一些小晶块组成的,它 们的晶格位向有微小的差异,人们把这些小晶块 叫做亚晶粒,亚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亚晶界。亚 晶界处的原子排列不规则,也存在着晶格畸变。 • 凡晶格缺陷处及其附近,均有明显的晶格畸变, 因而会引起晶格能量的提高,并使金属的物理、 化学和力学性能发生显著的变化。
b 140~150
s 30~40
~50 30
31 40
180 211
38 44
0.2
0.16 0.1
263
264 278
57
65 116
49
51 50
• 1. 增加过冷度
• 如图2-14所示,金属的形核率和长大 速度均随过冷度而变化,但两者变化 速率并不相同,当过冷度达到一定值 后,形核率比晶核长大速度增长更快, 因此,增加过冷度能使晶粒细化。 • 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越 快,过冷度就越大,金属结晶后其晶 粒就越细小。在铸造中,由砂模铸造 改为金属模铸造,就是利用这个道理 来细化晶粒的。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中、 小型铸件。对于大型铸件,提高冷却 速度又容易使铸件产生裂纹或变形等 缺陷,则需要用其他方法来细化晶粒。
原子
c
b
a
晶 胞 示意图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 3种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
1. 体心立方晶格 body—centered cubic lattice
特点:强度高、塑性低。
如:<912℃ Fe, Cr, Mo, V等。 含有2个原子体积组成。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2. 面心立方晶格 face—centered cubic lattice
心,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
小结
1.金属材料都是晶体,主要有体心立方、面 心立方、密排六方等三种晶体结构。 2.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是过冷。 3.实际金属是多晶体。存在着各种晶体缺陷, 包括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4.晶体缺陷是金属强度的影响因素,工程金 属的强化方法靠增加晶体缺陷实现的。 5.固溶强化、细晶粒强化是强化金属材料的 重要措施之一。 6.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过程。
同素异构体:同一种金属的不同晶体结构的晶体,称
为该金属的同素异构体。
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类型转变 为另一种晶格类型的现象叫做“同素异构转变”。
2.2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意义:由于纯铁具有同素异构转 变的特点,因而才有可能对铁碳 合金进行各种热处理,以改变其 组织和性能。
但同素异构转变时均伴随着体积变 化,产生较大内应力,如γ -Fe转变 为 ɑ-Fe时,铁的体积会膨胀1%, 这可引起钢热处理时产生内应力,
2.4 金属的结晶
过冷现象与过冷度
1.凝固过程的测定 • 热分析法测定冷却曲线 • 原理:利用凝固过程的热效应
热分析装置示意图
2.4 金属的结晶
2.纯金属凝固冷却曲线
过冷现象: 实际开始结晶温度(TN)总是低于理论结晶温度( TO) 过冷度:
△T= TO —TN
△T随V冷却而变:V冷却↑, △T↑
晶体缺陷对晶体性能的影响
点缺陷 点缺陷周围晶格发生畸变,材料的 屈服强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电 阻增加。
线缺陷
附近的晶格畸变,对强度影响显著。 强度的变化与位错密度有关。
面缺陷
晶格发生畸变,晶界增多能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 也可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但是容易发生高温 氧化,耐腐蚀性能降低。
细晶强化:通过细化晶粒而使材料强度提高的方 法称为细晶强化。
δ -Fe
1394℃
γ -Fe
912℃
ɑ-Fe
严重时导致工件变形和开裂。
2.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金属的显微组织: 是指金属在显微镜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形貌。
纯铁的显微组织
多晶体结构
2.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实际晶体中排列不规则的区域统称为晶体缺陷。
金属的结晶过程示意图
结晶开始时,液体中某些部位的原子集团先后按一定的晶格类型排列成 微小的晶核,以后晶核向着不同位向按树枝生长的方式长大,当成长的 枝晶相互接触时,晶体就向着尚未凝固的部位生长,直到枝晶间的金属 液全部凝固为止,最后形成了许多小晶粒。
二、 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
• 晶粒的大小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 细晶粒金属比粗晶粒金属在常温下具有更高的硬度、强度、 塑性和韧性。晶粒大小对纯铁力学性能的影响见表2-1。 人们常用细化晶粒的方法来改善金属的力学性能。 • 常用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晶粒平均直径/ mm σb /MPa σs /MPa δ/%
图2-14 形核率和长大 速度
•
2. 变质处理
• 变质处理,也叫孕育处理,就是在液态金属中加入一定 的变质剂(或叫孕育剂),使其分散在金属液中作为人工 晶核,可使晶粒数目显著增加,或者抑制晶核的长大速 度,从而细化晶粒的方法。
• 3.
