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昆艺术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昆艺术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随着明王朝的建立,南曲戏文得到复兴,南戏衍出的地方化声腔在各地流行,海盐、弋阳等腔逐渐被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接受。
文化的多样性、频多的社会交往,开拓着文人学士们的眼界和思想,戏曲的创新和改革可谓顺势而出。
此时,着名的音乐改革家魏良辅以“十年不下楼”的功夫磨制出了一种新的声腔,这种唱腔要求“启口轻圆、收音纯细”,讲究“转喉押调”、“字正腔圆”,唱出了“曲情理趣”,细腻得宛如苏州巧匠用木贼草蘸水研磨红木家具一样,故时人称之为“水磨腔”,又称“昆剧”、“昆曲”。
新腔一经梁辰鱼搬上舞台后,很快便引领了时代的风潮。
至万历年间,昆腔以苏州为中心,向外流布,衍生了苏昆、北昆、湘昆、川昆、滇昆等,影响波及全国。
明万历年间(1573—1620)昆曲开始流传湖南,先后传入郴州、武陵、长沙、湘潭、衡阳等地,足迹遍及三湘四水。
至今在湖南发现关于昆曲的最早文字记载是明《万历郴州志》,该书记录了安徽新安人胡学夔(名汉,字学夔)于万历三年(1575)所着《游万华岩记》:“……时值冬日,积雪连日……朱公向岩布席,酒方举,一举,春卿骑至,讶其来迟,三觞之,遂顾苍头做吴歈,众更纵饮以和。
”
朱公即朱裳,苏州吴县人,学历是监生,职务为郴州府的吏目(幕僚)。
他邀请知事胡汉和友人陈一举、李春卿等游览郴州的名胜万华岩,胡汉、朱裳和苍头(男仆)带着酒菜先到,在万华岩洞口布置了酒席,刚举杯,陈一举和李春卿骑马迟到,三杯酒过后,兴致大增,即命男仆唱昆曲助兴,朱裳、胡汉、一举、春卿等与男仆一起纵饮相和,同唱昆曲。
一人开腔,众人唱和,可见当时昆曲在郴州已比较普及。
通过查阅武陵(今湖南常德)人龙鹰、湘潭人李腾芳的有关记述,我们不难发现,万历年间,昆腔在湖南的流行不仅只活跃于某一州府,而是几乎遍及全境,由南郴州至北长沙,至湘西北之武陵,可谓处处有吴歈了。
虽然史料有限,但以交通地理人文情势即可推知湘南之衡阳、湘中之梅山、湘西之怀化,应有昆曲的流布。
昆腔发展至万历后期,已成全国流行音乐,上至统治阶层、文人骚客,下至市井走卒,皆醉心其间。
此时昆腔压倒诸腔,成为“正声”、“官腔”。
而昆曲在湖南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昆腔地方化、本土化的持续深入。
明末清初,昆曲在湖南尤其在湘南一带盛行,触角延伸至乡野僻壤,成为底层民众的重要精神文化食粮。
或许不同于大市镇中情况,职业戏班及专业家班是昆曲传播的主要力量,在湘南市镇及乡里,昆曲是通过深入民间,充分地方化、世俗化从而完成更进一步的传播融入的。
据湖南师范大学戏曲前辈龙华教授的分析,昆剧传入桂阳后,艺人吸收
当地地方风俗民情并与之相结合,使昆剧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苏昆吐字行腔,
上声字出口宜低,曲调舒徐婉转,有“水磨腔”之称,演变的桂阳昆曲上声字出口高唱,音调高、清、亮,字腔之间与地方语言吻合贴切,显得高亢质朴。
同时受高腔影响,滚白加衬,节奏严谨,有时连说带唱,近似朗诵。
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
武打戏均伴以大锣大鼓,文戏用低音小锣,大过场吹唢呐,小过场奏曲笛,伴以丝弦,极富湘南民间风味。
舞台道白不用吴语,用湘南官话。
因此,桂阳昆曲表演时既粗犷豪放,又不失优美细腻的传统风格,深受人们群众的喜爱。
桂阳昆班的前辈艺人,还善于从人民生活的土壤中吸取营养,提炼出生动形象的表演程式,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清末以降,昆曲式微,乱弹及地方戏曲兴起,而昆曲在湘南还出现了许多业余爱好者,城乡各地的教师、学生、医生、农民、手工业者、小商贩等都能唱一些昆曲,有的还组成团体演出。
民国时期,桂阳县城先后成立“玩友社”、“南国社”等业余曲社,传习昆曲,兼习民乐,还曾将《琴挑》、《赏荷》、《闻铃》等昆曲名折作为课程内容编入桂阳的中学音乐教材,在学生中教唱。
龙华先生在分析湘昆得以在湘南兴盛的原因时指出,湘昆深入民间,受到群众欢迎,这是昆曲在湘南得到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
虽然湘南的民间曲唱仍在继续,然而昆曲的衰落已势不可挡。
自清末中国与西方近现代文化相接触以来,本民族原有的文化受到严重冲击,人们听现代
话剧、看演芭蕾,戏曲文化被人们认为是封建旧戏,内容陈腐,不适应现代生活。
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电视和电影深入万家,昆剧的观众更被新的视听媒体所分流,逐渐失去了它的群众和文化土壤。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5年,时任嘉禾县文教科长的李沥青先生发现湘
昆仍遗存于嘉禾的民间戏班和老艺人中间,立即呼吁人民政府组织挖掘抢救,才
使这枝在湘南开始凋谢的兰花,重睹芳华。
1957年冬,嘉禾县举办昆曲学员训练班,得到田汉、梅兰芳等戏界名流
的热情支持。
1960年以嘉禾祁剧团昆曲训练班为基础,郴州地委做出决定,从桂
阳湘剧团等抽调一些优秀青年演员,组建了郴州湘昆剧团,1964年改为湖南省昆
剧团,成为全国仅存的六家专业昆剧表演团体之一,为继承和发展具有湖湘文化
特色的昆曲艺术奠定了基础。
