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录音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音量
强度:声音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与 声音传递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能量 。强度是声音的一个客观物理量,单位是 瓦/平方米(w/m2)。
响度:声音的响度取决于人们主观上的 听觉。人耳对于不同频率的声音的听感是 不一样的。一般而言,声波的强度越高, 响度就越大。频率固定的一个声音,其强 度的增加和响度的增加不具有线性关系, 而是接近于对数关系。
掩蔽效应并不仅仅是音量问题。当掩蔽音 与被掩蔽音的频率不相同的时候,掩蔽作 用并不那么严重。但一个强纯音很容易就 把另一个频率更高的纯音给掩蔽掉。
(三)人耳听觉掩蔽效应
一个较弱的声音的听觉感受被另一个较强的 声音影响的现象称为人耳的听觉“掩蔽效 应”,也就是说由于某种声音的存在而降低 了对另一种声音的感受能力,这种现象除了 与音量有关,也与频率有关,因此也叫“频 率掩蔽”。
动时录制的声音。 将传声器设置在车内时录制的车行驶时的声音。
如果这些声音都具备了,那么音响剪辑师就可以利 用这些素材任意地拼出需要的音响长度,并将它们按 需要进行混合,组成一个整体
——哈斯效应
当两个声音同时发声并将其中的一个 声音进行延迟,如果延迟时间在30ms(毫 秒)以内,听觉上将感觉不到被延迟的声 源的存在,而且有声音响度增加的效果。 如果延迟的时间在30—50ms之间,听觉可 以感觉到经过延迟的声源的存在,但声音 主要还是来自没有经过延迟的声源。当延 迟时间大于50 ms以后,听觉才可以将两个 声音分辨开。这就是哈斯效应,它反映的 是听觉的一种延时效应。
声音的音量是用分贝 (decibel,dB)来衡量的
人类的耳朵可以对很大范围内的声强做出反 应,从0分贝(听觉的起点)到120分贝 (耳膜发痛的底限)。超过120分贝的声音 也可以被听到,但是会引起疼痛或造成耳聋。
分贝是所有音频设备用来测量声音的相对强度 (intensity)或音量(volume)的标准单位或比值
(四)多普勒效应
在1842年,一位奥地利物理学家克里斯汀· 约翰·多普勒(Christian Jahann Doppler)曾 经发表过一篇论文,其中描述了一种他认为 肯定存在但还需要进一步论证的现象,这就 是多普勒效应(Doppler shift)。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站在铁路旁边, 当火车由远及近地行驶过来,火车的汽笛 声的音调会越来越高。这种由于声源和观 察者之间相对运动而产生的音调的改变, 叫作多普勒效应。当声源向观察者运动时 ,观察者的接收频率变高;当声源离开观 察者运动时,接受频率变低。
前面的录音经过处理,在箭刚开始飞时提升 了频率,而在箭几乎飞过画面时降低了频率 ,模仿了多普勒变化的效果。
在混音过程中,对箭的声音进行了左右声像 位置的调整,这样箭飞过时的声音才与画面 相吻合,即制作出了由左向右飞过的声音效 果。
多普勒变化还常常被用于模仿运动中的交通工具
录音师至少要录到以下的声音: 发动机启动的声音 汽车从静止状态开始加速度的声音 刹车的声音 汽车经过预先设置好的固定传声器时的声音 传声器装在汽车外部的一个固定架上,在七成同速运
——双耳效应
通过传入双耳的声音的声时间差、相位差 、声压级差和音色差来辨别声源的方位的 效应称为双耳效应。
时间差:除了正前方和正后方的声源,其 余声源发出的声音到达双耳都会产生时间差 。这种时间差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声源的方向 。这也是立体声技术的生理和物理基础。
相位差:因为双耳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 声音在到达双耳时可能会产生相位差。
(五)混响
混响是指在室内声场稳定的情况下,声源停止发 声后,由于室内存在的多次反射而使声音延续的 现象。