振动处理
• 在结晶时,对金属液加以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和电磁 振动等,使生长中的枝晶破碎,从而提供更多的结晶核
根据晶体缺陷的几何特征,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1.点缺陷
• 晶体中的空位、间隙原子、 杂质原子都是点缺陷。
• 钢的化学热处理就是依靠原子 的扩散来完成的。
2.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2.线缺陷 • 线缺陷是晶格中的各种位错。
• 所谓“位错”,是指晶体中一部分晶体相对另一部分晶体发生
了一列或若干列原子有规律的错排现象。
当V冷却及其缓慢时,TN → TO,
TO 为熔化与结晶的平衡点
纯金属的冷却曲线
• 金属的结晶过程
• 金属的结晶是由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即生出微小的晶体核 心(简称生核)和晶核进行长大(简称为核长大)。 • 1.两种形核方式 • 均匀形核:晶核在均匀液相中由液相的一些原子集团直接形 成,不受杂质粒子或外表面的影响。 • 非均匀形核:晶核依附于固态杂质或模壁上形成。这是金属 凝固过程中主要形核方式。
• 位错的种类很多,常见的类型有两种,即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
2.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2.线缺陷
刃型位错示意图
2.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2.线缺陷
螺型位错示意图
2.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3.面缺陷
主要是指晶界和亚晶界,
晶界的过渡结构示意图
亚晶界的面缺陷示意图
非晶体
②具有各向异性。
如:食盐,冰,金刚石,金属等。 非晶体——①无确定的熔点;② 各向同性。如:玻璃,松香,沥青等。
晶体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2. 晶格与晶胞
晶格:表示晶体中原子排列形成的空间格子。 晶胞:组成晶格最基本的几何单元。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3. 晶格常数 晶胞棱边长度—a ,b , c 三棱边之间的夹角——α ,β ,γ
特点:强度低、塑性好。
如:>912℃ Fe ,Cu, Al 等金属。 含有4个原子体积组成。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3. 密排六方晶格 hexagonal closepacked lattice 特点:硬度高、强度不高、脆性大。 如:锌(Zn) , 镁(Mg), 镉(Cd)等金属。
a=b<c
C
b
a
2.2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2.1 金属的晶体源自文库构
根据金属键结合的特点可以解释金属晶体的一些性能。 导电性 导热性
可塑性
光泽性 不透明性 电阻和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等性能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 晶体的基本概念
1.晶体 非晶体
所谓晶体是指其原子(离子或分子) 在空间呈规则排列的物体。 非晶体则反之。 特点:晶体——①有确定的熔点;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 组成物质的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通过某种相 互作用而联系在一起,这种作用力称为“键”。 • 结合键对物质的性能有重大影响。通常结合键分为结合 力较强的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结合力较弱的分子 键与氢键。 • 金属原子结构的特点是外层电子数不饱和,容易失去电 子,变成正离子,而脱离的电子变成自由电子,为整个 金属所共有,并在整个金属内部运动,形成电子气。 • 这种由金属正离子和公有的自由电子之间相互作用而结 合的方式称为“金属键”。 • 除铋、锑、锗和镓等金属为共价键结合外,其余绝大多 数的固态金属主要是金属键结合。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2.2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2.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2.4 金属的结晶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是指由金属原子或金属原子与其他非金属原子组
合起来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金属特性包括导电性、导热性、可塑性、光泽性、不 透明性、电阻和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等性能。
2.4 金属的结晶
凝固与结晶的关系
• 凝固:液体转变为固态
• 结晶:液态转变为具有晶体结构的固态
• 关系:结晶是凝固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 特征:恒温点完成
2.4 金属的结晶
• 液态金属的结构特点
• 对液态金属进行X射线分析表明,液态金属原子总体看来 呈无规则排列,但有少量的原子构成排列规则的、时聚时 散的原子团,液态金属的这种结构特征称为“短程有序”。 而固态金属是晶体,其内部原子在很长距离内呈规则排列, 并以一定的平横位置为中心不停地作热振动。固态金属的 这种结构特征称为“长程有序”。
• 实际金属一般为多晶体,即由许多位向不同的晶 粒组成。因此在实际金属中有很多晶界存在。由 于晶界处原子排列不规律,偏离平衡位置较多, 因此晶格畸变程度较大。 晶界处的抗腐蚀能力较差、熔点较低,且抗 塑性变形能力较强。 • 除晶界外,晶粒内部是由一些小晶块组成的,它 们的晶格位向有微小的差异,人们把这些小晶块 叫做亚晶粒,亚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亚晶界。亚 晶界处的原子排列不规则,也存在着晶格畸变。 • 凡晶格缺陷处及其附近,均有明显的晶格畸变, 因而会引起晶格能量的提高,并使金属的物理、 化学和力学性能发生显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