而这也意味着昆曲艺术在湖南薪火相传近450年的历史,从此有了传承和发展的平台。
20XX年5月18日,随着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评出的世界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文化部也启动实施了“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昆曲看到了一阳来复的生机。
湖南省昆剧团抢抓难得的发展机遇,发掘、整理和创作演出了《荆钗记》
《白兔记》等一批影响较大的昆剧大戏,恢复排演了五十多出湘昆传统折子戏。
举办了“相约郴州”昆剧展演系列品牌活动,影响深远,并多次代表文化部出国交流访问。
20XX年,湖南省昆剧团被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家文化艺术人才交流中心认定为中国着名艺术表演团体。
现已成为推介郴州、宣传湖南、展示中国的一张精美文化名片。
湘昆的发展现状
湘昆是一个很有自身传统和艺术特色的昆曲流派。
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他的“方言周圈论”学说中指出,外围地区的文化往往比中心地区更能够保留文化的历史面貌。
也就是说,湘昆可能保留了比昆曲文化中心的江浙更古老的昆曲技艺,加上受湖湘文化的影响,湘昆相比其它流派昆曲更具原真性、地域性和创新性。
广州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林斯瑜博士认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借助高铁的优势,郴州完全可以成为继北京、长三角之后的中国三大昆曲文化中心之一。
1.政府重视,政策扶持,积极打造精美文化名片。
昆曲在郴州的传承和发展历经沉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湖南省委省政府和郴州市历届党委政府逐渐加大对湘昆的扶持力度。
1978年,郴州专区划拨土地建设湘昆剧团新址;1998年,时任省长助理的许云昭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扶持湖南昆剧团发展的有关议题;近年来,省领导梅克保、唐之享、周伯华都先后对湘昆进行调研,做出专门批示。
20XX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湘昆犹如一朵奇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XX年,郴州市人民政府将湖南省昆剧团由差额拨款列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
湖南省昆剧团抢抓机遇,努力打造湘昆艺术品牌。
先后代表国家文化部、湖南省委省政府赴欧洲、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演出100余场。
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及戏曲春晚录制演出10余次。
20XX年成功举办“相约郴州”——中国经典昆曲展演活动,邀请了全国七大昆剧院团来郴展演;20XX年承办“相约郴州”——海峡两岸昆曲交流展演活动,成为海峡两岸同胞热议的文化现象,有效提升了湘昆的品牌形象。
2.抢救保护与创新并重,深入挖掘本土历史文化底蕴。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郴州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文化部关于昆曲“抢救、继承、革新、发展”的工作方针,注重将昆曲与湖南特别是郴州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结合,抢救性传承和剧目创新双管齐下,恢复和创作了系列精品剧目,同时参与编纂了《中国昆曲精选剧目曲谱大成》、《五十年中国昆剧演出剧本选》、《昆曲演艺家学者访问录》等昆曲理论着作,创作出版了《楚辞兰韵——李楚池昆曲五十年》、《兰园旧梦》等书籍。
在中国戏剧节、全国昆曲艺术节、全省“五个一”工程展演、湖南
艺术节等国家和省级赛事中,湖南省昆剧团积极参与并屡次获奖。
在不断的交流、展演、学习和探索中,湘昆将昆曲带上了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成为郴州引以为豪的文化品牌。
3.文化惠民,实施“五进”,提升社会文化品位。
在“文化强市”建设的推动下,湖南省昆剧团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号召,将高雅
的精品剧目生产和普通的群众文化需求结合起来,在免费送戏下乡和“五
进”(进学校、进机关、进、进社区、进村组)活动中,创造性地生产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带有湘昆艺术特色的剧(节)目。
20XX年以来,湖南省昆剧团每年免费送戏下乡、开展“五进”活动100余(场)次。
特别是与湘南学院及全市部分中学进行合作,不定期开展昆曲专场演出、昆曲专家讲座或昆曲文艺晚会进校园活动,陶冶了青年学生的情操,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昆曲观众。
市委市政府将五岭阁和裕后街作为展示交流昆曲的基地,每周末,五岭阁上琴声悠扬、妙歌绕梁,昆曲成为政务接待、商务洽谈重要桥梁,成为人民群众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造湘昆文化品牌的建议