混响时间的长短是音乐厅、剧院、礼堂等建筑物 的重要声学特性。不同用途的厅堂,最佳混响时 间也不相同,一般来说,音乐厅和剧场的最佳混 响时间比演讲厅要长些,而且因情况不同而不同。
轻音乐要求节奏鲜明,混响时间要短些,交响乐 混响时间可以长些。难于听懂的剧种如昆曲之类, 混响时间一长,就更难听懂。节奏较慢而偏于抒 情的剧种,混响时间则可以长些。
电影制作者常常利用这个效果来模拟物体的运动
首先,录音师想录下来一支箭经过的声音, 但是好的箭飞过时几乎是没有声音的。所以 ,尝试改装成有皱边的。这样重新录音时似 乎有些收获。
仅用这样的声音来模仿箭飞过的全过程显然 时间太短了,只得到了“飕”的一声,刚刚 录的声音被输入一台数字声音采样器,并用 “循环圈”(looped)的形式延长箭飞过的 声音。
录下室内的环境声作为整场戏中的现场背景声, 这样可以在镜头切换时更加方便、顺畅。
在现场录音或后期制作中,录一条“群杂”的 声轨,要有合适数量的人、合适的性别比例及 合适的音量,依次来烘托现场气氛。
——掩蔽效应
由于第一个声音的存在而使第二个声音 的听阈(yu)被提高的现象,称为人耳的掩蔽 效应。第一个声音称为掩蔽声,第二个声 音称为被掩蔽声。所以,当两种或两种以 上声音同时存在时,人耳对声音的感觉与 仅有一种声音单独存在时的感觉是不同的 。
声压级差:由于头对声音的阻挡,声音在到 达双耳时产生的声压级就可能产生声压级差 。
音色差:声音中各个频段的能量绕过头的阻 隔到达双耳的能力不一样,因此双耳接受到 的声音就可能产生音色差。
相位差、声压级差和音色差同样也都是我们
在嘈杂的鸡尾酒会中,我们往往可以 听清楚特定的人的讲话。由此,我们发现 ,人们具有从许多声音中选择听到自己要 听到的声音的能力.这种效应称为鸡尾酒 效应。
人们对他的理论进行了实验
用一列火车载着15个小号手接近、经过、 然后离开一个火车站。这些小号手们在火车 上持续吹着一个相同的长音。
事实确实证明了多普勒的理论是正确的:火 车上的人听到的是一个持续的长音,火车站 上的人听到的是比这个长音音调更高的声音 ;而当火车驶离火车站时,车站上的人听到 的是比真实声音音调更低的声音。
(二)鸡尾酒会效应
当我们处于一个具有混响空间的聚会时,导致 我们只有在现场才能听懂谈话的内容是由多种 因素引起的,比如:
空间听觉感知允许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方 向传来的声音上。
我们能从交谈者的嘴型领会大概的意思。 交谈双方可能有大量的共同背景、限制了可能
交谈的话题、信息等,从而使双方能够很容易 理解交谈的内容。
相位。相位是波形变化的度量,也称作相 角,以角度(度)作单位。一般360°即为一个 振动周期;
三、乐音的概念
乐音有三个基本要素:音高、音量和音色。 1、音高
音高主要取决于频率。一个固定的频率 就代表了一个相对的音高。
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高是小字一组的 a,其频率为440Hz。钢琴上中央C的频率为 261.6Hz。 声音每升高一个八度,其频率 就加快一倍;而每降低一个八度,频率就减 慢一半。因此,声音的八度频率比是2:1。
3、频率
动粒子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就是频 率。人耳可听见的声音,其频率范围 是20一20000Hz。这个频率范围也称为 可听域。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根据声速、波长和频率的定义,得到 以下关系:
4、振幅 振动粒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
称为振幅,如图0-1所示。
5、相位 声波在特定时刻上处在周期中的位置就是
2、、按换能原理分类 按换能原理分类可分为磁换能器和电换能
器两种。 磁换能器的输出电压按照电磁感应定律和
振动速度成正比,比如:典型的动圈式话 筒。 电换能器的输出电压与可动元件的位移幅 度成正比,比如:典型的电容式话简
3、按指向性分类 话筒的种类很多,就其拾取声音的方向性
