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1.引言
近十几年来,动机问题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它与人类行为的源泉、动力和原因有密切的关系, 最能反映人类行为的主观能动性的特征。在教育心理学中, 动机总是与学习相伴相随。人们认为动机总是产生于学习过程, 而学习过程通常也包含了动机。人们期望通过动机研究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业成就, 所以对学习动机成为了教育心理学关注的问题。
2.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
动机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关于学习动机的概念并不明确,许多科学家尝试从不同角度阐述动机的内涵。如今在传统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定义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1]。
不同的社会和教育环境导致学习动机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界对学习动机的分类模式莫衷一是,主要从内外维度、目标远近、对象广泛性、社会意义,作用大小等角度进行分类。依据内外维度划分,可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依据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划分,可分为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依据行为对象的广泛性划分,可分为普遍型学习动机与特殊型学习动机。依据社会意义划分,可分为合理动机与不合理动机。依据所起的作用的大小划分,可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理论则认为,学校情景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林剑,2019)。
3.学习策略的相关理论
国内外的学者对学习策略做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由于学习策略的内隐性质,难以对它进行直接观测,因此概念难以界定。对此,人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至今仍然没有达成共识。外国研究者对学习策略的定义可归纳为如下三类:第一类是将学习策略看作为学习的过程和步骤。第二类是将学习策略视为学习的规则系统。第三类是将学习策略等同于学习活动”。而在国内也不少研究者对学习策略的内涵也做出了解释,如:刘儒德将其概括为:“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组织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由规则和技能组成。”林崇德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它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删超英“认为:“学习策略的本质属性是对学习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李晶,2008)。”
上述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学习策略的含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如今在传统教育心理学大多将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能及调控方式。学习策略学习中调节学习等高级认知活动能力的体现。
4.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
我国学者周勇、董奇对学习策略和个体变量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学习者的思维品质、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归因等个体变量与学习策略显著相关,表明这些个体变量可能是影响学习策略的重要内部因素(李晶,2008)。
4.1动机的类型影响策略的使用
从类型的角度研究发现,动机的类型决定着学生将选用不同的策略。如:Biggs 在1979年发现深层动机的学习者采取更深层次的学习策略,更容易理解学习内容的意义。Leaver等人在2005年指出,融合型动机与工具型动机的择用同样会决定学生学习策略的类型(林剑,2019)。文秋芳(2001)认为具有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运用功能操练、会话策略的可能性更大,而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则更倾向于选择语言形式等策略。张亚玲、杨善禄(1999)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呈正相关,学习动机的类型将决定他们所采用的学习策略。
4.2动机的水平影响策略的使用
从水平的角度研究发现,动机的水平影响着学生策略使用的效果。如雷雳等(1997)对351名高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低水平的学习动机容易形成消极的学习策略,而高水平学习动机的学生更易形成高水平的学习策略。
4.3动机的强弱影响策略的使用
从强弱的角度研究发现,动机的强弱与使用策略的数量具有因果关系。如;Oxford & Nyikos在1989年的研究发现学习动机较强的学习者更偏向于语言形式或功能练习等策略。而Taguchi在2002年的研究则显示动机强的学习者会比动机弱的学习者更多地选择元认知策略(林剑,2019)。文秋芳(2001)对英语专业学生动机、观念和策略等可控因素之间关系的进行历时调查,认为动机对观念和策略有影响,动机与策略的使用频率之间呈正相关。
5.不足和展望
现在,关于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几乎只针对某一个大的群体,如大学生、初中生等,虽然有的研究涉及优生和差生,却没有涉及后进生这一群体。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只是关于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励,而没有对他们进行学习策略的系统教育,部分有较高学习动机习的学生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成绩不理想。而学校的现状仍然是忽视对学生的学习策略的系统教育。如果能够通过研究找出适合不同性格类型学生的不同学习动机以及学习策略,那么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随着竞争激烈和终身学习的提出, 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加入了学习的行列。因此。我们也需要对不同职业人员的学习动机进行研究。