从全国的大环境看,各昆剧院团均处于京畿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经
济条件和财政资金上处于湘南一隅的湖南省昆剧团无疑处于弱势,但在艺术禀赋、传统资源保存、地理区位上湘昆也存在着独特的优势。
只要善加利用,扬长避短,可以成为闪亮全国的一匹“黑马”。
打造湘昆艺术品牌,需要创新剧团管理及运营方式,改革和激活内部机制,面向全国甚至世界吸收和引进高端人才、优秀人才、专业人才。
同时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激发剧团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主动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大力开拓市场,走向群众。
建议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加大对湘昆艺术的整合包装与对外宣传推广力度,强化昆曲与文化、科技、旅游、传媒等相关领域的融合,加快研究和开发围绕昆曲文化的产业链及其衍生产品,培育昆曲消费市场和新型休闲化商业业态,
做大做强湘昆文化品牌。
唱响“高铁昆曲”概念①,大力倡导“昆曲休闲度假游”,让“游郴州,赏昆曲”尽人皆知,使欣赏昆曲成为京广高铁沿线的生活新风尚,成为我省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叫得响的文化旅游名片。
1.将昆剧文化的宣传推广列入郴州市外宣工作和城市形象打造的重要
内容。
在城市广场、车站等处设立大型昆曲主题户外广告,以青春靓丽的昆曲带妆生旦融合郴州人文名胜,进行广告设计制作,打出“游郴州、品昆曲”、“林中之城,休闲之都”等广告语,向外界推介湘昆文化。
拍摄昆曲主题的城市形象宣传片或旅游推介短片,在武广高铁,广州、深圳的地铁系统,五岭广场、郴
州西站等城市窗口LED电子显示屏上进行播放。
这样可以使外地人来到郴州后首先建立起来对昆曲的“第一印象”与感性认识。
2.推进湖南省昆剧团与郴州各大景区及旅行社进行深度合作,开发“游郴州,赏昆曲”项目,实施捆绑销售,使外地旅行团或散客在郴州旅游观光的同时,到湖南省昆剧团院内古典剧场欣赏和体验昆曲国粹。
此举将有利于增加郴州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郴州旅游整体品位。
同时结合郴州市的旅游资源,还可进行专题策划,开发“游郴州、赏昆曲、泡温泉”等旅游精品线路。
3.请省、市电视台在湖南省昆剧团古典剧场进行经典昆曲剧目的摄像录制,并在电视台设置专栏进行宣传和推广播放(可以“昆曲周末大放送”、“昆曲市民大家看”等栏目形式进行播出)。
4.建议参照深圳“戏聚星期六”②的成功做法,以政府采购,市民看戏的方式购买昆剧演出,在裕后街“郴阳戏苑”进行公益性惠民演出,实行低廉的票价,服务广大市民,培育文化市场,活跃城市文化艺术氛围。
可将其打造成一项看得见、有实效的“民生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
5.建议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协调市教委、市财政、市文化局等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推动在全市大中学校开展“昆曲进校园”活动。
由市教育局安排昆曲进校园的演出,请市财政安排昆曲演出基本保障经费,以政府采购形式对每场演出进行补贴。
可盘活郴州现有的影剧院资源,如福城影剧院、郴州影剧院、郴州市演艺中心等剧场,或在湖南省昆剧团古典剧场设立定时定点的演出。
由市教育局进行统筹调度和计划安排,每周安排不同学区的学校组织师生前往观看。
演出及交流内容除昆曲外还可引入嘉禾伴嫁歌等民间艺术项目,开设不同项目的专题活动。
活动的形式可进行专门的策划设计,尽可丰富多样:比如开展昆曲专场演出、开展昆曲艺术讲座;进行学唱昆曲的教学(可把中学语文课本谱成昆曲),由湘昆演员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唱;开展昆曲夏令营,在昆剧团生活体验一周,每人学唱一首曲子,并进行比赛等活动。
此举有利于扩大湘昆的影响力和辐射面,提高昆曲的普及度与认知度,建立与本土群众的紧密,特别是增强年轻一代对湘昆的好感与亲切感,使中小学生从小就能耳濡目染体验昆曲、认识昆曲、了解昆曲、热爱昆曲,让湘昆真正走进校园及广大市民的生活。
6.加大对湖南省昆剧团的政策扶持和经费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剧团机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步伐,重视培养具有创意、策划、设计思维和现代审美及市场运作眼光的高水平专业人才,提升湘昆艺术资料的数字转化与传播能力。
成立湘昆文化创意、设计、制作、研发与传播中心,使其成为我市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
利用该中心,一方面挖掘、传承、保存和整理湘昆传统艺术资源,一方面开
发多元化的昆曲艺术衍生产品:如昆曲音像制品、摄影画册、海报印章、挂历、书签、文具、折扇、服装、茶具、书画、动漫作品等。
同时借助该中心,加强活动策划与节目编创,大力开展市场运作与营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