(或指向特性)可分为全方向性、双方向 性和单方向性等,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 详细讲述。 4、按用途分类 按用途分类有测量型话简、录音型话筒、 佩带式微型话筒、抗噪声型话筒和近讲型 话筒等。
话筒的分类方法
1、按能源分类 按能源分类可分为无源换能器和有源换能
器两种。 无源换能器是把声音信号直接转换成电信
号,不需要消耗任何电能,主要包括动圈 式和压电式话筒。 所谓有源换能器必须由电池或整流器提供 所需的电源,话筒只是使这些电能受声波 振动的调制,并与声波的振动同步,电容 式话筒同于这—类。
人耳对声音的感知是人体处在声场时才发生的 。 听力保护
20世纪60年代,一位曾在遍布英国的一些电影院 工作的工程师,发现北方电影院的音量一般比南 方的高。北方的观众大部分是纺织工人,那时他 们还用19世纪的机器,这些机器不断地发出很强 的噪声,造成噪声频率相应的基膜区域的耳蜗受 到损伤,因此,英国北方听力损伤的人口比南方 要多很多。
这种效应称为鸡尾酒会效应,在实际拍摄过程 中我们会这样来拾取声音
全景镜头录音时只让主要演员说台词,其他所 有人都只是装作在谈话。
对于近景,给演员正常录音,保持安静。如果 背景中出现其他人物,他们可以像在全景镜头 时一样加装在谈话,但不要出声。
对于切换镜头,录下非主要演员的台词以获得 与嘴唇相应的同期声,否则在镜头切换时只能 看到嘴在栋却听不见声音,这是明显的失误。
(二)音调 音调(pitch)又称做音高,是人耳对声音高
低的主观感受,它是指一些声音比另一些声 音高或者低的性质。
音调的主观感受通常被认为与音符的基本频 率是等价的。
音调受基本频率、声音强 度的等影响。
二、人耳听觉的几个Hale Waihona Puke Baidu应与实 验
(一)领先效应
我们把对第一个直达声的反应叫领先效应。 领先效应说明我们是依据第一个直达声的方 向来定位的
1、声音分类? 2、你周围所接触到的声音通过哪些
介质进行传播 ? 3、如何看待“客观的声音”和“主
观的声音”?
一、声音的物理属性
1、声速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传播介质的密度越大,声速就 越快。
2、波长
振动粒子完成一次完整的振动过 程所经过的距离就称为波长。如图0— 1所示,相邻的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就 是波长。
5、按传榆方式分类 按电信号的传输方式分类有无线话筒和有
线话筒两种类型。
维生素和某些药品,比如维生素E,虽然会 使血液稀释并导致心跳加快,但它可以改善 血液循环,有助于保护听力。这是因为毛细 血管给内耳毛状细胞供血,而保持血流量对 听力健康很重要。
某些药品,如某些抗生素,会对听力产生副 作用,这类药品应该限制在重症患者并有听 力监护的情况下使用。对于一部分进行高强 度的有氧运动、职业排球赛和长跑的远动员 来说,可能会导致高频听力的损失和失衡。
声音掩蔽效应的一些规律: 当响度很大时,低频声音会对高频声音产生显
著的掩蔽作用。 高频声音对低频声音只产生很小的掩蔽效应 掩蔽音与被掩蔽音的频率越接近,掩蔽作用越
大。当它们的频率相同时,一个音对另一个音 的掩蔽作用最大。 噪声对有用的台词或者音响效果会产生一定的 掩蔽效应。影视拍摄中的噪声一般来源于线路 噪声、现场噪声等。
多普勒提出,如果假设声音的速度非常之慢,那 么运动中的发声体又会有哪些不同呢?实际上, 当发声体接近一个观测点时,人们发现声波被声 源(即发声体)自身的速度“挤压在了一起”; 同样,当发声体向远处后退时,声波就会发散开 来。当发声体向前进时,对声波的“挤压”在观 测点附近形成了一些波长较短、频率较高的声波 ;而当发声体后退时,则形成了一些相对频率较 低的波。
知识储备
演播室声学与电声学基础、视听 语言、电影声音分析、录音制作、 声音节目主观评价、声频测量、 数字声频原理及应用、广播影视 声学、电影声音创作等。
目前社会需求
一类是以广播、电影、电视录音为主 要专业方向;
另一类以纯音乐录音为主,音乐音响 导演和音乐录音制作等方向。
第一节 声学基础
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